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選文科的的人現在都生活的怎麼樣了,後悔嗎?

比薩尼


我選的理科,也後悔了。

知書爸媽,支持請關注。

後悔和選擇文科理科沒關係,和選擇合不合適有關係。

我家比較農村,村裡大學生也不是很多,一般初中高中就輟學出去打工,所以,學習上的事情家裡沒辦法給我意見。

而我高一時候的班主任,剛好又剛大學畢業帶我們班歷史,太過年輕了,那時候也沒辦法給我們很好的建議。


就幾個坐的近的,玩的好的,商量了一下,無非就是

理科好就業

理科有前途

文科就業面太窄

文科都靠背

……

沒有考慮自身實際的情況,當時自己語文和英語成績比較好,最喜歡語文和地理,不喜歡數學物理等。

分科完,沒多久就覺得不對了,力不從心,考試成績不理想,很多人都對我說,你怎麼會選理科,你要是選文科肯定好很多。

但是,總算認真學習,熬到高考,考了一個一本的院校,但是專業是計算機(工科),師範類報不到自己喜歡的語文專業,也沒人給我指導或請教,又是稀裡糊塗的讀了4年不喜歡的專業,勉強通過答辯,一無所成的畢業了。

因為文理沒根據自身情況,沒選好,大學專業跟著選不到喜歡的,沒學好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就業沒辦法幹自己喜歡的。



所以,選擇你合適的,做最大的努力,你不會找不到工作。選擇自己不合適的,再努力,你找的工作也不是你喜歡的,你不會開心做一輩子。

文理分科合適很重要。


知書爸媽


當年大學的專業是歷史學,研究生階段文學,博士階段新聞傳播學,博士後專業是政治學,典型的文科生。從來沒有後悔過選文科。目前正在觀察孩子的學科偏好和優勢,如果他偏好文科,會毫不猶豫地支持他選擇文科。

貌似現在很多人對文科有偏見,不知道這種偏見源於一種什麼心理?其實如果仔細梳理一下,很多成功人士都是文科背景。

京東老闆劉強東: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

淘寶阿里巴巴老闆馬雲:杭州師範學院外語系

新東方校長俞敏洪:北京大學外語系

將老爸給的5個億成功在短時間內變為50個億的、頗具有投資眼光的王健林的兒子王思聰:倫敦大學哲學系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文學和法律背景

當下很多膾炙人口的文化名人幾乎都來自文科背景,包括:易中天、錢文忠、紀連海、劉心武、蔣方舟、白巖松、撒貝寧

……

如果你仔細留心,這個名單可以不斷延續下去,永無止境。

還有,你我現在用的互聯網,起源於美國的“阿帕網”,當年領導阿帕網研發的來自哲學系背景。

文科的專業包括:文學、哲學、歷史、社會、經濟、政治、法律等。

我在本科生階、研究生、博士階段的文科生同學大部分分佈在:教育、媒體、行政管理領域,事業發展都不錯。

作為一個一直停留在文科領域的研究者,我認為:如果說理科教給你的更多是技術和嚴密的邏輯,那麼,文科教給你的是視野和胸懷。在當下社會,後者同等重要。很多成功者,即便來自理科背景,文科的學養同樣深厚。

另外,我認為決定一個人能取得多大成就的關鍵不在於學科,而在於你是否真心喜歡這門學科,是否能傾注熱情、努力和堅持去成為行業領域的佼佼者。那些文科出身的諸多成功者足以證明這一點。


孫衛華


我後悔了。

不知道別人什麼情況,反正我是腸子都悔青了。

我選文科的原因其實只有一個,數學太差。初中的時候滿分120的數學題我只能考四五十分。當然我自己對分科這種問題沒什麼概念,是我家長在那時候就覺得我應該學文的(我父母唸書的時候也都是學的文科。)

上了高中以後我數學就更爛了。150分的題我也考四五十。那會比較喜歡看動漫,想過考藝考,但是家裡沒同意,於是就毫不猶豫的選了文科。分班以後成績也還可以,我們高中是重點,一個班50來個人,我一般也能考個十幾名或者二十一二名。最後上了一個省內一本大學。(不過不是985211,讓大家見笑了。)

