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搭橋手術和支架相比,哪種後期效果更好呢?

初夏的彩虹


吃藥——支架——搭橋,這是冠心病治療在臨床上默認的優先級!

為什麼第一選擇是吃藥?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一旦患病就意味著終身服藥,這是必要條件,不以是否做介入手術而改變。

冠心病的致病因素不僅多,而且還複雜,必須通過藥物控制各種危險因素:

抗血小板凝聚藥物——預防血栓形成

硝酸酯類藥物——減輕心臟負荷

β受體阻滯劑——降低心率和保護心臟

調脂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降低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strong>

<strong>

為什麼優先做支架而非搭橋?

雖然心腦血管疾病目前低齡化趨勢明顯,但在臨床上看,高齡患者依然佔據多數,對於高齡患者來說:安全是最關鍵的。

搭橋手術是開胸手術,創傷大、恢復慢、危險性高。

支架手術是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危險性低。

手術後就可以一勞永逸了嗎?

不管是支架還是搭橋,都是急救手段,而非治療手段,術後可能會使症狀緩解或消失,但並不意味著痊癒。


後期效果如何看的不是手術,畢竟兩者手術指徵各不相同,是否定時服藥、是否戒菸戒酒、是否規範飲食...這些都是影響因素。


所以正規流程是這樣的:先看是否冠脈狹窄程度、有無心肌缺血,然後決定是否繼續服藥控制,然後根據血管情況和身體條件,決定是否可以做支架和搭橋,最後通過飲食和藥物繼續控制,這樣才是完整的治療流程。


羅民教授


先看手術過程。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俗稱“搭橋”

冠脈搭橋是取患者自身的大隱靜脈、橈動脈或乳內動脈等,在冠狀動脈狹窄的近端和遠端之間重新建立一條血管通道,使血液繞過狹窄部位到達遠端,從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


1、搭大隱靜脈橋:先從腿上取靜脈血管,一頭連在主動脈上,一頭連在冠狀動脈上,哪段冠脈缺血,就連到哪段上。一般搭橋的病人要搭2-3根靜脈橋。所以要求腿上的靜脈血管要好,才能有材料可取。另外此種橋搭完後,5年閉塞率達到50%。


2,搭乳內動脈橋:從自身胸骨下游離出一根動脈,叫左乳內動脈。遠端搭到冠狀動脈的前降支(人體最重要的冠狀動脈,負責給心肌供血50~70%)的中遠段。這種橋10年通暢率90%,但是每個人只能搭一根。


3,橈動脈橋:取左手橈動脈,當做靜脈樣用,搭到冠狀動脈上。此種橋應用較少。


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俗稱“支架”

通過橈動脈或股動脈穿刺,導入球囊,擴張冠狀動脈的狹窄處,然後植入支架,把病變部位的血管撐起來,以此來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


再說兩者區別


搭橋優缺點


優點:一般而言,外科搭橋手術療效確切、費用低廉,技術成熟。在國內大的心臟中心,手術成功率超過99%,動脈橋的血管十年通暢率能達到90%,此治療方法堪稱經典。


缺點:手術時需要打開胸腔,病人痛苦大,住院時間長,尤其是對高齡病人或者合併其他器官問題的時候,依然存在出現併發症的可能。


支架優缺點


優點:支架手術創傷小,病人恢復快,立竿見影,往往植入支架第三天病人就可出院,住院時間較短。


缺點:費用高昂,而且存在一定比例再狹窄的可能,出院後若不改變自身的不良生活習慣,仍然存在疾病“復發”的可能。


綜合來說

並非所有的冠心病患者都能採用支架這種簡單、安全、微創的方法來進行治療。一般而言,對於左主幹病變、三支病變、多發、多處、瀰漫病變或者主要血管分叉處的病變或合併室壁瘤/心室附壁血栓,醫生會建議您最好採用外科“搭橋”手術。

這些病變如果一味強求植入支架,一方面是手術中容易出現問題,病人容易出現生命危險,有些病人有根本不適合放支架的禁忌證;另一方面是很多瀰漫性冠脈病變,若要完全解決問題,絕非2~3個支架就能解決問題。

而相對於較簡單的只是單純的血管病變狹窄想要以搭橋來“一次性”解決問題的患者建議不要“隨心所欲”,因為一旦搭橋後除了橋血管之外,其餘的本來可以“救治”的病變血管將再無“還生”的希望。


到底如何選擇?


