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是奇葩,有時候是奇蹟,她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

沒錯,她有時候是奇葩本葩,有時候卻能創造令人讚歎的奇蹟。

日常的她很奇葩,出門可以忘記帶家裡鑰匙,進不了家便和愛犬隔著門聊上半天。她出去旅遊可以把包包落在酒店,第二天才想起來,匆忙打電話給酒店麻煩人家給郵寄回來。

關鍵時刻,她又變得十分可靠,她可以為了主持正義挺身而出,她可以為了挽救生命撇下面子。該拒絕的事情一定不含糊,該幫忙的時候絕對不馬虎,是個稜角分明的爽利女子。

她絕不虧待自己,可以在工作之餘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程,她很在乎家人,往往一邊口頭抱怨,一邊想方設法滿足母親的心願。

她是一名年輕的女律師,她是一位特立獨行的90後女青年,她本人的一樁樁事蹟往往讓自詡大男人的我們自嘆不如。

有時候是奇葩,有時候是奇蹟,她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

認識她源於悟空問答,她寫法律方面的問題很厲害,有條有理,邏輯清晰,善於擺事實講道理,法條運用純熟,相較於我這種半桶水,她就是專業的存在。說實話,我在群裡第一次看到她說話,一直以為她是個男人,因為她的思維模式偏理性,而且沒有小女生們常用的那些特殊用語。一次誤打誤撞的話題展開,我們聊的很投機,時間久了我也知道了很多關於她的奇聞異事。

1,她是汶川地震的親歷者,親眼看到同學們死於災難,長久遭受災難後遺症的影響。

汶川地震那年,她正在上高中。那天,她和同學們在二樓的教室上課,突然間大地震動,教室整個塌陷了下去,許多鮮活而熟悉的生命在她眼前消逝,那一幕慘不忍睹。在此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會陷入極端的消沉,那段充滿痛苦的回憶令她整夜整夜地睡不著,閉上眼就是那天的慘狀,而這些痛苦只有親歷者才能體會,幾乎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緩解,只能靠時間來慢慢淡化。

與死亡擦肩而過,她變得更加堅強也更加珍惜生活。她成了真正的愛狗人士,在生活中極盡所能地善待狗狗,在網絡上大膽地抨擊那些不文明養狗的行為。

有時候是奇葩,有時候是奇蹟,她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

有一天,一隻有點病怏怏的流浪狗跑進了她的家門,她便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這隻土狗的主人。這隻土狗真的很土,不但談不上漂亮,還有點醜,在她們當地屬於雜交的“串串”。可是她待這隻土狗卻格外的好,狗窩、狗糧、玩具一應俱全,她還經常瞞著家人偷偷給這隻土狗燉土雞吃,香味惹得外面其他狗狗也來搶食。這隻土狗病了,她比誰都著急,搞得人家獸醫都納悶了,明明是隻土狗,咋這麼金貴?後來她準備出去工作了,又擔心狗狗跟她去大城市裡住小房子受委屈,她認為那樣沒有活動空間,而且自己也沒時間陪伴,狗狗會悶悶不樂的。作為她的朋友,我聽到這些事情真感覺她有點奇葩了,這是設身處地替狗著想啊!

不得不承認,她是真的愛狗人士,不看什麼血統不血統,也不管什麼外表漂亮不漂亮,只是因為擔下了那份責任,她便發自真心地付出了情感。

有時候是奇葩,有時候是奇蹟,她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

2,母親遭遇電信員工詐騙,她強力維權曝光了內幕。

她的母親曾經遭遇了電信員工的詐騙,被人打電話告知借了多家高利貸,她知道母親根本沒有貸過款,只是去當地的一個電信營業網點辦理了手機卡,得知事情不對勁,她也曾多次諮詢當地電信網點,結果得到的答覆都是各種搪塞。這時候,她厲害的一面顯現出來了,不但沒有放棄,反而通過各種渠道追查,最終發現母親的個人信息被該電信網點的內部人員用來借貸了。在那段時間裡,有人打電話威脅她和家人的安全,也有人打電話求情說好話,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答應她把事情私了再給一部分賠償。她拒絕了,她知道這種事情不是個例,還有很多無辜者被矇在鼓裡,她頂住壓力選擇將事件通過網絡曝光,並找來了當地媒體報道。最終,那位網點負責人被開除了,她用自己的行動避免了更多人上當。

有時候是奇葩,有時候是奇蹟,她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

類似的事情並不是個例,她曾當面訓斥騷擾女孩的流氓,痛罵虐待老人的村民,投訴故意宰客的司機,痛斥搞潛規則的上司等等等等。朋友們曾調侃她:“放在武俠小說裡你就是行俠仗義抱打不平的女俠了。”

3,表妹患有癲癇,舅舅和舅媽重男輕女放棄治療,她發動朋友捐款,挽救了表妹的生命。

她的一位遠房表妹從小就患有癲癇,由於舅舅和舅媽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從未想過給表妹看病,那次表妹病情加重,但舅媽一家卻無動於衷,似乎準備任其自生自滅。在當地,這就是家事了,一般人都不會攙和。可是,她作為晚輩得知這一消息後,跑去上門質問舅舅和舅媽,沒想到人家只是冷冷地回應了一句:“沒錢看病”。

當時還在實習的她自己能力有限,卻堅持要給表妹看病。她一向不喜歡麻煩別人,這次卻選擇向網絡上的朋友們求助,很快,那些相隔萬里、素昧蒙面的熱心人便湊齊了幾萬元的治療費用,最終表妹得到了及時救助。事後朋友們問她,這樣做圖什麼?她說,自己最看不慣重男輕女,更看不得有人患了病卻沒錢看,就算對方不是她的表妹,她也會那樣做。

有時候是奇葩,有時候是奇蹟,她就是這樣一位奇女子

現實中她也是如此,面對有些網友諮詢的問題,她很難開口要諮詢費,尤其看到一些特別困難的網友,更是心生憐憫。我甚至一度覺得她不太適合做律師,雖然業務能力很強,但心底太善良了。

關於她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她用一種近乎偏執的心理潔癖要求自己,用流行的話講,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偏要選擇問心無愧地生活。她堅持自己賺錢買房買車,她堅持盡己所能地科普法律知識,她看不慣虛假的誇誇其談,只嚮往腳踏實地生活。

她就是這樣一位90後奇女子,勇敢善良,正能量滿滿,一腔俠氣令男兒汗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