報志願的時候,秉著“絕對不能學高數”的原則,什麼金融啊管理啊比較熱門的專業都跟我無緣了。因為語文學的也不是特別好,所以也不太想報中文。我個人是想報歷史哲學之類的,但是我媽叫我報外語。行吧,聽老媽的。

剛上大學的時候還好,但是沒過多久我就後悔了。

我後悔的原因並不是什麼學文科沒有出路,而是因為我的性格不合適。

大家也都知道學外語最重要的就是“聽說讀寫”,中學的時候主要學習的是“聽”“讀”和“寫”,上了大學之後“說”的提高就很重要了。我們幾乎每門專業課都要求做課前展示,就是自己準備稿子或者PPT去講臺上講,每個同學一個學期至少講兩次。悲催的我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說話的人,之前也沒有什麼登臺表演之類的經驗,這個課前展示簡直打了我個措手不及,每次輪到我都和要我老命一樣。

還沒完呢,恐怖的還在後面呢。剛剛過去的大二上學期加了演講辯論課,每個同學一學期講三次,每次五分鐘左右,當然還要脫稿。怎麼說呢,反正我一上臺就兩樣發黑嘴唇發白渾身哆嗦冒冷汗舌頭都打結,一句話說的支離破碎比結巴還能結巴,一個單詞囉囉嗦嗦重複好幾遍比復讀機還能復讀。

雖然已經大二了,但是我覺得我真的學不下去了。過兩天就開學了,想起來下學期要開的第二外語我就愁。到時候萬一給我們來個雙語演講我不得徹底去世啊。

綜上,我後悔學文科,尤其是後悔學外語專業,主要是因為我的性格。我中學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在做題刷題,很少有演講或者交流的機會。深入學習之後才發現我這種內向不愛說話的性格並不適合這種對“說話”要求比較高的專業。外語專業一般可以從事的職業,比如教師、導遊、翻譯,都是需要經常跟人說話交流的,我肯定做不來。至於出國或者進外企就更不敢想象了,在國內跟陌生人打交道我都害怕,何況是跟外國人打交道呢。

最後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我認為分科學什麼除了看哪些科目有優勢、哪些科目就業前途好之類的問題之外,性格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畢竟學文學理還是多少會關係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大部分文科專業,也包括一部分理科專業都對交流表達能力要求比較高。而有一些理科專業對技術要求更高一些,相比較而言不是特別需要交流。我認為每一種性格都有自己的優勢,都有自己適合的工作,總不能讓個“話癆”天天一個人蹲在實驗室或者讓個“社恐”成天出去跟人聊天吧?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肯定好好學數學。

文本不好,閱歷不深,很多觀點可能有失偏頗,歡迎交流和指正。


代購聖地亞哥金坷垃


我是一名文科生,大學畢業十四年了。當初我選擇文科,純粹是因為自己的數學成績太差了,就是怎麼努力都不及格的那種。



考上高中,在選擇文理上,是很糾結的,中考的物理化學成績還是很理想的,但是害怕理科班動不動就數學140+,加上我比較喜歡歷史,我選擇了文科,我的死黨選擇了理科,因為他數學超棒。我們這一級共6個班,文科班就兩個,據說很多都是花錢進來的學生。高考的時候,理科班一個班考30多個本科,文科班不到10個本科,也是相當的悲慘。那時候理科生專業也牛啊,計算機,機械,土木工程,醫學等都是牛的不行的專業,我們文科生一般走法律,中文,外語,經濟,歷史,旅遊還有藝術等。



我死黨省內一流大學的計算機系,畢業後留省城從事軟件工作,具體我也不清楚,感覺應該收入不錯,但能肯定不是那種很高薪的感覺。我通過考試考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崗位,主要從事文字處理工作,工資不高但也能小康。我的周圍,理科生大多畢業就能找到工作,很多文科生漂了多年才在各自領域安頓下來,總體來說,理科就業比文科強太多。



對於我個人來講,我不後悔選擇走文科,一方面是對理科的白痴,另一方面,我越來越覺得文科的美妙,特別是歷史,文學和哲學。現在人們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精神文化需求越來越多,文科裡好多專業,如歷史,文學,藝術,都是文化產品生產的重要行業。文科這種東西,越積累越醇厚,越積澱越值錢,網絡作家也能身價過億,網紅也能年入百萬,很多文字自媒體作者也能月薪豐厚,所以入了文科行的同學也別後悔,雖然不能成為科學家,但你也可以在很多領域取得很耀眼的成績!


