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祕訣在家也能用

在美國加州聖地亞哥,有這樣一所特殊的學校——High Tech High。

它是一所被比爾·蓋茨稱為“每一個美國孩子都為之嚮往”的創新學校。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之所以說它特殊,是因為它拋棄了加州的課程標準,放棄了以考試為目的的分科教學體系,拋棄了傳統意義的課堂教學,甚至沒有教材、沒有考試,沒有上下課鈴聲。

它轉而採用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方式進行跨學科學習。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比如,在特定的項目中,學生研究古希臘、古羅馬等文明的起落,總結原因,並用齒輪運轉的方式表達出來。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通過項目,他們研究雅典,並排演成戲劇~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剛開始,家長們都很擔心,不知道這種方式能不能讓孩子通過傳統的人才選拔方式,考上好大學。

但後來,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沒錯。

High Tech High學生的平均成績比地區平均水平高出10%,大學的錄取率高達98%。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PBL是什麼...


PBL,即Project-Based Learning,項目式學習,它的緣起,最早可以追溯至100多年前。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美國現代教育之父約翰·杜威認為,圍繞個人直接經驗為中心的活動,才是最好的教材與教學方法。後來,他將這樣的理念應用在了他創辦的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而PBL就是在這樣的理念基礎上發展而來。

區別於以教師為主體,靜止的、被動接受的傳統教育,PBL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動態教學方式。在那裡,老師不再是講臺的中心,他們扮演的更多的是項目經理的角色,引導孩子去打破學科的邊界,通過一個相當長的項目期、解決問題進而開展學習。

孩子通過規劃和完成一系列任務,最終實現某個目標或者解決某個問題,並在此過程中,整合自己各個學科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並對自己的表現做出評價,同時促進團隊協作。

例如,在High Tech High,大到項目的整體計劃、小到成果展現時的音效、佈景等等,孩子都需要自己去做決定。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除了可以學到跨學科知識外,還可以鍛鍊到很多能力,比如,批判性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

簡單來說,相對基於課本、背誦記憶,老師為主導的傳統學習方式,PBL更進一步做到了“知行合一”:在項目學習過程中,孩子不但獲取了知識,還掌握了運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

世界各地都在正在採納、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方式。由此,誕生了世界第一所全球性移動高中——Think Global School

一個可以周遊世界的獨立高中,學生有機會在三年內去九個不同的國家學習。在每個國家,學生都將選擇一個跨學科、基於項目的學習模塊,用以解決眾所關心的關鍵問題。期中包含全球研究、科學和文學等課程。

過去幾年,這所全球性移動高中,有通過在希臘航行重建荷馬的“奧德賽”,探索了史詩的歷史意義和價值的項目;也有在印度喀拉拉邦,將學習和旅行融入到一個模擬商業企業內的項目。


我很推崇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更是覺得它和我們板牙科考營的教育理念和特點非常契合,正在努力和團隊小夥伴一起不斷深化對它的運用。

比如,在成都大熊貓的活動中,我們提供孩子們一個主題,然後放手讓他們自己討論、設計,做道具,自編自導了一場跟大熊貓有關的自然生態主題劇。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在整個過程中,孩子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都非常高,藉助網絡、書籍等各種途徑查找資料,編寫劇本。

籌備過程中,表現出了極強的團隊協作能力。有的孩子領導力很強,就當導演;有的孩子很擅長處理瑣碎的事,就當副導演。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最後呈現的效果真的很棒。構建了完整的生態系統,所有成員關係準確無誤,更是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深刻傳達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家裡也可以做的項目學習

說到這裡,大家會不會以為PBL只適合在學校或集體學習情境下運用?

非也,非也。

在家裡,即使只有孩子一個人(或小夥伴幾個人),通過精心的設計,PBL依然能發揮它的巨大價值。特別是在寒假,孩子有一大段相對集中、完整的時間,尤其適合開展具有專門主題的項目式學習。

1.掌握一項新技能

比如,讓孩子去研究一下,如何在一個寒假學會游泳。他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如何找到合適的教練,如何安排訓練時間等等。


2.孩子閱讀一本書

比如,讓孩子閱讀《夏洛特的網》等兒童文學作品,然後讓他們把這些文學作品用對話語言進行改寫,並組織幾個小夥伴用情景劇的方式展示出來。

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深入瞭解故事背景、把握人物的心理特徵,並製作道具等等。

3.設計一次家庭旅行

這也是一次很好的PBL課程鍛鍊機會,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旅行規劃,進行家庭分工。

比如,一個人負責線路設計,一個人負責財務管理、一個人負責安排食宿。

這樣,一家人各司其職,我們不會覺得很累,孩子也有參與感,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還會學到很多相關的知識。

比如,如果孩子掌管財務,他就要去思考怎麼管理這筆錢,怎樣做預算、支出和結算。

4.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

寒假的時間如何規劃,怎樣合理安排自己的玩、學時間,也可以是一個PBL項目。

比如,今天學習哪些內容?學習這些內容需要什麼幫助?要了解些什麼知識,如果今天要去走親戚要怎麼辦?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學會如何進行時間管理、衝突選擇、系統思考。

當我們把各種要素都考慮到後,按照這個學習計劃去進行執行就是一件很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5.作為家庭廚師給全家配備營養餐

可以先跟孩子查閱資料、瞭解什麼是健康飲食,一起找到健康食譜,然後跟他一起擬定一份超市購物清單、去超市購物、準備飯菜。

最後,拍下成品!


