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的六個老婆中,為什麼只有五夫人張壽懿最得寵?她有什麼特別之處?

克里斯托夫金


張作霖本人文化水平很低,只跟著私塾先生學了三個月,因此他非常喜歡有文化的女子。

1916年,張作霖升任奉天盛武將軍督理奉天軍務併兼任奉天巡按使之後,應邀參加了奉天女子中學的畢業典禮,在這個典禮之中,他遇見了代表全體師生選讀答辭的袁壽懿。袁壽懿從小聰明伶俐,漂亮大方,又有才學,深得張作霖的喜愛,最終成為帥府內當家的。

【壽懿】

壽懿一說是黑龍江將軍袁壽山的王姓外室所生,另一說則說她是多隆阿長孫壽長與王姓妾室所生的女兒,以史料來看,袁壽山將軍僅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按照年譜的記載是嫁給了成家,而非張作霖。而按照壽懿的堂兄弟胡繩武的回憶,壽懿確係壽長之女,因都不呼姓,因此也稱為壽夫人。

那麼壽懿為什麼這麼得到張作霖的喜愛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壽懿為他掙來了莫大的面子。她經常陪伴張作霖去駐地視察,熱情地和士兵們交談、握手,舉止大方、談吐優雅,還能在張作霖發表講話之後,也跟士兵們說幾句。更別提還時常拿出私房錢給士兵們改善生活,張作霖有她,簡直出盡了風頭,也因此對她極盡寵愛。

壽懿還十分大方。在娶了壽懿之後,張作霖由於迷信算命,又在天津娶了一個夫人,名叫馬月清。馬月清有旺夫相,張作霖為此把她娶進了家門,但是張作霖五十歲了,娶了一個十八歲的小姑娘,害怕別人非議,所以就沒有把她帶回奉天府中,而是在天津租了一間房給馬月清單獨居住。

壽懿知道馬月清的存在之後,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就親自去天津把馬月清帶了回來,先用丫鬟的名義把馬月清安排在自己的身邊,後來馬月清生了一個女兒,壽懿就在一次盛大的晚宴上,等張作霖十分高興的時候,把馬月清帶了出現,當眾宣佈她是張作霖的六夫人,也是張作霖的福星。

就這樣,壽懿包辦了馬月清從入府到生子到被承認身份的所有事宜。在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後,馬月清感念張作霖和壽懿對她的好,沒有再嫁,並跟壽懿住在一起。

那麼張作霖又有多麼寵愛壽懿呢?

除了讓她當家之外,他還對她特別優待。當時張作霖的侍衛大多高大魁梧,但有一次,張作霖發現自己多了一個矮小的衛兵,他非常生氣,問隊長這是誰安排的,隊長回答是壽夫人推薦的,張作霖立刻轉怒為喜:“原來是壽夫人推薦的,難怪這麼精神,讓他當班長吧!”

除此之外,張作霖還特意為她建造了一座小青樓,壽懿的受寵,由此可見一斑。

壽懿確實沒有辜負這般寵愛,她除了將帥府打理得井井有條之外,還非常有政治頭腦。在張作霖被炸身亡之後,因張學良還沒回來,帥府上下都對外界隱瞞了這個消息。當時日本總領事林久治郎派夫人去帥府打聽消息,壽懿正悲痛欲絕,一聽到總領事夫人來了,馬上讓副官去陪客人,自己趕緊梳洗打扮,換上了豔麗的衣服,再去陪伴客人,說張作霖受了傷,正在裡面休養,再讓副官開香檳,和客人一起祝願大帥洪福齊天,因此總領事夫人也被騙了,直到張學良回來發喪,日本人才得知事件的真相。


潯陽鹹魚


瀋陽現存有兩幢歐洲風格的民國公館,據說是昔日張作霖為五夫人特意在大帥府外建的豪宅,以示恩寵。

那五夫人張壽懿為什麼最得寵?她有什麼特別之處呢?且隨有書君走近張壽懿。

一,才華橫溢,熟諳馭夫之術。

張壽懿,出生於1898年。據說母親是黑龍江將軍壽山的外室,身份低微。後壽山將軍為國殉職,再無立足之地的母親,只得帶著小壽懿重返梨園討生活。

壽懿跟隨母親輾轉奔波,自幼耳濡目染練就了察言觀色,討人歡心的心機。母親為給她搏個好前程,咬牙送她進了奉天女子學堂。

天資聰穎的她不負母望,因學業出眾,得以在畢業典禮上代表發言。誰成想臺上的她侃侃而談,臺下前來觀禮的張作霖,早被她超凡脫俗的書卷氣迷醉。

就這樣壽懿進了大帥府,成了張作霖的五夫人。也許她感覺到了久已缺失的父愛,自出嫁起,他就是她的天。

她在眾多姨太太中不是最漂亮的,也不是最溫順的,可她卻有著別人沒有的文化底蘊以及馭夫心機。

張作霖本是粗人墨水少,可他卻喜歡文化人。他最初迷戀的就是壽懿散發的文化韻味,隨著時間推移,他越發沉醉在她的巧笑嫣然中,眼中再無別的女人。

帥府中的女人們為了雞毛蒜皮嘮叨不休,可是壽懿卻懂得怎樣讓丈夫舒服熨帖。每當丈夫忙完公務來她房中歇息時,她就唱上幾段丈夫愛聽的京韻大鼓,兩人唱和間盡享閨房之樂。

有時她遇到煩心事,只要看到丈夫身影,她隨即笑臉相迎,她不想為大事煩勞一天的丈夫,再被小事所擾。張作霖在壽懿這裡只有放鬆耳邊沒有嘮叨,這樣的解語花誰不喜歡?

