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值得關注的14個科技趨勢

2019年值得关注的14个科技趋势

01

面向個人的大數據應用

大數據逐漸地滲透進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公司收集的數據越多,它們對潛在的客戶就更瞭解,從而可以更好地進行產品營銷。

2018年9月,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瑞典Spotify公司與基因測試公司Ancestry合作,利用DNA數據為用戶提供定製化的服務。

例如,印度班加羅爾的用戶可能會在其音樂播放列表上看到本土小提琴家的曲目和卡納達語的電影歌曲。個性化定製催生的不僅僅是特色新產品,還體現在服務設置上。

例如,無人駕駛汽車可能會根據個性化數據進行相應的設置,如自主識別兒童乘客,並鎖上車門;如果車裡有未成年人,汽車就不會進入酒吧區等。

02

智能家居瞄準老年人市場

2019年,基於智能家居的醫療技術會進入老年人市場。美國谷歌公司發明了一種光學傳感器,將其安裝在浴室中,傳感器能夠通過膚色的變化來檢測血液循環是否正常。

每次老年人進入浴室刷牙或洗手的時候,傳感器會自動收集用戶的血液流量數據。美國亞馬遜公司開發出一種可以檢測異常聲音的傳感器。

該傳感器可以分辨出老年人咳嗽的聲音,甚至可以感應到過度悲傷或興奮的情緒狀態,之後,亞馬遜語音助手Alexa會提醒他們吃藥或者把數據傳給他們的親屬。

03

商場購物落伍了,零售時代來臨

傳統的線下商場舉步維艱,但這不代表人們不購物了,只不過大家購物的渠道發生了變化。零售不僅僅搬到了網上,還以另外一種形勢開始滲透到線下。

美國的車內商務創業公司Cargo和優步合作,在網約車內安裝了配有產品的儲物箱,乘客可以通過手機掃碼支付進行購買。簽約這個項目的公司包括人們熟悉的可口可樂等大品牌。

04

地圖成為所有數據的應用層

對大多數人來說,地圖就是智能手機的一個特色應用。但是,未來地圖的作用將不僅僅限於定位。

2018年,美國環保協會與科羅拉多大學合作推出了一個項目——給谷歌的街景汽車增加傳感器。

這樣,汽車在行駛過街道時可以檢測甲烷洩漏情況,保證老舊的公共設施及時得到更換。谷歌地圖還在其應用中增加了社交功能,用戶可以創建一個地點清單,然後詢問他們的朋友,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

05

“最後一公里”快遞實現自動化

無人駕駛汽車長途運輸很難實現,但是短距離運送貨物就容易多了。後者風險更小,而且有很好的應用場景。

“最後一公里”配送的成本很高,大概佔整個快遞過程的30%,無人駕駛汽車有望解決這個問題。美國的主流超市和零售企業已經開始在“最後一公里”配送中測試無人駕駛汽車了。

汽車製造企業福特公司和達美樂公司合作推出了比薩配送業務。客戶在線訂購達美樂比薩,然後由福特公司的混合電動車進行配送。

06

技術可以幫助促進睡眠

從智能床墊到智能枕頭,很多產品致力於改善我們的睡眠。2019年,這個領域的“特洛伊木馬”將是可穿戴技術。

美國FitBit公司於2018年8月宣佈,計劃推出一款睡眠跟蹤產品——SleepScore。它的心率跟蹤傳感器可以給用戶夜間睡眠評分,並綜合評估其睡眠狀況。該傳感器會測量血液中的氧含量,並且能夠檢測干擾睡眠呼吸的事件。

2018年10月,美國睡眠軟件初創公司Beddr的SleepTuner成為少數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許可的消費級睡眠可穿戴設備之一。SleepTuner是一款小型的配備傳感器的眼罩,可以跟蹤用戶睡眠時的一些指標變化,如心率和睡眠狀況等。

07

數據成為熱門的地緣政治問題

居民、政府和高科技公司關於如何保護、訪問和使用用戶數據的衝突可能在未來幾年會加劇。在全世界範圍內,數據本地化趨勢開始逐漸形成。

2018年10月,印度總理穆迪要求所有在印度經營業務的非印度金融科技公司,必須在印度存儲國內交易支付數據。在中國,數據本地化已經是標準要求。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擁有海量用戶數據就擁有了影響力,可以預見,2019年,各方對於數據的擁有權會存在巨大的爭議。

