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印”12年 張家口沙營村百年戲班獲“新生”


“掌印”12年 張家口沙營村百年戲班獲“新生”


“掌印”12年 張家口沙營村百年戲班獲“新生”


130年老戲班

在懷來縣桑園鎮沙營村活躍著一個戲班,據說這個戲班已有130多年的歷史了。

侯文勝,沙營村人,今年56歲,他是懷來縣三聖侯家班戲劇歌舞團團長。沙營村戲班有演員45人,都是本村村民,年齡在40歲至55歲之間。

記者在村中探訪上了年紀的人,瞭解沙營村戲班的前世今生。沙營村的戲班在清末時就產生了,一直延續至今。最初,山西的晉劇藝人流落到懷來,走到沙營村時,村民將他們請到自己家中,讓他們教唱晉劇,這些山西的晉劇藝人就留在村裡,在誰家教戲就由誰家來管飯。之後,沙營村成立了自己的戲班,學會了唱戲的村民先在本村演唱,後隨著戲班規模的壯大,藝人們還到周邊村子演唱。

沙營村的戲班幾度沉浮。“在文化大革命時,沙營村的戲班被解散了,連唱戲的服裝都被燒了。”侯文勝告訴說。

戲班中斷多年後,直到2004年,村民侯文泉才把沙營村的戲班恢復起來,他執掌戲班“帥印”3年後,將戲班的“帥印”交到侯文勝手上,侯文勝擔綱沙營村戲班“班主”,一晃12年過去了。

獲得“新生”

沙營村戲班中演唱晉劇的有30多人,演唱的傳統劇目有《遊春》、《算糧》、《打金枝》等,一出大戲往往要演上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小時。

演唱晉劇的樂器有二胡、三絃鼓、鑼、鑔等,以往的樂器不好用了,侯文勝上任後,在七八年前購置了一批新樂器,去年他又買了一部分新樂器,如此一來,戲班的樂器算是置辦齊全了。

戲班演員還需要服裝、道具、化妝品和頭飾,侯文勝又自掏腰包從石家莊購買服裝。近些年來,侯文勝陸陸續續往劇團裡投入了3萬多元。

演員們利用農閒時間排練,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戲班演員集中排練時間,每天從下午17時一直排練到晚上21時。村委會提供排練場地,今年戲班排練《轅門斬子》等2出大戲,有誰的戲,誰就按時去排練。

戲班演員演出時沒有任何報酬,大家只是愛好晉劇,排練和演出完全是圖一個樂兒。演員到外村演出時,對方給演員們提供一頓午飯,有時給戲班一二千元,也僅夠支付僱用大巴車費用。

戲班有的演員因身體、天冷等原因,冬天不願出門。戲班演員只要堅持排練的,侯文勝每天每人支付10塊錢補助,目的是激勵大家堅持排練和演出。

在排演大戲時,如果從外面引進演員,一人一場戲須支付費用300元,費用較高,侯文勝不得不向內挖潛。為了提高演員的演技,侯文勝從山西請來晉劇老師教授戲班學員。最近幾年,他又從涿鹿請來2位退休的劇團演員來村裡教戲,演員們的技藝更加精湛,只要有演出任務,戲班的演員們都能拉得出來,而且演大戲不在話下。

劇目碩果僅存

村民侯玉勇今年58歲,參加戲班已有17年了,他在戲班裡唱鬚生和花臉。在沙營村戲班的傳承上,他屬於第三代了。

“一進入戲班,我先是在戲班裡跑龍套,後來才擔綱主要角色。過去的主角如果現在還活著,歲數都不小了。如今在村裡,這樣的老藝人還健在的有一二人。”侯玉勇介紹。

侯玉勇還說,沙營村戲班保留的劇目碩果僅存,個別古老的晉劇劇目,恐怕在山西也沒有,現在的年輕演員沒有演過甚至沒見過這樣的劇目。比如說《大狐狸園》等劇目,這些劇目大都是神話故事,演員要演上一個半鐘頭,有逗人的橋段,也有一驚一嚇的地方,非常引人入勝,這些劇目是一輩輩流傳下來的,遺憾的是這些劇目都沒有進行過錄制,並刻成光盤留存下來。

“此前,我在街上遇到戲班的老藝人,還曾打聽過這些老戲,老藝人大都記得,但現在唱起來確實很難了。”侯玉勇惋惜地說。

侯玉勇還講道,在沙營村,40歲村民就算年輕人了,現在的年輕人不喜歡學戲,因為晉劇的一招一式都很“吃功夫”,年輕人往往嫌麻煩,大家更熱衷於廣場舞等。

“作為劇團團長,侯文勝經濟條件好一些,他經常往戲班裡貼錢,如果不這樣,戲班有散夥的可能。”侯玉勇認為。

文化食糧

侯文勝的父親今年87歲了,他也在戲班裡唱過戲,年輕時唱過花旦,上了年紀以後,在戲班裡扮演老生。侯文勝在生產隊時學會了唱戲,演過老旦、老生等角色,一直唱了16年。他記得生產隊時,戲班十分活躍,可以演《天門陣》、《破宏州》等30出晉劇大戲。

侯文勝養育了一兒一女,戲班演出時,他的兒子負責舞臺效果;而女兒則負責歌舞類節目的演出。

目前沙營村戲班一年要演上30多場,每年在消夏晚會、春節,中秋節等,戲班都要進行演出,有時各鄉鎮、各村有廟會,戲班就到有廟會的地方演出。

戲班除了傳統晉劇以外,還有歌舞、小品等節目,適應年輕人的口味。2022年冬奧會申辦成功後,侯文勝用半個月編寫了一個迎冬奧的劇本,他又請縣戲劇協會主席進行了修改,詞語不連口的地方,對冬奧會了解不深的地方都進行了修改。反覆修改了四五次,劇本成熟後,又進行了排練,演員們連說帶唱,還加上了快板,效果很好,成為劇團的保留節目。

2017年在縣城消夏晚會上,劇團40多名演員都參與了,一場演出2個多小時,演出內容包括小品、歌舞和晉劇。

劇團還到雞鳴驛鄉、新保安鎮等周邊鄉鎮去演出,大都是在正月裡演出,今年正月初六劇團就演上了,正月初八、初九在縣文化廣場演出,都是露天的,觀眾多則上千人,少時也有四五百人,表演內容包括小品《老太太拜大年》,《迎冬奧》等。劇團還到周邊村裡演出,一個村子演上3天,共演5場,白天唱晉劇;晚上演出歌舞,一直演到正月十六。此外還到萬全區演出了2天。

每年的懷來葡萄採摘節總少不了劇團演員的身影,表演項目包括歌伴舞、小品等,頌揚懷來葡萄品質好,用當地人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慶祝懷來葡萄豐收。在重大節日參演,既擴大了劇團的聲譽,又為當地老百姓送去豐富的文化食糧。(魏民 通訊員 呂傅華 柳旭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