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馬拉松要具備哪些常識?

村人說事


在國內基本每一場馬拉松賽道上面都會出現意外事故,都需要啟動應急程序,而每一年國內的馬拉松賽道上面也都會剝奪掉以兩位跑友的生命,所以具備一些馬拉松常識認知能夠保證我們在馬拉松比賽中能夠以最小損傷甚至毫無損傷完成自己的馬拉松之旅,下面根據自己的認知簡單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1、馬拉松一定要準備到位,一定要尊重馬拉松,只有尊重,只有準備充足,接下來的一切才能正確的理解。

沒有一定準備,輕則受傷重則掉命,這個準備源於數月乃至數年的跑步累積,跑量一定要達標,不要覺得一個全馬就是42.195公里,無非就是四個10公里加一個2公里,十公里一小時跑完,那我40公里四個小時不就跑完了?要是這樣想,全國能夠完成全程馬拉松的人數就不僅僅是27萬人。

尊重馬拉松,更多的意義在於尊重自己,尊重生命,我見過有的初次跑半馬,當天還熬夜到一兩點才睡覺,隔天五六點就起來迷迷糊糊的樣子就上了跑道,殊不知這樣跑下來很容易給自己帶來嚴重損失,要是賽道上速度把控不好,過快導致心率加快,出現暈厥的情況還會給眾多跑友以及主辦方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2、急救常識,會正確的心臟按壓以及人工呼吸方法

這一點,估計知道的人很多,但是會做的人很少,畢竟沒有幾個會認真看過相關視頻以及經歷正式培訓,別的我不敢說,這一點很重要,不僅僅體現在馬拉松賽道上。

現在完善的馬拉松賽道上面都會配備一定的AED,這個可能在固定地點應急人員手裡,也可能由應急醫護人員攜帶著在賽道上流動,當遇到有人倒在賽道上面,我們最先就是撥打120或者聯繫帶有AED設備的人,準確的回報自己地點。

這個即使不知道,馬上想辦法聯繫最近志願者,一般他們都經過一定培訓,知道怎麼冷靜處理這些緊急問題。

然後會心臟按壓以及人工呼吸的就馬上採取應對措施,另一方面不要圍觀,儘可能的疏散圍觀人群,見過馬拉松賽道上面倒下跑友的時候,有的人啥也不會,啥也不做的就純圍觀,這就很不可取了,當然現在的跑友整體認知要好得多。

3、馬拉松不需要新秀,舊鞋舊褲子才是最佳搭配。

可能我們初次跑馬的時候,都以為既然第一次馬拉松,那就穿全新裝備上場,實際上除了賽事方發的上衣外,其它最好選擇舊的,有時候賽事方發的服裝一樣會給我們帶來麻煩,比如磨胸。

新的鞋子沒有經歷過磨合,穿上它跑半馬或者全馬,很容易在跑步的過程裡面與我們的腳產生摩擦,輕則起水泡,重則黑指甲,而新褲子很容易磨下肢,時間久了就是一灘血跡,傷痛深入心扉。

4、馬拉松跑不了可以半路放棄

在沒有仔細瞭解的時候,我以為馬拉松報名了,跑了就要全部跑完,後面才知道,原來半路出現啥問題,自己著實不能堅持的時候,可以放棄選擇上收容車的,上收容車一點也不丟臉,安全才是王道,甚至跑馬界還有一句話:沒有上過收容車的馬拉松是不完美的。5、馬拉松賽道上醫療點有葡萄糖、創可貼、紅藥水等物品。