女人是男人的顏面,張作霖帶壽懿視察軍隊時,她可以大方的為士兵即興演講一段,順便再誇誇丈夫為士兵著想的不易。

這也得益於她的文化功底,是其他姐妹最大的短板。這樣能上廳堂的女人怎能不讓丈夫顏面大增?

壽懿做事總是於無聲處做在丈夫心裡。

張作霖又看上了18歲的馬嶽清,可他又怕壽懿不悅沒敢說。壽懿察覺後,未如別人那般醋罈打翻,而是親自把馬嶽清接到府中安排妥當,成丈夫好事。張作霖在感激之餘,對壽懿的寵愛未減半分。

壽懿憑著她聰明的馭夫之術,在眾多姨太太十幾年的府鬥中,從未因人老珠黃而落敗失寵。

二,情商極高,擅於平衡家族關係。

壽懿深得張作霖寵愛,可她並不恃寵而驕,她處事融通,儘量平衡好與其他姨太太關係。

張作霖性格直率,從不掩飾對她的寵愛。他不但在帥府外為她另建公館,甚至在帥府最佳位置還為其建了一幢小青樓,裝修豪華只供她一人居住,其他姨太太都擠在大青樓中。

壽懿為平衡姐妹們的失落之感,並未獨佔小青樓,而是將各房的女兒皆接到小青樓,並把她們安排在二樓最好的向陽房間,自己卻住在一樓陰面房間。壽懿此舉令姐妹們的怨氣頓消。

帥府中的女人亦如宮鬥劇一般。壽懿生子後,原本受寵的四姨太及兒子驟然失寵,四姨太言語間對壽懿頗有怨恨之意。壽懿聞言對此心知肚明,卻從不直接回懟交惡,頂多心中暗暗有些較勁而已,壽懿寬容大氣的風度盡顯。

大帥府被壽懿協調的一片祥和,不用張作霖各處滅火,還能盡享齊人之福。如此高情商的壽懿又怎能不得寵愛呢?

三,精明能幹,於危難中力挽狂瀾。

壽懿能得丈夫寵愛,不只是憑其小女人的小心思,她更有大女人的膽識與謀略。

張作霖原配夫人死後,帥府一直由二房盧夫人管理,可是盧夫人生性懦弱,是賢妻良母卻無管理能力。

後來張作霖就將管理大權交於壽懿,併為她冠以張姓,自此壽懿就改名張壽懿,這亦是其他姨太太未曾享受到的恩寵。

壽懿接管帥府後,盡顯其精明的管理才能,將帥府管理的井井有條。

張作霖常年在外征戰,壽懿堅守後方亦如張作霖在時一般,她以身作則恪守府規,未有一絲越界,贏得闔府上下尊重,其他各房只得以她為尊。

她為張作霖打造了一個穩固的後院,使他能無後顧之憂的在外拼殺。

這些都是壽懿所做的尋常事,而真正令她聲名遠揚的則是皇姑屯事件後,她力挽狂瀾挽救了當日東北危局。

話說1928年6月,因張作霖不肯給日本人利益,在其由京回奉天途中,於皇姑屯路段被日本人轟炸受重傷,緊急運回大帥府。

當日大帥府裝扮的張燈結綵,壽懿本想率眾恭迎大帥歸來,沒想到卻迎來如此噩耗,女人哭天搶地頓失分寸。此時唯有壽懿擦乾眼淚,沉穩的令眾姐妹行事亦如平常,一切由她應對,並偷偷派人去傳少帥歸來接權。

據壽懿孫子所言,張作霖運回小青樓時就已經死亡,外界所傳遺言,則是壽懿私擬的。壽懿能在如此悲痛欲絕之際,還能頭腦清醒的想出對策,其殺伐決斷的膽識,連男人都覺汗顏。

她嚴禁任何人進入小青樓,封鎖一切消息,並緊急召集奉軍嫡系將領商量對策,穩定軍心。同時,她按常規請大夫到府,製造張作霖還活著的假象,為等待少帥歸來拖延時間。

既使日本公使夫人前來打探虛實,她亦打扮的花枝招展,甚至還要開香檳慶祝大帥逃過此劫。她痛失愛侶卻如此鎮定自若,其演技之高令日本人信以為真,直到張學良歸來後,她才正式為丈夫發喪。日本聞聽才知上了壽懿的矇騙。

天塌了,一介弱女子憑己之力重新撐起,我們不說她改變了中國歷史,她起碼暫時穩定了東北局勢。

說到這裡,如此傳奇女人,哪個男人能不愛?張作霖愛她不只是美貌,更多是因她的睿智與膽識。

九一八事變後,壽懿先居天津,後定居臺灣,逝於1966年,享年68歲。

斯人已逝,其力挽狂瀾的傳奇永流傳。"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張作霖是一個豪傑,卻也是一個軍閥,所以也少不了在控扼一方後,“擄”幾個女人放在自己的府裡享受享受人生。

他一生娶了六個女人,不過,他可不像孫、蔣那般不厚道,孫、蔣動輒打著愛情的旗號,泡了這個,拋了那個。可是,除了戴氏因為驕縱而被逐出帥府以外,張作霖沒有拋棄任何一個女人。

