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名人軼事、趣事可以分享?

小黑djjv


說一下蔣公搞迷信那些事吧。

我們知道國民黨的人特別迷信,什麼事情都往迷信上靠,比如說蔣介石先生吧。他就特別好測字求籤。後面就算隨他媳婦信了基督,還是看到廟就膝蓋發癢,一定要拜。他後面總結失敗教訓,其中有一條就說是自己信仰不堅定,信基督還去拜鬼神,這是上帝在懲罰我。

而去臺灣之前,他還去求籤,結果得了一箇中下籤。三籤分別是:大意失荊州,關公走麥城;困居長坂坡,失陷落鳳城;出師不利,喪妻失偶,早求退路”。

有蔣公做榜樣,下面迷信的就更多了,比如他的得力干將戴笠。戴笠原名叫戴春風,算命先生說他五行缺水,所以他名改戴笠,就是雨中一老農,字雨農。而且他是個大特務嘛,出去經常使用化名,這個化名就一定要帶水。比如汪濤、塗清波、沈沛霖、洪淼。簡直就是軍統的一股洪流。這麼愛水,為什麼不叫戴蕭敬騰?

此外,戴笠還很忌諱十三個這數字,他是八月十三出生的,卻非要改成十四號過生日。房牌號碼一定不能是十三。不過,最後他卻死在了二月十三,可見,是禍躲不過啊。

這是戴笠,還有一位邱清泉,人稱邱瘋子,國民黨上將,戰死於淮海戰役,他也很迷信,比如蔣介石讓他進駐商丘,他一看,商丘商丘這是傷邱啊,對我不利,打死也不進駐。

最後,他被圍於陳官莊,他對杜聿明說:老杜啊,你看這個陳官莊,就是沉官莊嘛,我們活該要在這裡沉了。

還有一位張淦,是桂系干將,他簡直就是風水大師啦,打仗專門帶羅盤,行軍佈陣一定要看羅盤的。1949年,他被解放軍圍於博白,大家都說快走吧,他把羅盤掏出一看,大喜:司令部方位大吉,絕沒問題。肯定會有援軍!

話音剛落,解放軍衝進來,活捉了張淦。

這是大陸的事情,國民黨後面到了臺灣,按說該改變一下思想了,沒想到迷信的思想還是很重。

比如臺灣省放開後,“立法院”就成了吵架的地方,以前獨大的國民黨需要天天跟一些反對黨吵架。什麼原因呢?

他們一分析,認為是“立法院”的風水不對,院子左邊新建了一個群賢樓。這個樓比右邊的老建築要高,所以搞得左派猖狂,讓民進黨囂張了起來。而我們“右派”的國民黨就搞不掂了。

風水裡確實有這麼一說,房子高矮有講究,比如前高後矮肯定是不行的,還有西牆不能高於東牆等等。

過了一些年,臺灣省的一些國民黨人士又說了,臺北治安不行,都是因為臺北警察局的大樓像個大墓碑。而門口還有三個旗杆,這就像三柱香嘛,早晚升旗是早晚三柱香,難怪治安不好。

哪怎麼破?

警察局把過道改了一下,變成有弧度的半圓形,可以破其邪氣,可是沒想到,剛改之後,警察局接連出現三起警察殉職事件。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家一研究,覺得這個弧形走道就像一道弓,外面的三根旗杆就是三根箭。這是惡煞局啦。

最後,只得請關公進場,大家的辦公室裡都有關公像,用此來防備不利的事情發生。

這個迷信還真不是國民黨到了臺灣才有的。大家去了南京,可以去總統府參觀一下,你們可以發現,別人的辦公室比如李宗仁的,他的辦公桌都是方方正正的,只有蔣介石的辦公室是斜著擺的。

有人說,這是蔣公受了高人指點,至於箇中門道,就不為外人所知也。

而三十七歲那年,一廣東老道送蔣介石八個字,算死他一生:勝不離川,敗不離臺。

這個就太準啦,因為那會還是北伐期間,蔣介石怎麼也沒有想到他的一生最重要的地方,不是廣州,也不是南京,而是四川跟臺灣省。

在四川主持抗日,讓他的聲望達到頂點。而臺灣省,成為他的落根之地。

還有一次,蔣介石算命,算命先生說他只能活到1949年,也就是63歲,但沒想到,他活到了1975年,活了88歲。而且要不是一件事情,他可以活到一百歲。

什麼事呢?他被車撞了。

1969年,他跟宋美齡從陽明山回家。

蔣公出行,當然有開路的,可事情就出在開路的車上面,先導車因為車速過快,又是下坡,來了一個急剎車,蔣介石所坐的車直接就撞了上去。蔣介石頭跟鼻子都撞出血。他當時年紀畢竟大,又出車禍,當然就抗不住,身體越來越差。

