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樑為什麼不滅掉努爾哈赤?

用戶7592617311111


努爾哈赤的成功崛起和當時鎮守遼東的李成梁有無關係,有著怎樣的關係?歷來的學者們對這個問題各有所論,有說李成梁“養寇自重”,有說李成梁培養造就了努爾哈赤,簡直就是個漢奸。而到底李成梁和努爾哈赤之間的交往,是個什麼情況,相關史料記載比較凌亂,而又有相互矛盾的地方。筆者就試著分析一下,以窺一個比較明晰的結論。

到了萬曆張居正執政期間,為了穩定遼東局勢,其主政十年,整飭武備,加強邊防。李成梁的崛起,與張居正的提攜栽培不無關係,李成梁用自己的家丁組建了當時“師出必捷,威震絕域”的遼東鐵騎,依靠這隻騎兵,李成梁徹底在遼東站穩了腳跟,無論是對蒙古諸部的侵襲,還是約束以及削弱建州、海西、東海三部女真,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李成梁曾幾次對女真諸部用兵,最後一次用兵是在萬曆十六年,而這些對女真的戰爭,成功地實現了朝廷對女真“分而治之”,以達到有效管轄的目的。總體而言,李成梁鎮遼的過程中是忠實執行了朝廷阻止蒙古和女真騷擾,保障了遼東安寧的邊防政策,在政治和軍事上,李成梁其實沒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對。

而努爾哈赤呢,他的祖父和父親其實都與李成梁有過比較密切的往來,但這種往來更像是建立在一種利益關係之上的。努爾哈赤的祖父是建州都督王杲的部將,李成梁為了避免王杲坐大而發動了對其戰爭,期間努爾哈赤家族對李成梁消滅王杲提供過幫助,但是最後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都被李成梁給誤殺了,而當時李成梁估計是憐憫年輕的努爾哈赤,所以收為義子。而努爾哈赤成為李成梁義子的這段年輕歲月裡,必定耳濡目染,受到過李成梁的培養。

努爾哈赤後來起兵,實力弱小,打著報仇的的旗號走上了統一建州女真的道路,而這些事情發生在萬曆十六年以後。在努爾哈赤崛起的過程中,李成梁提供過一定的幫助,比如從不出兵參與建州諸部之間的戰爭,置身事外,其次就是代表遼東對努爾哈赤的曖昧立場。

後來努爾哈赤成為建州都督僉事一統建州,在萬曆三十四年的時候,李成樑上書請求放棄寬甸等六堡已經開墾多年之地。寬甸六堡是防禦女真的戰略要地,從萬曆元年屯墾開始,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有六萬四千餘戶的人口,土地也開墾了許多。李成梁以軍事力量大不如前,防守吃力,便與遼東總督巡撫一起向朝廷建議放棄這一地帶,將防線後撤。於是這一片區域最終落在了已經統一建州以及海西女真三部的努爾哈赤手中。

綜上,李成梁與努爾哈赤關係密切,對努爾哈赤的崛起起到了有利作用。但筆者並不認為李成梁是在養寇自重。因為究其之前的一些列對女真的打壓,以及或間接、直接對努爾哈赤的崛起所起到的幫助,其實都是在執行明廷對女真“分而治之”的政策。

只是貌似李成梁最後玩脫了.....

他扶植努爾哈赤來攪和女真各部,以此達到消耗女真力量使其不能趨向統一的目的,然而努爾哈赤在崛起過程中,一直小心翼翼侍奉著大明王朝,謹慎處理雙邊關係。這對於李成梁而言,努爾哈赤就只是可以用來制衡女真諸部的棋子。可問題這個棋子成長得太快,快刀最終李成梁都不能制的地步。

實際上,到了萬曆十六以後,接近20幾年的時間裡,李成梁鎮遼後期,遼兵實力已經大不從前,從其再不出兵女真就可以看出來。或許扶植努爾哈赤來做個攪屎棍,也算不錯的選擇。之後在萬曆二十年又爆發了朝鮮之役,此役贏得並不輕鬆,李成梁的兒子李如松差點戰死,在朝鮮戰爭爆發的過程中,又爆發了寧夏之役,剛從朝鮮戰場回來的李如松,又去了寧夏,平亂後,接替李成梁成為遼東總兵,萬曆二十六年,李如松在撫順渾河與蒙古韃靼土蠻激戰而陣亡,赫赫有名的遼東鐵騎隨著李如松的死,退出了歷史舞臺。

從這幾次戰役中可以看出來,遼東到了萬曆二十六年以後,實力大不如前,而努爾哈赤就是這這一段時間裡快速發展壯大的。

李成梁並不是不能殺努爾哈赤,而是到了這一時期,已經力不從心,對遼東的掌控經隨著朝鮮、寧夏之役以及愛子之死,已不復從前。明亡於萬曆三大徵,其實也是有點道理的。


朝代說


明朝將領李成梁(1526~1615年),壽90歲。是一位很有作為的將領,鎮守遼東數十年,功績斐然,與明末單純防禦的軍事思想不同,李成梁崇尚‘’主動出擊‘’,在其鎮守遼東期間,令女真極為忌憚膽寒,努爾哈赤尚未崛起,只敢偷偷的搞些小動作,何來殺之?下面敘述下李成梁戍邊的豐功偉績。