當然,女人多了,張作霖也忙不過來,所以有人會更受他的寵愛,也勢必會有人受到他的冷落。

這六個女人都曾被張作霖寵愛一時,不過,張作霖最寵愛的女人則是人稱“壽夫人”的五夫人——張壽懿。

張作霖的帥府裡有一座“小青樓”,是他專為壽夫人所建,如此也可見張作霖對壽夫人的寵愛有多深了。

壽夫人生於1898年,究竟姓張姓壽已不可考,不過,帥府裡的人統稱她為壽夫人,所以她或許是姓壽吧。

壽夫人被傳為清朝黑龍江將軍壽山的女兒,系壽山將軍的一個外室所生。

張作霖的女兒張首芳也生於1898年,張學良生於1901年,所以,這位壽夫人和張首芳同齡,也只大了張學良3歲。

1912年,這一年張作霖被任命為第27師中將師長,也是在這一年,張作霖看上了張壽懿,然後去她家提了親。當時,她的母親是不願意將她嫁給張作霖的,只是張作霖已經是一個師長了,手裡有權有勢,她們又拿什麼去違背張作霖的意願?

所以,她便成了張作霖府裡的第五個女主人。

壽夫人是一個聰明的女人,她知道在帥府裡怎麼才能過得更好,也知道該怎麼討張作霖的歡心。

張作霖在駐守洮南府的時候,曾將壽夫人接過去,又安排了軍隊裡的官兵列隊歡迎她,壽夫人一看,心想可不能在這時候給張作霖丟人。所以,她在臨場向官兵們講話的時候,只說她能說的,只說對張作霖有利的,為了幫張作霖拉攏人心,她更是自作主張地給了不少賞賜。張作霖對此不僅沒有生氣,反而愈發地寵愛她。

她也知道怎麼去和府裡的女人們相處,雖然她們平時很少走動,可是她卻得到了她們的尊重。

張作霖在看上馬月清後,沒有馬上帶回家,而是回府裡和壽夫人商量,壽夫人一聽,便明白了張作霖的意思,於是當即表示自己可以為張作霖親自去天津將馬月清接回帥府。

馬月清到了帥府後,張作霖也沒有因為她的到來而冷落了壽夫人,壽夫人依舊最受寵愛。

對於這麼懂事的壽夫人,誰不喜歡?

不過,張作霖一生娶了六個老婆,要說壽夫人為什麼能夠成為這六個女人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個,卻是離不開她對“皇姑屯事件”的應變手段。

1928年,張作霖面對步步緊逼的北伐軍,被迫離開北京,返回瀋陽。

當時,張作霖已經感受到了日本人對他的敵意,也聽到了日本人可能會對他不利的風聲,所以在返回瀋陽以前,他故佈疑陣:6月1日說要走,可是突然改成了2日,等到到了2日,離開的卻還是沒走,到了3日這一天他才不動聲色地離開了北京。

可是,張作霖的疑陣卻沒有起到一絲一毫的作用,他的行蹤仍然被日本人準確無誤地獲知了。

所以,當他的專列駛過三洞橋時,“轟”的一聲,他所在的車廂被炸了。

張作霖雖然麼有當場被炸死,可是在被送回瀋陽後,他也已經奄奄一息了,只能硬撐著最後一口氣說了一句:“告訴小六子,以國家為重,好好地幹吧!我這個臭皮囊不算什麼。叫小六子快回瀋陽。”

張作霖一命嗚呼,帥府裡亂成一鍋粥。

這時候,壽夫人站了出來,和眾人商量了一番,最終為了穩定局面,也為了不讓日本人有機可趁,他們決定——秘不發喪!

不過,他們想要秘不發喪,首先要做的便是騙過日本人,讓日本人相信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當中沒被炸死,只是受了傷。

奉系之所以能夠騙過日本人,為張學良回瀋陽繼位爭取到了時間,頭功絕對屬於壽夫人!

日本人為了確定張作霖到底死沒死,派了一幫日本太太打著問候壽夫人的旗號到帥府裡打探虛實,壽夫人當時一聽說來了一幫日本太太,瞬間便明白了她們此來的目的,然後迅速想到了應對她們的方法。

只見壽夫人如同往常一般濃妝豔抹地出現在日本太太們的眼前,仍然有說有笑,還開了一瓶酒“慶祝”張作霖逃過了一劫。

她對來訪的日本太太們說,張作霖雖然遇險,不過已經沒事了,只是受了點小傷,這時候已經休息了,所以不便見客。

日本太太們看到壽夫人跟個沒事人似的,也不由得相信了她的話——張作霖沒死,只是受了輕傷!

所以,日本人一直不敢輕舉妄動,從而讓張學良有了充足的時間回瀋陽繼位,他們也因此錯過了向奉系發難的最好的時機。

壽夫人唱的這一出“戲”,贏得了所有人的喝彩和尊敬。

她有膽有謀,遇事從容不迫,臨危不亂也不懼,若生為男兒,定是這亂世裡的又一個英雄豪傑!