感謝陪伴


一、一個堂妹.

我有一個堂妹當初選的文科,她本來在初中的時候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可惜她在上高中的時候沒能夠及時調整其學習方法,這也使得其學習成績退步的特別厲害。她在上高三的時候在實驗班,不過成績在班上很靠後,第一年高考的時候考了一所民辦二本高校但是沒有去上,第二年考了一所公辦二本財經類高校,學的專業是廣告學。

後來畢業後回到縣裡面在一家公司上班,幹了幾個月後覺得這個行業太辛苦了,還是當老師比較好,所以就打定心思考教師。考教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考教師資格證,好在她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考到了教師資格證,而且後來還考上了公辦教師,雖然是在村裡小學,但是起碼有份穩定的工作了。


二、一個表妹.

我有一個表妹,她上高中的時候比較叛逆,那個時候就和學校裡面的男孩子悄悄的談戀愛了,父母發現後也管不住她。因為沒有把心思全部放在學習上,所以表妹最終是復讀了一年才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很一般二本高校的幼師專業。

在表妹大四的時候,家裡面通過疏通關係讓她先在縣裡面的一所幼兒園當老師,並且要求她一邊上班一邊考正式編制的幼師。沒辦法,父母就這一個孩子,只能是這樣的方法讓表妹留在身邊了。


三、一哲學小夥子.

上大學的時候又遇到一個本省的小夥子,當時他是學校裡面公共管理學院哲學專業的。

據他說他們哲學專業所學的那些課程是比較高深的,而且他也覺得這個專業到時候,畢業以後並不是很好找工作。當他大四畢業的時候,他是在學校附近的高新區找了一份臨時的工作,據說當時工資水平很一般。

後來在我大學畢業後大概兩年的時候,有一天他給我打了一個很詭異的電話,說是給我介紹了一份去湖北武漢的工作,和他通完電話以後,給我的印象是他被騙去傳銷裡了,他後來在給我打了幾次電話,我都沒有給他回應什麼。根據我的一些經驗判斷,他那幾年的確是被騙去傳銷裡面了。

等到我大學畢業後大概第四年的時候,通過微信朋友圈發現他是回到了本省,在一家知名的公務員培訓機構裡面當面試培訓老師,他的這個轉變也是讓人很驚訝的。



饕餮視聽


當年選了文科,進了一所理工科比較強的大學,現在進入了民航系統工作。

當年為何選文科?

純粹是因為喜歡文科。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各種類型的書都很喜歡,尤其是歷史類的書籍,也喜歡看百家講壇,尤其喜歡聽三國史和唐史。

再加上我喜歡寫文章,所以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文科。

而我的數理化,比文科稍微薄弱一點,但算不上特別不好。高中的時候,還參加省裡面的化學競賽,拿了二等獎。

(來一張我的大學俯瞰圖)


選擇了文科以後,才發現原來文科可選的專業是極其有限。

我在商科、語言、法學等專業徘徊了很久,還是覺得讀經濟比較好。一來這個專業要求較強的理性思維,學這個專業可以讓我學到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二來學這個專業,將來找工作可以相對好找一點。

真正到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文科女簡直是在鄙視鏈的最底端。

我大學生活很緊張,無論是學業、社團、社會經歷,都可以算得上學校裡的中上水平。

學業上:進入培優班學習,順利結業;每年拿到獎學金;完成一項科研項目。

社團上:兩個社團的社團幹部,獲得過優秀體育幹部的稱號;校網球隊隊員;院級學生組織公眾號撰稿人之一;曾參加過英文辯論賽。

社會經歷上:有過三次一個月以上的實習經歷。

我的簡歷說不上很漂亮,但也還算OK。但我投了幾十份簡歷,才得到自己現在的工作。

我的這份工作和我的專業,甚至是文科生這個身份都不太搭得上邊。

目前,作為一位輪崗期的管培生,依然在一線保障崗位輪崗。

做的工作算不上特別有技術含量,只是偶爾才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

不過很幸運的是,我現在還是有很多機會,讀書寫作,做自己喜歡的事。

雖然算不上生活富裕,但至少精神上還是愉快的。

要問後悔嗎?當然不後悔。因為現在的每一天,都過得格外充實。

雖然每天下班後,要趕很久的路才能回家,雖然有時候會覺得上不動班,但時不時地可以放鬆自己,這種狀態,說不上特別好,也沒有很差。尤其是,每天早上坐在班車裡聽英語,能夠持續學習的感覺,真的很棒。