*李成梁家族是唐時避亂於朝鮮,明時迴歸,居遼寧鐵嶺,是老趙的鄉親。後世對其評價甚高,清末章太炎曾語:“願吾遼人,勿忘李成梁。”,明萬曆朝,邊關嚴密,全賴東南有戚繼光,東北有李成梁,而李成梁當時威名遠勝戚繼光。

*明朝東北邊事,初時女真尚還弱小,以對付蒙古各部襲擾為主,李成梁是隆慶四年(1570年)被提拔為遼東都督。一直到萬曆六年(1579年),多次擊退蒙古部落的侵犯,以至蒙古部落聽說李成梁親率出擊,則‘’倉皇遠遁‘’,可見其當時的威懾力。



*對付建州女真部族,是和對付蒙古同步進行的。1573年萬曆元年,女真頭領王杲誘殺明朝官員,次年王杲糾集韃靼等部落,進犯遼東,被李成梁擊敗,此戰中,努爾哈赤被俘,充當了李成梁的僕役。1583年,李成梁出兵攻打王杲勢力,因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為王杲親戚,便與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前去王杲部勸降。而女真另一部尼堪外蘭在李成梁指使下騙開城門,明軍進入後大舉屠城,努爾哈赤的父親、爺爺也死於此戰。



有史稱覺昌安、塔克世為明軍誤殺,實際是出於李成梁與尼堪外蘭的合謀。 努爾哈赤對此極為憤怒,上門問罪,李成梁理虧,便讓努爾哈赤繼承了他父的官職、土地,這也是其起家的本錢。後來努爾哈赤崛起後,將此事作為討明宣言的“七大恨”之一。

由此事來看,李成梁極有機謀,挑撥女真各部,行“以夷制夷”之策,使之內部爭鬥。



*1591年,李成梁為人舉報“殺良冒功”,被免職。在李成梁卸任十年間,遼東換了八名主帥,邊防日漸廢弛,為努爾哈赤的崛起創造了極好的條件。明朝真是自廢武功,觀滿清入關後的屠戮慘事,李成梁在遼地的作為又算得了什麼呢?對待外敵上,仁慈就是最大的愚蠢。



*1601年,遼東總兵馬林由於被彈劾,朝廷重新起用李成梁,再鎮遼東八年。李成梁復職後,用暴力手段征伐女真各部,而此時努爾哈赤已統一建州女真,實力暗暗壯大。1606年,李成梁以“遼左六堡”孤懸邊外很難守住為由,暴力驅趕居民六萬多戶內遷,造成很多流血事件,再次遭到朝野譴責,並於1608年又被罷免。



至此,李成梁結束了鎮守遼東的輝煌生涯,告老還鄉,1615年去世於北京。1618年,努爾哈赤詔告“七大恨”,開始了對明朝的宣戰。對於明朝的傾覆,真可說是“自毀長城”。


百味乾坤


因為雙方互相有利可圖,而且李成梁把努爾哈赤當做半個自己人。

李成梁和努爾哈赤的愛恨情仇,想必熟悉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李成梁在一次軍事行動中意外的幹掉了努爾哈赤的老爸和爺爺,因此對努爾哈赤有一定的愧疚,便將其收為己用,保他作建州女真第一個部落首領。在之後的軍事生涯中,李成梁總是或多或少的幫助努爾哈赤。原本明政府的原則是扶一打一,杜絕一家做大,但是李成梁對於努爾哈赤卻是莫名的偏愛,以至於扶持他一家獨大,成為了東北地區最強的女真首領。


至於為什麼這麼做,很多人解釋不了,是因為大家只是從政治角度和人事角度去分析,結果卻是含糊不清的。

所有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從一個根本角度去考慮——經濟。不管人情也好、政治也罷,總而言之都是經濟的附屬品,只有經濟存在,人情和政治才有存在的資本。換句話說,李成梁之所以會去這麼偏袒努爾哈赤,還是因為有錢可賺。而這一大貿易項目,就是後來推動了美國和俄羅斯崛起的皮草貿易。

當時的東北相對於關內最有優勢的商品只有一個——皮草。你認為皮草沒啥用,那隻能說你是思維窮到家了。在明末,氣候變得愈發的寒冷,貴族人家或者中產階級上層人家在家裡可以燒煤爐取暖,但是出來走到街上,那就要多穿衣服。棉襖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論華美程度,自然還是比不過皮草。

長白山一代產的紫貂皮,毛色光鮮,手感順滑,穿上之後不但保暖,還可以彰顯身份,自然就成了上層人的熱銷產品。而負責生產貂皮的廠家,就是長白山——鴨綠江一代的建州女真。


貂皮屬於奢侈品,因此可以為女真帶來豐厚的貿易額。但是明政府輕易不會讓女真人隨便入關貿易,那就需要中介來搞轉手貿易了。對於建州而言,李成梁就是這個中間商。

女真提供貂皮,李成梁提供生產工具和生活必需品以及部分金錢,這個貿易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滿意的,但是事實上李成梁只投入了很少的一部分。李成梁轉手再把皮草轉買到關內,換得了大量的錢財,其利潤遠大於花費金額,這就是所謂的中間商賺差價。

有了錢,李成梁不但自己happy,還可以強化自己的家丁武裝,更好的保證遼東的安全穩定。


但是人總歸是貪婪的,雖然女真得到的東西看起來不多,但是就當地的生產狀況而言,這都是高額的財富。對於努爾哈赤而言,只有保證自己是唯一的供貨商,才會獲得更巨大的財富。反之對於李成梁而言,供貨商更自己親近,而且只有一家,才能保證收入穩定。

