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秦都咸陽的歷史成語典故

發生在秦都咸陽的歷史成語典故

發生在秦都咸陽的故事,為浩如煙海的中國文化長廊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這裡集納如下:

涇渭分明

涇:指涇水,渭:指渭水。兩條河流均在咸陽境內。唐以前,涇水常濁而渭水常清;唐以前,渭水日益混濁,而涇水相比較顯得更清,涇水作為渭水的支流,在咸陽溶入渭水,兩條河水一清一濁,界限十分清楚,唐代詩人孟郊詩云:“渭水不可混,涇水徒相侵”,杜甫也曾經感嘆“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故後人以“涇渭分明”來比喻兩件事情明顯不同,也用來表示事物是非清楚,不容混淆。

涇渭不分

大意與“涇渭分明”相同,比喻人做事情不分是非或好壞。

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太公即指周朝初年的姜尚,字子牙。據《武王伐紂平話》裡說,姜太公曾在位於今咸陽市秦都區釣臺鎮釣魚臺村的渭水邊上垂釣,他垂釣的方法與眾不同,不是把漁鉤深進水裡,而是將沒有掛上魚餌的直鉤懸在離水面還有三尺多高的半空中,口中唸唸有詞道:“負命者,上鉤來!”(負命者,即指負有天命的人,指帝王)意思是要等待周文王自己找上門來聘用他。周文王果然重用姜尚,打敗了紂王,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後來人們就用這條成語來比喻那些“心甘情願地上當”的人和事。此成語也可說作“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秦晉之好

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後來人們就用“秦晉之好”來指兩性婚姻。

雞鳴狗盜

典出於《史記?孟嘗君列傳》,前229年,秦昭王為了加強秦國的綜合國力,廣泛徵用賢能之士到秦國做官。當時齊國公子孟嘗君被秦昭王看中,聘用他為丞相。這個孟嘗君在齊國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養有賓客數千人。因此,當他來到秦國都城咸陽市,立即驚動了京城,人們紛紛爭看孟嘗君,果然是儀表堂堂,風流倜儻。秦昭王在咸陽宮隆重地接見了這位齊國貴公子,賓主相談甚歡。孟嘗君把齊國產的白狐皮獻給秦昭王作為秦晉之禮,昭王非常高興。立即委任他為丞相,總攬全國政務。此時引起了秦國國內土著的貴族官員的妒忌,紛紛向昭王進言,說孟嘗君再有能力,終究還是一個齊國人,他掌握著秦國的大權,必定事事為齊國著想。秦昭王開始並不在意,但是日子長了,說的人多了,也不能不警惕。於是就免了孟嘗君的丞相職務,打算遣送他回國。可是,這時候又有人說,孟嘗君在秦國做了這麼長時間的官,對秦國的事情很清楚,如果放他回去,等於放虎歸山,倒不如殺了他。秦昭王於是把孟嘗君軟禁起來。恰在這時候,孟嘗君結識了一名叫燕姬的女人,託她在秦昭王面前說句好話,放他回去。燕姬向他提出,走走門子可以,但是必需以一件狐皮大衣為交換條件。孟嘗君從齊國來的時候,只帶了一件狐皮大衣,早已獻給秦昭王,現在到哪裡去找第二件呢?於是,就召集他從齊國帶來的門客商議,其中有一個人自告奮勇地說自己有辦法。因為這個人平日裡能力平平,孟嘗君並沒有把他的話當一回事。可是當天晚上,這個人就把狐皮大衣送到孟嘗君面前。原來當晚這個人從水道里爬進宮中,又從狗洞裡進入庫房,盜走了孟嘗君送給秦昭王的禮物。孟嘗君大喜,拿了狐皮大衣去見燕姬,並且打通了秦昭王這個關節。孟嘗君接到放行的命令後,急忙啟程回國,深怕秦王反悔。不幾日,賓主一行來到函谷關,恰逢半夜,關門緊閉,而按照秦國的關法規定,雞鳴才能開關,而如果滯留在關前等待天明,那麼很可能秦兵追來。正當孟嘗君束手無策之際,跟隨他來到秦國的馮罐捏著鼻子,學了一聲雞鳴,一下子引來周圍群雞亂鳴。守關的軍士聽到雞鳴,一下子引起周圍群雞亂鳴。守關的軍士聽到雞鳴,知道開關時間已到,急忙開關啟鎖,匆匆驗過文書放行。孟嘗君脫險以後,深感自己沒有白養這些賓客。古人詩云:“朱門不養三千客,誰為雞鳴得放回。”雞鳴狗盜最初的意思是褒義,但是發展到後來,就成為形容人員構成不三不四的貶義詞了。

