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喝一兩酒,會得高血壓嗎?

布衣百姓40863198


【專業醫生幫您做解答】

可以肯定地說,喝酒與高血壓的發生確實有一定的關係,生活中確實有人喝了一輩酒也沒得高血壓,而有些人滴酒不沾卻得上了高血壓,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要從酒與高血壓的關係說起。

首先。在引起血壓升高的因素中,血管的性能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健康狀況良好的血管具有良好的彈性,對血液流動時產生的壓力有良好的適應性,可以有效擴張增粗血管的管徑,從而能容納更多的血液而減輕血管的壓力。

第二、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即乙醇,飲酒後乙醇會在肝臟中經乙醛脫氫酶的作用分解成乙醛,而乙醛是一種血管活性物質,可以刺激血管擴張而降低血壓,這也是為什麼在飲酒後血壓會下降的原因。但乙醛很快會在乙酸脫氫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沒有活性乙酸,隨著這一過程的發生,乙醛對血管的刺激消失,血管反射性的回縮,血壓又會升高,這就是酒後一段時間後血壓又會上升的原因。

第三,乙醛在刺激血管擴張的同時,也會對血管內皮產生損傷,特別是飲酒量較多,乙醛量大且持續存在時間較長時,這種損傷發生的機會以及嚴重程度都會加重,長期如此這種損傷積少成多,血管內皮受損後會變的粗糙不平,給脂肪沉積創造了條件,這些沉積的脂肪會發生炎性反應而破壞血管的正常結構,加重血管硬化甚至導到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這樣的血管彈性下降,便會引起血壓升高而導致高血壓的發生。

第四,不同的人體內乙醛脫氫酶及乙酸脫氫酶的數量不同,而數量的多少是天生的,也就是說出後有多少這一輩子只會有多少,並不會增多,當這些酶被全部激活後,對乙醇和乙醛的分解能力就達到了最大化,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喝八兩一斤面不改色不會醉,而有些人喝一小杯也會面紅耳赤就醉倒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能喝酒的人乙醇-乙醛-乙酸代謝過程也快,相對來說乙醛對血管的刺激也會減小。

第五,高血壓與遺傳有密切的關係,家中直系親屬中有人患高血壓,即表明存在發生家族性高血壓的風險,這樣的人不注意生活方式,比如有長期飲酒的習慣,得高血壓的可能就比其他人要大的多。

綜上所述,飲酒是引起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但並不是一定會得高血壓,與個人的身體狀況有一定的關係,但這並不是說可以想怎麼喝就怎麼喝,《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明確指出:長期每天飲酒超過2兩的人,十年後有一半的人會發生高血壓,為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建議能不飲酒最好,如果要飲酒也要限制酒量,男性每日酒精量不宜超過25克,女性則不宜超過15克。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每天飲用一兩白酒,一般不會引發高血壓的,這其中涉及到一個最重要的概念:適量飲酒。

有研究表明,在適量飲酒的前提之下,一般不會增加高血壓病的發病風險,然而,超過這個“適量”的界限,大量飲酒就會引發血壓升高的風險。

那到底什麼是適量飲酒呢?簡單來講,適量飲酒指的是一天飲用50度的白酒,250克紅酒,250毫升啤酒750毫升以下,稱為適量飲酒。

而對於高血壓來說,大量飲酒不但能夠增加其風險,而且能夠增加其他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風險,包括冠心病等等。

而且,目前也有研究認為,飲酒即便是在一個適量的範圍之內,也都可能會誘發不良事件發生率,所以建議沒有飲酒習慣的人,不要嘗試通過飲酒來保健。

除了限制飲酒之外,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改善型生活方式管理尤為重要,包括低鹽低脂飲食,戒菸,平和心態,控制體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