所以雙方其實在經濟上達成了共識,互相都有利可圖,就變成了一種共生模式。但是這種平衡是非常脆弱的,一旦一方突然消失而又沒人補缺,那麼另一方就會陷入崩潰的困境,這點在建州女真身上尤為突出。後來李成梁被彈劾免職,努爾哈赤便失去了自己的中間商,後金的經濟出現了崩潰的邊緣,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去搶奪曾經的老闆大明的財富。於是1618年,後金兵陳撫順,明金戰爭就此拉開序幕……


火器工坊


明初,女真族一“分”為三,建州女真為其一,明朝在其聚居地設置地方軍事行政機構,委任各部首領,明末,努爾哈赤外祖父王杲成為建州女真首領。

據《明史》記載,嘉靖三十六年,撫順備禦裴承祖到建州女真王城古勒寨追捕逃犯,遭到王杲伏擊,被俘殺。

殺掉裴承祖後,王杲就在錯誤的道路上停不下來了,開始大肆劫掠,朝廷派兵清剿,王杲又設伏生擒了遼陽副總兵黑春,將其凌遲,接著又犯遼陽,劫孤山,略撫順,前後遭他毒手的明朝將領,包括指揮王國柱、陳其孚、戴冕、王重爵、楊五美,把總溫欒、於欒、王守廉、田耕、劉一鳴等數十人,遼東總兵李成梁奉命征討。

萬曆二年,王杲糾集其他部落,大舉進犯遼陽、瀋陽等遼東重鎮,李成梁率兵打到其老巢古勒寨,斬首一千多級,但直到一年後,王杲才被抓住,被凌遲處死於北京。

圖1 李成梁(1526年—1615年),字汝契

王杲伏法後,當時逃脫的兒子阿臺緊接著也反了,李成梁再一次帶兵進剿,這次行動,不但搞死了努爾哈赤生父塔克世,還俘虜了努爾哈赤和其弟舒爾哈齊。

據《清史稿》記載,“太祖及弟舒爾哈齊沒於兵間,成梁妻奇其貌,陰縱之歸”。

所謂“太祖”,亦即努爾哈赤。

這段記載說得很明白,努爾哈赤和其弟舒爾哈齊,是被李成梁妻子放走的——她見俘虜中這兩個人相貌不凡,便偷偷把他們放了。

這兄弟倆的相貌,到底有多不凡呢?

萬曆二十三年(李氏朝鮮宣祖二十八年),建州衛女真人越境到朝鮮採挖人參,被朝鮮邊將殺了,努爾哈赤打算報復,朝鮮方面急忙派南部主簿申忠一赴建州修好,順便刺探其虛實,在努爾哈赤駐地碩裡崗城過了一個春節,見到了努爾哈赤和弟弟舒爾哈齊,回去後,申忠一將一路所見所聞製成圖文並茂的紀程圖,取名《建州紀程圖記》上交。

當時的努爾哈赤三十七歲,申忠一詳細描繪了他的肖像,並配文“奴酋(指努爾哈赤)不肥不瘦,驅幹壯健,鼻直而大,面鐵而長……”對他弟弟舒爾哈齊的描繪則是這樣的:“體胖壯大,面白而方。”

圖2 努爾哈赤半身朝服像

而在《清太祖武皇帝實錄》裡,努爾哈赤簡直是所有女人心目中的完美男人——太祖鳳眼大耳,面如冠玉,身體高聳,骨格雄偉,言詞明爽,聲音響亮,一聽不忘,一見即識,龍行虎步,舉止威嚴。

這樣的男子,李成梁妻子不“動心”是不可能的,不希望他們遭難,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愛美之心”而把他們放走,這種不顧後果的衝動之舉,就有點腦殘了。

而據《明朝那些事兒》的說法,李成梁和努爾哈赤是親戚——李成梁讓兒子李如柏娶了他弟弟舒爾哈齊的女兒。

如果這種說法屬實,那麼李成梁之妻放走他們兄弟倆,似乎多了一點合理性(其實還是不合理,李成梁都不敢放呢,她憑什麼那麼大膽),但卻與《清史稿》的記載不符,《清史稿》可是說得很明白,是李成梁之妻“奇其貌”而放走他們的,並非由於什麼親戚。

無論是因何放走的吧,反正這個女人闖了大禍了,因為他放走的不是人,而是一隻猛虎。

這隻虎一回到建州,逐漸成了其他各部的噩夢。

圖3 明朝與後金版圖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靠祖、父遺留的十三副甲冑起兵的努爾哈赤,漸漸羽翼豐滿、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政權之後,對明朝覬覦已久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對諸貝勒宣佈“吾意已決,今歲必徵大明國”,隨即發佈“討明檄文”,歷數明朝“罪狀”,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又成了明朝的噩夢。

他找的藉口,是替祖父、父親報仇。

努爾哈赤的祖父名叫覺昌安,建州左衛枝部酋長,明都指揮使,李成梁征討王杲時,他與兒子塔克世(也就是努爾哈赤父親)成為李成梁的嚮導,為李成梁搞定王杲做了一定的貢獻,後來在征討王杲兒子阿臺時,父子倆再次為明軍做嚮導,卻不幸死於戰亂。

祖父和父親被殺,成了努爾哈赤反明的極佳藉口,儘管他們是被誤殺的,但他不管這麼多,把這筆賬算在明朝頭上,並把它放在“七大恨”首位——“我祖宗與南朝看邊進貢,忠順已久,忽於萬曆年間,將我二祖無罪加誅,其恨一也”。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何況你把我祖父也殺了,你“無罪加誅”,我當然要報仇!

