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偉大的時代成就了偉大的藝術還是偉大的藝術成就了偉大的時代?

燈影書畫


作為一個山水畫家,我可以肯定的說:是偉大的時代成就了偉大的藝術。

我以中國畫的發展來談這個問題,中國畫的第一個高峰是唐朝,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政治清廉,文化繁榮,經濟發達,產生了張萱這樣的大畫家,其代表作《虢國夫人遊春圖》是留存最遠的中國畫作品,是當代研究唐朝繪畫的重要歷史文獻。

宋代,中國畫也趕上了太平盛世,宋徽宗抬科舉,設畫院,孕育了李唐、范寬一大批傑出的中國畫家,誕生了《萬壑松風圖》《溪山行旅圖》等恢宏鉅製,光芒照人,留傳百世。


元代,雖然是外族統治,但經濟也是高度發達的一個時代,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的出現,也與那個時代息息相關。


現代的中國,出現了傅抱石,李可染等大畫家,他們的成長與出現,無 不反映了偉大時代的訴求。

偉大的時代是孕育偉大藝術必定的夯土,偉大的藝術又反映偉大的時代,相互輝映!


陳會衡山水畫家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隨著人們對生活生產的認識觀察實踐總結的不斷提升,隨著人們精神需求的不斷增長,藝術產生了。可以肯定的講,藝術是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緊跟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的。



但是,有時候藝術發展並非是與時代發展同步進行的;有時候,藝術與時代的發展又是不平衡的。或者時代發展走在了藝術前面,或者藝術發展走在了時代前面。可以說,偉大的時代與偉大的藝術之間應該沒有必然的聯繫。

比如說,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近代史的里程碑,它不僅開啟了西方近代文明,而且對整個世界近代歷史進程產生了積極重要的影響和作用。但是我們知道,文藝復興發端於被人們稱為“歐洲黑暗而漫長中世紀”的末端十四世紀,無論怎麼說,都不能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是確確實實是產生了偉大的藝術。



再比如說,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初的法國,隨著資本主義完成原始積累,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的大幅提高,生產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社會矛盾劇增,甚至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兩極分化。這個時期也不能稱作是偉大的時代。但恰恰在這一時期,西方藝術以法國為中心得到了空前發展。繼古典主義繪畫之後,油畫三大畫派的另外兩大畫派印象主義畫派和抽象主義畫派都是在這一時期產生的。所以這一時期又被稱為西方藝術發展的“黃金時代”。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產生偉大藝術的時代並非一定就是偉大時代,但其中必定醞釀或存在著產生偉大藝術的因素和條件。比如文藝復興,是在人們經受了千年封建宗教神學統治束縛在生產力生產關係發生變化的長期壓抑後的爆發。十九世紀以法國為中心的西方藝術“黃金季”也是在變革動盪中各種思潮活躍的前提下出現的。

只能說,藝術是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的,無論這時代處於什麼樣的發展水平。而藝術的發展又會對時代的發展起到積極的甚至是重要的影響和作用。



燈影書畫


對這個問題我更傾向於說是時代成就了藝術。

跟這個問題相對的問題,可能會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而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我則更加中立,認為是兩方的互相成全。

說回到我們的主題,我們可以從藝術的誕生和發展來看,藝術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種副產品,而不是生產生活的主要流向。

人類第一次在石壁上繪畫,產生了對藝術的嚮往,也代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高。

在世界各地著名的古人類洞穴壁畫中,遠古人類第一次拿起畫筆和刻刀,首先描繪的是他們賴以生存的食物和繁衍的需求。

  • 上圖為西班牙阿爾米塔拉3.5萬年前的遠古人壁畫,畫中是一頭野牛。

  • 上圖為3.5萬年前的古人類雕塑,被稱為《沃爾道夫的維納斯》,巨大的胸部表現了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下,人類因繁衍需求產生的生殖崇拜。

當人類社會產生重大變革時,也是藝術產生重大變革之時。

例如人們最耳熟能詳的文藝復興。

大多數人一位文藝復興僅僅是文藝界的復興,然而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文藝復興起源於歐洲社會的宗教變化,以及歐洲資產階級的興起。正是因為宗教的變化,才導致宗教畫不再是過去單一刻板的形式,產生了多種多樣的技法,技法畫家去研究繪畫技術。正因為資產階級的興起,經濟形勢的好轉,更多新興貴族的誕生才使得社會有了剩餘財富投資於藝術,激發了藝術的蓬勃發展。

