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中的樑帝真的是昏君嗎?

蘆方文


關於梁帝是否昏庸,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梁帝這個人物是很複雜的。

梁帝前期政事清明,還有言闕林燮兩兄弟作為幫手。

經濟政策,軍事政策都打理的井井有條,謝玉等權臣也並不是中堅人物。

那時的皇帝是有血有肉的,陪梅長蘇放風箏,與妃子逗逗趣兒。

可以說是一位明君。

但江山安穩時梁帝可能會比江山不穩時更憂心。

不穩時尚且知道威脅在哪兒,穩定的時候就開始疑神疑鬼,擔心自己坐不住凳子了。

自古皇帝都是這個樣子。

梁帝后期對權力的慾望和掌控更加強烈。

中年往後梁帝更精於帝王制衡之術,一心怕兒子謀反,怕兄弟篡位。

這個時候梁帝是文不如言闕武不如林燮,且因為疑心太重,制衡之術也是用的愈發偏頗。

他不敢有優秀的兒子,還需要對朝臣有更強的控制力。

他用權術的目的從努力制衡朝堂變成了用力維繫自己。

所以努力維持皇帝角色的梁帝再也找不回真正的自己了,他開始慌亂,於是謝玉等權臣趁虛而入,梁帝愈發走火入魔。

當然歷史上從未見過殺了將軍還滅整個軍隊的皇帝,哪怕是岳家軍當時皇帝下令殺了將領其也可直接接管軍隊。

大梁國當時再弱也不會對軍權的把控力差成這樣。

這相當於自行削減戰鬥力,一般皇帝幹不出這事兒,在這一點上樑帝算是十足十的昏庸了。

話說回來,作為影視人物,我們尚可就梁帝的昏庸程度討論一番,在現實中這種討論還是不成立的。

畢竟能殺七萬將士,把控不成朝政,軍權無法收攏的人按常理說是當不成皇帝的。


獨狼映畫


最是無情帝王家,出身皇室,自是最多無情人的,梁帝也是一個冷情冷漠的人,可昏君,於國而言,劇中的梁帝,就未必如此不堪了。

梁帝當年利用滑族公主和言侯爺等人的協助,成功謀反上位,事後對他們這些功臣的打壓和屠殺倒真是卑鄙,可在治國方面,梁帝確實不能算做是昏君吧。



首先,言侯爺如此忠正愛國,有識人之明的人,卻聯合林燮,滑族的玲瓏公主推翻上一位帝王的統治,兵變造反,扶持梁帝繼位,說明他們對梁帝是有很大期待的,也相信梁帝能夠給大梁打造一個清明的國內政治環境。



為什麼言侯爺他們會如此信任梁帝,必然是因為梁帝在治國上的能力,對百姓盡心盡力,言侯爺和林燮才死心塌地的為他籌謀,推他上位,為他掃清所有的上位阻礙。



除此之外,梁帝在治國方面的表現,我們也可以從梅長蘇回金陵以後的諸多表現來看。 第一個當然是慶國公因土地糾紛一案的處置上,堂堂的慶國公,這些土地案子也是他家中親戚犯下的,這事也不至於將慶國公一家抄家這麼嚴重,歸根到底,還是梅長蘇告訴譽王的那句:推行國政。



很明顯,土地糾紛案很多,國政的推行受阻,梁帝不過是藉著這件事打那些阻礙國政推行人的臉,也算是對他們的一個警告。這個處置,分明有殺雞儆猴的作用,而梁帝這個殺雞儆猴的行為很徹底,完全不留絲毫餘地,也沒有因為譽王的關係有一絲的猶豫,身為君王,就得果決行事,做事瞻前顧後,只會讓事態發展更不利,危害國本。



第二個當然就是林燮功高蓋主導致擁兵自重,不敬國君最後被團滅這件事了,相信在這件事情上,梁帝自己也是痛心的,否則他不會古人入夢,孤枕難眠。傷人一千,自損八百,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



