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比很大的情況下,如何讓暗部和高光都能保持細節?

定格影像


這個問題以前回答過幾次,今天再次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把以前問答裡的評論和大家的疑問也搬進來,希望對各位有所啟發。

這種大光比的拍攝方法有很多,比如HDR、比如漸變鏡、比如包圍式曝光等等等。上邊這些方法,都是在以前的問答裡別人的建議,因為我的習好基本上是以後期為主。所以下邊我大體說一下上邊提到的這幾種方法。

HDR

不管是相機的HDR還是後期的HDR,你有沒有注意到,用這個功能拍出來的照片有多假麼?這個功能實際上也是通過軟件壓暗亮部提前暗來實現的。這種方法不但給人很假的感覺,並且噪點是很明顯,我想大家應該有所體會。

漸變鏡

我有過三片漸變鏡,一軟一硬一反向,也就是以前我是比較熱衷於用漸變鏡的,但是慢慢地我發現,不管是哪種漸變鏡,都無法很自然地過度,特別是邊緣不規則的時候,會有非常明顯的痕跡。

包圍式曝光

這也是相機的功能之一。這也是以前的問答裡別人常來提醒我的包圍式曝光,從-1或-2到+1或+2進行包圍式曝光,然後呢,通過後期來處理成一張照片?先別說後期處理效果怎麼樣,就前期的包圍式曝光,我覺得太生硬,欠曝光的不一定就能讓亮部保留層次,過的也不一定能讓暗部保留層次,有時候,光比大到你不能想象,即使光比沒有這麼大,相機機械的包圍式,並一定那麼合適。


那麼怎麼辦呢?我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前期拍兩張照片,一張以亮部為準,一張以暗部為準,後期把這兩張合成,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保證畫質;二是直接就拍一張,後期在PS裡以亮部調整一圖層、以暗部調整一圖層次,再將這兩圖層合併,這個方法,會降低畫質,特別是提亮暗的時候。

以上圖為例:以天空為準拍一張照片,以地面為準拍一張照片,注意是兩張照片,不是多重曝光!後期把這兩張照片拖進一個圖層,在上圖層快速蒙版,用漸變一位,搞定(如果發現拉反了,撤消反向再拉)。

我為什麼放這張照片,這張照片的是上下都亮而中間暗,這個在拍攝上沒啥區別,只是在後期拉漸變的時候不能用線性漸變,而是用對稱漸變了!!!

還是前邊說的,想省事,不在乎畫質,拍一張後期調;仔細人講究畫質的,拍兩張,後期一拉,就這麼簡單,比喝杯啤酒簡單多了!哈。

如果細節不太明白,可留言交流。


南方之南


個人拙見----------

一、高反差就得提到兩個名詞:光比和寬容度,光比指的是一張照片中最亮部分和最暗部分的亮度比,這個亮度比對於攝影來說有著非常重大的影響。

1、把最明亮的強光區到最黑暗的陰影區的亮度值範圍不超過3擋光圈的場景定義為低反差場景。
2、把最明亮的強光區到最黑暗的陰影區的亮度值範圍不少於7擋光圈的場景定義為高反差場景。

二、反差相差不大的情況下也可以對亮部曝光,比起曝光過度,更能接受曝光不足。話句話說就是與曝光過度相比曝光不足的細節更容易通過後期恢復。所以在面對光比大的拍攝環境是應該優先優先對亮部曝光,保證亮部的細節,而暗部可以利用後期軟件恢復(前提是使用raw格式)。

三、可以使用GND中灰漸變鏡,用此鏡片來減弱高光亮度減小光比,可以體現雲層流動或溪水海面的霧化,中灰漸變鏡在風光攝影題材中得到的運用得非常多。

四、包圍曝光和HDR,如果沒有GND中灰漸變鏡或怕損失畫面質量(其實現在的光學鏡片已經做得很好了),也打開相機中的包圍曝光。所謂的包圍曝光是指相機對同一個地方進行連續多次的拍攝,畫面內容一樣但曝光值遞增或者遞減,這麼做的意義在於可以在這些照片中找到合適的高光部分、正常亮度、和暗部部分,由於畫面的內容是相同的,所以後期出來的照不會有違和感而且各個部分的曝光都是正常的。利用HDR技術也同樣可以完成類似的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絡

