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油、花生油,哪個更健康?

鳳舞九天LQ


如果從現代的飲食生活來看的話,花生油相對來說更健康一些。

豬油在六七十年代來說可是大家的寶貝,家裡窮沒錢買菜下飯就豬油拌飯,什麼菜裡放點豬油那個香,感覺那個時候用豬油來做點飯,大家圍著一起吃頓豬油拌飯,就是大家一天中最幸福的事情了。

不過現在豬油倒是成了大家敬而遠之的食物了,它更多被貼上了“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壓”“不健康”的標籤。豬油是一種“動物性油脂”,比如牛油、羊油、雞油,這些都屬於動物性油脂,來源於動物,動物油脂相對於其他的植物油來說,飽和脂肪含量更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相對較低,而熱量更高。倒不是說飽和脂肪是一種壞的脂肪,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本來無害,它能夠為我們提供豐富能量,也是我們所必須的能量物質,但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的話,可能會造成肥胖、血脂、膽固醇升高的症狀,所以不宜過多攝入。

相對來說,花生油是一種植物性油脂,所以它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更少一些,但花生油在所有植物性油脂中屬於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有菜籽油、大豆油、橄欖油、紅花籽油、亞麻籽油等等。那麼這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相對於轉化率來說,飽和脂肪酸更容易轉化為脂肪,一般來說是吃了多少就能貼多少膘,所以更容易肥胖。飽和脂肪酸的主要功效就是保證足夠能量供應,但不飽和脂肪酸倒是多了很多效果,其中又分為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臟很好,能保護心臟,而且其中的亞油酸又是大腦所需的原料,如ω3、ω6等,能健腦益腦,所以一些生長髮育期的孩子很適合吃一些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花生、核桃、牛油果等。單不飽和脂肪酸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它是一種好膽固醇,能加速血液中膽固醇代謝,清理血管,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單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油脂:橄欖油、菜籽油、紅花籽油;多不飽和脂肪酸豐富的:花生油、豆油、亞麻籽油等。

而現代物質文化豐富,人們更容易暴飲暴食,各種應酬、聚會,攝入的油脂、熱量也較高,如果再多吃豬油的話必然會攝入更多油脂、熱量,對健康不利。所以推薦多吃植物油,比起花生油來說我們還可以選擇菜籽油、橄欖油等更多有利於心腦血管疾病控制的油脂。


只有營養師知道


離開攝入量談健康都是不科學的,如果攝入同等劑量的豬油和花生油相比,毫無疑問,花生油更健康。

但如果每天攝入10克豬油和攝入100克花生油來比較,肯定攝入10克豬油更健康。

花生油更受市場歡迎

中國質量協會組織近日公佈了《2017年度食用油行業滿意度調研》結果。此次調研對全國具有不同消費特徵的29個城市消費者,通過線上調查的方式收集數據,最終獲取的有效樣本3693個。本次調研主要針對消費者對食用油品牌的滿意度、忠誠度以及NPS(淨推薦值,亦可稱口碑)進行調查,調查顯示,花生油、調和油、橄欖油是當下消費者比較青睞的主流油品。約半數的被訪消費者一般喜歡購買和使用花生油。其主要原因是花生油不僅營養豐富而且香味濃郁,更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

豬油絕非一無是處

動物油的油脂與一般植物油相比,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香味,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慾。特別與蘿蔔、粉絲及豆製品相配時,可以獲得用其他調料難以達到的美味。動物油中含有多種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相當,幾乎平分秋色,具有一定的營養,並且能提供極高的熱量。奶油在人體的消化吸收率較高,可達95%以上,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含量很高的調料,所含的脂肪比例小於黃油,較適於缺乏維生素A的人和少年兒童。

中國人常用豬油主要有2個用途,一個是炒菜,尤其是南方人。他們認為炒菜加了豬油,菜品會富有營養而且更有香味,例如而中國南部的福州等地,還會將豬油淋至菜餚或麵條直接食用。。二是製作酥皮類點心,例如叉燒酥等。據統計,生產豬肉最多的中國,其豬油產量也為世界首位。

溫馨提示:豬油不宜用於涼拌和炸食。用它調味的食品要趁熱食用,放涼後會有一種油腥氣,影響人的食慾。豬油等動物油熱量高、膽固醇高,故老年人、肥胖和心腦血管病患者都不宜食用,糖尿病患者也應注意。