後面開會,蔣介石開完了不走,坐著不動,大家也不好動。侍從官就說,大家先走吧。

為什麼蔣公不走呢?因為大小便不受控制,已經走水了。

所以,蔣介石說這次車禍讓他少了二十年的壽命。蔣介石的個人生活還是比較自律的,基督徒嘛,身體也不錯。說活一百歲,這個概率還真的不小。

如果蔣介石多活二十年,那就是1995年,那會是什麼情景?那他就能親眼見證大陸相當多的崛起事件,比如談妥收回香港。

反正,蔣介石到了晚年,一談大陸,就是淚流滿面,現在他的棺材還沒下葬,只是懸棺。


因為他說了,他想葬回大陸,葬在孫中山先生的旁邊。這個,只有等大陸統一臺灣才有可能了,相信這一天不會太久。

還有一次,蔣公發了一個毒誓,沒想到真應驗了。

蔣介石發了一個什麼誓言呢?

這個誓言跟諸公一樣,也是對一個妹子發的。

這個誓言如下:

【自今日起5年之內,必定恢復與潔如的婚姻關係。如果違反誓言,沒有將她接回,祈求我佛將我殛斃……】

這個誓就太重啦,賭上了自己的性命,如果違誓,就讓佛祖把他劈得粉碎,我雷公的法力值也未必達到要求,畢竟這世間的負心漢太多,劈著劈著就法力下降,需要充電。

那麼,這個妹子是誰呢?要讓蔣公如此重誓呢?

這個妹子叫陳潔如。

大家都知道蔣介石的妻子是宋美齡,但蔣公頗有三妻四妾之量,早年還有兩個妻子一個妾。最早的妻子是毛福梅,是蔣經國的母親。

蔣介石對她的感情是不會太深的,但他的母親很喜歡這個兒媳婦,跟宋慶齡結婚時,這邊的離婚也搞得很多波折,最後是離婚不離家,毛福梅依然住在蔣介石的老家。

還有一個妾叫姚怡誠,據說是上海天上人間長三堂的失足人員。經蔣公熱情挽救之後上岸。

因為是妾,就好處理一些,姚怡誠女士要求不高,按時間付撫養費就可以了,還很有愛的替蔣公撫養了蔣緯國。

後面,姚怡誠女士就打打麻將,也不關心江山、後座。不玩宮鬥,歲月靜好,後面去了臺灣,蔣緯國視她為生母,活了近八十歲。

最難擺平的就是這位陳潔如。

據說這位陳潔如也是長三堂的工作人員,但據其本人自傳並不是,她的父親是個商人,母親是蘇州,人長得很漂亮。她是怎麼認識蔣介石的呢?

是在國民黨大佬張靜江家認識的。張靜江跟蔣介石也是鐵哥們了,一起拜過把子。張靜江家有錢,超級富豪,屬於孫中山革命團隊裡的天使投資人加聯合創使人。當時上海證券交易所就是張靜江辦的。蔣介石就差了點,沒多少錢,在上海炒股,虧了血本差點自殺。張靜江沒事給蔣公一點錢花。蔣公當時對張靜江還是很感恩的。後面,因為道不同感情就破裂了。

且說這個陳潔如,陳潔如有一個閨蜜嫁給了張靜如,她去玩,正好碰到了蔣介石。當時蔣介石三十出頭,陳潔如才十三歲。也不知道孫中山怎麼教育蔣介石的,這麼小的女孩都下得去手。