1、看血管條件

這也是指南中(Syntax評分)的核心所在。舉例子而言,如果只是一根血管相對簡單的病變,那麼毋庸置疑,支架植入術肯定是第一選擇,創傷小,恢復快,費用低,預後好;當然,針對單獨前降支病變,目前也可選擇不開胸機器人搭LIMA橋的,但目前不是主流;相反,如果患者的冠脈病變呈嚴重瀰漫鈣化、扭曲,合併支架術式複雜(左主幹、分叉、慢性閉塞等),(Syntax評分33分以上),指南傾向於搭橋治療,但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目前支架手術技術進展迅猛,複雜術式(左主幹、分叉、慢性閉塞)成功率、安全性均非常之高,也可以選擇支架治療,具體要到有經驗的心臟中心諮詢。


2、看患者自身情況

外科搭橋手術術前要充分評估患者的手術風險,如EuroScore評分,高風險因素包括高齡、腎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臟外科手術病史、心衰、陳舊心梗病史、手術複雜程度等等,高風險的患者外科手術是禁忌的,所以很多患者本身就不具備外科手術的條件。

支架植入術創傷小,對上述高風險的患者均可以安全的實施。另外,針對一些老老年(80歲以上)、腫瘤晚期、亟待非心臟外科手術等患者,他們需要改善生活質量,保證手術麻醉,所以非完全性血運重建是可取的,也就是說存在瀰漫、多處冠脈狹窄,挑選最重的狹窄處(罪犯病變)放置短支架,就能有效緩解症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承受非心臟外科手術。


3、看預後

支架植入術與搭橋手術相比,再次手術比例明顯升高,這往往與支架術後再狹窄相關,藥物支架時代支架內再狹窄的比例大概是10%以內,需要再次介入手術,在這一點上搭橋手術是有優勢的。

但目前國內常規的搭橋手術採用一根動脈橋與兩根靜脈橋,據統計靜脈橋的10年通暢率僅為50%,也就是說搭橋術後10年有大約一半的病人需要再次再血管化治療,而二次搭橋手術風險較首次搭橋也明顯增加,所以針對較年輕的冠心病患者(<60歲),建議儘量選擇支架植入治療,即使後面出現不能放置支架的情況,也可以再施行搭橋手術。


總結

支架還是搭橋?這個答案有時不是明確的,需要個體化的考慮患者的具體病情、綜合情況及心理因素。

值得提醒的是, 不管那種方法,都不是一勞永逸的,術後若不進行心臟康復治療,都存在較高復發或者再狹窄的幾率。

它們如同一個“管道修理工”,通過“清淤”或者“架橋”,暫時疏通了血管,恢復了血液供應,改善了病人的症狀。

若手術後仍未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不重視後期的康復治療,就如“炸彈製造廠”還在,新的炸彈還會不斷產生,管道還會淤積,我們的心臟還將出現新的問題。

想了解更多的疾病康復知識就請關注大象心健康微信公眾號並留言,我們將及時回答您的問題。


大象心健康


就目前的技術來說,冠脈搭橋手術( CABG)的長期預後的確比支架植入手術( PCI)的效果好許多。

國外多個心臟搭橋手術長期觀察研究結果表明,CABG手術后冠脈10年通暢率達80%,如果用來作橋的血管是動脈血管,則10年通暢率在90%。

一項名為SYNTAX的研究,比較了PCI和CABG手術後1年和5年的患者的健康情況。結果隨訪觀察到5年時,PCI組的心肌梗塞發生率是CABG組的2.6倍,統計有顯著差別。中風的發生率是1.5倍,但統計沒有顯著差別。5年內因血管再狹窄需要重複進行血運重建術的比率分別為PCI組25.9%和CBAG組13.7%,CABG組優於PCI組。而在觀察的1年內,PCI組因血管再次狹窄需要接受血運重建術的比率是13.7%,也遠高於CABG組的5.9%。但兩組的死亡率1年和5年都沒有明顯區別。

現在CABG手術已發展到第三代技術了。第一代手術需要劈開胸骨,需要使用體外循環和心跳停搏技術, 手術創傷大,恢復期較長。第二代手術只需要在肋骨間橫切5~10CM的切口,不須心臟停搏就可手術。80多歲的患者也能接受CBAG。第三代技術是機器人輔助搭橋術,目前還在試驗中。