所以,豬油可以酌量食用,但是不要作為主要油脂品類來攝入。

相對而言,花生油更為健康。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

10.23


糧油市場報


就現代的物質條件來說還是花生油相對健康。為什麼?大家物質條件豐富,日常高油高脂的食物吃得也不少,再也不像解放前、剛解放後那段艱苦生活的時間,大家沒菜下飯,偷一口珍貴的豬油下飯,心裡也是美滋滋的,那時候高油高脂的食物太少了,有油水都是奢望,人們飢腸寡肚,其實很需要一些油脂豐富的食物提供能量,滑腸潤肚避免便秘。





現在我們隔三差五就能吃上一頓好菜好飯,即使沒有豬油,我們也不缺能量,甚至能量過剩,還常引起一些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而豬油,作為一種動物性油脂,相對植物性油脂的花生油來說,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膽固醇更高,更容易讓人囤積脂肪,誘發更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但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其實也並不是對人體有害的,它能提供能量,增加能量儲存,但現代的飲食中並不需求更多能量的儲存,反而攝入過多造成肥胖,高血脂,會誘發更多慢性疾病。


而花生油屬於植物性油脂,其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不飽和脂肪酸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花生油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能保護心臟健康,還對大腦有維護作用。一些植物油中還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加速膽固醇代謝,調節血清膽固醇,平穩血脂,預防心腦血管慢性疾病。花生油中雖然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但它是植物油中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脂,吃多了依然可能升高血脂、誘發肥胖。

日常生活中植物性食用油的選擇很多,例如橄欖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紅花籽油等,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控制血清膽固醇的油脂,如橄欖油、菜籽油、紅花籽油,富含多種多不飽和脂肪酸。玉米油中還富含植物甾醇,植物甾醇能夠顯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很容易囤積在血管內壁,累積起來形成粥樣硬化,還可能惡化成血栓。

平時我們也不是一口豬油都不能沾,豬油中飽和脂肪豐富,相對來說口味更香濃,對於菜餚的提味更有幫助,不過不宜過多食用,特別是三高患者。


王旭峰營養師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弄清豬油和花生油的區別在哪裡。

豬油是一種很典型的動物性油脂,而花生油屬於植物性油脂,一種出自動物身上,一種提煉於植物中,它們的成分有所區別。動物性油脂中的飽和脂肪含量豐富,膽固醇更高,飽和脂肪也並非一種不健康的脂肪,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提供能量儲存,但是如果過量的話,可能會造成肥胖,升高膽固醇,加重一些心腦血管疾病的症狀;而植物性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少,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來說是更有利的存在,不飽和脂肪酸又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神經遞質的組成成分,對大腦的發育和修復都有利,所以我們鼓勵孩子吃堅果的緣故就是因為堅果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豐富,能幫助孩子大腦快速成長。多不飽和脂肪酸也能保護心臟,預防心臟疾病。

單不飽和脂肪酸更傾向於輔助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它能夠調節血清膽固醇,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能夠清潔血管垃圾,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在血管壁的囤積,預防脂蛋白的堆積誘發粥樣硬化,血栓等疾病。因此,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對於我們來說貌似是更有利的存在,特別是在這個心腦血管頻發而長期大魚大肉的時代。

現在我們大多數時間選擇的都是植物性油脂,而動物性油脂如豬油,牛油,雞油,羊油等油脂很少用於作為日常料理的食用油。對於現在這個物質豐富的社會來說,人民也不再像解放前後那樣飽一頓飢一頓,那時候勞動力欠缺,勞動強度大,人們需求更多能量,加上總體物質的缺乏能量不足,更是需求類似豬油、牛油這樣的動物油脂來提供豐富的能量。那時候大家常用豬油拌著飯吃,也沒說吃出什麼心腦血管疾病來,而且大家普遍身材瘦削,肥胖的看不見幾個。相反,那時候豬油能提供豐富能量儲備,讓我們更健康,豬油也是滑腸潤肚的食物,可以預防便秘,保持皮膚水分。現在可就不同了,很多人更是對豬油敬而遠之,生怕吃了豬油就長胖了,吃了豬油就得冠心病了。


其實豬油也沒那麼可怕,其實豬油的香味更濃郁,我們偶爾做菜加點豬油提味,不加多了,其實也沒什麼問題的,只是不推薦大家過量吃動物油脂,比如經常吃火鍋、燒烤、吃烤肉、吃牛排等等,這些食物肉類豐富,動物油脂溢出較多,而且烤至的時候追求口味,還會額外加入一些牛油羊油或用動物油脂作為鍋底,最終我們攝入的動物油脂較多,對身體健康就有不利影響了。最後,花生油雖然是一種植物性油脂,但它屬於植物性油脂中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的一種,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大可選擇單不飽和脂肪酸多,飽和脂肪更少的菜籽油、紅花籽油、橄欖油等。


袁欣營養師


如今的生活,人們的日常飲食中是離不開油的。那麼就文題所說的豬肉和花生油哪個會更健康、更好點呢?