出來後,蔣介石就跟陳潔如要了聯繫方法,老蔣是風月老手啦,撩這樣的小姑娘是駕輕就熟,第一次約會就直接把人家約到旅館,嚇得人家掉頭就跑。

後面,兩人結了婚,蔣介石發過誓,表示陳潔儀將是他唯一的合法妻子,證婚人還是張靜江。

不過,事過境遷,昨天小甜甜,今天馬伕人。

自從看上宋美齡之後,蔣介石就必須要解決陳潔如這個障礙,宋岳母已經放出話來了,結婚可以,但我們美齡過去,不能當平妻,更不可能當妾。以前的舊情舊愛必須理清了。

論氣質,確實宋美齡要強數條街。

老妻毛福梅,妾姚怡誠都好說,就是陳潔如不好說,畢竟人家也是正妻啊,也不像毛福梅這麼好說話,而且外面都知道有這麼一號蔣夫人,當時陳潔如去黃埔軍校,師生都以校長夫人相稱。

如果陳潔如不肯離,那就不好辦了。再鬧一下,說不定就要把蔣公的換妻大業搞沒了。

想了一下,只有一個辦法,送陳潔如去留學。送出去再說,就算再鬧,也在國外鬧。這跟現在把小蜜送到長江某院是一個套路。半個世紀過去了, 這些紅燒肉們的套路包還沒有更新,可見姑娘們也夠笨的。

但人家陳潔如不笨啊,滿天的消息在報你蔣介石又泡上新蜜了,現在讓我出國,不是想掃我出門嘛。

於是,蔣介石只好賭咒發誓,說了上面那一通話。

而陳潔如還能怎麼辦,人家是鐵了心要娶美齡了,只好萬般委屈出了國。一出國,馬上就有人跟他談離婚了。陳潔如沒有靠山,也只有答應的份。唯有多爭取一點撫慰金。可就是這樣,蔣介石的錢還是經常不到位,陳潔如經常錢不夠花,給朋友寫信抱歉蔣介石,要劃個圈圈詛咒他。

而蔣公為什麼敢以佛起誓呢?大概他早就打定主意。娶了宋美齡,以後就跟著宋家一起信基督了,所以本土的佛拿來發個誓就無所謂了。

誰知道,佛的威力還是這麼大,基督徒也能管。不過,並沒有讓他真的流亡海外,而是讓他寄居在中國的臺灣省。

看來,還是我佛慈悲。

最後,說一下,蔣介石思念不思念陳潔如呢?

說個故事,有一年,蔣介石跟陳潔如到香港去玩,看到了香港督察穿了一件黑披風。蔣介石就提了兩次,這個披風不錯。

陳潔如回頭就在香港定做了一件,送給了蔣介石。

諾,就是下面穿的這件嘍。


腦洞歷史觀


說個關於周恩來總理的軼事、趣事吧。周恩來總理是中國人民最敬愛的領導人之一,新中國成立之後,他被選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全權處理中國的外交事宜。

正是在處理外交事宜的時候,周恩來總理為我們留下了很多趣事。我們今天選取幾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當然這些事情恰恰是周總理的智慧與幽默的表現。

新中國成立之初,外國對新生的中國是不友好的。所以,這期間各國記者對周恩來總理的提問,也帶有很強的攻擊性。

不過,最終都被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給化解掉了。

有一個記者,問周總理中國有妓女嗎?

這個問題可以說問的即刁鑽又險惡,若是答不好的話,肯定就會留下把柄,給別有用心的人的。那時候新中國剛成立,若是說中國沒有妓女,也不符合事實,似乎這個問題真的太難了。

沒想到周總理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句話就解決了所有人的疑慮。他說中國有妓女在臺灣。

這句話其實是雙關語,意在提醒外國列強,臺灣一直都是中國的領土,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過這種回答,周總理贏取了陣陣掌聲,他老人家即理智的回答了外國記者的提問,又給足了他們面子,這就是周總理的機智應對。

還有一次,有一個外國記者問周總理,中國的路明明是人走的,為何你們稱他為“馬路”?

我們稍微一聽,就知道提問問題的人別有用心。想看中國人的笑話,可惜的是,他遇到了周總理,周總理是不會讓他們得逞的。

當週總理聽到這個提問的時候,他就笑了笑,然後不緊不慢的說道,我們中國走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道路,簡稱為“馬路”。所以,我們中國的“馬路”稱之為“馬路”。

當然了周總理機智應對這種刁鑽的問題還有很多,我們就不一一說明了。

周恩來總理在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期間,不但把國際上的事處理的井井有條,而且在國內也為人民辦了很多事實,正是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民。他也是中國人民最為敬仰的領導人之一,為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史學達人


這問題,你算是請對人了。

北宋時,有個大詞人叫張先,他在晚年納了個妾,結果好友送了一首詩。

大概是說“哎呀,朋友,你這是老牛吃嫩草啊!”