這些東西能夠簡單快速的處理我們面對的小傷,磨、擦、以及低血糖(葡萄糖補充),面對自己的傷痛,不要害怕也不要害羞,勇敢的向醫護人員請求協助。

6、馬拉松賽道上有很多吃的喝的但是不能貪多

面對四十多公里,初次跑馬肯定會想到餓了怎麼辦,畢竟早上八點起跑,慢一點的就會跑到下午一兩點,這時候錯過午飯時間,難免擔心肚子餓。

這一點大部分口碑不錯的馬拉松都會準備很充分,大部分在18公里後就開始有各種吃的,然後水果麵包能量膠能量棒鹽丸等都有,飲料補給的話一路上基本都有。

吃得很多,可以根據自己情況選擇適當補充點食物,不宜過多,傷胃拖速度。

飲料以及水,遇到就補充,根據次少量多原則進行,即使有好喝的東西也不要貪杯,不然根本跑不動。

7、如果可以,跟上配速差不多的兔子

有時候跑道上面一個人跑步太累了,兩個人還能說說話,有個伴,要是這個伴還是兔子就更好,大部分情況兔子都會很樂意和你聊天交流並且比常人擁有更穩定的配速,對於初次跑馬的朋友而言,一個穩定配速的兔子帶著你飛,在跟得上的情況下成績以及狀態遠遠好一個人單獨跑。

8、馬拉松不需要比較誰跑得快而是誰能持續堅持。

初次馬拉松,面對前面一堆慢慢移動的人群,內心想分分鐘超越他們,這個在眾多新手中最為常見,會覺得自己速度了不起,實際上前面有些看似慢的人,可能全程一個速度,後半程指不定他還可以輕輕鬆鬆的加速,而你前面快,後半程就發現體力不支腿抽筋,心生放棄。

9、早餐最好提前兩小時吃。

這個現在有的老手同樣會犯這種錯,起跑前半小時才從酒店出發,邊走邊啃麵包,我見過有的大哥這樣做,不過可能他們胃已經能夠接受得了這種刺激加上他們配速很快,所以隨便的補充就能滿足於全程的消耗,但是我們常人這樣做,跑步的前期著實會難受,傷胃。

10、心態一定要好

馬拉松賽道上有很多跑友,成千上萬,但是記得你的對手只有我們自己,跑馬不是去比較,更多的在於認識自我,瞭解自己身體狀況以至於更好的在心智與身體間找到一個平衡。

以上,就是個人感受,希望有所幫助。


真叫靜靜


很高興邀請咱,大家好,我是田徑怪咖,我來回答問題了。

跑馬拉松是一個非常需要體力、耐力的體育比賽,所以比賽人員都是一些很厲害的人,要說一些常識的話,還真有幾個,接下來就獻醜了😊。



1:選衣服鞋子

選衣服和鞋子也是一個常識,不要拿它不當一回事,你知道參加這樣的比賽不選一套舒服一點的準備,若是隨便穿上一件衣服和鞋子那麼恭喜你,在跑的時候,可以能你懷疑人生。


2:比賽要做熱身運動

比賽的時候記得一定要做熱身運動啊!這不是廢話,做熱身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做或不認真做那麼你參加比賽就算是廢了,熱身運動可以來幾組3、40米的短跑,提高一下興奮。

3:比賽前千萬不要吃任何甜食也不要喝太多水!

4:呼吸

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如果是慢跑就儘量有鼻子吸氣呼氣,別用嘴,反之,若是還有最後一段的話加速跑就要鼻子和嘴巴合作了,它們兩個一起吸氣,鼻子呼氣,這樣氧氣就多了。

還有在跑的時候一定要放輕鬆,不用太在意名次,這只是讓大家鍛鍊的比賽,能堅持就堅持到底,不能是話也不要勉強。還有一個小小的常識,知道的朋友就別看了,就是在跑的時候用舌頭頂在上顎,這樣可以減少冷空氣進入喉嚨,保持溼潤。

歡迎關注田徑怪咖,下篇問答我們十年後見!


用戶102252734550


我是一個跑了5年步的業餘跑者,馬拉松參加了10幾屆,半馬更是跑了幾十場!

隨著全民健身意識的提高,現在很多人都開始愛上跑步,開始跑起了馬拉松,每個城市的馬拉松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的快速增長!就感覺現在一個城市沒有屬於自己的馬拉松就是失敗的!

也許是這社會太急躁,讓很多人也急躁了起來!有些人甚至連馬拉松是什麼,多少公里都不知道就去參加馬拉松了!這是盲目而且致命的。所以,對於想要去參加馬拉松的跑者們,是需要對馬拉松有一定的瞭解!

那麼,馬拉松需要具備哪些常識?