冠脈血管介入技術也發展到了第三代。最早是血管球囊成形術,第二代金屬支架發明並應用大大降低了成形術後再狹窄率,第三代是藥物塗層/洗託支架的發明,進一步降低了手術後的在狹窄率。多個大規模的研究表明,1年內第三代支架的再狹窄率為5~8%。

PCI植入特別適合急性心梗、不穩定心絞痛有可能發展成為心梗的患者、以及年紀很大不適合外科手術者。以前左冠脈主幹支狹窄只能CABG,現在已證明單純的冠狀動脈主幹支狹窄也可以PCI了。

多支血管病變和較長的血管病變,還是CABG最合適。


木棉花開15609


腦科也和心臟一樣可以放支架,也有搭橋的搞法。道理是一樣的,就是如何恢復大面積缺血組織的供血。

醫生很喜歡這個比喻:心臟(大腦)就像一個房子,有門,有水路,有電路。冠心病(腦梗塞)就是水路堵了,介入醫生也常自嘲為“管道工”。

什麼是放支架? 就是通過一種特殊的輸送系統把支架放到血管裡面,把血管撐開。


搭橋是如果局部狹窄比較嚴重,或有其他病變,不適合做支架,跳過病變部位,用人工的血管或者其他部位的自身血管把病變兩邊重新鏈接起來。



那哪種方法比較好呢?其實是各有短長,一個簡單的道理,如果一種方法絕對好,就不會存在另外一種方法。

籠統地說,現在放支架與搭橋手術,病人遠期存活率相似。

支架的優點在於操作方便、微創,就皮膚一個針孔,在一定程度上能重複進行,對醫生的操作水平相對沒有要求那麼高,但術後需要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另外心絞痛症狀復發需要再次介入治療的相對較多。

而搭橋手術後症狀復發的相對較少,但手術創傷較大,手術風險高,對醫生的操作要求高,搭橋一般只搭最重要的,一段時間後其他部位的血管仍然可能在狹窄,重複手術幾乎不可行。

所以到底怎麼選擇,還是需要專業的醫生綜合評估。

現在對於冠心病的治療,心血管界有一個一般規矩,那就是:“能吃藥的不放支架,能放支架的不做搭橋”。

怎麼樣?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的話請不要忘記點擊“關注”二字再“點贊”一下呀,也可以多轉發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我是專業的神經外科從事介入的醫生,會有更多的腦血管疾病健康知識,乾貨“奉獻”給你的。謝謝。


神經介入戴醫生


對於冠心病患者來說,心臟搭橋手術和支架手術相比,其預後效果和病變的類型、手術的操作和術者的技術等因素密切相關。換言之,在術者水平技術一致的前提下,其預後好壞與否,主要是和病變的類型相關。

冠心病又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主要是因為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性狹窄,而導致心肌缺血的一類疾病。在手術治療方面,主要包括心臟支架植入手術和搭橋手術。

心臟支架植入手術是由心內科完成的,是一種微創手術,不需要開胸,而搭橋手術是由心外科醫生完成的,是一種需要開胸的有創手術。不難理解,從患者層面,很多患者願意選擇微創的心臟支架手術,因為創傷較小。

然而,對於一些複雜的特殊情況的血管病變來說,心臟支架手術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比如說,嚴重的左主幹+三支病變,多支鈣化性病變等,如果行心臟支架手術的話,可能會出現支架數量過多、支架貼壁不良等問題。

所以,在專業層面,醫生會根據特殊的評分系統來評估,哪一種手術方式對患者來說,能更加獲益,包括費用方面。

總而言之,冠心病患者應該選擇哪一種術式,應該由醫生根據病變情況而定。一些搭橋手術患者的預後很好,效果並不亞於心臟支架手術,所以,也不必恐懼開胸手術。


惠大夫在江湖


現在搭橋和裝支架已過時了,有可不搭橋不裝支架的方法叫心臟逆向生長法,即利用裝支架的方法將氣囊上裝塗治癌症的藥紫彬醇,用導絲送到心血管狹窄處讓藥將血管班塊消滆掉,讓血管腔得到恢復。


LDE180235858


都不好!最好保守治療,用極致健管的方案是最好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