壽夫人最得張作霖的寵愛,所以也有了最多和張作霖相處的機會,一生為張作霖生了4個兒子。

張作霖死時,壽夫人雖然只有30歲,但她終生沒有改嫁。

1931年,張學良丟了東三省後,壽夫人被迫離開瀋陽,移居天津,後來去了臺灣。

1966年,壽夫人在臺灣病逝。


吾與吾國


提起張家媳婦,很多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張學良的妻子于鳳至。

于鳳至雖然不是出身望族,但好歹也是名門,因為辦事周到,深得張作霖的喜歡,嫁給張學良之後,也是一個難得賢內助,可以說“上得廳堂,下得廚房”,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奇女子。


但是,張家媳婦有能力的並不只有這一個,張作霖能為兒子謀得一個好媳婦,那對自己肯定也不會差。張作霖的五夫人就是這樣一個人,比起于鳳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張作霖對其也是寵愛有加。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五夫人張壽懿究竟又怎樣的過人之處吧!

1、會做人,深諳御夫之道

“後宮女人多紛爭”,彼時張作霖已經是東北王,夫人9也好幾個,幾個女人住在一個院子裡難免有嫉妒之心,摩擦紛爭也是有的。五夫人出身名門,是清朝將軍壽山的女兒,生在那樣的家庭,讓她從小就知道大戶人家的處世之道,辦事極為得體,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


第二次直奉戰爭之後,張作霖成為北洋政權的最高領導人,常駐北京,而五夫人則是奉天、北京兩頭跑,既要料理大帥府的事物,又要和張作霖一起接待各國使團,不僅免了張作霖的後顧之憂,還給張作霖掙足了面子,這怎能讓他不高興!

2、面對危難處變不驚,力挽狂瀾

“皇姑屯事件”發生後,張作霖重傷不治,此時張學良外出未歸,東北軍群龍無首,為了控制大局,五夫人強忍悲痛,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秘不發喪,企圖拖延至張學良歸來。


可是“假戲遇到了真觀眾”,皇姑屯事件發生後後不久,日本領事夫人就到了,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打探張作霖是否還活著。在這危機時刻,五夫人顯示出了智慧女性的一面,就在身穿和服的日本領事夫人到小青樓東屋客廳後,五夫人還特意坐在梳妝檯前,在丫鬟的幫助下梳妝打扮,絲毫沒有悲傷的神色,於是日本人就相信了張作霖未死,避免了日軍趁機挑起爭端,也為張學良返回瀋陽主持大局贏得了寶貴時間!

我想單單這兩點,張壽懿就值得張作霖百般寵愛!

“此生能有此妻,夫復何求!”


微歷史看客


張壽懿是張作霖第五房姨太太,本名叫王雅君。當時的老百姓,更習慣叫她五夫人。張壽懿也算是一個大家閨秀,他的父親曾經是清朝的將軍,她雖然是妾室所生,但平常讀書學習也沒有落下,所以知書達理,很識大體。

張壽懿的長相,我從網上找了她的一些黑白照片,並不算是十分美麗,只是乾淨,清秀,有一種文靜典雅的氣質。


張作霖當了東北王,也開始三妻四妾的招呼上了,他聽說王雅君這個女孩挺不錯,就動了念頭,想要把這女孩娶到家裡當第五房姨太太。

王雅君的家裡人雖然不太願意,也不敢說什麼,倒是這個王雅君很是大方,嫁過來之後,又懂事,又聰明,平時很是低調,不和其他姨太太爭風吃醋,對待張作霖也是十分的貼心。

張作霖本來只是討個小老婆,並不見得能有多少情感基礎,時間長了,覺得這個女孩和其他女孩子不一樣,越發的寵愛五夫人,還一時興起,給她改了現在這個名字。

張壽懿一共給張作霖生了四個孩子,張作霖也一直很寵愛她。但真正體現張壽懿厲害之處的事情,要數張作霖死後的暗流湧動。


張作霖雖然是一方軍閥,也得到過日本人的支持,但他的骨氣,要比他兒子張學良更硬。他的大量軍火,都是從日本人那裡購買的,實力一天比一天強。

日本人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們給張作霖軍火,自然想要把自己的勢力深入東北。張作霖是個粗人,但不是個傻子,平時可能會粗枝大葉,關鍵時候,他的頭腦十分清楚。他對待日本人的要求,只有一句話“地盤是我的,其他好商量。”

張作霖的態度,引起日本人的強烈不滿,於是,日本人在皇姑屯埋下了炸彈。把張作霖炸成了重傷。半死的張作霖被拉回來,整個張府亂成一團,唯有張壽懿冷靜處理,並且巧妙的放了一顆“煙霧彈”讓日本人誤以為張作霖沒死。


緩兵之計成功後,張壽懿立刻秘密調回張學良,直到張學良掌控東北兵馬,這才發了喪事。等到日本人反應過來,東北依然是張家的天下。

張作霖為什麼如此寵愛張壽懿,根本原因在於,她是一個聰明的,值得信任的女人。她不是一個女強人,而是一個強女人。她有著女性的溫柔,知性,有著傳統女性的很多優點。

她又和傳統女性不同,她並不甘願作張作霖的小妾,也不像宮鬥劇裡的那些惡毒女人,為了上位不擇手段,她很獨立,她有想法,懂生活,明白在什麼時候,應該作什麼事情,在什麼時候,應該表現出一個女人強的一面,這才是張壽懿的法寶。