圖4 萬曆皇帝,朱翊鈞(1563年—1620年),即明神宗

討明檄文發佈後,努爾哈赤率兵兩萬進攻明朝,很快襲佔撫順、清河,明神宗的反應倒也不慢,立即派兵部左侍郎楊鎬主持遼東防務,又是調兵又是增餉。

然而,準備了半年,雖然從川甘浙閩等省抽調的兵力大多到達了瀋陽地區,卻因糧餉不濟和士卒逃亡等因素,導致將帥互相掣肘。

據《明史·卷二十一本紀第二十一》,萬曆四十七年,經明神宗再三催促,楊鎬才坐鎮瀋陽,兵分四路圍剿後金軍。

努爾哈赤卻不管他有幾路,採取“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策略,集中十萬兵力對付突出冒進的明軍主力。

率領明軍主力的是總兵杜松,進至薩爾滸時,杜松又將軍隊一分為二,大部分留在薩爾滸附近,他自己則率萬人進攻吉林崖,第二天就被努爾哈赤親率四萬多人包了餃子,杜松也為他的輕敵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吃掉杜松和他那一萬人後,努爾哈赤立即揮師北上,一舉吃掉了馬林率領的北路軍,最終逃回開原的,僅剩主將馬林等數騎。

圖5 薩爾滸之戰

消息傳來,準備支援潘宗顏部的葉赫貝勒金臺石、布揚古大吃一驚,已經在路上的他們,立即調頭撤回葉赫,四面受敵的潘宗顏拼死抵抗,寡不敵眾身負重傷而死。

南路明軍則由“晚明第一猛將”劉綎率領,不知西路軍北路軍已經全軍覆沒的他,仍按原計劃北上,他率領的先頭部隊在阿布達裡崗中了努爾哈赤埋伏,也是全軍覆沒,劉綎戰死沙場……

這就是以明軍慘敗而告終的“薩爾滸之戰”。

“薩爾滸之戰”後,努爾哈赤遷都瀋陽,接著又發動了收獲更大的“廣寧之戰”,連陷明朝包括義州、錦州、大淩河在內的遼西四十餘城,熊廷弼、王化貞等明朝名將,率領殘部倉皇逃往山海關。

李成梁妻子肯定沒想到,當初放這個“美男子”逃走時,她的“愛美之心”將給朝廷帶來多大的麻煩!

圖6 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年-1643年)

直到天命十一年(1626年),被她放走的這隻猛虎,在寧遠之戰中被袁崇煥的紅夷大炮一頓猛揍,才暫時收起鋒利的牙齒,率軍退回瀋陽。

之前都是勢如破竹,如今卻冷不防捱了當頭一棒,這反差太大了,努爾哈赤得了抑鬱症,加上身患毒疽,於當年八月病死於靉福陵隆恩門雞堡(今瀋陽市于洪區翟家鄉大挨金堡村)。

這隻猛虎雖然死了,但其子皇太極繼承他的遺志,繼續將明朝作為重點進攻目標,而且攻勢更猛,很快就使明朝在關外僅剩寧遠一座孤城,並且把入主中原、奪取全國政權作為他的“崇高理想”,雖然於1643年猝死於清軍入關前夕,但卻為兒子愛新覺羅·福臨(順治皇帝)入關掃清了道路。

一個女人的“愛美之心”,給一個王朝帶來的不僅僅是麻煩,還是徹底的毀滅!

有人說,追根溯源,清朝的江山是一個女人“打”下來的,貌似有點道理。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太祖武皇帝實錄》《明史》


歷史大學堂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不對之處,請給位網友指正。

李成梁是明代後期的風雲人物之一,他出生於1526年(嘉靖五年)的遼東鐵嶺,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病死在北京。史書記載李成梁的高祖李英從朝鮮半島遷居到鐵嶺,因此李成梁有朝鮮人的血統。但是李成梁一生是在大明建功立業的。

(李成梁像,這位由朝鮮人血統的名將,曾經力壓蒙古和女真,戰功赫赫。)

李成梁和戚繼光兩人號稱“南戚北李”,二人皆為當時的名將。戚繼光的事蹟不多贅言,他是一代抗倭名將。李成梁也相當的厲害,他一生鎮守北部邊疆,為明朝廷力壓蒙古和尚未統一的滿洲各部立下汗馬功勞。

明代從開始到滅亡,蒙古勢力一直是明朝的大患。明朝政府沒有辦法完全消滅蒙古人,只能在邊塞出擊或者堵截蒙古人的入侵。明代初期,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治理下,明朝對於蒙古(北元)的勢力進行了打壓,取得了一個一個的大捷。但從明英宗被俘虜開始,大明朝走下坡路了,蒙古人的勢力再度崛起,明朝和蒙古戰和不定。

“國難思良將”,李成梁從戎為明朝鎮守北國邊疆數十年,利用自己建立的遼東鐵騎,血戰多次,打壓了蒙古勢力。在蒙古人勢力受壓制的時候,東北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崛起。李成梁對待女真各部,也是一個方針:不聽話就打!