攝記


所謂大光比就是明暗反差特別大的拍攝場景,比如夕陽。這種畫面的拍攝的確有一些特殊性,如果處理不好就出現嚴重的曝光不足或者曝光過度的發生。

我們用眼睛看到的效果,明暗信息是比用相機拍出的照片要豐富很多的。因為人類的視覺神經能夠根據眼球視野中心停留的位置自動調整瞳孔大小來得到一個舒適的入光亮。同時大腦還會根據連續採集的圖像進行處理。


就是說我們用眼睛看到的畫面是許許多多幅畫面經過大腦處理後拼接的結果,只是這個過程非常快,我們感覺不到而已。

而相機只是量化光線的工具,而不會像我們大腦那樣自動地進行調整。並且相機所能記錄的明暗信息的範圍又非常有限,所以針對大光比的場景在曝光上是很難控制的。

當然,也不是就沒有辦法了,下面分享三種解決之道,可以相對有效的解決這個難題。

1、漸變鏡

上圖是沒用漸變鏡的效果,下圖是使用漸變鏡後的效果。很明顯,天空和地面的曝光都得到了更好的兼顧。
其實不僅是相機,手機上也可以配置漸變鏡,下面這款就是耐司推出的手機濾鏡,其中除了漸變鏡還有偏振鏡。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我頭像,私信回覆“鏡頭”即可查看相關詳情,還能

免費獲贈60G攝影資料。

2、HDR模式

HDR就是高動態範圍圖像,它是連續拍攝三張或者三張以上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後把這些照片合成為一張。相比普通的圖像,HDR可以提供更多的動態範圍和圖像細節。

所有的相機和攝影手機都應該具備HDR這個拍攝模式。

3、後期調整

通過電腦或者手機端的修圖軟件來降低高光同時增加陰影的亮度,來達到平衡光比的效果。前期拍攝RAW格式的照片後期調整的空間會更大一些。

應該所有相機都具備RAW拍攝功能,包括一些手機也具備。蘋果手機可以用procam6拍攝RAW照片。


手機攝影手冊


解決攝影中的大光比,有二個有效的解決方法,一個是中灰漸變濾鏡,一個是包圍曝光。

什麼時候使用GND中灰漸變濾鏡方便呢?日出日落的時候天地光比很大,很難實現均衡的曝光。如果這個時候地平線,或者水平線方向上沒有突兀的物體,那就是使用GND濾鏡最好的時機。


大家可以輕鬆的看出來 ,使用濾鏡的那部分,天空的層次和細節要豐富很多。通過一片濾鏡,平衡了天地之間的光比。

我們再來看包圍曝光。很多情況下,在大光比的情況下,天地之間還有突兀的物體,比如遠山。如果使用濾鏡,就會把山都壓黑了。那我們就在前期拍攝多張不同曝光的圖片,後期來合成一個曝光均衡的圖片。

我前期拍攝了這樣的三張圖片,不同的曝光,記錄了不同的細節。一般大家可以按照拍三張,每張照片分別差2EV來拍攝。我這一組就是。當然,要用raw格式拍攝啊。

將三張圖片載入到Photoshop ACR中,全選,然後點擊“合併到HDR”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電腦幫你直接曝光合成之後的效果。很不錯了。

我們繼續在這個圖片的基礎上進行一下微調,局部曝光和局部顏色的精細化調整。

最終完成的作品如下,是不是曝光均衡,色彩完美?

前期和後期都很重要,濾鏡和包圍曝光,也都是我經常使用的拍攝技巧。


網際飛俠


這個問題多數發生在風光攝影中,由於光線較強直接拍攝對焦就會發生這個問題

這個可以分兩步,第一步當然是前期拍攝與輔助工具,前期拍攝我推薦使用GND+HDR拍攝,GND壓低高光,HDR保留更多暗部高光細節,防止因為逆光光比太大造成死黑或者過曝問題發生

前期拍攝完畢後後期我們使用PSACR打開RAW格式文件,將陰影部分向右拉動即可還原暗部細節而不影響高光,這也是為什麼強調寬容度的重要性,對於風光攝影來說陰影很重要


原創不易,每一次點贊評論都是給我最大的鼓勵,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幫助,哪裡說得不對多多指教,謝謝^-^


色影君


大光比用漸變鏡減小光比。


用戶98381639742


調低相機的對比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