張作霖喜歡她,從為她改名字看出來,張作霖把她當成伴侶,也當成知己,而且對她除了愛以外,還多了信任和依靠。

張壽懿用她的智慧,不斷地在張作霖心中增加砝碼。當她在張作霖的心中越來越重要,張作霖就會對她牽腸掛肚,難以割捨。

如果女性朋友,可以讀懂張壽懿,也就能懂得,什麼叫做真正的強女人。


小小嬴政


張作霖1875年出生於奉天海城縣。

他的父親遊手好閒,喜歡賭博,還吸食鴉片,很快就將祖上傳下來的一點微薄財產敗光,一家人生活毫無著落。

13歲時,張作霖開始混跡於社會。學過木匠,當過獸醫,在大車店做過苦役。

小時候,張作霖特別崇拜讀書人,渴望唸書,因無錢上學,經常趴在私塾牆根兒下偷聽老師授課。幸得一位私塾先生同情,免費讓他學了一段時間,算是能認得幾個字了。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20歲的張作霖投身軍旅,從此開啟了他的戎馬一生。後來,張作霖成為北洋軍奉系統帥,人稱“張大帥”“東北王”。

(張作霖戎裝照)

張作霖一生有過6位夫人,但唯獨對五夫人張壽懿情有獨鍾,呵護有加,這是為什麼呢?

一、張壽懿滿腹經綸,英武世家。

張壽懿原名王雅君,滿族人。祖上是明末大將袁崇煥,父親是鼎鼎大名的壽山將軍。1900年 “庚子之變”後,沙俄大兵犯境,壽山將軍陣前立誓:“軍覆則死。”

在清廷屈辱求和的情況下,壽山將軍從容赴死,命令兒子向自己開槍。其兒子不忍直視父親,開槍擊中壽山將軍左臂。壽山將軍強忍劇痛,仰面躺在棺材內,復令士兵開槍,結果一槍洞穿胸部,壽山將軍從容殉節。

張壽懿畢業於奉天省立女子中學,腹有詩書氣自華,可謂風華絕代。

在女子中學的畢業典禮上,張作霖應邀參與,第一次看到了上臺致詞的張壽懿,便深深為之傾倒。尤其是她從容淡定的氣質,引經據典的答謝詞,配上她的天籟之音,將臺下的張作霖看得呆若木雞。當張壽懿致詞完畢後,張作霖居然忘記了鼓掌,在部下的提醒下,張作霖由衷地連喊了三聲“好”。

(張壽懿劇照)

二、張壽懿知書達理,治家有方。

就這樣,張壽懿被張作霖用八抬大轎迎進了“大帥府”。張作霖還專門為張壽懿修建了一座小洋樓,取名為“小姐樓”。

雖然張壽懿出身於將軍後代,但一點都沒有小姐的嬌貴之氣。

嫁入張府後,張壽懿十分尊敬張作霖的前幾任夫人,並善待下人,贏得了極好的口碑。

張壽懿雖說極受張作霖寵愛,但她從不恃寵而驕,經常為幾位夫人添置衣物。只要張作霖不在府內,張壽懿就會約上幾位夫人一起住到“小姐樓”裡。由於她心思縝密,寬容大度,和幾位夫人相處融洽,親如姐妹。

因此,下人都稱呼張壽懿為“二把手”、“壽夫人”。

三、張壽懿長於外交,為夫解憂。

由於張壽懿頗具學識,又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因此經常陪伴“張大帥”出入各種社交場合。每每此時,張壽懿的得體和聰慧就展露無遺,為張作霖贏得良好口碑。

在一次陪同張作霖巡視部隊時,張壽懿突發奇想,現場為官兵講述了張作霖勤政愛兵的故事。在事前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一氣呵成,言簡意賅,聽得官兵熱血沸騰,掌聲雷動。

(隨張作霖閱兵,圖取其意)

四、張壽懿臨危不亂,力挽狂瀾。

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突發。喪心病狂的日本人在皇姑屯京奉和南滿鐵路交匯處預埋了炸藥,當張作霖乘坐的專列途經此處時,殺手摁下了手中的起爆器,張作霖隨即被炸成重傷。

被衛兵抬回“小姐樓”的張作霖已奄奄一息,身上多處中彈,嚴重失血,彈片甚至割斷了他的喉嚨。張作霖強忍疼痛,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對張壽懿耳語:“封鎖消息,急召小六子(張學良)回來,望諸人輔助。”

一代梟雄張作霖就此身亡。

面對飛來橫禍,張壽懿強忍心中悲痛,沉著冷靜地處理著張作霖的後世。

她首先下令,府內一切如故,嚴密封鎖張作霖去世的消息;其次急令心腹通知張學良火速趕回;然後暗中將張作霖入斂,等待張學良回府。

(張學良舊照)

狡猾的日本人派出領事太太登門拜訪張壽懿,實為打探虛實。張壽懿虛與委蛇,若無其事地回答著領事太太的噓寒問暖。

這個日本女人見張壽懿神態自若,毫無悲慼表情,返回後如實報告,日本人由此判斷張作霖只是受傷,並未去世。

直到張學良回到瀋陽主持大局後,才發佈了張作霖去世的消息。

張壽懿一生為張作霖養育了四個兒子,自從張作霖死後,35歲的張壽懿再也沒嫁,從一而終。1966年病逝於臺灣。


張生全精彩歷史




張作霖一生娶了六個老婆,結髮妻子趙春桂利落潑辣,二太太盧夫人溫婉賢惠,三太太戴夫人性格孤僻,四太太許夫人熱愛學習,五太太壽夫人做事有度,六太太馬伕人熱愛戲劇。

在張作霖一生中,要論誰最受張作霖重視和寵愛,無疑是五太太了。那五太太到底強在哪裡,何以受到“東北王”地寵愛?