我不是最優秀的,我也不是很優秀,甚至我沒有很多錢,沒有很多成就,但努力成為一個自信獨立的人,是我自己的目標。

至少時間沒有虛度。


樓瀾小可樂


我是一名文科生,現在大學畢業快兩年,找到了一份非常喜歡的工作,雖然工資屬於中下水平,但是,我可以驕傲地告訴你,我不後悔!如果還有選擇,我一定還會讀文科,當然,我也會更加抓緊時間,讀更多方面的書,陶冶性情,樂享生活。

記得在2009年,進入高中,我在一個理科班讀書,進去時成績是全班第二。當時,每次考試我都是11名,於是,我在心裡和自己暗暗較勁,如果下一次考試還考不進10名,就去讀文科。結果分數出來,還是11名,於是,分班時,我果斷選擇去文科班。

我承認,學物理,化學,數學簡直要命。物理課上,基本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摩擦力,天啊,聽得我頭都的大了!化學課簡直催命,因為一來就講公式,真的記不住,也不會應用。而數學課,老師更是把我講得雲裡霧裡,真的聽不懂。

來到文科班後,每次政治課是我最喜歡的了,書上的概念真的是一看就懂,做起題來得心應手,語文課上,各位詩人詩作也令我充滿靈感,可是我的成績居然還是在11名,於是真的恐慌了。因為大家都覺得文科班是成績不好的人才來讀的,我可不想揹負這樣的名聲。於是,經過努力,在班上一二名之間徘徊。

後來考了本省一所二流師範學校,在大學中,刻苦努力,畢業後順利成為一名人民教師。作為一名從農村中出來的地道的農民的孩子,我對自己的努力認可,但是,也知道還要繼續努力,人生才有許多種可能。

現在,在工作崗位中,我踏實地工作,認真地教書,得到了前輩和學生家長的一致肯定。可我知道路漫漫其修遠兮,還得努力求索。

我的小學、初中同學都是農村的孩子,現在基本都已結婚生子。據我所知,當時3個班月140人,考上大學的有7個人,其中考上四川大學的有1人,這位同學後來是在檔案局工作,月薪遠超同齡人。考上四川理工學院的有1人,目前成為軍校學生,保家衛國。考上師範的有1人,目前從事教師行業。考上成都醫學院的有1人,目前不知道具體從事什麼工作。其餘的分別在中鐵等部門上班。對於我們寒門學習來說,家裡沒有任何關係,能夠有自己喜歡的工作,真的挺不錯的。

雖然社會上的人總是認為讀理科的人才聰明,但是我覺得,無論選文科還是理科,一定要選適合自己的。以後才會找到你喜歡的工作。自己的人生,不要為了父母,而違背了自己的夢想!


桃李不言夢夢


文科而且還是歷史專業畢業的苦逼人士現身說法。

我選文科主要因為物理的確不好,而自己又非常喜歡文科那些學科,所以理所當然選了文科。高中去了省會第二的高中,分完文理又進了學校文科實驗班,但高考發揮失常進了一個很差的211,還腦袋抽了選了歷史。

然後真正的打擊是畢業開始找工作時體現的:理科同學找工作在百般挑選比較薪資待遇,我們找工作除了進學校考公務員外,如果進私企,遇到了很多次當面遞簡歷人家看一眼專業就還給我的經歷,哪怕其實我的技能還是很適合他們的需求。那時候真挺受打擊,畢竟一路好學校過來,以為畢業也會風風觀光找個工作,沒想到這麼坎坷,甚至都考慮去傢俱店當店長賣東西了。