  • 上圖為中世紀刻板的宗教畫《聖母子》

  • 上圖為文藝復興時期拉斐爾的《聖母子與大衛》

其實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就不一一舉例了。用馬克思的話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藝術顯然就屬於上層建築中的一環,因此當然是時代造就了藝術,不管這個時代是偉大還是不偉大,他都會根深蒂固的影像藝術。

旅讀歐洲


題主所問“是偉大的時代成就了偉大的藝術,還是偉大的藝術成就了偉大的時代?”關於這個問題,個人認為應該從兩方面來解釋,為什麼這麼說呢?畢竟,時代的不確定因素太多了,藝術的不確定因素同樣也太多了,時代和藝術兩者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就好比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或許五百年前是一家人,現在又毫無關係,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只能先做假設性的理解,首先,是偉大的時代成就了偉大的藝術,因為不管任何時候,時代都存在,哪怕是原始社會都也是一個時代,只是相比起之後的每個時代來說,原始社會都不算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但是,當文字產生開始,人類文明就誕生了,文明的時代就屬於一個偉大的時代,從而出現了書法藝術、繪畫藝術,



只是剛開始任何藝術都沒有發展的很完善,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經濟越來越優越,藝術創作的條件自然就越來越好了,說到這裡,應該很容易理解了吧,是時代的發展讓藝術也在發展,時代越好,藝術就越完善,這就是所謂的“偉大的時代成就出了偉大的藝術”,


其次:是偉大的藝術成就了偉大的時代,開篇就提到了時代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也就是說時代有繁榮的時候和衰弱的時候,我們舉例說明吧,比如西方中世紀時期,西方世界舊有的文明秩序已經開始消亡,戰爭頻繁,人們對藝術根本就沒有了興趣,藝術家的創作題材也受到宗教神權者的約束,導致西方藝術沉淪慘淡、幾乎死亡,

雖然世態如此不堪,但有思想主見的藝術家還是有的,直到公元14世紀,一些“人文主義”學者、藝術家提倡了“人文主義”精神的復興運動,史稱“歐洲文藝復興”(14—16世紀),然而這場文藝復興運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一是經濟的原因,二是人們的思想已經被宗教的“禁慾主義”腐蝕掉了,腦子裡只相信崇拜神和上帝,哪有時間去了解欣賞所謂的藝術啊,值得注意了,正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們驚人的智慧,用卓越超凡的藝術表現手法讓思想沉淪麻木已久的人們,重新找回了屬於人性的慾望,最終相信了“世界是人創造的,不是神創造的”,也就對生活對人生更有了自信和激情,美好的時代又重新誕生,這一切都歸功於偉大的“歐洲文藝復興”。這就是所謂的“偉大的藝術成就了偉大的時代”。



詩夜城主


你好,親

個人拙見,是偉大的時代成就了偉大的藝術

西方美術史上,印象派之前的繪畫,都是傳統,寫實,模仿的學院派風格,因為那時候科技不發達,人們思想還很保守,油畫也承擔了記錄,模仿再現的相機功能

學院派畫家布格羅的油畫作品


傳統模仿寫實的藝術觀念,持續到十九世紀卻受到了嚴重挑戰,照相機的產生和普及,對寫實傳統繪畫構成了威脅,造成了畫家們的危機感

既然相機可以準確記錄生活,對象,那麼繪畫又何必繼續按照傳統寫實的風格發展下去?

後印象派畫家梵高,塞尚,高更率先衝破了傳統寫實的束縛,創作時開始表達自己心靈的主觀世界,表現照相機不能實現的藝術效果

由此可見,照相機時代的出現,也推動了印象派時代的出現和發展

到了二十世紀,科技越來越發達,不僅僅是相機的普及,還有電影,電視,攝影的出現和發展,人們的思想也逐漸拓寬,記錄反映客觀世界,已經被現代化科技承包,寫實繪畫已經不再吃香

所以科技的發達,推動了二十世紀西方的現代藝術的發展

西方現代藝術許多畫家,比如馬蒂斯,米羅,畢加索,蒙德里安,達利,康定斯基,德庫寧,波洛克,其畫作沒有一個是傳統寫實的,都是新穎的畫風,照相寫實藝術不能替代的

甚至現代藝術家杜尚,其裝置藝術作品《大玻璃》,成功地擺脫了架上繪畫的束縛,擺脫了畫布畫筆的材料限制,而採用綜合材料進行藝術創作

所以,在西方美術史上,最開放,最自由的時代是二十世紀的西方現代藝術,那是一個畫家能自由展現自己才華和創意的時代,無論以什麼風格,什麼題材,什麼材料創作,都是允許的

由此可見,科技日新月異的日漸發達,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成就了西方現代藝術的發展,所以時代發展推動了藝術的發展,藝術觀念的變遷