08

智能建築實現舒適性、健康和效率最大化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辦公環境能夠提升我們的工作效率,如配備人體工學椅、合適的照明等。同樣的環境下,當房間裡人很多的時候就會感到很熱,減少人數就會覺得涼爽。

2018年,加拿大智能家居廠商Ecobee發佈了一款傳感器來跟蹤房間裡的人數,然後據此調節空調系統。傳感器除了能調節溫度之外,還能改善照明,一旦房間裡沒有人,建築物就不再耗能。

09

公交車和物流公司走向綠色

電動汽車價格昂貴、充電不方便是很多人仍然選擇燃油型汽車的原因。電動汽車很多時候是出現在政府運營的車隊中,如公交車等。

電動公交車可以避免個人電動汽車所有者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它們的運行路線是固定的、可預測的,而且基礎設施很容易建造和規劃。2019年,更多的電動汽車會加入到學校校車的隊伍中。在卡車行業,電動汽車也開始廣受歡迎。

2018年5月,美國啤酒製造企業安海斯-布希公司從電動汽車製造商Nikola Motor公司訂購了800輛電動卡車。這些卡車由氫燃料提供動力,比傳統電動車行駛的距離更遠。

10

中國為社交網絡創新樹立標杆

到2018年10月,全球最有價值的未上市高科技企業是中國的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字節跳動”),估值750億美元。該公司運營一個短視頻應用——抖音,用戶可以錄下視頻,然後配上音樂和字幕分享給朋友。2018年7月,字節跳動在全世界範圍內每月的活躍用戶約為5億人次。

為了迎頭趕上,美國臉書公司在2018年11月推出了類似的應用——Lasso。用戶可以錄製短視頻,並對其進行編輯,然後和朋友分享。這並不是第一次主流的美國高科技公司模仿中國企業推出的新模式。

現在,美顏功能在Snapchat和Instagram上非常普遍,而最初這個想法來自中國流行的照片應用——美圖秀秀。未來,預計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社交網絡活動影響西方高科技企業。

11

電動車製造企業將產品和

服務拓展至生活方式領域

不同於傳統汽車,電動汽車使用前用戶需要等待其充電完成,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購買電動汽車的原因之一。

現在,電動汽車公司正在試圖將這段等待充電的時間變成一種產業。中國的蔚來汽車公司開設了NioHouse充電站,在NioHouse充電站,用戶可以去圖書館看書、陪小孩玩耍、聯合辦公,甚至還可以小憩一會兒。

受其啟發,特斯拉公司的充電站也推出了類似的服務。未來,特斯拉公司可能會建設帶有電影院的充電站,司機可以直接將汽車開進電影院。

12

技術培訓會大受歡迎

高科技行業快速發展,很多工作技能是無法在學校學到的。學校與職業市場之間的差距為一些科技公司提供了商機,美國編程培訓創業公司Lambda School和Flatrion School就提供此類培訓課程。

此類培訓有明確的就業目標,學生只有找到了薪酬超過一定水平的工作,才需要付學費。這些公司還和科技公司合作,科技公司會從專業的培訓項目中招募人才。

現在,很多高科技公司也開始提供內部的培訓計劃。例如,美國IBM公司就招收學生,並培訓某些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如網絡安全、數據分析以及公司內部產品管理等。這是否標誌著大學的終結呢?

13

數字商品賺大錢

2018年7月,美國遊戲開發商Epic Games的免費下載遊戲——Fortnite的銷售額達到10億美元,這些收入主要來自遊戲內產品,如“皮膚”,這些產品為遊戲玩家提供了個性化的遊戲體驗。

加密貓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遊戲,可以讓人們購買、餵養、收集不同類型稀缺的數字化小貓。加密貓利用了稀缺性的概念。

限量版第一代加密貓價格很高,一度高達14萬美元。對個人來說,數字收藏品為個性化、浸入式體驗打開了大門。對公司來說,數字收藏品也是其內部生態系統中的一種多元化營銷方式。

14

新型的保健方式——居家診療工具包

2019年,很多技術型創業企業推出了居家診療工具包,提供從微生物菌群檢測、DNA檢測到健康風險篩查等服務。

居家診療工具包的一個好處是,當用戶將其放在家裡定期使用時,它可以收集更多的個人數據。美國硅谷Quanovate公司的智能家用健康檢測平臺Mira可以幫助女性瞭解個人的生育週期。

(作者系劉斌,上海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

2019年值得关注的14个科技趋势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原文內容

本公眾號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對內容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本號所選內容未能聯繫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我們聯繫。

2019年值得关注的14个科技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