為了防止擁兵自重這種事再發生,他對已經只聽命於南境大軍無可奈何,所以對霓凰郡主下手了,意圖通過穆青成年襲爵,郡主年紀漸長這些,讓郡主放下兵權安心做個貴婦人,也讓穆青這個毛頭小子繼承穆王府,通過穆青的不經世事重新將南境大軍的軍權奪回,不得不說,這一招很高明。



第三個,那就是他制衡朝廷的舉措了。當年林燮一家獨大,祁王依仗著林燮,輕談狂論,幾乎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皇權放在眼裡,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他先是拔除了林燮和祁王的所有勢力,同時直接用了新的平衡朝廷局勢的方式,那就是扶持兩個皇子上位,相互制衡。



一方面,他扶持已經是皇后養子的譽王,讓他除了已經有的嫡養子身份之外,還不斷的加官進爵,也給了他許許多多的立功機會,讓他一步步歷練。



另一方面,他寵愛越貴妃,立貴妃的兒子為太子,讓越貴妃在後宮可以跟皇后制衡,同時也讓太子跟譽王可以制衡。 如我們所看到的,正因為大梁朝廷相對平衡,國力也越加興盛,十多年來,外敵不敢強犯,大梁百姓才得以享受到這十多年的太平。



梁帝的心思,清明著呢,這樣的人,雖然狠心絕情,雖然偏心,但卻不是一個昏君呀。


兮言小姐


《琅琊榜》早已過了熱播時間,裡面的劇情人物卻一直吸引廣大觀眾。和《甄嬛傳》一樣,我覺得小說比電視劇更好看。

裡面的皇帝看起來

是個不太討喜的人物,冷酷無情,皇長子、宸妃、林帥、晉陽公主、還有赤焰軍都因為他慘死。治理國家看起來也不怎樣,太子和譽王爭鬥多年,朝廷裡面烏煙瘴氣。但是從裡面我們也能感覺到梁帝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首先,梁帝的後宮雖然也有明爭暗鬥,但基本上還算風平浪靜。言皇后和越貴妃爭鬥多年,兩人一直是旗鼓相當。劇中說越貴妃最得寵的時候,也沒把言皇后怎麼樣。越貴妃這樣得寵也有個度,皇后一直彈壓著。《甄嬛傳》裡面華妃那麼跋扈,皇后只是一直忍讓。第二梁帝的後宮雖然也有爭鬥,但皇子們基本平安無事,沒有聽說皇后或者那個妃子殘害皇子。比如言皇后雖然不喜歡惠妃和景亭,但也只是刁難一下。如果故意陷害,景亭恐怕很難活到成年。再看《甄嬛傳》皇后害死皇子的手段,皇帝有所懷疑,但是始終沒有作為。最後弄的,幾乎斷了後。

這些就是梁帝的平衡術,梁帝絕對是個平衡術高手。後宮用越貴妃和言皇后對抗,前朝太子和譽王對抗。重要職位上既不用太子的人,也不用譽王的人。皇家案子,開始太子和譽王的讓景琰調查,景琰性格正直,比較合適。後來,譽王和景琰的案子,讓景亭調查。用他的原話意思就是,景亭膽小,但對言皇后和譽王一直刁難一直有心結,所以既不會包庇,也不敢故意報復。

雖然作為皇帝梁帝有太多讓人無法原諒的缺點,但不得不承認,梁帝用人還是一流的。皇長子蕭景禹和林帥結局令人心痛,但是重兵在握,功高震主,確實犯了皇帝的忌諱。梁帝說的沒錯,並非他生來無情,只是坐在那個位置,人都是會變的。

總體來說,梁帝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作為皇帝,心腸軟弱,智商不夠的,早就下崗了。


90後女秀才


對於這樣的人物我們不能只看表面,就像問朱元璋是暴君還是仁君一樣,還有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但是明朝卻還“中興”了,能說萬曆是昏君嗎?