首先,馬拉松的距離一定要知道!馬拉松的起源於希臘,當時希臘在反侵略戰爭取得了勝利,於是派出了一名叫菲迪皮茨的士兵回去報信,當他跑到雅典後激動的喊道“我們勝利了”,隨後由於體力不支便倒下死去了。為了紀念這件事,於是在第一屆奧運會上設立了馬拉松項目,把菲迪皮茨所跑的42.195km設為賽跑的距離!所以,要參加馬拉松時,一定要知道他的距離是42.195km!

其次,要知道跑馬拉松是一項極限運動!跑不好是會受傷的甚至出人命的!馬拉松的距離是42.195km,在那個士兵報信之後就犧牲的實例告訴我們,跑馬拉松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是一項極限運動!他對人的身體需要都是非常高的。所以,你要跑馬拉松之前,一定要先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一個檢查,像什麼高血壓的、心臟病這類的人千萬不能跑,很容易猝死!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馬拉松的負責!

再者,要知道想跑馬拉松就必須進行系統的訓練!很多人跑馬就猶如心血來潮一般,說跑就跑!先自我批評下,我初就是這樣的人!由於我當時沒有系統訓練,只跑了兩個月不到的步就去參加馬拉松了,結果把自己的膝蓋給跑傷了!所以,想要跑馬拉松之前,一定要進行訓練,最起碼要有半年以上的訓練才可以去參加馬拉松,要學會對自己負責!

另外,要知道跑馬拉松的一些相關常識!比如,槍聲成績,淨成績,關門時間,馬拉松兔子等!槍聲成績就是指從鳴槍起跑時開始計時,到你完成比賽後所需要的時間!淨成績指的是你從起點計時毯踏出去的那一刻到你完賽時所需要的時間!關門時間就是指比賽結束的時間,很多比賽都是6個小時完賽,當然也有7小時的!馬拉松兔子不是那種可以吃的兔子,他指的就是馬拉松配速員,在場上會以一定的速度帶領大家完賽!

還有,要知道馬拉松是不能替跑的!在前幾年廈門海滄半馬因為替跑猝死事件引發了很大的討論,馬拉松組委會也開始加大力度排查替跑的運動員!只要發現替跑的,那麼就會取消你的成績,然後再進行禁賽處罰!拒絕替跑,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其他人的負責!

最後,就是要知道跑馬拉松時的一些注意事項了!比如在跑之前要多吃碳水化合物;要有充足的睡眠;遇到水站就要去補水,每次補一小點就好;起跑時不要跑太快,要根據自己的切身情況跑;身體出現不適時,要馬上停止跑步,一定不要硬撐;賽後要記得拉伸放鬆;不要穿新鞋,新襪子跑等等等等;

最後再說一次,跑馬有風險,一定要量力而行!安全回家,才是我們的終點!


跑步時光機


馬拉松運動近幾年在國內發展的越來越好,參與人數也越來越多。跟跑步門檻相對較低,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有關。

功夫理解你的問題是馬拉松前要做哪些準備,而不是諸如馬拉松的來歷,長度,世界紀錄等

既然是常識問題,就從新手角度來回答吧

功夫16年底參加了深馬



體能儲備

長跑運動最重要就是體能儲備了,而體能儲備要有跑量的支撐

看張圖

如果你每月跑量不足100公里(每天3.3公里左右),那麼全程的完賽概率只有53.2%

這個數說高不高,但對新手來說也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

可以看到300公里以上的話完賽概率接近87%,是很高了,所以每天十公里應該是一個標配吧,當然有的人天賦高,這裡只是平均概率的一個參考數據。

功夫本人在參加深馬時就是因為跑量不夠,導致最後十分鐘關門沒有完賽,我在半程前都是非常舒服速度很快,但半程後就開始抽筋了,教訓啊!