出身名門,舉止得體



(劇照)

壽夫人不姓壽,如果隨父姓,那本姓為袁,全名該叫袁壽懿;如果隨母姓,那麼就應該姓王,全名就叫王雅君。那麼人們為何叫她壽夫人呢?因為她爹叫壽山,全名叫袁壽山,是曾經的黑龍江將軍,也是袁崇煥的後人。在和沙俄的戰爭中,壽山將軍犧牲了,當時壽懿只有三歲。從此,父親的形象模模糊糊地存在了她的腦海裡。

由於壽懿媽媽是外室,在她爹死了後,兩人沒有辦法受到將軍府的繼續照顧,於是母親王松巖開始重操舊業,唱戲為生。雖然母親是唱戲的,但對孩子的教育沒落下,經過長期地培養,小壽懿知書達禮,落落大方。

張作霖第一次見到壽懿,是在1916年奉天女子學堂結業典禮上,壽懿作為學生代表進行了致辭,這次致辭給張作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女子不僅字正腔圓,而且其明眸皓齒的形象深深地打動了張作霖。



(劇照)

因為父親的緣故,壽懿對軍人有種近乎偏執地認可。因此,當張作霖派人上門提親時,壽懿她媽還沒答應,壽懿卻已經答應了。當然,除了對張作霖這樣的軍人有好感外,最重要的是張作霖可以讓她母女倆結束四處飄搖的日子。

1917年初,壽懿嫁給了張作霖,從此隨了夫姓,叫張壽懿。此時,壽懿19歲,張作霖42歲,大夫人和三夫人已經過世,家中只有二夫人和四夫人。出身名門,舉止得體的壽懿,一嫁過來,就受到了張作霖萬般寵愛。

情商較高,善於外交



在幾位太太當中,五夫人的情商還是比較高的,這自然和他的家庭出身是有著一定關係的,除了父親是名門之後,母親也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周旋和來往於達官貴族名流之間,受父母影響,主要是受母親影響,因此造就了五夫人非同一般的與人打交道的能力,每當張作霖和五夫人一起出門應酬時,五夫人的表現總是讓張作霖非常滿意,這是一個舉止大方進退有度的女人。

如果說其它幾位太太在家裡表現不錯的話,那麼五夫人就是能裡能外,而且相貌出色,張作霖出門應酬,五夫人成為了陪同人首選。除此之外,由於五夫人的老爹壽山也曾經是號人物,所以五夫人受到了更多尊重和關注。

隨著時間發展,張作霖越來越器重五老婆,慢慢地,壽懿成為了帥府的當之無愧的第一號女主人,一切事情都有壽懿來協調。



(劇照)

有意思的是,人家的“後宮”總是被整得雞飛高跳,而在五夫人的協調下,張作霖的後院,大家關係處理得特別好,爭風吃醋的現象相當少見。這說明五夫人的情商特別高。

張作霖後期看上了一個唱戲的女子,仰慕才華,也喜歡其人。這事張作霖悄悄給五夫人說了,並沒有用強。此時,張作霖的孫子都好幾個了,張作霖有點不好意思。五夫人把情況瞭解清楚後,把唱戲的女子先接入帥府,當了她的丫鬟,等大家都熟悉和接受了這個女子,她又提出讓其進入自己的姐妹陣營,這個唱戲的女子就是六太太馬伕人。

壽懿此舉不僅獲得了張作霖的認可,同時也讓馬伕人很是敬佩。在餘生中,六太太一直和五夫人一起生活,直到壽終。

壽懿真是一個情商極高的一個人,值得點贊。

張作霖死後,五夫人掌控住了帥府局勢



張作霖被炸那一天,被抬入帥府時,張作霖已經有進氣沒出氣了,簡單交待後事,張作霖一命歸西。

為了控制住局勢,穩住大家,張作霖的相關下屬和五夫人一起商量對策,必須秘不發喪。但是,如何能瞞住外人呢?

五夫人壽懿對大家做了安排,一切照舊,對外就說大帥在養病。當日本高官的夫人藉著來看病人,實際上探討情報時,五夫人總是穿著妖豔,濃妝豔抹,和來人談笑風生。做這些目的只有一個:封鎖“大帥已死”的消息。

等到張學良、張作相等人歸來後,形勢穩定了,張作霖已經身死的消息才傳了出去。

雖然,張學良比他的五媽媽只小三歲,但終其一生,張學良都非常敬重五媽媽。



(老年五夫人和六夫人)

總體來看,五夫人壽懿受寵不是偶然,是因為此女子系出名門,相貌突出,舉止得體大方,情商極高,能裡能外,這樣的女子怎麼能不受寵呢?


藍風破曉


張作霖曾語重心長地對小張說:“玩女人可以,不要被女人玩了”。這句話反應了張作霖對女人的態度,他一生有6個老婆,其中五夫人張壽懿(也就是壽夫人)最為得寵。為何五夫人張壽懿最為得寵呢?因為她最懂張作霖,深諳馭夫之道。她靠的不是嫵媚,而是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看了她在老張被炸死後做的一件事就知道答案了。



五夫人張壽懿出身名門,她原本是清朝黑龍江將軍壽山的女兒,但由於為小妾所生,在壽山死後,她隨著母親流浪,但也接受了較好的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張作霖出生草莽,但對文化人很敬重,兩人實現了互補。

五夫人是張作霖的賢內助,張作霖離不了她。壽夫人辦事得體,第二次直奉大戰之後,張作霖成了北洋政權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常駐北京。五夫人則北京奉天兩頭跑,既要和張作霖一起接待各國使團,又要料理大帥府的家室,成為了張作霖的賢內助,府中的事務都是由她掌管,免了張作霖的後顧之憂。



五夫人會做人,她在府中不會恃強凌弱,對張作霖其他的老婆和子女做到一視同仁,得到張作霖極其家人的認可和佩服。同時,她不善妒,還主動幫張作霖擦屁股。當時張作霖看上了六夫人馬嶽清,最後還是五夫人出面幫張作霖善後,避免了此事對張作霖造成不好的影響。就這樣一個辦事得體的女人,張作霖又不傻,怎麼能不得寵呢?