這樣說朋友,真的不會被打死麼?

這貨就是蘇軾



附上詩原文:“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還有王安石,關於他的趣事可多了,或說是奇事。

如他在揚州做太守幕僚時,因經常徹夜讀書,天要亮時才在椅子上打個盹,醒時來不及洗漱打扮就跑去上班。

太守韓琦以為他徹夜縱情聲色,就勸導他,趁著年輕,多用功念點書。

王安石:。。。

除此,還有一次說,王安石臉色發黑,門生見之,以為他生病了,請來了大夫。

大夫瞧了瞧說:“這哪是生病,只是臉上汙垢太多了,洗一下就好了。”

家人端來了水讓他洗臉,他不領情地說:“我天生就長得黑,再怎麼洗也白不了,別浪費工夫了!”

我再補充幾個:

王羲之,他有一次練字入了迷,吃飯時竟把墨汁當蒜泥蘸著吃了。

還有老舍在重慶那時,他特別關心好友吳組緗家養的那頭小花豬。小豬病了,老舍建議吃藥、發汗,又專程探病,不過養豬不是為了當做寵物,而是希望到了冬天,大家都能分上幾斤臘肉。


一個人一場夢1211


1943年7月,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被從總統遊艇推上了衣阿華號戰列艦,他將前往德黑蘭,去與丘吉爾和斯大林共同探討世界的未來。登上衣阿華號的羅斯福怎麼也不會想到,這是他一生中離死神最近的旅程。

艦隊出發後,衣阿華號對護航編隊下達了無線電靜默指令,總統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威廉·D·波特號驅逐艦也在編隊內,這是一艘剛剛下水不久的“弗萊徹”級戰艦,訓練四個月的士兵們準備向總統先生展現一下良好的訓練成果。

然而剛剛起錨他們就斯巴達了,他們的船錨刮到了隔壁的船,重量加速度之下,隔壁那兄弟的護欄、救生筏和其他破爛被弄了個稀碎。船長沃爾特只來得及匆匆向隔壁兄弟表示下歉意,就慌忙追著衣阿華號而去,開啟了這一路洋相之旅。

艦隊經過一片德國潛艇時常出沒的危險海區時,突然水下傳來一陣巨大的爆炸。軍艦官兵驚的魂飛魄散,飛機升空、聲吶入水、深水炸彈被推上發射架、軍艦全部實施反潛機動。一通折騰之後,威廉·D·波特號怯生生地發出信號,不是德國潛艇哈,是我們船一顆深水炸彈不小心掉下去了。衣阿華艦長表示要不是軍法太嚴厲,自己一定會給這個混蛋一發魚雷。

大概老天都看不下去威廉·D·波特號的逗逼行為,片刻之後一個大浪掃過甲板,把一名水兵給扔進海里,緊接著動力艙有壞掉,被整個艦隊遠遠的拋在了後面。羅斯福先生目睹了這一切後,開始懷疑自己把美國帶入戰爭的做法是否正確,這群蠢貨到底是怎麼混進軍隊的?

11月14日,艦隊進入百慕大海域,長久的海上旅行讓本就無法行走的羅斯福疲倦不堪。於是衣阿華號艦長決定給總統及國家高官們找點樂子,放鬆一下身心,他放出氣象氣球讓艦炮轟擊,演練防空作戰。總統先生果然興致勃勃的來到甲板觀看,國家高層們自然一起陪同,如果知道20分鐘後要發生的事情,衣阿華號艦長一定死都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幾隻漏網的氣球飄向威廉·D·波特號,扭轉總統不良印象的機會終於來臨,威廉·D·波特號對著氣球一通狂轟濫炸。甲板下的水兵也開始演練魚雷模擬發射操作,這是訓練的一部分,通常魚雷艙的發射管裡不會放推進火藥。威廉·D·波特號很快選好了模擬發射的目標,衣阿華號,原因很簡單,衣阿華號比較大。

沃爾特艦長按照訓練手冊命令:“一號魚雷,發射”,魚雷艙裡傳來回復:“發射完畢”,接著是“二號魚雷,發射”,和“發射完畢”。兩枚魚雷的訓練發射都正常,但“魚雷三,發射”,收到的回覆卻是“我勒個去”!緊接著,一枚魚雷竄入水中,直奔“衣阿華”號而去!甲板下那個混蛋沒卸推進火藥,魚雷二分鐘就能擊中衣阿華號,沃爾特艦長覺得自己一定在出發前褻瀆了上帝,否則不可能倒黴成這個樣子。