訓練計劃

  • 當然對於新手來說你要撐到87%這麼高的完賽概率,受傷概率也不會小,而且普通上班族也未必每天有很多時間訓練,但是我建議至少每月要有150公里-200公里
  • 在全馬前的一個月左右你應該要完成幾次30公里以上的準全馬訓練,如果你的訓練裡只有半馬,那麼全馬的時候身體可能會不適應過長的增加量導致堅持不下來
  • 建議循序漸進,3公里,5公里,10公里, 15公里慢慢增加,通常提前準備四五個月逐漸提升到30公里以上,不要操之過急導致受傷

賽前

體能儲備夠了,比賽前幾天就不要跑太多了,充分休息。

在賽前半小時內可以有些糖分攝入,防止意外的低血糖。

運動前幾小時要喝水,因為運動脫水會影響到我們的長跑表現,當然距離開賽半小時就不要大量喝水了,可能沒到第一個廁所點就會有尿意,那是很難受的。

比賽中

比賽中有幾個點很重要

  • 第一就是找個夥伴,特別對於新手,找一個比自己強的夥伴會促進你完賽,因為新手進行40多公里長距離比賽還是很容易中途由於身體原因放棄比賽的
  • 注意中途補給。一般馬拉松組織方都有大量充足的水,香蕉等補充品,此外還可以自己準備些鹽丸每小時服用一粒補充電解質防止抽筋等情況的發生
  • 不要勉強,如果心臟不適,呼吸急促一定要到中途醫療點觀察,甚至放棄比賽跟車走,安全第一,不要為了完賽發生不良後果。


右邊的是我朋友,當時參賽時幫助功夫很多在此也感謝一下!

功夫來也,讓一部分人先運動起來!

如果覺得幫到您,關注一下哦!


功夫來也


跑馬拉松最需要具備的知識很多,下面一一道來。

1.跑馬拉松弄不好是會死人的。我一定把這一條放在首位,跑馬真不是鬧著玩的,這幾年跑馬好幾次碰到有人被抬上救護車,看新聞,還有終點線猝死的。所以,跑之前,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所瞭解,去醫院做個檢查,不要為了跑馬弄假證明,現在三甲醫院都能做心臟運動功能測試了。同時,千萬別逞強,不要太看重成績,後半程為了成績發力很危險的,很多人倒下的人都是倒在後半程。

2.跑馬之前一定要系統訓練。要不繫統訓練,不光給你帶不來健康,還會傷害健康。跑馬一次腳步踏地好幾萬步,每次賽場上都看到有人跑不動放棄,後半程舉辦方準備的雲南白藥瓶子都扔地上一片一片的,好多人大腿拉傷,胸部磨破,小指甲磨沒。跑完後,半個月恢復不過來。所以,一定要經過只少三個月的訓練,再去跑馬不遲。

3.掌握一些基本賽事。掌握幾個金牌賽事,掌握賽事的大體時間,年初制定計劃預備一年跑幾個,都去哪跑。加入一到兩個團體,認識幾個號跑友,大家共同報名,一塊跑,省報名費,還有所照應。

4.掌握一些跑馬基本知識。如怎麼配速,怎麼穿衣,選擇鞋子,比賽當天怎麼起跑,吃什麼東西,賽後怎麼安排回家等等。

總之,跑馬,需要準備很多東西,跑上一次,慢慢就懂了。


今天蹦高興


總結起來是三點。

第一,持續適當的訓練。

馬拉松是一場持久賽,對體能以及耐力的要求相對較高。因此,只有通過持續長久的堅持,才可以鍛煉出自己的體能和耐力,平常可以多進行一些和馬拉松距離相當的訓練,就算堅持不下去也沒有關係,主要是為了提升自身耐力。

但是,在比賽前,可以適當減少運動量,以免過度消耗體力,在正式的馬拉松賽事中堅持不下去。

第二,補充能量。

馬拉松是一項很耗能的運動,所以在能力補充這一塊,是一定不能忽視的。比較快速常見的方法就是喝一些能量飲料以及吃一些像巧克力這樣的東西,但要注意的是,賽前一定不能吃太過油膩的東西。

在跑步過程中,如果感覺堅持不下去了,一定要停下來補充能量再繼續。

第三,掌握跑步速度的技巧。

馬拉松比賽不像短跑比賽,強調一瞬間的爆發力,主要在於耐力,所以在馬拉松開始的時候要保持均速,不要一味追求快速,要不然會特別容易消耗體力,在中期的時候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去調整自己的速度。