壽夫人真乃女中豪傑,在皇姑屯事件後,張作霖重傷,被立即送回了奉天的大帥府,在簡單交代了讓張學良回來後,就一命嗚呼。當時,大帥府亂作一團,這時候壽夫人力挽狂瀾,決定秘不發喪。並且在日本領事太太來打探消息的時候,沉著應對,令日本人拿不定主意,最終為張學良返回奉天主持大局,贏得了事件。壽夫人壽夫人真乃女中豪傑,令人敬佩。

九一八事變後,壽夫人暫居天津,1948年冬離津赴滬,轉道臺灣,1966年病故於臺灣。總之,壽夫人能夠得到張作霖的寵愛,靠的不僅僅是嫵媚,而是自己的能力、見識,這個女人不簡單呀!


密探零零發


張作霖身為東北一霸,去了六個妻子,為何獨寵五夫人張壽懿呢?人稱壽夫人的張壽懿有何魅力,在六個女人中脫穎而出?

女人得寵無外乎兩樣,一個是美貌,對比其他五位夫人,張壽懿長的只能算中等,並不能說是很漂亮,所以這一點並不對!

第二個就是才智,身為一介女流之輩,五夫人張壽懿的智慧在當時也算得上數一數二。

五夫人張壽懿因為有過一定教育,對沒讀過書的張作霖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好幫手,賢內助。在外可以幫助張作霖招待客人,在內也能處理好家庭關係,可以說其他幾位夫人對張壽懿十分佩服,張作霖也沒有擔憂自己後宮會起火!

還有一件事更能體現五夫人的智慧,直接避免東北混亂的局面。因為張作霖經常與日本對著幹,讓小鬼子很不算,於是就有了皇姑屯事件,滿身是傷的張作霖被帶回大帥府!

沒多久,張作霖就去世了,五夫人為了避免東北混亂,就擅自做下決定,秘不發喪。這個時候小日本想要確認張作霖是否還活著,就派日本領事夫人來。

五夫人臨危不懼,一邊安排好日本領事夫人,一邊又派人模仿張作霖聲音在隔壁假裝大罵,這讓日本人投鼠忌器,以為張作霖沒死,就不敢輕舉妄動,成功避免了一場戰亂!

這一切都可以看出五夫人的魅力所在,張作霖對其的寵愛也是理所當然,畢竟每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


歷史微旅者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首先老梁糾正一下題主的錯誤,張作霖一輩子娶過家門的老婆有六個,這不假。但得寵的老婆應該有倆。頭一個就是這大老婆趙春貴,接著才這是張壽懿。

老梁說道這裡,也許就有人要反對了,歪著個嘴:“你快拉倒吧!這趙春貴是被張作霖踢出了家門,最後死在了外邊。”

您這話,要是讓張作霖聽到了,他能掀開棺材板子,一巴掌扇不死你,就當老梁啥也沒說。

大傢伙要知道,張作霖從一個光屁股的窮小夥,愣是爬到了東北王的寶座上,咋也有著趙春貴一半的功勞。(今天的主角不是趙春貴老梁在她的事上就不多嘴了。)

你要說老張脾氣火爆,這趙春貴那小脾氣也不逞多讓。隨著老張的地位不斷的水漲船高,這女人是一個個的往家裡塞,趙春貴第一個捏著鼻子忍了,第二個撮著牙花子也忍了,眼睛一花,又塞進第三個,這倆人的戰爭才升的級。

趙春貴這才收拾了行李,跑回孃家待著去了,可這沒想到就病倒了,老張接到消息一直認為是趙春貴再騙他。按照老張的意思,這傻老孃們經常這麼幹,不想搭理她。

直到趙春貴死了,老張依然不相信這個能夠針尖對麥芒的和自己對吼的女人走了,老張拍著桌子吼:“假的!”

當真的確認之後,老張傻了,親自給趙春貴找地安葬。隨後還極力培養趙春貴生的兒子——張學良,誰能說趙春貴沒有在老張心裡頭佔了那麼一份子呢?