後來,二十世紀下半葉,人們的思想越來越開放,科技更加發達,社會呈現工業化,商品化,報紙,雜誌,電話,廣告,海報,鋪天蓋地風靡全球,於是又推動了波普藝術的發展

之前的繪畫流派,提倡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而波普藝術,挑戰這個觀念,提倡藝術等於生活

比如波普藝術家勞申伯格的作品《信號》,全是熟悉的新聞,名人,社會事件印刷在一起,實現了藝術的生活化,大眾化,是人人都可以讀懂的藝術,不像上半葉的抽象繪畫,不一定人人都懂,所以不貼近大眾。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日漸發達,人們思想越來越開放,時代發展推動了藝術的發展,藝術觀念的變遷

回答完畢

我是藝術狂人,從事少兒美術教育,如有美術,美術教育的疑問,歡迎私信

粉絲們,頭條朋友們,對這個問題,你們有什麼高見呢?


藝術狂人2


偉大的時代成就了偉大的藝術,偉大的藝術來自偉大的時代。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藝術,偉大的藝術表現出反映偉大的時代的新面貌。偉大的時代是作用於偉大的藝術。藝術是屬於時代的範疇,藝術成就不了時代。所以“偉大的藝術成就了偉大的時代”這句話是錯誤的。



在民國時代,雖然出現了一些藝術大師創作出偉大的藝術,但是它成就不了民國時代的命運。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我國,軍閥混戰,人民大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那是戰火紛飛的時代,偉大的藝術咋能改變時代的命運。



我國在新時代中,國民經濟突飛猛進地向前發展,各行各業蒸蒸日上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績。人民大眾安居樂業,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而作為意識形態領域的藝術,能跟上時代發展的需要,才能滿足人民大眾精神文化。現在的藝術那還叫藝術讓人們頭痛不堪,更談不上是偉大的藝術。


黃智637


偉大的時代成就了偉大的藝術,也可以說偉大的藝術成就了偉大的藝術。為什麼這樣說?按照唯物辯證法的觀點,偉大的時代是指經濟發展水平,是屬於經濟基礎,而藝術是屬於精神範疇,是上層建築。二者既相適應又不適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上層建築,而上層建築不是建築起來就完成了,它又會反作用於經濟基礎,促使經濟基礎改變不相適應的方面。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上層建築不適了,又促使上層建築發生改變。例如,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就會產生為封建統治階級服務的上層建築,藝術也是一樣,為什封建社會會產生那麼多宮庭生活的繪畫作品,而沒有反映下層勞動人民的作品,就是這個原因。然而有先進的思想家,藝術家看到了阻礙生產力發展的弊端,要揭露它,要改變它,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不是偉大時代,也會產生偉大的藝術,如封建時代會產生李白這樣的大詩人。魯迅,徐悲鴻等文學藝術家也不是產生在偉大的時代。唐朝興盛時期產生《清明上河圖》也就不奇怪了。

新中國成立後,經濟基礎發生了根本變化,這改變就是勞動人民當家做了主人,顯然封建的上層建築也必須要改變,為了適應這變化了的經濟基礎,毛澤東主席在新中國即將成立之際,在延安召開文藝座談會,在這個座談會上,毛主席講到:“文藝為什麼人的向題是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向題”,並明確指出:“我們的文藝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這很明確,藝術不再是為少數統治階級服務了。上世紀五六七十年代出現一大批文藝工作者,創作了一大批歌頌勞動人民,歌頌英雄模範,歌頌偉大領袖的優秀作品,這就是偉大的時代產生偉大的藝術。

隨著祖國的強大,我們的文藝又有許多不適應的了,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O14年1O月文藝工作座談會上講的"在有些作品中,有的調侃崇高、扭曲經典、

顛覆歷史、醜化人民群眾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惡不辨、以醜為美,過度渲染社會陰暗面;有的收奇獵豔、一味媚俗、低緞趣味,把作品當作追逐利益的"搖錢樹",當作感官剌激的“搖頭丸";有的胡編亂寫、粗製濫造、牽強附會,製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華、過度包裝、炫當擺闊,形式大於內容;還有的熱衷於所謂“為藝術而藝術",只寫一己悲歡丶杯水風波,脫離大眾、脫離現實”。凡此種種說明,在新時期,我們的藝術很不適應變化了的形勢,必須得改變。


用戶8550910803885


偉大的時代造就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藝術家反映了偉大的時代!




盛世牡丹30


偉大的時代.復興了文化藝術。



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


都不是!

時代和藝術很可能反而是負相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