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鬼洞族還有後裔嗎?

密探零零發


鬼洞族的稱呼來自《鬼吹燈》,其實稱呼他們“精絕人”更為準確。

精絕國屬於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他們國家很小,只有一座精絕城,根據《漢書·西域傳》記載,精絕城只有人口3360人,其中士兵只有500人。

這樣小的一個城池,因為處在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所以也一定因為商貿往來繁盛過一段時間。

東漢末年中原一片大亂的時候,精絕國也被比他們強大的鄯善鎖吞併,逐漸走向了沒落。

到了唐代的時候,精絕人就已經不復存在,精絕國也只有殘垣斷壁。《大唐西域記》中記載,它身處大沼澤當中,氣候溼熱,荒草遍地,難以行進。城市的遺址只有一條路可以勉強進入,再往東走,就全是流沙之地了。


可見,那個時候精絕人就已經不知去向了。

精絕人去了哪裡?沒人知道。從考古發現來說,精絕城並沒有大規模殺戮的跡象,所以他們應該不是被屠城了。這樣的話,只有可能是他們主動離開了這裡。

原因可能有很多種,比如水資源的缺乏,比如強大敵人的逼近,比如某種疾病的流行。他們不得不離開,尋找新的生存地點。

不過,本來就很少的精絕人,已經很難再形成一個獨立的族群,因為這之後再也沒有他們的記載和傳說。我們可以想象,精絕人應該已經在遷徙的路上滅絕了。就算有少數人活了下來,也已經被同化到其他民族了。


七追風


問題中所說的“鬼洞族”應當指的是古西域三十六國中的“精絕國人”,“鬼洞族”一詞本是出自天下霸唱的小說《鬼吹燈》中,而真實的歷史上並無“鬼洞族”這一稱呼現於史籍!

精絕國,古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據考古證實,今新疆民豐縣的尼雅遺址就是漢晉時期的精絕國所在地!


據《漢書·西域傳》記載:"精絕國,王治精絕城,去長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人。精絕都尉、左右將,驛長各一個。北至都護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至戍廬國四日,行地空,西通扜彌四百六十里"。

之所以將其稱之為“精絕人”而非是“精絕族”,是因為就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精絕人很可能並非只由一個種族構成,他們中大部分為棕色頭髮,但也有部分人為黑色頭髮!

精絕國是一個袖珍小國,東漢後期,精絕國被日益強大的樓蘭,也就是後來的鄯善國兼併。精絕國人最後在歷史上出現時,已經是改名為鄯善的樓蘭國的子民了,精絕國所在地成為了鄯善國的精絕州。

但在後來的歷史中,精絕國人卻神秘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神秘消失,不知去向!

據英國人斯坦因的描述,這個被他發現的,廢棄的尼雅遺址是這樣的: 當年的文書還完好地封存在屋內,儲藏室裡厚積的穀子還有橙黃的顏色,房廳屋宇的門還是關著的……時間看似停止,人們彷彿剛剛離開這裡。


在尼雅遺址,考古人員發現,在精絕人離開時,所有的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安詳,沒有戰爭的痕跡,但人們卻又忽然間集體離開!

就連那掛在樹上的小狗,也沒有能等到主人來給它解開套在脖子上的繩索。看似平靜,卻又略顯匆忙!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精絕人離開了自己的家園呢?

或許是戰爭的威脅!

遺址出土的木簡中曾反覆提到蘇毗人的侵略,稱蘇毗人性情悍勇,經常攻擊精絕州,威脅著它的安全。

鄯善國王為此頒佈了很多命令,令精絕州的管理者們注意警戒。

而後來精絕人的逃離,或許就是因為蘇毗人的進攻已經是箭在弦上,戰爭即將來臨,因此,面對蘇毗人的突然襲擊,精絕人不得不集體逃離!

很可能,他們是逃到了鄯善國的都城或其他地方,尋求鄯善國王的保護,並得到妥善安置,從此便再也沒有返回精絕故地!

因此,其應當是有後裔存於世間的,只是已經不在以精絕人的身份出現,而是被貼上了其他民族的標籤。


汶與川


鬼洞族指的便是精絕人。

精絕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人種屬於歐羅巴人種的吐火羅人,精絕國人口不多,臣屬漢晉時期。

在如今新疆和田民豐縣以北150公里的沙漠裡有一座尼雅遺址,這便是精絕古城故址。20世紀初,英國探險家斯坦因曾來此,掠走大批木簡,交給大英博物館。1995年,中日聯合考古隊在此挖掘王室古墓,發現“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的蜀錦。

擁有文明的精絕古城最終因水源問題,消失在茫茫沙海中。可以推測,大部分精絕人因此背井離鄉。精絕人的後裔應該是存在的,據記載,吐火羅人與其他民族形成古粟特人、古塔里木諸族,最終融于吉爾吉斯人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