1574年,建州女真都指揮王杲率部進犯遼東重鎮遼陽、瀋陽。這個王杲,就是後來的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外祖父。李成梁出兵剿滅王杲,但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也慘死在這場戰鬥中。

奇怪的是,李成梁抓住了努爾哈赤,但並沒有殺掉他。據史書記載,李成梁還將努爾哈赤收入自己的賬下。也就是說,大明王朝的死敵努爾哈赤其實曾經也是大明朝手下的軍人,並且還在很長的時間裡。這頗具諷刺意味!


我們還是說說努爾哈赤。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曾經效力於李成梁賬下。

從1583年(萬曆十一年),努爾哈赤起兵,征討建州各部落。有人覺得,努爾哈赤起兵了,朝廷或者李成梁就該把他扼殺在搖籃裡。非也!

首先,少數民族之間的紛爭乃至兵戎相見是常事,那麼明朝該滅誰?該扶植誰?我們不能以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其次,在李成梁看來,自己手下精兵強將無數,努爾哈赤還是隻是個初出茅廬的“嫩頭青”。怕他幹什麼?要知道,除了李成梁以外,還有李成梁長子,他也是明朝名將,曾經在朝鮮戰場上和豐臣秀吉手下的日軍血戰過,拯救過朝鮮!遼東鐵騎也是一個強大的存在。

最後,李成梁有自己的私信,想通過籠絡努爾哈赤來控制女真。從歷史記載來看,努爾哈赤和李成梁的關係確實不一般。從很多方面看,李成梁都有扶植努爾哈赤的“嫌疑”。

當然,努爾哈赤也不是吃素的,他很懂得韜光養晦!他統一女真而起兵,但並沒有明目張膽地損害大明朝的利益!努爾哈赤在起兵反明之前,都是在偷偷壯大自己的勢力,養精蓄銳!


(明朝朝政的腐敗,讓努爾哈赤養精蓄銳,增強實力。)

不僅如此,努爾哈赤還曾經覲見明朝萬曆皇帝(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表達自己的一片“忠誠”。當豐臣秀吉大軍橫掃朝鮮之時,努爾哈赤還主動請纓,希望為皇帝陛下出徵,狠狠打擊日本人。當然,明廷最終拒絕了努爾哈赤的要求。

也就是說,從李成梁時期開始,明朝廷對努爾哈赤的野心渾然不查。當然,李成梁有養寇自重的嫌疑,或者說李成梁對自己的能壓制住努爾哈赤絕對自信。甚至在1615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國的前一年,薊遼總督還向朝廷奏稱其“唯命是從”。

確實,李成梁死之前(1615年),努爾哈赤並沒有扯旗造反。但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18年努爾哈赤正式誓師伐明。

(八旗鐵騎部隊,對明軍來說是一個可怕的存在。)

筆者覺得,努爾哈赤一生忌憚的人是李成梁,所以在李成梁死之前,他都保持了“剋制”。在李成梁死之後,努爾哈赤再沒有了顧忌,如同掙脫鐵鏈的野獸,大明朝的喪鐘敲響了。

至於李成梁為什麼不滅掉努爾哈赤,一方面是他對自己的能力過於自信,以為努爾哈赤掀不起風浪;另一方面,李成梁也想籠絡努爾哈赤,進一步控制女真。再後來,李成梁年事已高,進取心也慢慢磨掉了,更重要的他的長子李如松在努爾哈赤起兵之前也死了。此時大明王朝沒人能真正讓努爾哈赤產生畏懼心理了。(完)


小林品歷史


李成梁明明有大把機會滅掉努爾哈赤,為何不殺掉他呢?以致於其後來成為大明帝國的掘墓人。讓咱們以有限的資料來嘗試分析一番。

如題,首先要搞清楚,這兩個人的身份和他們之間的經歷才行。


明史李成梁傳記載:李成梁,字汝契。鐵嶺人。世襲鐵嶺衛指揮僉事的武官職。此後,打蒙古,徵女真,討王杲,一路積攢軍功,官職也一路高歌猛進,憑軍功成為遼東的土皇帝,威霸遼東。“其始銳意封拜,師出必捷,威振絕域”,在他鎮守遼東期間,肆虐各胡人蠻夷。

他對各蠻夷的政策是不服者打,勢力冒頭變大者剪,對各蒙古女真族實行分化政策,太弱小的扶持。強大些的絞殺,打一批拉一批。在此政策下,李成梁在一次平叛戰爭中,順手把努爾哈赤當垃圾撿了回去。


李成梁初收努爾哈赤:

古勒城之戰,李成梁為殲滅王杲的兒子阿臺,親率大軍把在古勒城內阿臺殺死,當時努爾哈赤、他祖父,他父親,均在城中,而努爾哈赤祖父和父親被亂軍所殺。死了至親人的努爾哈赤,跑到李成梁的馬前,抱著馬腿哭著喊著叫把他也殺死算了。這時候李成梁本來想一刀剁死努爾哈赤的,可是他看努爾哈赤才是個十五六少年,至親又被亂軍所殺,心中覺得有些過意不去。遂收下努爾哈赤,養在李府做家奴。後來李成梁對努爾哈赤實在是太好了,像養子一樣對待,且還每次出入京師都帶上他,所以努爾哈赤在紫禁城看到過萬曆皇帝。