豬油

1.豬油主要由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酯與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甘油脂組成。

2.動物油的油脂與一般植物油相比,有特殊香味,可以增進人們的食慾。

3.動物油中具有一定的營養,並且能提供極高的熱量,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

4.因其健康、衛生、簡單的加工方式,適合老人和小孩。

花生油

1.花生油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

2.花生油富含多種脂肪酸及鋅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E。

3.花生油可以分解人體內多餘的膽固醇,降低了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

其次,兩種油相比之下都有各自的優點。但是,在生活中人們能吃到的花生油大多數都是包裝好的成熟品。而對於豬油來說,其簡單的加工和長期無添加劑的保持期。建議多使用豬油,是食用加工成品,難避免有添加劑成分。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豬油和花生油哪個好或者說那個更健康,需要看吃了多少和怎麼吃。如果很多人說自己現在已經不吃豬油了,都是植物油炒菜,其實這話說的根本不對,因為有太多的人還在不知不覺的吃著豬油!

1️⃣豬油有什麼問題

豬油是上世紀70年代之前的人經常吃的一種油,用豬油炒菜比較香,尤其是炒素菜更好吃。

很多人會說:我父母或爺爺奶奶他們那輩人吃了幾十年豬油,現在非常健康,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吃了?其實,這與動物脂肪的攝入量和食物中脂肪攝入重量有關。但是,豬油中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酸,佔比可以達到45%以上,並且含有較高的膽固醇,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過多攝入是影響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前生活比較貧窮的年代裡,吃肉是一種奢侈的生活,很多人家裡只能在節日的時候稍微有一點肉包餃子或包包子吃,因為這與會混合很多蔬菜,只有這樣才夠吃。那個年代裡,烹調油是豬油,但食物中沒多少油水啊,況且豬油也不是可這用的。

現在,我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飲食中大魚大肉、大量的烹調油攝入,已經影響到很多人的健康。此時已經是高脂肪的膳食結構了,您還用豬油等動物油炒各種菜,不是自找苦吃嗎?

2️⃣花生油有什麼問題


花生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主要是亞油酸含量豐富。花生油有一個好處就是煙點較高,達到225℃,可以清炒、爆炒和低溫油煎食物(一般烹飪溫度在180℃~200℃)。但如果用花生油炸東西或者熱油衝白灼的蔬菜、水煮肉片或者清蒸魚滋油,那就有問題了。因為其中的不飽和脂肪酸會明顯氧化,並且產生致癌的多環芳烴類化合物,花生油中的維生素E也會大量損失,尤其是反覆油炸東西的花生油,危害更大。而且,花生油中的花生四烯酸如果攝入過多,則不利於炎症的控制。

3️⃣豬油和花生油的好處和吃法

首先,不論哪種油脂攝入過多都會誘發高血脂,但豬油更容易導致此類心血管疾病。豬油並不是不能吃,如果你的飯菜中沒有什麼豬牛羊肉、動物內臟,甚至帶皮的禽肉也非常少,那麼用豬油炒菜是可以的,尤其是炒青菜或者豆腐。因為這樣的菜餚一般加熱時間段、溫度不用太高,而且本身脂肪含量特別低,那麼用豬油炒菜不僅會很香,也會減少植物油烹調產生的氧化物,前提是豬油也不要用的太多,清淡的飲食習慣依然重要。

花生油中植物甾醇和維生素E含量豐富,而且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烹飪食物不要單一的使用花生油,可以摻雜著橄欖油、茶籽油、少量豬油也沒問題,大不了不吃回鍋肉、梅菜扣肉、紅燒肉、紅燒排骨、肥牛肥羊肥肘子,把這類食物中的動物油用來炒菜罷了。

天然的食物都有自己的健康亮點,但是過多攝入或者過高溫度的烹飪都會讓其營養損失較多,甚至產生明顯的危害!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我的悟空問答,您有營養或飲食的問題可以隨時提問!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在此向圖片作者表示感謝!

