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改革開放,舜耕山憑空誕生出來一個“亭子世界”!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舜耕山憑空誕生出來一個“亭子世界”!

舜耕山原本沒有亭子。根據《淮南市志》,直到1981年,舜耕山經過幾年植樹開始見綠後,洞山公園應運而生,市建設部門才在市委賓館南側的劉家山頂上修建了一個八角亭。依稀記得這亭子以後好像經過重修擴建,才有了現在的舜耕亭。舜耕亭飛簷翹角,古色古香,尖頂兩簷,六個簷角還掛著風鈴,微風吹過,清脆的鈴聲像動聽的音樂,隨風悠揚。亭子頂部內壁六幅彩繪壁畫,將舜耕山的由來簡略的告訴遊人:“相傳,舜帝巡至淮之南,見一處山野荒蕪,百姓貧苦,便教百姓耕種,使之食有粟;教漁獵,百姓食有味;教製陶,百姓始知文明。舜帝賜山名,故而山川秀美,物藏豐富”。底座的石板上鐫刻著美麗的雙龍戲火圖案,對應的頂部則是龍鳳戲火。

四十年改革開放,舜耕山憑空誕生出來一個“亭子世界”!

攝影 捕影

作為2005年入選“淮南十景”的“舜耕憑欄”,核心內容就是北坡遊園和山頂遊園,而山頂的舜耕亭又是核心中的核心。舜耕亭初建的那幾年像是淮南森林綠化的標誌,吸引過無數晨練者休閒人和觀光客,洞山的,周邊的;淮南的,外地的。後來遊人越來越多了,不知不覺山上的亭子也越來越多,僅劉家山和洞山這兩座方圓一平方公里的山峰兩側亭子數量就不下於十個,而且每個亭子還有相應的故事,這就自然形成了淮南市一個新的知名景點。

四十年改革開放,舜耕山憑空誕生出來一個“亭子世界”!

從洞山公園上山,路過老黿聽經石,十來分鐘就到達山頂舜耕亭。再從舜耕亭順著石板路向洞山方向約二百米就是桂臺,十六根青磚立柱支撐著五米高的桂臺,亭子就站在桂臺上,秋日賞月倒是一個絕好去處,難怪亭子的建設者淮礦集團將它命名為“桂臺秋月”。

從桂臺繼續向東,就是另一座山頭洞山,洞山的山頂就是清風閣。清風閣也是方形亭子,古檀木的色彩在周圍的綠色映襯下,顯得格外莊重華貴,頗有點進了皇家園林的感覺。清風閣是舜耕山亭子世界中唯二帶有閣層的亭子(另一個是梅亭)。到清風閣再登四十級臺階就上了樓,這裡是舜耕山遠眺的絕佳去處。

四十年改革開放,舜耕山憑空誕生出來一個“亭子世界”!

清風閣向南下去不遠就是佛亭,彌勒佛塑像披著袈裟笑眯眯的坐在亭子中間,佛亭柱子上有幅對聯,“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腹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這幅對聯用佛的語言告訴你,敞開心懷,笑對人生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四十年改革開放,舜耕山憑空誕生出來一個“亭子世界”!


梅亭是舜耕山遊客比較集中的景點,她坐落在溝通環山南路與環山北路的梅嶺路西側,佔地面積至少有一畝。梅亭分兩層,上層是遊人休憩場所,亭廊採用古典園林的建築風格,中心的涼亭還有八卦圖地雕。下層具有楚風漢韻的圓形迴廊共分二十四個區間,每個區間按照地理方位佈置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瓷板畫,並配之以相應的景觀繪畫,用文字進行詳細表述。沿著迴廊走完一圈,正好領略了一年二十四節氣的輪迴,讓遊客真正享受到淮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尤其在夜晚,幽蘭的燈光籠罩這巨大的圓形建築,在靜謐中給人以無盡的遐想。梅亭與梅園、月季園合成一塊成片景區,只要是梅花月季花盛開的晴好天氣,這裡始終是遊人如織,摩肩接踵。


四十年改革開放,舜耕山憑空誕生出來一個“亭子世界”!


梅亭向南,環山路與淮河大道並行一段後轉個彎,就到了媽媽澗亭廊。亭廊對面有個荷池,雖然面積不算很大,但每當荷花盛開季節,路過的遊人還是要駐足觀賞一番。過媽媽澗亭廊上游約三百多米就是望母亭,茅草鋪頂的六角亭很有點回歸遠古的感覺。

望母亭向西北前行五百米就是仙女湖。從仙女亭旁邊的石徑上山,翻過對眼石,朝著煤礦賓館的方向下山,再西行不遠就回到洞山公園原點。按照這條路線,兩個多小時可以走遍舜耕亭,桂臺,清風閣,佛亭,梅亭,媽媽澗亭廊,望母亭,仙女亭,舜耕山的亭子世界無一遺漏;洞山公園,老黿聽經,老佛洞,梅花嶺,月季園,媽媽澗,仙女湖,美麗景點處處瀏覽。如果有時間有興趣,劉家山北坡的洞山賓館迎賓亭和礦業集團禮堂夕照亭也是有些看頭的。


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日子

沿著作者的“一日遊”攻略

去探索舜耕山裡憑空誕生出來的

亭子世界吧!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