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氣最大的四個奪權皇帝,一位比一位狠辣,卻都深得國人喜愛

人性這個東西是不能被考驗的,多數人認為大部分人不會做有悖人性的事兒,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極端的生活條件下成長,因為是普通人,做著普通的事,有著樸素的三觀。

如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富二代家庭,如果子女眾多,在分家產這件事上就可以直接六親不認,往日的親情都不再。在古代帝王之家中,更是因為皇位,兄弟姐妹之間、就連父子之間都沒有什麼感情可言,都只看重自己的利益。

中國名氣最大的四個奪權皇帝,一位比一位狠辣,卻都深得國人喜愛

今天我們的主題就是來說說歷史上的謀朝篡位者,其實按照自古的規矩,都是立嫡長為太子的,但偶爾有人願意立自己偏愛的兒子都是保不齊的事,那些從草根一路打成開國皇帝的少之又少,但是兒子兄弟外戚篡權的事自古真是不少。

就說今天這四位主角,應該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幾位“名不正”而上位的,但這四個皇帝后世都褒大於貶,深得國人喜愛。

中國名氣最大的四個奪權皇帝,一位比一位狠辣,卻都深得國人喜愛

​ 王莽,篡權時代:東西漢之間,身份:外戚。照這份簡歷來說,像古代這麼重視家族身份的傳統,外戚基本一點優勢都沒有,當時他的侄子是皇帝,作為叔叔輔政來說篡權是順手而為,不過他只是軟禁了侄子沒有殺他,還算是有些良心。

王莽坐上王位,天下反他的不少,多數打著復興劉氏的旗幟,其實大多數人是反對他上位之後進行的改革,客觀的說他要求的變革政策其實不少是好的,只不過有些過於激進和超前,不適用於當時西漢末的環境,導致政權失敗,後來控制歷史走向的人自然要把說成為大逆不道的忤逆者。其實也有點冤枉他。

中國名氣最大的四個奪權皇帝,一位比一位狠辣,卻都深得國人喜愛

楊堅,篡權時代:北周到隋,身份:外戚。其實和王莽差不多,跟皇帝也是親戚關係,只不過楊堅對小皇帝沒有心慈手軟,直接弄死了這個鮮卑皇帝,當時楊堅得到這個皇位,後世說是禪讓的。

與王莽不同隋文帝卻被評為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好皇帝,在他的治理下隋朝的國庫居然異常的充盈,算是歷史上最富有的朝代之一,為後來的盛唐打下了基礎,包括後來的朝代很多的法律和選舉人才的手段都是他創造的,只不過隋朝沒有存在太久。

中國名氣最大的四個奪權皇帝,一位比一位狠辣,卻都深得國人喜愛

不過楊廣沒有借到父親的光,李世民倒是借到了。這麼說是因為李家跟楊家也是親戚關係,唐朝接了隋朝的攤子。其實李世民的篡位倒也是順理成章,本來他的才能就是有目共睹,這只不過是爭帝位的時候,兄弟之間大打出手,誰有能力爭到就可以活下去,誰輸誰先死的規則而已。

李建成和李元吉被他在宣武門直接除掉,父親李淵也被逼退位,他坐上了這個佔滿家族之血的皇位。李世民用自己的一生證明了自己是千古最出色的皇帝之一,雖然他也極力掩蓋當年宣武門的黑暗面,可這並不能抹殺他對大唐乃至中國的貢獻。

中國名氣最大的四個奪權皇帝,一位比一位狠辣,卻都深得國人喜愛

最後一位朱棣,人人都知道鄭和下西洋的功績實在該歸功於這一位。世人猜想他是派船隊出國找侄子朱允炆為實,而來往外國宣揚國威為虛,當然也應該是為了像當年朱元璋一樣告誡四海:明朝換主子了,以給自己正明。當年侄子要削藩,他藉此推翻了小皇帝自己坐上了皇位,清史沒少記載他的負面評價。然而明成祖仍然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軍事、政治家,他主張編纂的永樂大典就是中華瑰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