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骨空論》載:督脈“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 王冰注:“下循陰器,乃合篡間也。所謂間者,謂在前陰,後陰之兩間也。自兩間之後,已復分而行,繞篡之後。”他對“篡”字沒有作具體解釋。至李時珍《奇經八脈考》釋音中注作“陰下縫間也”。
張景嶽《類經》注則說:“篡,交篡之義,謂兩便爭行之所,即前後二陰之間也。”意指會陰部為“兩便爭行”,故稱“篡”。這一解釋較為牽強,因“篡”的原意是奪取,不能說成交相篡奪。其實原文的“篡”是“纂”字的錯誤。據《針灸甲乙經》和《太素·骨空》所載正作“纂”(但《太素·督脈》缺文,據《素問》補入者仍誤作“篡”)。纂,《說文解字》解釋為“似組而赤”,本義是紅色的帶子,引申其義為纂集。丹波元簡《素問識》說:“蓋兩陰之間有一道縫處,其狀如纂組、故謂之纂。張以篡奪之篡釋之,非。”丹波氏大概是採取了李氏的釋義而不取“篡”的字音。
將“纂”解釋為會陰部“陰下縫”是否符合原意呢?還得再加查考。據《針灸甲乙經》所載,各經穴主治中多處提到“篡”(應作纂”)。如足太陽經的飛揚、委中、承扶、承筋各穴均主“痔、篡痛”,承山主“篡反出”,承筋主“篡後出”,足少陰經的湧泉主“陰跳痛引篡中”等。這些“篡”字都是指會陰部嗎?會陰部痛,臨床不常見;會陰部“反出”和“後出”更難以想象。確當的解釋,“纂”應是指肛門部。肛門痛、肛門外翻和脫出(脫肛),才是“纂痛”、“纂反出、纂後出”的真正含義。上述穴位所以能治肛門部病痛,則是由於足太陽與足少陰經別“別入於肛”的緣故。早在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痔者……以羽燻纂”以及“以燻痔”“坐以燻下竅”的記載。可知痔、下竅、纂,都是指病痛局部即肛門部,在張家山漢墓竹簡《脈書》中有更明確的記載:“在篡(纂),癰如棗,為牡痔;其癰有空,汁出,為牝痔。”指痔核突起為牡痔,痔痿流汁為牝痔。纂、篡二字,早期就已混淆不清,“纂”字隸寫時會從簡作“篡”。
督脈“合纂間”意指會合於肛門與前陰之間的會陰部,而繞纂後”則是指分別繞行於肛門之後至長強部。假如依張註解釋為會陰之後,那就隔著肛門才能到長強,不合原來的說法。督脈與肛門的聯繫,同樣可以從經穴治療作用去說明。在《千金方》中已有灸“龜尾”即長強穴治療寒冷脫肛,灸“頂上旋毛中”即百會穴治療小兒脫肛的記載。《席弘賦》將此總結為“小兒脫肛患多時,先灸百會次鳩尾(應作龜尾)”;《百症賦》又概括為“脫肛趨百會、尾翳(指長強)之所”,都是說明這一治療作用。
《百症賦》所說的“刺長強於(與)承山,善主腸風新下血”,則是督脈與足太陽經穴遠近配用,成為臨床常用的治肛病要穴,痔疾、痢疾、脫肛均用之。為什麼將肛門稱作“纂”呢?肛門所以稱作“肛”,是因為它四周收縮的縐紋有似“車釭”的輻射形。《史記·倉公傳》正義:“肛,釭也。言其處似車釭,故曰釭門。”將肛稱作“纂”,可能也是從它的收縮即纂集的特點來命名的。張氏因“篡”字之誤而誤釋為“交算”,丹波氏雖然已糾正其非,但未找出確當的解釋,這是由於沒有結合經穴主治的記載來考察。 從以上的討論,既可以確定其字形為“纂”,又推究其字義為纂集,用以稱說肛門,看來是比較切合部位特點的。楊上善和王冰所以不加註,蓋當時“纂”字沒有寫錯,對其字義還沒有誤解。至張景嶽才誤解了王注,並因字形的錯誤而作出不正確的解釋。
感謝大家的耐心閱讀,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中醫文化!閱讀更多 青年中醫李鐸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