劉尚希:收入通過轉移支付再分配 平衡經濟發展水平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劉夢雅 實習記者 高文文)“財政資金、轉移支付資金和當地的經濟增長後勁之間應當形成循環,只有這樣才能是有績效的。”3月31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在2019年“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上表示。

刘尚希:收入通过转移支付再分配 平衡经济发展水平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2019年會於3月31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圖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

劉尚希對區域分化與轉移支付作出瞭解釋:“區域之間分化的含義實際上就是區域效率的分化,而轉移支付體現的是區域公平,轉移支付旨在促進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劉尚希認為,目前區域分化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即南北經濟之間的差距在擴大。從整體來看,北部、西部經濟增長的後勁不如東部與南部地區。他指出,轉移支付作為一種收入再分配的形式,是平衡經濟發展水平和解決貧富差距的重要財務方法,包括政府的轉移支付、企業的轉移支付和政府間的轉移支付。近年來,中央財政向西部、北部轉移支付的規模在不斷擴大。

雖然促進公平的轉移支付政策的力度在加大,但是得到轉移支付越多的北部與西部,其效率反而越低,這是為什麼呢?劉尚希認為,轉移支付資金和當地的經濟發展後勁之間並沒有形成有效的循環,原因在於轉移支付資金績效相對偏低。

劉尚希表示,轉移支付資金形成的兩類支出——消費與投資,都能和效率掛鉤。有效投資能夠促進當地發展後勁的增強;用於基礎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消費轉化為人力資本後同樣有助於增強當地經濟發展後勁。

“而財政資金、轉移支付資金與當地增長後勁之間的循環如果產生斷鏈,將可能會產生一種經濟學上的現象——類似‘資源詛咒’的現象,即對轉移支付的依賴。”劉尚希稱,“資源詛咒”將會使地區陷入“不發達”陷阱之中,導致區域分化加劇、差距拉大,對轉移支付產生更大的需求,直到不可持續為止。“如果這種循環一旦形成,國家發展的不確定性擴大,發展的整體效率將下降,擴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據悉,“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2019年會於3月31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召開,主題為“2019:區域政策與穩增長”。“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於2017年2月26日成立,由中國區域科學協會、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共同發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