如果只從電視劇中播出的來看,梁帝在赤焰舊案上絕不能算是一個好皇帝,因為疑心病重胡亂猜忌,才讓夏江和謝玉有機可乘,讓他們僅用一封偽造的手書就拿下了祁王和林帥;賜死自己的兒子,剿滅自己的兄弟,逼死自己的妹妹晉陽長公主,橫刀奪愛林樂瑤結仇言侯等,那他真是一個“昏君”。



但他是帝王,很多事情是不得不做。再從側面來看梁帝。首先從教子方面,前有雖然沒有正式出場的一代賢王皇長子,也就是被他賜死的老大,後有忠勇耿直的靖王,都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如果梁帝真的昏庸無道,教育的兒子能這麼厲害嗎。

在赤焰軍案發生後的十幾年,大梁周邊環境還能算穩定來看,除了靖王,霓凰等人的威名,跟梁帝的眼光策略也不無關係吧。



再就是當皇帝的拿手好戲,帝王之術平衡朝內各方勢利,譽王,太子,大臣之間,雖然朝堂如澡堂,但依然很強大,權利依然集中在他一人手裡,這比《風起長林》裡那個梁帝強太多了。



最後,作為皇帝追求的就是權利慾望的永遠最大,任何威脅他的存在都要剷除,梁帝也說了,你們不理解我是因為你們還沒有坐上我的位置,如果你們坐上我的位置了就知道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所作所為。


逝聖歸和


對很多人來說都是可憐生在帝王家,比如《琅琊榜》的梁帝,梁帝有沒有能力,怎麼登上的帝位,我們可以從言侯爺和梅長蘇口中得知。根據二人的講述,可以得知梁帝當年和言侯爺、林帥是好友,也是相互扶持的人,在登上帝位的過程中遇到很多艱難,包括稱帝以後也麻煩不斷,但好在文有言侯爺、武有林帥,所以一直安坐寶座。那麼是否代表梁帝能力不行,搞不定國家大事呢,當然不是。言侯爺和林帥論地位論才華都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物,卻願意一心一意追隨梁帝、輔佐他,可見梁帝本身是很厲害的。

有人可能會問,依照上面的講述,梁帝武不如林帥,文不如言侯爺,豈不是沒有能力。這點可參照劉備、關羽和張飛,劉備的過人之處是在於懂整合資源、平衡勢力,而不是某一方面特別強。

在赤焰案之後的十餘年間,梁帝雖然讓整個朝堂變得不再清明,卻也是為帝者的不可奈何。為帝者,比如祁王和靖王,有可能會讓朝堂變得清明,氣象一新,這是為君之道,梁帝的平衡朝堂也是為君之道,有時候你很那評價哪種更好。當你坐上那個位子,你掌握著一個國家,要思考的東西可能並不是對錯和是非,朝堂之事一定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從這個層面來講,梁帝是昏君嗎,當然不是。

在琅琊榜中,梁帝最大的錯誤就是殺了祁王和赤焰軍,是因為他智商不夠嗎,並不是,他心裡想要林帥和祁王去死,至於什麼理由,什麼情節,並不重要。站在上帝視角,這當然是錯的,可當梁帝說當年祁王風頭很勝,群臣紛紛站隊,啟奏全都說祁王,而林帥老是不用朝廷的人,一意孤行,處在梁帝的位置上,除了道德和情感上的信任外,有什麼理由不忌憚呢。在《琅琊榜風起長林》裡,黃曉明飾演的世子就敏銳的察覺到了這點,何為君臣,必須要有尺度、有戒備,先是君臣,才談情感,所以世子為人非常謹慎,無論上面給多大的恩寵,永遠都恪守本分,說話和做事非常恭順。


清歡閣主


梁帝很絕情,祁王是他的兒子,卻最終被他賜了毒酒;林燮是多次挽救他於水深火熱中的好兄弟,卻最終被他派兵腳剎;晉陽長公主是他的妹妹,卻最終被他逼死;林樂瑤曾經是他深愛的女子,卻在他的絕情下上吊自殺;還有念著林殊的太皇太后,梁帝也沒有聽從她的意思,執意讓謝玉殺死林殊。

另一方他卻並不昏聵無能,甚至還算得上是一個精明睿智勤勉盡職的好皇帝。

比如說識人用人之明,且不談幾十年之前,還在登基之初對林帥、言闕等等“滿朝賢能”的倚重,就看他今日的朝堂之上亦不乏柳澄、蒙摯、霓凰等等賢臣良將。

即便是參與黨爭的夏江、謝玉,也不失為能吏。

而沈追、蔡荃等靖王倚重的股肱之臣之所以能上位,雖然離不開梅長蘇的巧妙設計為他們提供了展示的舞臺和機會,但若沒有梁帝愛才惜才之心,又怎麼可能輕易遂了靖王和蘇先生的心願?