  1. 中國營養學會全國首批註冊營養師

    “9.3”抗戰勝利70週年大閱兵老兵方隊專職營養師

    吳階平醫學基金會營養學部家庭膳食營養學組副主任委員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學會營養食品分會委員

    中國烹飪協會專家委員會公眾健康推廣專家

    中國首屆孕期膳食營養與月子餐大賽一等獎和特等獎獲得者


營養科於仁文


豬油俗稱大油,因為豬油營養豐富全面。含熱量高具有藥用價值,在食品糕點生產中佔有重要的一席。是其它動物油和一切植物油營養成分都不及豬油,故稱大油,油中之王。

千百年來老百姓都是主要食用豬油為主的,那時老百姓物資貧乏生活很困難,一個月吃不了幾次肉,肚裡沒有油水,就買些肥肉,豬板油回來煉油炒菜吃,很香用它來補給身體營養需要。我小時候經常看到母親買豬板油練油炒菜吃。從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才開始不怎麼吃豬油了。由於油不夠吃,農村大都自己種了油菜,大街小巷有了新型榨油機,都自己榨油吃了。八十年代主要種植糧食為主,經濟作物很少,花生很少,都把它當零食吃了很稀罕,走親訪友稱一二斤都當作禮品了。二十一世紀才漫漫有了花生油,但純花生油很少,主要是花生調和油居多。由於人們的生活逐步提高,都有錢了,食用油品種也多了,大油人們慢慢都不吃了,因為太香熱量高,怕身體發胖不好看,都改吃植物油了。要說大油、花生油哪個更有營養?我看各有千秋!謝謝!


用身份證可作為證明嗎


又見豬油,直到現在還有人說豬油是好東西,吃豬油降燥,固執的很,看在他請我吃飯的份上,我當時沒有反駁。

很肯定的說,花生油就是比豬油更健康的食用油。

這個社會是日新月異的,同樣觀念也得與時俱進,對於食物的態度,不同的時代就有不同的看法,同時代不同的地區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就不說在古代的時候,就是現代困難的時候,豬油代表的那是高能量,都是好東西;可是現在的中國,已經消滅了溫飽,國人對於食物的要求已經超越了溫飽和美味,進入營養需求。

目前國內的肥胖人群很大,由此引起的多種慢病,每年需要浪費大量的醫療資源。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用不飽和脂肪代替飽和脂肪,可以大大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豬油可是飽和脂肪的代表,作為純能量的載體,已經不適合國人食用。而植物油,包括花生油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才是現在提倡的食用油。

當然,如果把豬油拿到非洲,尤其是正遭受飢餓的地區,還是不錯的東西,跟花生油沒太大區別,因為溫飽是第一位的。所以,對豬油怎麼看,要看時間,看地方。

但就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地方來說,吃豬油不可取。

姜丹,註冊營養師,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註冊營養師姜丹


豬油、花生油,哪個更健康?

在最近30年的時間裡面,很多媒體大力宣傳植物油的好處,呼籲人們少吃動物油。許多的消費者也認為,吃動物油是肥胖的誘因,因此就談“動物油”色變,長期選擇食用植物油,完全拒絕食用動物油。那麼事實上是否動物油(豬油)就一無是處呢?植物油(花生油)與動物油(豬油)哪一個更加健康呢?話食君來告訴你。

【沒錯,植物油是很好】

由於動物性和植物性油脂中所含的脂肪酸的種類不同,對健康的影響也不同。一般來講,脂肪酸的飽和程度越高、碳鏈越長,脂肪的熔點就越高[1]。人們相信植物油比動物油好,是因為人們以為只有植物油中才含有人體必需脂肪酸。植物油(花生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在常溫下呈透明液體,熔點較低,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1],都對人體的健康有很大益處。人體所必需的脂肪酸,即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合成DHA和EPA,這兩種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都有很大的益處[1]。花生油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達80%以上,在人體內容易被消化吸收,不會累積在腸道中,對人體造成不利的影響。

同時,食用花生油,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並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另外,花生油中還含有甾醇、麥胚酚、磷脂、維生素E、膽鹼、白藜蘆醇、單不飽和脂肪酸和β-谷固醇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2]。其中植物甾醇也能夠清除人體中膽固醇,從而降低膽固醇水平。

【但是,動物油也並非一無是處】

動物油(豬油)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常溫下呈固態,過多食用,對人體不利。這是事實,人人皆知,但這前提是食用過多,適量的食用動物油對身體也是有好處的,動物油並非一無是處。

