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是什麼


伊斯蘭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原意為“順從”“和平”, 指順從唯一的主宰安拉的旨意以及順從旨意者將獲得和平。其信徒通稱為穆斯林, 意即“安拉意志的順從者”, 並由此而能蒙受安拉賜予的和平與安寧。

伊斯蘭教是什麼

伊斯蘭教興起於阿拉伯半島氏族制社會劇烈變動的歷史時期。為滿足阿拉伯人建立統一民族國家的願望和改變社會經濟狀況的要求, 公元7世紀初, 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622年, 穆罕默德率信徒遷移雅茲里布 (後改名麥地那) , 建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烏瑪”, 從組織上奠定了伊斯蘭事業的基礎。經過多年鬥爭, 至631年, 麥加和阿拉伯半島其他地區的部落民陸續歸信伊斯蘭教, 承認穆罕默德的政治權威和宗教上的先知地位。632年, 穆罕默德逝世時, 伊斯蘭教已成為半島上阿拉伯民族的統治宗教。在正統哈里發時期 (6 3 2-661) , 隨著阿拉伯穆斯林軍隊的對外征戰, 伊斯蘭教的傳播地域越出了阿拉伯半島的範圍, 8世紀初, 影響已擴及亞、非、歐三洲, 由民族宗教逐漸演變為世界性宗教。

伊斯蘭教是什麼

伊斯蘭教為一神論宗教, 其思想淵源可溯及古閃族的一神觀念, 在形成的過程中亦受到西亞地區其他宗教和學說的影響, 並吸收或保留了古阿拉伯人的原始信仰、崇拜儀式和生活習俗中的某些因素。

伊斯蘭教由信仰 (伊瑪尼) 、宗教義務 (伊巴達特) 、善行 (伊哈桑) 三部分構成。

伊斯蘭教是什麼


其基本信仰包括:信仰安拉為唯一、至上的主宰;信仰以哲布勒伊來為首的天使;信仰《古蘭經》和以前諸經典 (《討拉特》《引支勒》《宰逋爾》) 為天啟;信仰穆罕默德為“眾先知的封印”和他以前的諸先知或使者;信仰後世生活、世界末日 (復活日) 的審判和天園、火獄的獎懲; (部分教義學家主張) 信仰一切皆由安拉前定。

其宗教義務主要有:唸誦“清真言”以作證安拉獨一併表白自身信仰, 此外還要按教法規定做好禮拜、齋戒、納課和朝覲等宗教功課 (在中國通稱“五功”) ;按規定做必要的淨身儀式 (即淨禮, 包括大淨和小淨, 在缺水的地方可行土淨) , 作為履行宗教功課的準備並表示信仰的虔誠;為“安拉之道”而戰 (後被大多數穆斯林放棄) ;遵守十項天命 (包括禁止崇拜偶像、反對信仰多神、不姦淫、不偷盜、應孝敬父母、善待孤兒和窮人等) ;行善、施捨、濟貧和做其他的善事。

伊斯蘭教是什麼


伊斯蘭教的基本經典為《古蘭經》和聖訓, 強調兩世吉慶觀, 宣傳善惡報應說, 主張萬事前定論, 提倡中庸之道, 以敬畏、虔誠、順服、行善、堅忍、自制、謙和、寬恕等品德為待人接物和處世行事的規範。其教法在潔淨、婚姻、家庭、喪葬、飲食、戰爭、貿易、借貸、利息、遺產等方面亦有嚴格規定或禁戒。

伊斯蘭教是什麼


伊斯蘭教的主要節日有宰牲節 (古爾邦節) 、開齋節、聖紀等, 在傳播的不同地區、民族和教派中還有各自獨特的節日和生活習俗。穆斯林以清真寺為宗教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心, 一些地區的道堂、陵墓、麻札、拱北等建築, 也被穆斯林奉為聖地、聖墓, 朝拜這些地區或建築成為他們宗教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

伊斯蘭教創立後不久, 因政見分歧出現了宗教分歧, 先後分化出什葉派和遜尼派。至9、10世紀, 各教派的宗教體制最終定型並延續至今。在宗教體制形成的同時, 教法學日臻完善。11世紀中葉, 艾什爾裡派的教義被定位官方信仰, 隨後由安薩里把它與蘇菲神秘主義合一, 形成遜尼派教義的最終形式, 併為世界絕大多數穆斯林所信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