姚希孟的《建夷授官始末》中記載: “時奴兒哈赤年十五六,抱成梁馬足請死,成梁憐之,不殺,留賬下卵翼如養子,出入京師,每挾努兒哈赤與俱。”

而努爾哈赤跟著李成梁衝鋒打仗,次次都率先衝殺在前,自助打雞血,屢立戰功,李成梁用他用得挺順手的,這才開始器重他,時常帶著他出入京師。 而努爾哈赤初接觸中原文化,像海綿一樣,努力吸收繁華的漢族文化,並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三國演義》、《水滸傳》之類的流行小說。他特別注重學習李成梁的用兵之道。




雖然李成梁對他這麼好,但努爾哈赤並不感激李成梁,甚至在心底一直惦記著是這個明將殺死了他的祖父和父親。而且在李成梁手下當家丁期間,又親眼目睹了李成梁對各族胡人的殘暴,尤其女真人……


李成梁縱容努爾哈赤坐大:

一天,一個小妾給李成梁洗腳,發現李成梁腳底生七黑痣,李自成得意地向小妾科普:這是福氣的象徵,所以我才能當這麼大的官。 小妾講:那咱家裡的努爾哈赤腳底生七紅痣,有什麼福氣啊。 李成梁心底一動,對應剛收到的密旨: “欽天監夜觀天象,東北方有天子之氣,著李成梁秘密查訪,一有發現,即時澆滅。” 是夜,李成梁召集人馬,準備抓捕努爾哈赤赴京。

密旨的由來: 萬曆夜夢,夢中一個身穿龍袍的龍頭人腳踏北斗七星,要搶他的皇位…… 醒了後,就找易道高手解夢,結論系龍袍龍頭是人未來帝王,乃北斗七星下凡,方位是東北。 (此乃民間傳說,諸位當看故事。)

小妾和努爾哈赤有一腿(屬於猜測)?所以小妾在知道李成梁準備收拾努爾哈赤的時候,提前通知他,並幫助努爾哈赤逃跑。《清史通鑑》中有些民間猜測。這段滿人不光彩的歷史,在清史稿裡則一筆帶過,原文如下:

清史稿努爾哈赤本紀:成梁妻奇其貌,陰縱之歸。

這次努爾哈赤又大難不死,逃跑之後,估計是順手偷走了李成梁的兵甲,共十三副(這兵甲來歷是歷史之謎)。後以這十三副甲起兵,東征西討逐漸兼併女真各部落。



而奇怪的是李成梁,眼看著努爾哈赤逐漸坐大,卻沒有去殲滅他,此時的李成梁作為封疆大吏,位極人臣,各種窮奢極欲,收受胡人蠻夷的供奉。特別是努爾哈赤的各種送禮,美女、東珠、人參、獸皮大車大車的往李府拉。所以李成梁如此放縱努爾哈赤,甚至而甚至“棄地以餌之”,致使努爾哈赤越養越肥。因此被宋一韓、熊廷弼等廷臣所參劾。因此,在李成梁死後努爾哈赤立馬建國號反明。注意,努爾這兩個字和奴兒是一樣的讀音。

努爾哈赤的逐漸坐大是不是李成梁養賊自重的佈局呢?古人亦多有猜測,我想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所以努爾哈赤前期才發展得如此順風順水吧。


剛日讀史


李成梁和努爾哈赤一生主要有三次大的交集,在第一次,會漢語的努爾哈赤和祖輩一樣乖,自然不會;第二次,努爾哈赤雖然在擴張,但也是為自己擴張,沒必要;第三次,努爾哈赤已經羽翼完全,且恭順,再者也不是遼東當地能解決了。

(李成梁)

李成梁1526年出生,因為家裡窮,在成年後一直沒錢去北京辦理襲職手續,就拖著。大器比較晚成,但遼東形勢造就了他,1572年左右成了遼東總兵。這時候遼東的主要敵人的東遷的土蠻部(察哈爾部),建州女真王杲部等。

對於李成梁這樣的遼東土著而言,一方面要有親兵,打不贏也能跑了;一方面也清楚要獲得優勢,沒有部落支持是不可以的。所以李成梁一邊訓練精銳騎兵,後來湧現出諸多名將;另一邊以天朝官方名義籠絡部落首領,以夷制夷。

(建州女真)

之後,在女真帶路黨的引導下,古勒寨先後殲滅王杲和他的兒子阿臺,遺憾就是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塔克世都死在了戰役中。按照這個邏輯,努爾哈赤這時候也在李成梁賬下服務,想想這麼為大明服務的人,怎麼可能被殺,寵都來不及。

在親人死後,努爾哈赤回到家裡收攏祖輩的遺產,起兵攻擊另一個帶路黨尼堪外蘭(建州左衛)。這時候你就明白了,都是建州女真,因為分裂,有的反明,有的利用明朝發財,有的跟著明朝走,這就是選擇。

(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這時候做的就是打掉聯絡明朝的競爭對手。在未來,雖然明朝一度注意到這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也去過北京幾次。但整體相處良好,對李成梁的功業也有幫助。

1591年李成梁離職。邏輯上處理努爾哈赤的概率提高,不過持續十年的三大徵明朝也就顧不過來這些了。(三大徵是努爾哈赤崛起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三大徵)

1601年,76歲的李成梁再次出山,這時候的遼東經過半島遠征的消耗與宰賽等勢力的崛起以及高淮在遼東的折騰,內外形勢非常不好。而努爾哈赤已經羽翼豐滿,要剿滅已經不是遼東地方能承擔。

而中央戶部財政嚴重虧空,根本拿不出錢來進行征戰。當努爾哈赤還勉強維持恭順的時候,李成梁自然不會壯心不己,大明京師的官員們誰又想折騰呢?

