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的書法法度嚴謹、大氣磅礴是真的嗎?你怎樣看待他的書法?

筆尖寫字課堂


張紀中這個字,看了一下,談不上什麼法度,跟馬雲書法一類,只能叫塗鴉!書法必須有法,這個法是傳統,是規矩,而不是臆造;大氣磅礴則是更高的追求,沒有法度的大氣磅礴,則是江湖狂怪氣!

網上所能看到的張紀中書法,大部分是一些大字,榜書。如一個字的“德”、“禪”、“路”一類。說他沒有法度,是因為看不出任何臨帖基礎,沒有任何來源和出處的字,完全是自由體。


技法基本是沒有的,用筆在宣紙上用力拖拽,筆畫線條沒有質量,章法上則更談不上了。其實單字作品最難寫,一個字就是一件作品,關鍵在於字內章法的佈局與空間營造,寫不好就成墨豬。

我覺得沒有什麼書法基礎的張紀中寫這一類字,真是費力不討好。沒有基礎,又想寫出彩,追求所謂的新奇特,那最後就只能寫得狂怪了!像“禪”字右半部分,以及最後一個“路”字就有點張牙舞爪、非書非畫,專業人士一看就感覺非常刺眼。

以上說的這些話,並不是有意貶低張紀中老先生,對事不對人!只是希望給愛好書法的朋友們一個警示,不要往錯誤的書法道路上去寫!

各位讀者朋友們覺得如何呢?歡迎留言交流。更多書法技巧文章,歡迎關注【麓風軒】書法公益課堂


麓風軒


作為導演、製片人,以及早期作為演員,1951年出生的張紀中可謂是風光無限,他導演的一些經典影視,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天龍八部》等古裝電視劇已經成為許多人的美好記憶,現在看起他的這些作品,仍然讓觀眾心潮澎湃。在影視導演和製作領域,張紀中非常成功,絕對是同行業中的翹楚。

然而,每個人的天賦、精力和時間都有限,不可能成為面面俱到的全才,在某一個行業能做到極致,並不代表他能在另一個行業也能遊刃有餘,取得成功,受人矚目。

說實話,張紀中的書法比起他的影視,還差得很遠,他的影視是大家手筆,他的書法完全是業餘水平。

如果用法度嚴謹、大氣磅礴來形容張紀中的書法,完全是不負責任的敷衍之言。

書法首先要講究用筆,包括正確的握筆姿勢,以及為了表現書寫特點和書家個性,在書寫時,要考慮用中鋒書寫,還是用側鋒或逆鋒書寫。同時,還要對一個字的筆畫間架結構做出合理的佈局,讓它看起來美觀大方。

更重要的是,要對全幅字體進行統一的謀篇佈局,讓整體形成呼應和對比關係。就如同作家寫文章一樣,要先安排好結構和章法,再運用恰當的遣詞造句,才能讓文章展現出流暢的氣韻,讀起來朗朗上口,行雲流水。

遺憾的是,張紀中的書法中完全看不到以上特點,能看到的是他用毛筆隨意畫出來的線條。

這些線條寫的很隨性,不是傳統書法的書寫標準,完全是自由江湖體模式,並且雜亂無章,用筆的快慢、輕重、提按、藏鋒露鋒等,他都沒有表現在最恰當的地方。根本原因是他疏於臨帖、讀貼,對傳統書法的認識太欠缺。

說是大氣磅礴,是因為他用超大號毛筆劃拉出粗壯的線條,給觀者視覺上很震撼罷了。其實,每個人拿大號毛筆都能寫出這種效果。


鴻鵠迎罡


呵呵!

張紀中先生的書法,個人看起來還是有一些美感的。

但如果說到“法度嚴謹、大氣磅礴”,我就呵呵了😊

我覺得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已經不能算是書法作品啦😂。

說是“創新型書法”也行😁,“隨性書畫”也罷,但“大氣磅礴”的書法作品絕對談不上!

這樣的作品,自己玩玩兒,朋友間吹噓交流一下都好,蠻有意思的。

收藏欣賞的話,就免了吧!😂😂😂








天外天設計旗艦店


張紀中我們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導演,編劇,製片人,同時還是一個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張紀中擔任製片人的電視劇例如《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都是我們從小就愛看的,所以說張紀中也就被大家所熟知了。

今天我們不談其他的,來說說張紀中的書法,有人說張紀中的書法法度嚴謹,大氣磅礴,真的是這樣的嗎?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張紀中的書法作品:



這是張紀中的部分書法作品,張紀中一頭長髮,一把大鬍子,還蠻有藝術範兒的,也喜歡寫字,而且他寫字似乎有一種豪情,喜歡用大筆寫字。 看上面這兩幅張紀中的書法,都是用大筆書寫的,一個“路”字,一個“德”字,不過我覺得氣勢磅礴算得上,然而從書法角度來說卻談不上法度嚴謹。


發現一個特點,那就是張紀中寫字,喜歡只寫一個字,一個字往往容易彰顯大氣嗎?但是,張紀中的這兩個大字也算不上法度嚴謹,只能說字形還可以。

這是張紀中在寫字,看圖中的兩個人不知道是張紀中在學寫字還是在教別人寫字,反正這架勢還是有的,估計寫出來的字也是“大氣磅礴”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感謝關注,我是鐵匠論書畫!


存希齋書法


書法,好像就是寫字,但絕不僅僅是寫字。揚雄說,“言,心聲也;書,心畫也。”

書法是心跡,也是時代氣象的載體。如果說書法是漢字的舞姿,那麼這舞姿搖曳的是書者的心性,也應是時代的精神。在如今民族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書法之氣象必將在新時代精神的灌注下,更加寬容、和諧。

反觀歷史,至今我們依然稱讚的書法家、書法作品,基本是名副其實的。那些名勝於書、沽名釣譽之輩早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之中。時間是鍊金爐;百姓是記功碑。沒有得天獨厚的天賦或超乎常人的寒暑苦練,一切所謂捧出來“名聲”不過是掩耳盜鈴。

為什麼當今社會有這麼多大名頭的人喜歡“掩耳盜鈴”?一個新政權的建立,總是先發展經濟,其次才是文化。現階段,如張紀中這般成名之後搞文化者,見怪不怪,只是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經階段而已。再等50年,中華文化完全復興、成熟,這些人自然會自慚形穢,自覺退場。


堅白


看來我的字也值得老張頭學習了,😀😂😄。我自己剛寫的對聯



故事謎語詩畫劉書立


功底不行,浮躁之氣!有刻意拙作……



國粹書魂


這是我的老同學,業餘書法愛好者寫的一筆龍,有點兒真功力,絲毫沒有譁眾取寵之嫌。



手機用戶60293902381


我寫的不值錢











粗筆先生


他這個不能算書法吧,只能算一幅畫。個人覺得這個才算書法,六甲靈飛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