首先,動物油具有促進脂溶性維生素 A、D、E、K 等吸收的作用[3]。

其次,它含的膽固醇是人體組織細胞的重要成分,是合成膽汁及某些激素的重要原料。由3國(奧地利、匈牙利及德國)研究所發現,人過多食用無膽固醇膳食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容易患慢性貧血。他們用不同的飼料飼餵公豬,發現吃不含膽固醇飼料的公豬與吃含正常水平膽固醇飼料的公豬相比,其紅細胞脆性增強,且存活時間較短[4]。適量的攝入膽固醇有利於維持身體中膽固醇的含量。

再次,動物油含有很多對健康有益的營養成分,比如花生四烯酸、亞油酸、γ- 亞麻油酸、雙碳多烯酸這些有利於身體的成分,而這些作用正是植物油所欠缺和不能替代的[5]。

【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

植物油與動物油兩者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但是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無論是動物油還是植物油,過多長期食用都是不好的。

植物油由於其含有不飽和鍵,所以其化學性質並不穩定,如果不飽和鍵在高溫下被氧化了,那麼產生的自由基可以破壞人體的細胞,加快人體衰老,導致人體機體的損傷,正如大家所見,酸敗的油脂會散發不愉快的蛤喇味道,這對身體是非常不利的。而動物油也是如此,其含有的不飽和鍵化學性質非常穩定,不容易消化吸收,長期食用動物油會累積膽固醇,對腸道非常不利。

【調配使用效果更佳】

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最佳食物排行榜指出:“最佳食用油:玉米油、米糠油、芝麻油等較佳,植物油與動物油按1∶0.5~1比例調配食用更好[3]。”美國營養學家也表示,食物中的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應該保持一定比例,也就是說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和動物油(含飽和脂肪酸較多)要搭配在一起食用才更科學、更健康[3]。

影響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我國居民的健康變化主要與膳食營養、身體活動等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做到合理膳食,均衡攝入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另一方面,必須改變生活方式,加強體育鍛煉,保持健康體重。

參考文獻: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副所長 馬冠生. 動物油?植物油?健康選擇有理“油”![N]. 中國醫藥報,2014-08-25(008).

[2]薛莉,黃曉榮,汪雪芳,郎呼呼,王曉,張良曉,李培武,張文,張奇. 食用植物油營養功能成分及檢測技術的研究進展[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7,8(02):446-451.

[3]孫健慧. 毛澤東的觀點與世界衛生組織意見一致——為什麼植物油和動物油調配使用更好[J]. 養豬,2008,(05):43-44.

[4]孫溥泉.吃植物油比動物油好嗎[N].西安晚報,1980- 08- 22.

[5]魏雅寧.食用油宜“ 葷素搭配”[N].健康時報,2008- 04- 28.


超哥話食


豬油確實香,在烹飪出味道方面似乎更佔優勢。但是豬油是固態的,這是飽和脂肪的特徵。花生油是液態的,是不飽和脂肪含量高的象徵。

<strong>豬油、花生油誰更好,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從是否[發胖]這個角度來說,無論是飽和脂肪還是不飽和脂肪,都要適量,每天總量不超過25g(兩個白瓷勺)最好,自己做飯比較容易實現,在外就餐超標一杯都很常見。

從[健康]角度來說,為了維護心腦血管,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建議攝入不飽和脂肪酸,尤其花生油含有身體必須脂肪酸,健康意義大於豬油。

但是即便花生油,也要看是什麼花生油,等級越高、品質越好越推薦。這個在花生油的商品包裝上都有標示,在背面,一定要記得看它,正面都是廣告看不出準確信息。

那什麼才是“好油品”的評價標準?

1.必需脂肪酸:含亞油酸和亞麻酸越多,品質越好,身體越需要。

2.脂肪酸的飽和程度:飽和程度越低,氧化能力越強,但吃太多會加速身體衰老。

飽和程度越高,越不健康,會損害心腦血管

植物油健康優選建議:

  • 包裝:小瓶油,方便混搭,短期吃完

  • 容器:帶刻度的油壺,方便直接混搭

  • 保存:避光、避免在火邊被烤熱,防止油脂加速變質,提高飽和程度


單是這兩種油誰好誰壞意義也不大,我們需要更豐富的油品選擇:

學會搭配,正確用油。油脂混搭,有助於脂肪酸平衡。
  • 高溫炒:葵花籽油、花生油、玉米胚芽油、大豆油、菜籽油

  • 低溫烹飪:以上各種油、特級初榨橄欖油、黑芝麻油

  • 涼拌:特級初榨橄欖油、亞麻籽油、黑白芝麻香油、紫蘇油

所以把視野拉大,不要直糾結於兩種油,每一種油的脂肪酸種類和比例並不相同,換搭著吃更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