其他老婆和老張對吼一個試試?膽肥了不說,早上起來腦子一定灌水了,分不清虛幻和現實。

好了,咱再說說這張壽懿

張壽懿是老張第五個老婆,她的老爹叫袁壽山,是抗清名將,袁崇煥的八世孫。大傢伙瞅見沒,這叫基因遺傳,這腦子好使。但因為張壽懿的媽媽屬於外室,所以張壽懿的身份在家族裡屬於那種不受待見的類型。

所以父親在對沙俄的戰爭中去世了,在家族裡沒有依靠的母女倆這才離開了家族,依靠唱大戲為生。

張壽懿相貌不算上層,但聰明勁從骨子裡都能透出來,走到哪裡總能討大傢伙的喜歡。母親心痛的瞅著張壽懿,咬著牙從不多的收入中擠出一大塊,將她塞進奉天女子學堂學習。

張壽懿她本人聰明,再加上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認識到這份機緣的貴重,所以這學業在奉天女子學堂這塊是讓人豎大拇哥的存在。

臨到畢業的時候,被安排到了高臺上發言做學生代表。怎麼說呢?緣分這東西,真不是說的,他是撞上去的。

老張這老爺子本身就是一個大老粗,但他特羨慕那些個讀書人。奉天這塊,那個學院搞個啥活動的,只要時間允許,老張總是隨叫隨到。

這不,張壽懿在臺上抑揚頓挫的搞演講,老張小眼睛瞅的都眯成了一條縫,張壽懿那書香氣一股一股往老張的大鼻孔裡鑽,燻的老張暈暈乎乎的,為了莊嚴肅穆的氣氛,老張也只能將口水直往喉嚨裡灌。

事後,倆媒人帶著幾份見面禮就竄到了張壽懿的家門口,把個門檻都磨下小半尺,張壽懿的老母親這才同意了。

好吧,八抬大轎這就把張壽懿整個人,就抬進了老張家的大門。

大傢伙都知道,這一入侯門深似海啊,老張家的規矩多的海了去了。而且把那五張臉往炕頭上一擺,張壽懿她就不是最出彩的。女人講究溫順,張壽懿也排不上號去。要講特別的,炕頭上性格最火爆的趙春貴往那一蹲,張壽懿也趕不上趟。

所以張壽懿在這六個女人裡,最佔便宜的就是肚子裡的墨水,沒得辦法老張從心底裡就喜歡這口。

但這口你新鮮勁過了,也就那樣了,指不定他又從哪個女子學院搞一個更特別的,這也說不準。

可要不說張壽懿聰明呢!其實天下男人都一個德性,在外邊打風打雨的,回到家裡,蹲炕頭上啥也不想就想清靜一會。如果能有個體貼安慰的,渴了一睜眼茶水就端到了嘴巴跟前,也不講究個啥道道,一口灌下去,這溫度還剛剛好。那愜意的,你就是家門外頭來十個免費的大寶劍,他也沒有興趣瞅瞅。

張壽懿她就做到了,其他女人嘰嘰歪歪,雞毛蒜皮的破事總是拿來煩老張。可張壽懿服服帖帖的伺候老張以外,你根本就聽不到啥雞毛蒜皮的事,而且腦子想放空一下,張壽懿還能貢獻一段京韻大鼓,老兩口一起樂呵樂呵。

即使張壽懿遇到啥煩心事,可還沒有瞅見人,就聽見老張吆五喝六的聲音,一張笑臉就又推倒了臉上,開開心心的讓老張在家裡待著。

老張他也是個人精啊,細微的變動也知道這老伴有心事,轉過頭來不動聲色的就給處理了。

你說兩口子都處到這分子上了,張壽懿還真叫得寵。

所以張壽懿不管走到哪裡,都把老張放到心口上,早早的替老張把事給辦了。

這也導致,趙春貴死了之後,張壽懿就成了老張家最大管事,這後院裡的事,被張壽懿安排的那叫個妥妥當當。

當年老張想將第六個老婆十八歲的馬嶽清接進家門,可每次看到張壽懿的時候,都不好意思開口。

到最後張壽懿也察覺到老張似乎有啥心事,背後調查了一下,才知道老張給她找了個小姐妹,沒的說張壽懿也沒啥一哭二鬧三上吊的,順手就吧小六接了回來。

搞的老張,哎呦了老半天,琢磨著這事,以後可不能幹了,這老臉沒地方擱啊!

再有一個方面,張壽懿這女人真的能幹

家裡的事自不必說,當年老張皇姑屯事件,就因為有了張壽懿的存在,這東北才沒有早早的出現危局。

老梁在這裡和大傢伙嘮嘮這事。

老張在皇姑屯這地被炸,那身子已經是不行了,憋著一口氣回到了家裡,拉著張壽懿的手:“我是不行了,快讓小六子回來。”就說這麼一句,老張就已經是隻有出氣沒有進氣的狀態。

怎麼辦?老張的命令只有一個,但小六子能平安的回來嗎?四周圍不光有日本人,還有平時被壓著的自己人,現在要是知道老張的情況,這都得跳出來,而且小六子路上很有可能再來個皇姑屯事件。

當張壽懿從房子裡出來的時候,她就給下人們下了一個命令,讓下人們張燈結綵祝賀老張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男人死了,家裡的頂樑柱塌了,是個女人就撐不住,可張壽懿還要打扮打扮,掛上一張皮笑肉不笑的笑臉迎人。

老張的敵人小鬼子第一個就忍不住了,派了小鬼子的公使夫人,背後揹著個枕頭,穿著個木屐,吧嗒吧嗒的就來串門子。

這要是一般人看到殺夫的仇人,倆巴掌糊上去都是輕的,可張壽懿呢?人家蹲在梳妝檯前開始精心的打扮。

和這公使夫人聊天的過程中,還讓人假扮老張在屋子裡大罵,這小鬼子這才相信老張沒死,人好著呢?

小六子這才平安的回到了地頭上,接下了老張留下來的權利,東北這嘎達在這個時間裡才沒有出大的錯誤。

這女人能做到這份上,老張能不寵嗎?得寵,不然那找這麼好的媳婦。

好了,今天就寫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