(驍勇的女真戰士)

這就是歷史,總是那麼多巧合與無奈。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李成梁和努爾哈赤之間實際上就是一種相互利用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多的個人情感糾葛。那麼,為什麼李成梁不滅掉努爾哈赤呢?最初是不想,因為努爾哈赤對李成梁而言,是有用之人。之後是不願,因為努爾哈赤的存在以及女真一直處於戰爭狀態,李成梁對於明王朝而言才有了其存在的價值,一旦女真各部歸於平靜,李成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最後是已經無法滅掉了。



最初,努爾哈赤兄弟為李成梁所俘,李成梁見兄弟二人頗有膽識且勇武過人,於是便留下了二人。後來,努爾哈赤兄弟跟隨李成梁作戰,勇猛異常,是不可多得的猛將。這個時候,努爾哈赤還沒有做大,而且是李成梁麾下的可用之才,李成梁自然沒有滅掉他的必要。



後來,明軍在古勒山城屠城時誤殺了實際已經投靠明王朝的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事後,李成梁自覺理虧,在請示朝廷之後,將塔克世原有的土地、人馬都交給努爾哈赤,讓他承襲建州左衛指揮使,以安撫努爾哈赤兄弟。自此,努爾哈赤擁有了更加廣闊的舞臺,一場血腥的大吞併拉開了序幕。這個時候,李成梁實際上還是有能力滅掉努爾哈赤的,但是,李成梁並不願意這麼做。為什麼?李成梁之所以受到重用,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坐鎮遼東、通過挑唆或默許女真各部爭鬥,有效地壓制了女真各部的發展壯大,讓明王朝減輕了來自東北方向的壓力。如果東北地區局勢趨於穩定,他李成梁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價值,首先那幫只會練嘴的清流言官就不會放過他。讓女真各部維持可控的戰爭狀態,才是李成梁最想要的。因此,李成梁非但沒有滅掉努爾哈赤,還對努爾哈赤對女真各部的軍事行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還和努爾哈赤結成了兒女親家,讓兒子李如柏納了舒爾哈齊的女兒、也就是努爾哈赤的親侄女為妾。說到底,李成梁縱容努爾哈赤兄弟,並不是為了他們,而是為了自己。



再後來,李成梁因遭彈劾被調離了遼東近十年時間,在這一時期內,明軍十年換了八位主帥,基本上就是來度假的。而就在這十年裡,努爾哈赤經過一番血腥的吞併,已經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大有一統女真之勢。這時候回過神來的明王朝又重新想起了李成梁,於是年邁的李成梁再度被派往了遼東。但是,面對羽翼漸豐的努爾哈赤,李成梁也已經無力迴天了。雖然採取了暴力手段,但是已然無法阻止努爾哈赤一統女真了。這個時候的李成梁實際上已經沒有能力滅掉努爾哈赤了。數年後,李成梁再度遭到彈劾被調離了遼東。再數年之後,李成梁去世。就在李成梁去世三年之後,努爾哈赤以“七大恨”昭告天下,正式對明王朝宣戰,拉開了金(清)王朝一統天下的序幕。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豔齊說正史:李成梁之所以未能滅掉努爾哈赤,不是努爾哈赤有多大的神通,也不是李成梁接受了努爾哈赤多少賄賂,而在於當時的李成梁未能預見努爾哈赤在他離任後迅速起家。

這位大明帝國委任的遼東都督僉事,是非常勝任他的工作的。在他鎮守遼東這廣闊的地域期間,還真沒有哪家地方勢力敢跟大明帝國叫板。

李成梁以其作戰勇猛,處事果決著稱於世。而在他離開遼東之際,努爾哈赤還是個羽毛未豐的20來歲的青年。說李成梁沒有注意過他,也許有些武斷,但沒把他太當回事,卻是事實。因為在當時,努爾哈赤家族在李成梁眼裡,不過是一方小小的惡勢力,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做為強大的政府軍首領,真的視他們為草芥一般。

只是念在努爾哈赤爺爺的爺爺早就知道討好大明帝國,在明朝永樂年間就開始嚮明朝皇帝年年送禮進貢,並獲得過建州左衛都督的封賞,李成梁不願將他們趕盡殺絕。要按李成梁的本意,當地的惡勢力只要抬頭,必剷除之。而將努爾哈赤捎帶著殺掉,李成梁在當時是有能力做到的。只是他沒忍心那麼去做罷了。

在李成梁鎮守遼東的幾十年間,正是由於他堅持了這種惡勢力一抬頭必剷除之的態度,大明帝國的這片北方領土才一直處於安定狀態,沒出現過大的動盪。

而大明帝國最後敗落就敗落在那幫自己不幹事卻專會找別人事的所謂清正廉明者。他們見李成梁坐穩了遼東,認為他必收受了地方土豪們的賄賂,肥了自己,於是一連串的檢舉揭發便就出現了。而努爾哈赤的爺爺及父親被殺,則成了拉李成梁下馬的一個重要理由。