遠交近攻

是秦國在兼併戰爭中制定的外交戰略,戰國時期,秦國與山東六國長期形成對峙局面。許多曾向秦國的國君建議,對山東六國實行遠交近攻的外交戰略。其核心內容是,對與秦國相距較遠的國家,採取友好的政策,使他們不去主動援助其他國家對秦國的戰爭。而對於與秦國接壤的國家。則主要採取軍事進攻的政策。最早提出這個建議的是秦昭王時期到秦國遊說之士張儀,後來,範睢和蔡澤以及在秦始皇時代來到咸陽的魏繚,都曾經提出過同樣的主張,並且進一步用不惜重金賄賂各國有權勢的大臣,以離間破壞個諸侯之間合縱的圖謀的策略納入遠交近攻的外交戰略。使這項政策更趨完善,秦始皇採納了他的計謀,果然橫掃六合、統一了中國。後來人們就以戰國時秦國採用的這樣一種“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臨近的國家,利用敵方矛盾,各個擊破”的外交策略,來比喻一種待人處世的態度。

掩耳盜鈴

此成語出自《呂氏春秋?自知》,故事裡說,有人找到一口鐘(古代樂器),想把它揹走。但是鐘太大,背不動,他就想用鐵錘把它敲碎後,再分片拿走。可是誰知道,他剛一敲鐘,鍾就響了起來,他害怕別人聽見聲音後,過來跟他爭奪者、這口鐘,就趕緊用雙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以為這樣自己聽不見,別人也就聽不見了。但是,這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他的行為還是被人發現。後來人們就用這條成語來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飾不住的事情硬要想辦法去掩飾。

指鹿為馬

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此典故出自於《史記?秦始皇本紀》,說的是秦始皇駕崩以後,胡亥與趙高和謀,殺了公子扶蘇,篡奪了皇位,稱為秦二世。接著,又任命趙高為丞相,使他掌管生殺大權。趙高妄想篡奪皇權,但又害怕群臣不服,就設法進行試驗。有一天,他利用上朝的機會,把一隻鹿牽到金殿上說:“臣今天得一匹馬,特地前來獻給陛下。”二世看後,掩口笑道:“丞相錯了,這明明是一隻鹿,怎麼能說成是馬呢?於是難道丞相連鹿和馬都分辨不出來了嗎?”於是,倆人圍繞是鹿還是馬當著朝臣的面爭議起來。趙高堅持說是馬,二世堅持說是鹿。朝廷大臣很快圍繞是鹿還是馬分成兩派。那些耿直的臣下一口咬定是鹿,而那些懼怕趙高的臣下,為了討好趙高,紛紛說是馬。趙高要心腹記下說鹿與說馬人的名字。事後,那些說馬的人得到了重用,而堅持說鹿的人則慘遭到迫害。特別是對於堅持說鹿的二世胡亥懷恨在心,後來,當秦末農民起義大軍逼近咸陽時,趙高果然命令他的女婿殺了胡亥。從此,人們就借用“指鹿為馬”來比喻由些人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勾心鬥角

原意指宮殿建築的結構交錯精緻,後來比喻各用心機,互相排擠。

此成語出自唐朝文學家杜牧《阿房宮賦》中:“各抱地勢,勾心鬥角”一句,“勾”又寫作“鉤”;“心”:中心;“鬥”:結合;“角”:簷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