到衝刺階段的時候,很多人會逼迫自己向前衝。其實這是萬萬不可的,特別容易會受傷。

另外,在超越終點之後,切記不要馬上停下來,應該緩慢停下來,可以再走一會,讓身體平靜下來。


希望以上所說對熱愛馬拉松或即將參與馬拉松賽事的朋友們有用。


競技嘉是以“共享競技”為核心理念,秉持“讓興趣產生價值”原則,集賽事資訊發佈、賽事管理服務、體育知識傳播等功能於一體的體育產業應用運營服務平臺。


求關注噢~


競技嘉


我跑過4場的馬拉松賽事,但是在貴州跑的,跑過3次的半馬,一場全馬。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驗。

馬拉松不是一般的體育運動跑步項目,它需要一個人多方面的身體素質,如有想要或是準備參加這樣賽事的親們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要盲目的去參加。在參加前我們是需要長期鍛鍊的,累積我們的跑量,讓自己的身體有一個適應過程。

在我們每次的鍛鍊前和鍛鍊後都要做好身體的肌肉拉伸運動,要不然在跑步運動中,肌肉或關節容易被拉傷。

如果你想參加跑半馬,那麼我們平常每次鍛鍊的跑步距離在13至16公里左右,想跑全馬,那就得加倍的距離了,一個月至少跑2至3次的半馬或是全馬距離。那麼這樣堅持鍛鍊下來我們到真正的馬拉松比賽時才能輕鬆的參賽或是完賽,並且還可能獲得超出你平時鍛鍊的成績。

在賽事過程中要保持好的心情,輕鬆的狀態,配速的話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而定,最開始不能像跑短距離賽事那樣衝刺,因為後面還有那麼長遠的距離等待著你去完成,總之,我們要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態,馬拉松賽事重在參與和感受萬人參與的氛圍,畢竟我們不是真正的職業馬拉松跑手,這些是我自己總結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一點點幫助!





村人說事


本人參加過包括13-17年北馬在內的近20場馬拉松比賽,我補充一下:

1.馬拉松距離。馬拉松的距離是42.195公里,26英里385碼,這個距離是在1908年倫敦奧運會上確立的。從1896年-1924年的這七屆奧運馬拉松,有至少六個不同的距離,從40-42.75公里的這個區間中不斷變化,直到1921年IAAF訂立標準,在1924年之後各大馬拉松的賽程才轉變為1908年倫敦奧運會馬拉松所採用的26英里385碼(42.195公里,42.195米,允許正誤差42米以內),直到現在。

2.淨計時。馬拉松選手的成績是按照計時芯片淨計時來計算的(前幾名選手會按照槍聲成績)。也就是你跨過拱門計時毯到通過終點計時毯之間所用時間。因此,不用擔心自己出發晚了會影響成績。這個應該是從13年北馬開始實行的。當年北馬也剛好是我的首馬。

3.分區起跑。馬拉松有時候會按照成績快慢分區起跑(ABCDE),成績相近的選手一起出發,目的是為了快速疏散選手,利於選手跑出好成績。男女選手會用不同顏色的號碼簿區分。

4.選手需獨立完成比賽。馬拉松比賽規定,不允許選手藉助外力完成比賽,不允許使用官方組委會提供的補給之外的補給。最有名的是1908年倫敦奧運會馬拉松比賽,身著19號運動衫的意大利糖果商多蘭多·皮特里最先到達運動場,因為疲勞過度,他幾次摔倒,又幾次爬起來。在距離終點15米處,他再度摔倒。兩位好心的醫生將他攙扶到了終點。因為藉助了外力完成比賽,他的金牌被取消。

無獨有偶,在2017年天津全運會馬拉松比賽中(筆者也參加了),四川隊153號選手王剛紅在終點前因為體力不支摔倒,為了完成比賽,她只能選擇爬到終點,而不能接受醫務人員的幫助。

因此,嚴格意義上來說,業務選手也是不能接受賽道旁私人補給的,更不能接受別人的幫助完成比賽。

5.關門時間。為了減少對交通的影響馬拉松比賽會設置關門時間。一般馬拉松的關門時間為6小時(北馬為6小時15分,為了照顧起跑靠後的選手)。除了總關門時間,還有分區關門時間(如5公里,10公里,半程,35公里)。選手必須在關門時間之前通過相應距離,才能完成比賽。