具體可以試著這樣做

一般的PBL,大概可以分為這幾個階段,我們可以這樣幫助孩子分階段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

1.問題驅動

項目學習的核心是解決一個有意義的問題,所以,跟孩子確定好要解決什麼問題非常關鍵。

大家可以根據以下幾個方面,跟孩子制定一個項目任務。

  • 孩子感興趣的主題。
  • 具有一定的挑戰,不是輕易就能夠解決的問題。
  • 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
  • 問題的解決最終是有可呈現的作品,比如,實物、海報、視頻等等。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比如,孩子想知道自己親手做的番茄醬跟超市買的哪個好吃?

我們就可以和他一起設計這樣一個項目任務:親手製作一瓶番茄醬。

2. 讓項目變得有形

項目學習對孩子的吸引力就在於它不僅僅只是閱讀書或查閱資料,而是要通過實踐去獲得一手資料,並運用資料形成一個具體的成果。

所以,一旦決定了要解決什麼問題,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去設計一個他們能夠完成、製作、並能看到真實結果的項目,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們可以用工作分解結構,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這一傳統項目管理工具,跟孩子一起把項目拆成若干塊。

比如,在製作番茄醬這個項目中,要經過這幾個步驟:

  • 查找製作番茄醬所需的材料
  • 購買食材
  • 製作番茄醬
  • 品嚐自己製作的和外面買的
  • 進行投票


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模板畫一個WBS圖。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這樣,孩子會清楚,要完成這個項目他所需要從事的各種細緻工作,有利於執行階段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

項目學習,除了要有清晰的活動分解,還要規劃多個活動的時間進程,以保證項目按時完成目標。

可以教孩子製作甘特圖來進行時間規劃(後面也可以用於監督執行的進度)。表格的左側代表項目中每項活動,不同顏色、不同長度的彩色線條表徵各項活動開始和持續的時間,一目瞭然。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不過,雖然我們要幫孩子,但是項目的規劃、設計還是要以孩子為主導,我們只是在旁邊協助他們進行思考,幫他們表達得更清晰、完善而已。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避免給出直接的方案,而是要想辦法去引導孩子,給予他們更多的自主選擇和決定空間。

3. 通過反思,深化學習

有效的項目學習是一個不斷調整並嘗試的過程。這樣孩子才有機會練習並掌握各種有意義的技能。

但是,要把知識都內化並讓孩子掌握,項目完成後的反思是關鍵

不過,我們可不要一板一眼的要孩子寫一個報告出來,這樣孩子會感覺到壓力山大。

比如,在番茄醬這個項目中,我們可以問他這些問題:

他覺得什麼容易?最具挑戰性的事情是什麼?最喜歡什麼?等等。

孩子要是大點,還可以跟他探討超市裡的番茄醬和自制番茄醬的生產和流通過程有什麼不同,思考現代工業化生產和本地小農經濟的問題。

這樣,對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也很有幫助。

關於在對話中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我前陣子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大家有興趣可以看看:斯坦福教導主任的這個發現,解決了困擾當代父母許久的難題

4.為孩子尋找機會,跟親朋好友進行項目展示

分享是讓孩子強化學習內容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我可以讓親們好友嚐嚐孩子製作的番茄醬,並與超市購買的進行對比,給出評分。

這樣,不僅能讓他們覆盤項目,而且還能夠幫助他們建立信心。讓他們有動力繼續往下深入,挑戰更富有難度的項目。

比爾·蓋茨說這是每個美國孩子都向往的學校,成功秘訣在家也能用

學習本來就是孩子的事,就應該以他們為中心。雖然,目前學校教育的現狀不能讓我們滿意,但至少我們已經看到了,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

況且,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責任, 家庭也許是更加重要的領地。所以,當學校無法實施項目式學習(其實一些國內學校已經逐步在開展),在家裡,在學校之外,我們可以帶領孩子去感受、接納這種學習新方式。

讓孩子迴歸學習的中心,再積極主動一點;讓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的步調再同步些,知行再合一點。

孩子不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他們真正在學習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

http://blog.edmentum.com/parent-tips-project-based-learning-home

https://www.gettingsmart.com/2015/08/5-projects-for-your-project-based-learning-classroom-this-year/

http://familyscienceassociation.org/sites/default/files/7%20-Teemont_Moen_Harris.pdf

川媽說說

在大學,項目式學習很常見,小到一次小組作業,大到申請科研課題,都是。後來瞭解到PBL之後發現,原來更小的孩子,也適用這個方法。

這個寒假,我想讓小川試試,就拿學會游泳來試水。我倆一起制定學會游泳的計劃,包括時間、地點、如何選擇教練、怎麼安排訓練時間等等。我們還共同觀看了一些游泳教學的資料和安全視頻。

為了保證完成目標,嚴格按照之前制定的進度安排,找游泳館、找教練,推進訓練安排。不到10天,眼看他已經學會了蛙泳。

第一次PBL成功!大家也趁著寒假,和孩子制定一個學習項目吧。達成目標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學會PBL的步驟和方法,這會讓他受益終身。

我是川媽,曾經的女博士,現在的大學老師,飄過美國、澳洲,目前座標北京,知名母嬰自媒體“mom看世界”的創始人。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