當時,李成梁派兵攻打不服大明政府管教的古埒城主阿太。努爾哈赤的爺爺和父親當時則屬於張狂至極,自以為了不得,竟率眾去救援這個阿太。結果,李成梁是趁勢便把這兩位一同斬殺了。

這件事辦起來,就是這麼很隨意很輕鬆的。李成梁在這過程中還真是沒費什麼勁。那城,很快就被他攻破。他當時下令,敢抵抗者,一律殺光。這自然包括前來救援助的努爾哈赤的爺爺和父親。

從這一點來看,當時的大明政府軍還是相當強大的,是努爾哈赤爺爺以及父親之流根本就無法抗衡的。由此,也可以斷言,當時,如果努爾哈赤也在場,照樣會必死無疑。

這大概應算是一種天意吧。老天爺還就沒讓他的爺爺他的父親在那一天也把他帶上。而在這事過後,沒幾天,鎮攝力強大又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李成梁離任了。

客觀地講,李成梁殺努爾哈赤的爺爺和父親,是順手而為,又可以說早在計劃之內。有關史料上有這樣一句話:總兵李成梁陰忌覺昌安,招誘圖倫城主尼堪外蘭,合兵圍攻古埒城。這覺昌安就是努爾哈赤的爺爺。也就是說,這個時候,李成梁已經早把努爾哈赤家族視為必須剷除的地方已抬頭的惡勢力了。因為這個時候,覺昌安名義上還掛著大明帝國給他祖上的封號,實際上,卻是在與大明帝國作對。他敢公開救援李成梁攻打的城堡,就足以說明這一點。但朝廷中的那幫人卻看不到這一點。他們很快被努爾哈赤欺騙了。

努爾哈赤一見自己的親人被殺,又無力抗爭,便上告大明朝廷,說他爺爺他父親死得冤,說他爺爺帶著他父親不是去救援的,而是去勸降,一定要大明政府給他做出讓他滿意的回覆。

結果,大明朝廷中的那些昏官聽信了他的一面之詞,以李成梁無故興兵外加貪汙等罪名,很快將李成梁調回內地。這下,努爾哈赤算是因禍得福,時來運轉,一下子起家了。

大明帝國那幫酒囊飯袋般的文武各官,根本就不懂鎮壓二字對於統治階級的重要意義。他們以為安撫才是治國上策,結果養虎為患。當時的神宗皇帝更是糊塗,不僅罷免了李成梁的所有官職,還差人送給努爾哈赤馬30匹,建州衛都督冊書一函,龍虎將軍印一顆,外加安葬死人的棺材兩副。

努爾哈赤由此,一躍成了大明帝國在地方上的名正言順的官員,從此發跡,從此大開殺戒,凡是礙他事擋他道的地方頭面人物基本上被他一個個殺絕。死了一個爺爺一個父親的他,竟由此得到了整個遼東。那些接替李成梁的大員一個比一個軟弱無能,最後是拱手將李成梁苦心經營的一方天下全讓給了努爾哈赤。

也就是說,不是李成梁放任了努爾哈赤,是大明帝國包括皇帝在內的一幫昏庸者給努爾哈赤登臺亮相先布好了臺拉開了幕。



夢野豔齊


一, 李成梁早期不滅努爾哈赤是出於戰略佈局考慮。


李成梁常用戰略就是扶植女真小部落攻打女真大部落。

李成梁和努爾哈赤關係久遠,李成梁和努爾哈赤爺爺是好友。在明軍和女真部落打仗時,努爾哈赤爺爺常常充當“帶路黨”,讓明軍一舉擊潰女真部落。然而一次軍事失誤努爾哈赤爺爺被明軍所殺,李成梁內心愧疚就把努爾哈赤父親塔克世的土地賜予了努爾哈赤並讓他當職都督。當然也不見得是為努爾哈赤好,因為封努爾哈赤為的同時努爾哈赤弟弟舒爾哈齊一統被封為都督,這一舉動就有些深遠意味了,果然六年後部落強大,內部發生內亂,舒爾哈齊 直接獨立,女真部落分裂。


二,李成梁後期不滅努爾哈赤都是“黨爭”扯了後腿。

張居正倒臺,李成梁受牽連,東林黨葉向高上臺後首輔,李成梁直接被罷官。剛好沒了李成梁的糾纏,萬曆努十九年,爾哈赤在這個黃金時期部落實力大漲,小部落變大部落。

萬曆二十九年,李成梁復出,努爾哈赤大勢已成,為了壓制努爾哈赤,李成梁暗中策反舒爾哈齊,女真內部分裂,李成樑上書朝廷封舒爾哈齊為建州衛首領,這是女真地區名義上的最高長官。好景不長李成梁又被“黨爭”扯後腿,被罷了官。沒了李成梁支持舒爾哈齊絕不是努爾哈赤對手,第二年就倒臺了,之後被努爾哈赤囚禁到死。


女真部落沒了內亂,內部徹底團結,萬曆四十三年,李成梁老死,明朝再也沒有了能對付女真族的將領。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登基稱汗,建立後金汗國,正式宣佈脫離明朝獨立,明朝周邊出現了一個虎視眈眈強敵,時時刻刻準備吞噬明朝。

明朝後期被滅都是被“自己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