他再也管不了無線電靜默,直接明碼向衣阿華號喊:“水裡有魚雷,右滿舵!” 其實他不喊衣阿華號也發現了,整個甲板一片大亂,警報器鬼哭狼嚎。各種長槍短炮對著魚雷猛砸,總統的保鏢掏出手槍也對著魚雷開火。沃爾特船長看著人仰馬翻的衣阿華號欲哭無淚,我這是造了什麼孽啊!

謝天謝地的是衣阿華號雖然龐大,動力和機動性都還不錯,猛烈的右轉後那魚雷擦著右弦呼嘯而去,總統先生的小命算是保住了。但事情還沒有結束,威廉·D·波特號回到編隊後所有的炮口全對準了這倒黴孩子,不接受任何解釋,滾!快滾!馬不停蹄的滾!

就這樣,擺脫了這群逗逼的羅斯福平安到達德黑蘭,完成三巨頭會議,開啟了世界的新紀元。同時也不得不說美國的人性化,威廉·D·波特號的那群逗逼居然沒有被趕出軍隊,只是之後的日子裡,其他艦船和他們打招呼的方式有點特別:“兄弟,別放魚雷,我們船沒總統”..........


歷史吐槽機


比如一隻甲魚引發的血案,烤不出好魚的勇士不是一個好刺客,吃了人肉後他依然被稱為明君,為偷馬賊送上美酒的他最終被偷馬賊所救,為了家業他居然縱容兄弟造反,不計較酒後調戲自己女人的下屬最終被下屬所救,一個美麗風流的女人是如何毀滅國家剋死那些圍繞她的男人們的,殺了領導的老婆最終成就了一位軍事家,師兄弟在勾心鬥角中走向陌路並最終自相殘殺,三寸不爛之舌成就了六個國家的宰相,五張羊皮換來了絕世人才,兩個桃子害死了三個猛男,無法過關豪傑在憂憤中一夜白頭,被人舉報作風有問題的名士用一句話改變了領導對他的態度,想念家鄉的美食他居然就此放棄了權利,寬恕兩次巨大的失敗他終於成就了霸業,還有好多就不一一細說了。


東籬南山534


🌹名人軼聞趣事:伴隨主人,流傳久遠;搜索不盡,挖掘不窮。為歷代文人寫作內容,系眾多學者演講話題。

📒白居易:唐朝大詩人。他十六歲應試時,在試卷中寫成《賦得古原草送別》。評卷人深為驚奇:好詩!好詩!其姓名“白居易”三字被調侃成:“長安米貴,白居不易”,成為文壇佳話。

📔三國時期魏國丞相曹丞,嫉妒胞弟曹植才華。突然給曹植出一難題,要求必須在七步之內作一首詩,否則必嚴懲。曹植邊走邊說出了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就是後人讚譽的《七步詩》。

📔聶耳:中國無產階級音樂的先驅,人民音樂家。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曲作者。黨組織派他去蘇聯學習深造,1935年7月取道日本去蘇聯,17日在日本鵠沼海濱游泳,不幸溺水逝世,才剛剛23歲!

📔電視劇《西遊記》主題歌大家都知道是蔣大為演唱的,好聽愛唱。但歌詞的產生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大詞人閆肅應邀寫歌詞,最後兩句左思右想不合心意,急得在書房來回踱步,滿臉汗水……兒子心疼地說:爸,你不累呀,都走出道來了!道,就是路啊。靈感來了,聯想魯迅筆下的路,一下子寫就:“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陳景潤:大數學家。他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最終結果是:1十1=1,而他研究成果為:1十1=2,世界領先。他46歲結婚時,《光明日報》頭版大標題報道:1十1=2,副標題為:陳景潤喜結良緣。第二年,《光明日報》又同樣報道:1十1二3,副標題為:陳景潤喜得貴子(妻子生個男孩)。陳景潤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時入了迷,走路撞到電線杆上,急忙說:“同志,對不起了!”文革造反派要抓他批鬥,他從四樓先跳到二樓陽臺,再跳到地面溜之大吉。後來,造反派批鬥他時,逼迫陳景潤交代“跳樓公式”。

📔周恩來:偉大的外交家。中美建交後,美國記者問周恩來:中國人走路為什麼總是低著頭?周恩來智機的立即答到:走上坡路必須低頭,中國正在前進!又一次,美國記者問:你怎麼還使用美國早年製造的鋼筆?周恩來馬上回答:這是朝鮮朋友贈送的紀念品,當年“板門店”停戰協定簽字時,你們美國軍人使用過!

