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改革开放,舜耕山凭空诞生出来一个“亭子世界”!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舜耕山凭空诞生出来一个“亭子世界”!

舜耕山原本没有亭子。根据《淮南市志》,直到1981年,舜耕山经过几年植树开始见绿后,洞山公园应运而生,市建设部门才在市委宾馆南侧的刘家山顶上修建了一个八角亭。依稀记得这亭子以后好像经过重修扩建,才有了现在的舜耕亭。舜耕亭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尖顶两檐,六个檐角还挂着风铃,微风吹过,清脆的铃声像动听的音乐,随风悠扬。亭子顶部内壁六幅彩绘壁画,将舜耕山的由来简略的告诉游人:“相传,舜帝巡至淮之南,见一处山野荒芜,百姓贫苦,便教百姓耕种,使之食有粟;教渔猎,百姓食有味;教制陶,百姓始知文明。舜帝赐山名,故而山川秀美,物藏丰富”。底座的石板上镌刻着美丽的双龙戏火图案,对应的顶部则是龙凤戏火。

四十年改革开放,舜耕山凭空诞生出来一个“亭子世界”!

摄影 捕影

作为2005年入选“淮南十景”的“舜耕凭栏”,核心内容就是北坡游园和山顶游园,而山顶的舜耕亭又是核心中的核心。舜耕亭初建的那几年像是淮南森林绿化的标志,吸引过无数晨练者休闲人和观光客,洞山的,周边的;淮南的,外地的。后来游人越来越多了,不知不觉山上的亭子也越来越多,仅刘家山和洞山这两座方圆一平方公里的山峰两侧亭子数量就不下于十个,而且每个亭子还有相应的故事,这就自然形成了淮南市一个新的知名景点。

四十年改革开放,舜耕山凭空诞生出来一个“亭子世界”!

从洞山公园上山,路过老鼋听经石,十来分钟就到达山顶舜耕亭。再从舜耕亭顺着石板路向洞山方向约二百米就是桂台,十六根青砖立柱支撑着五米高的桂台,亭子就站在桂台上,秋日赏月倒是一个绝好去处,难怪亭子的建设者淮矿集团将它命名为“桂台秋月”。

从桂台继续向东,就是另一座山头洞山,洞山的山顶就是清风阁。清风阁也是方形亭子,古檀木的色彩在周围的绿色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华贵,颇有点进了皇家园林的感觉。清风阁是舜耕山亭子世界中唯二带有阁层的亭子(另一个是梅亭)。到清风阁再登四十级台阶就上了楼,这里是舜耕山远眺的绝佳去处。

四十年改革开放,舜耕山凭空诞生出来一个“亭子世界”!

清风阁向南下去不远就是佛亭,弥勒佛塑像披着袈裟笑眯眯的坐在亭子中间,佛亭柱子上有幅对联,“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这幅对联用佛的语言告诉你,敞开心怀,笑对人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四十年改革开放,舜耕山凭空诞生出来一个“亭子世界”!


梅亭是舜耕山游客比较集中的景点,她坐落在沟通环山南路与环山北路的梅岭路西侧,占地面积至少有一亩。梅亭分两层,上层是游人休憩场所,亭廊采用古典园林的建筑风格,中心的凉亭还有八卦图地雕。下层具有楚风汉韵的圆形回廊共分二十四个区间,每个区间按照地理方位布置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瓷板画,并配之以相应的景观绘画,用文字进行详细表述。沿着回廊走完一圈,正好领略了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轮回,让游客真正享受到淮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尤其在夜晚,幽兰的灯光笼罩这巨大的圆形建筑,在静谧中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梅亭与梅园、月季园合成一块成片景区,只要是梅花月季花盛开的晴好天气,这里始终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四十年改革开放,舜耕山凭空诞生出来一个“亭子世界”!


梅亭向南,环山路与淮河大道并行一段后转个弯,就到了妈妈涧亭廊。亭廊对面有个荷池,虽然面积不算很大,但每当荷花盛开季节,路过的游人还是要驻足观赏一番。过妈妈涧亭廊上游约三百多米就是望母亭,茅草铺顶的六角亭很有点回归远古的感觉。

望母亭向西北前行五百米就是仙女湖。从仙女亭旁边的石径上山,翻过对眼石,朝着煤矿宾馆的方向下山,再西行不远就回到洞山公园原点。按照这条路线,两个多小时可以走遍舜耕亭,桂台,清风阁,佛亭,梅亭,妈妈涧亭廊,望母亭,仙女亭,舜耕山的亭子世界无一遗漏;洞山公园,老鼋听经,老佛洞,梅花岭,月季园,妈妈涧,仙女湖,美丽景点处处浏览。如果有时间有兴趣,刘家山北坡的洞山宾馆迎宾亭和矿业集团礼堂夕照亭也是有些看头的。


选择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

沿着作者的“一日游”攻略

去探索舜耕山里凭空诞生出来的

亭子世界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