就連蘇先生這一介布衣,也因其“麒麟之才”而被皇上賜予客卿禮遇,他甚至慫恿自己看好的蕭景琰去私下結交。

這樣一個皇帝,怎能說不識人才、愛人才呢?

所以說,梁帝到底是昏庸無道還是勵精圖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閒庭信步舞人生


說起當時紅的一塌糊塗的《琅琊榜》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吧!說句不確切的話只怕是“數風流人物,盡在《琅琊榜》”像聰明睿智如長蘇。忠肝義膽如蒙摯、邦交伐謀如言候、城府極深如謝玉、譽玉、秦般若……重情重義如靖王,靜妃、霓皇、夏冬……還有……總之吧!精彩紛呈、造物主何以讓這許多風流人物盡情爆表。下面我們說說梁帝這個人。

怎麼說呢,老實說我很希望他昏庸一點,那麼我就不會有那麼多嘆息。

首先說:於早年的他還是勵精圖志的。(實在與昏庸扯不上關係)所以有了林帥、言侯、黎崇老先生等等一批弘股之臣。再加上一個德才兼備的皇長力,想來當時應是一番太平景象。

其次再說說其中期,殺伐決斷於一身的他(唉!連他自己都說“坐在這個位子上,人是會變的”)在皇權的操縱下,拋妻,滅子,殺友,誅臣……多少無辜盡死於此屠刀之下。滑族公主傾舉國之力相幫,還不是落了個無比淒涼的下場。所以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做的出那些事。只能說他太看重皇權以至殺伐決斷下雷厲風行處置得不留一絲餘地……想來他如果昏庸一點。我們或許能看到一個不一樣的結局……可惜沒有如果……

最後再說說他的晚年,他終於見識到了我們麒麟才子之麒麟手段。他之所以敗不是因為昏庸。是因為了解,還有比對手比自己還了解自己更悲哀的嗎。所以在此大悲大痛,即使我們長蘇已郎心如鐵可那句“也曾是你舅舅,小時候抱過你,帶你騎馬放這過風箏”仍然難勉讓小殊的心動了一下。所以啊,不是梁帝昏庸,是他皇權至上、剛愎自用,城府極深以至發生此無以挽回的悲劇!



為0的浪漫127023511


自古帝王多絕情,能坐到那個位置上的人都不是簡單的人。如果梁帝昏庸,那就不會重用“江左梅郎”。

至於他的殺伐果斷,作為一個帝王來說又算的了什麼,看看現實歷史上的洪武大帝朱元璋,追隨他左右的能人異士,隨便一個都有大才能。

但在登基後的31年裡,殺了多少人?每一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李善長都死在他的刀下,對於自己的兒子也非常的嚴厲。

帝王的眼光不是著眼於當前,他要考慮的是江山社稷,一切威脅到朕的江山的人,必須死

梁帝也是一樣的,他不昏庸,但是殘暴。

仁慈的皇帝不是被人搶了皇位就是昏庸無道。比如仁慈的朱允炆就被朱棣給搶了位置。



亮點分析師



莫羽妃


個人認為,不能果斷的說他是昏君。

作為一個皇帝個人認為,他並沒有殘害百姓,搞得生靈塗炭,想反的,他很重視民心,這一點就可以說明他並不是一個昏君。

但是如果說作為一個父親來說,他不是一個好的父親,對於自己權利的掌握,他要求不能有人個人撼動,這一點致使他最後做的所有錯事都離不開這一點,當然,作為一個統治者,應該都不希望自己的權利會被撼動,所以這也能理解。

所以說不能片面的認為他就是一個昏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