後來找到的第一個工作,竟然是因為大學閒來無事寫了兩本小說。但是因為幹得好,終於幾個月找回自信。但是沒幹幾個月因為行業不喜歡還是離開了,然後備考公務員。這個時候文科優勢就體現了,公務員那些題大部分適合文科生做,所以備考幾個月畢竟輕鬆的以全省前十成績通過省考。

畢業六年,感覺其實學文雖然沒有理科畢業時短期優勢那麼強,但是隻要情商高一點,自己突出技能不斷磨練,最後結局也可以很好。現在那麼多新媒體大號是靠文字起家,所以只要適合文科,選擇就堅持下來,只要夠努力總會有收穫。


誰比我有趣


我就是學文科的,沒什麼後悔的,不但沒後悔,相反,覺得學文很適合我。

我的生活水平還過的去,沒有債,也沒有積蓄。

我讀高中的時候,學校只有我這個班,是文科班,其它6個都是理科班。

說說我班裡同學的大致情況,做老師的很多,有高中老師,有初中老師,有小學老師,有進修學校的老師,還有大學老師。

還有做了法院院長的,公安系統的,有做了工人的,農民的,還有做生意的。

我班裡有幾個很出色的同學,班裡的老大在山東淄博市做生意,他的生意很興隆。

輝是我的發小,也是我的小學,高中同學,他在青島的一個公司裡做副總經理,家裡的經濟條件是同學裡最好的。

宏當初考的師大,後來出國留學,回來後在山東省的德州市做了公務員,現在是一個部門的副局長。

庭是班裡的樂天派,在威海市工商局工作,也是領導級別的。

明是我們群裡的小秘😄,是銀行的職員,天天說自己的錢太多了,數不過來,我好了,要讓他請我吃一個月飯,天天不許重樣。😄

馨在人民銀行工作,比明的工資高一倍,很低調,從來不敢說自己錢多。😄

平是我的好同學,好姐妹,她在縣裡的重點中學做教導主任,我兒子就是她的幫助下,回到學校,上了大學,對她的感激無法用語言表達。

我的這些同學都有著讓人羨慕的工作,但是他們的本色都沒有變,還是看重同學情意,雖然我只是個普通人,他們從來沒有看不起我,在我心裡,他們是今生的同學,來世的親人。


玉姐廚房


當年選文科的人現在都生活的怎麼樣了?說說當時我們班的情況。

先說我吧!對於我來說,選擇文科,我是不後悔的,從來沒有後悔過!我當年毫不猶豫地選擇文科,是因為物理化學太差,數學也不好,因此文理分科的時候,放棄理科,好像甩掉了一個大包袱。然後我就集中全部精力學習文科。其實,我當初基礎不好,初中升高中差一點沒考上,後來還是託關係進到了重點高中。文理分科後,我找出初一的英語書,從頭學起,買來各種英語資料,邊看邊做筆記,然後複習鞏固,到高考時英語考得非常不錯。文科的很多知識,也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並不是記記背背就行了。

大學學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後做了一名語文教師。教書之餘,讀讀書,寫寫文,日子雖然平淡,工資也不是高,但自己感覺挺好的。

那時,我們一級四個班,三個理科班,一個文科班。文科生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少的,全班五十多個人,都是理科不太好的。不過,第一年高考,班裡的第一名考上了鄭大新聞系,還是個男生,人家後來考研、讀博,一路飆升,定居大上海,在上海的一家銀行上班,現在已經是個不大不小的領導。班裡的第二名,後來上了一個財會類院校,現在是某地稅務局的局長。我的同桌,那時作文寫的比較好,現在已是一名作家,雖然名氣不大,但是憑藉自己的天賦,出了幾本書,書被拍成電視劇,獲得的稿費,足以讓她衣食無憂,生活富足。因此,個人的發展離不開後天的努力,現在很多省份文理已經不再分科,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擅長的學科,參加高考。

對於那些面臨文理分科的同學,很多老師和家長都希望孩子學理科,因為理科專業多,學校多,考學相對容易些,以後就業也好於文科,這是事實。但是,對於那些理科確實很差,或者對理科不感興趣的學生,首選只能是文科。至於以後如何,後不後悔,與後天的努力關係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