📚名人軼聞趣事,意涵橫生,引人入勝,久傳不蓑,記憶猶新!


笑看東籬


歷史上有很多名人軼事、趣事,包括機智、幽默等多個方面,瞭解一些名人故事,既可以消遣,增加一些知識,還可以對自己有所啟發。下面講兩個小故事。

後生可畏

唐代的李泌小時候有神童之稱。

唐玄宗聽說以後,就派人把他找來測試。李泌到宮裡的時候,玄宗正與中書令張說在下棋,玄宗讓張說考他,於是張說要他做一首詩,詩中要有“方、圓、動、靜”四個字。李泌沒聽明白是什麼意思,請張說講個大概。

張說解釋說:“我給你作一首詩,詩中有方、圓、動、靜四字,‘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你可仿照著作一首詩。”

李泌聽明白了,他照貓畫虎的作了一首:

方若行義,圓若用智。

動若騁才,靜若得志。

他這首詩,肯定比張說那首深刻多了,玄宗和張說聽了大為驚喜,玄宗讚歎說:“果然名不虛傳,真是後生可畏。”

後來,李泌為皇太子供奉官,歷任肅宗、代宗、德宗三朝,位至宰相,封鄴侯。

夢筆生花

明代的解縉是個才子,曾經夢筆生花。據說在他5歲時曾夢見一支五色筆,筆頭生花,如同含苞待放的荷花。一天,他的一位本家爺爺把他抱在膝上,問他夢見什麼。他隨口作一首詩,記述了夢筆生花的事。

小兒何所愛,夜夢筆生花;

花根在何處,丹府是吾家。

他五六歲的時候,一天上街遇到了一場雨,地皮溼了,路面有些滑,解縉不小心摔了一跤,行人見了大笑,解縉又羞又氣,隨口做一首詩:

細雨落綢繆,磚街滑似油;

鳳凰跌在地,笑煞一群牛。


趣話歷史那些事


《世說新語》載:晉朝王述,襲爵藍田侯,因稱王藍田。

王述性情急躁,有一次吃雞蛋,他用筷子去叉,叉不住,大怒,用手抓起雞蛋就往地上摔。雞蛋沒摔碎,反而在地上不停地旋轉。更怒,即離開座位想用木鞋(古代木鞋前後各有兩個齒)下的齒去踩爛它,可是又沒踩著。這下真氣急敗壞了,急得用手從地上抓起雞蛋放到嘴裡,把雞蛋咬碎後再吐到地上。這才消除了心頭之恨。

魏晉士大夫都講究瀟灑、文雅。而王述這種急躁的舉動在當時實屬另類。即使在現代,恐怕也難找到此類舉動吧。


尋常百姓尋常事



這太多了,以致於“大道無痕”。所謂“軼事”,一經說起,眾所周知,所謂趣事,一經感觸,味同嚼蠟。

可以說,歷史記載本來就是名人軼事、趣事連綴的,不信,請從《史記》裡節選一下看看。像《山海經》,說不清是神話傳說,或小說或古史古地理,總之,很有趣;像《世說新語》,每個章節都是軼聞,且符合“歷史”真實——許多的古人筆記,都是這樣。

小說有趣吧?有一種小說稱為歷史小說,如《康熙大帝》、《李自成》,既使不是歷史小說的人情小說,如《紅樓夢》,研究起來也脫不開歷史背景——司空見慣,融會貫通,也與歷史彷彿。流行的,使人興趣盎然的《射鵰英雄傳》、《白鹿原》、《穆斯林的葬禮》等等,正是因為包含著歷史氛圍而顯得厚重,引人入勝。

中國的歷史書冊汗牛充棟,一個人讀爛的,在他人也許還是“軼聞”,而悄悄地轉化為其它文化形式,就更加包羅萬象。


孤壘西邊


有毛澤東主席,周恩來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