5.官方配速員。為了幫助選手更好的完成比賽,組委會會邀請一些有經驗的馬拉松選手,作為官方配速員(俗稱“兔子”)帶領大家完成比賽。他們通常會佩戴氣球,上面寫著比賽完成用時(如3:30表示用3個半小時完賽)。他們會按照組委會的要求與勻速跑完比賽。

6.報名門檻。一些熱門馬拉松賽事為了控制報名名額,提高完賽率,會設置報名門檻,還可能會抽籤。因此,不是你有錢就能跑馬,有時候還得看運氣。以北馬為例,自從2015年升級為全馬賽事後,報名門檻逐漸提高,以17年為例,選手應該至少有過跑半程馬拉松的經歷。才有資格報名,且中籤率要遠低於跑過全馬的選手。

7.比賽服裝要求。一般情況下,組委會不會強制要求選手穿戴組委會發放的T恤。

目前就想到這些,隨後再補充。


小幫聊體育


跑馬拉松注意的細節:

認真考慮怎樣最好地適應每天的常規練習。

不要期望過高:建立一個通過努力能實現的目標。

目標是堅持訓練,主要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體能

改變訓練路線,儘可能地在鬆軟的地面跑步。

不要總是用跑的時間來衡量自己,跑的距離要逐漸加長,但不要太快

如果需要的話,隨時靈活地調整訓練計劃。

另外:

❶要穿好的跑鞋——比賽不宜穿新鞋,新鞋和腳型要磨合好,要穿大一些的跑鞋,因為在跑步的時候,腳會變大

❷應該在哪裡跑?你需要避開人群密集區,但要注意戶外安全。如果是在晚上跑步,最好選擇光線好的路線。在比較鬆軟的地面上跑步,可以讓你的腿部少受到地面衝擊力的影響

❸怎樣能減少生病或受傷?要通過做正確的熱身活動和拉伸練習。如果一開始就像短跑似的,可能引起肌肉拉傷。訓練後的拉伸將有助於減輕肌肉僵硬和疼痛。平時有條件的話,游泳也是對肌肉恢復不錯的選擇

❹對於女性,在每月的特殊日子裡跑步,可以釋放緩解疼痛的內啡肽,能幫助你在不舒服的時候感覺自在些

❺先堅持跑起來,再慢慢改變飲食習慣。脂肪含量多的食物應該大幅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含有大量水果、蔬菜、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和充足的蛋白質。訓練前至少喝大約300毫升以上的飲料,天氣熱的時候可以多補充一些。訓練結束後最好再補充些食物和飲料。這個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疲勞度


跑步高參


以前也曾經跑過馬拉松,自我感覺不是很滿意,可能是自己身體的原因吧,只能跑三分之二的路程,後來經過詢問醫生才知道,跑馬拉松有很多知識。

一,對自己身體的要求

1, 參賽前一定要體檢一下自己的身體,看看有沒有高血壓、冠心病、心腦血管疾病、心率不齊、慢性病等等。

2,比賽前檢查一下有沒有感冒發燒、胸悶憋氣、嚴重失眠、胃腸道疾病。

3,檢查有沒有外傷歷史的疾病。

二,比賽前注意事項

1,比賽前不能大量喝酒,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暴飲暴食。

2,比賽前要有充足的睡眠。

3,比賽前不能吃的太飽,吃個半飽就好,吃容易消化和甜食為主。

4,比賽前喝三分之一的水。(一瓶水的三分之一)

5,比賽前半小時內做準備活動,運動一下四肢,身體稍微有熱感即好。

三,比賽中的一些事情

1,槍聲響後不要全力急著跑,而是自己身體適應了再全力跑。

2,如果在比賽中感覺身體不舒服,立即停止,或者呼叫救護車。

3,比賽中不要大量喝水,可以少喝點或者喝三四口就行了。

4,比賽的時候最好穿軟底鞋,不能穿太硬的鞋,免得起泡。

四,比賽後的體能恢復

跑完終點後要馬上披衣服取暖 ,但是不要停下,再慢慢活動活動,喝一點點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