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沒有網絡沒有人跡的山中露營什麼感覺?

蛋定騎跡


在山中居住的感覺真的很好,露營的感覺就不知道了,因為沒有露營過。

我的老家就在河南盧氏縣的大山深處。自小長大, 也沒有發現山區有什麼好,也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好,所以就長大了。

上學以後,雖然沒有徹底走出大山,但畢竟在縣城上班,既算山區,也算小城鎮。每逢假節日或是週末,仍然會回老家看看家中的母親。

特別是夏天,週末回家,沒有什麼要緊事,總是想在老家住上一晚。感受山區夜晚的寂靜、純淨。特別是沒有網絡的山區,一切都是那麼單純和無憂。

沒有網絡,就沒有了各方面電話的騷擾和繁雜事務的困擾。清淨的首先是自己的耳朵,沒有那麼多事,就可以悠閒地去看、去做自己喜歡看、喜歡做的事情。

到了夜晚,人們都睡的很早,雞兒進窩,牛兒進圈。白天歡實的狗兒、貓兒也都靜悄悄的。一家一戶早早得都熄了燈休息了。

習慣了晚睡,沒有網絡又不能玩手機的時候,你可以靜靜地或站、或坐在院子邊的石頭上,看天上的星星在眨眼,偶爾有流星劃過天際,勾起你年幼時通話裡的故事。

山風輕輕地吹,一陣一陣,拂過你的面龐,涼絲絲的。

心似天空一般沒有一絲雜念,什麼也不用想,什麼也不要想。

其實,在那樣的夜空裡,你已經神遊八極,在沒有邊際的世界裡隨意遊蕩。什麼都可以想,什麼也可以不想。

靜靜地坐著,自己也不知道想著什麼,時間彷彿停滯,也很快就是一個時辰。

躺在床上,習慣了耳邊的車水馬龍聲,歌舞昇平聲,嘈雜吆喝聲。你會發現,山區的夜晚會如此靜謐。看著窗外的月光,聽得到蟲兒的奏鳴曲,不知不覺間,一覺睡到自然醒。

住在老家的土房子裡,沒有網絡的夜晚美好有加。至於露營,除了房子和床有了變化,其他變化應該不多。

人一旦迴歸大自然,才會發現,大自然是如此奇妙、恬靜而又慈祥,善待大自然每一個純潔的靈魂。


全域鄉村


分享一下親身經歷。2004年和女朋友一起登八百里伏牛山脈(秦嶺支脈),等玩盡興時發現太陽已經落山,山路已經看不清,更可怕的是由於一直拍照片兩個人的手機都自動關了機。如果冒險下山很大概率會跌落山谷摔死。女友絕望地都快哭了,我心裡卻暗自高興,如果能在山洞裡住一個晚上,這絕對是一個又刺激又浪漫的經歷。晚上我帶著女朋友走進山洞,吃了最後的餅乾和火腿腸,喝了最後一瓶礦泉水,就靠在一塊大石頭上。女友緊緊地抱著我,我也為天賜良機和自己的小聰明而暗自高興。

隨著夜越來越深,夏天的山上也開始冷起來,而且山風也越來越大,帶有呼嘯聲。而且隱約地能聽到山上動物的叫聲。我開始有點兒害怕,剛才的小高興蕩然無存了。女友又冷又怕渾身開始發抖,我也開始凍得顫抖。我脫下襯衫包著女友把他抱在懷裡,安慰她不用怕,等四點多天亮了就下山。其實我此時除了冷最怕的是有野豬或狼進來。我讓女友從後面抱著我,我在前面拿一根木棒一直盯著洞口。一夜沒敢閉一下眼。等天空出現麻麻亮,太陽還沒出,我拉著女友蓬頭垢面地狼狽下了山。到了山腳下的大寺,我們在兩棵白果樹前燒了香,趕緊我東西吃。

第二天下午,女友表示要做我的老婆,現在已經有了兩個孩子。


濤哥的每一天


這個問題我有足夠的經驗回答。只是個人體驗,感覺因人而異。本文較長,沒耐心者慎入。

在此之前,我連續四年在江西與湖北交界的九宮山南坡做一個休閒農場,經常只有一個人在山上。方圓四公里荒無人煙,沒信號,僅有一條經常塌方的土路通往山下。這裡海拔1000米,在冬季經常降雪,重重關山,白皚皚聳立雲端。正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到了夜晚,寒風浩蕩,滿目銀裝,偶爾傳來一兩聲麂子的淒厲叫聲。我就著爐火,或閱讀,或煮杯咖啡,獨守長夜。

先提一點題主問題之外。

一個人到戶外露營,首先要克服恐懼心理。老實說,許多人沒有這個膽量。在深山,特別是晚上,心理不強大的人很難有淡定感受。平常你聽到讀到關於妖魔鬼怪的故事此時可能演變成事故。

第二就是安全問題。保暖,防止兇猛動物,防止意外受傷,急救通訊。具體措施有機會再細說。

第三,裝備。帳篷,睡袋,照明,炊具,開山刀,取火設備,水壺,登山鞋,衝鋒衣等。

回到題主問題,談談感受。

再次強調,一個人荒山露營的前提條件是具有足夠的戶外生存經驗。不建議小白冒險嘗試。

我自小在鄉間長大,後來外出讀大學、工作。雖然對戶外生活經驗不足,但至少對山中的環境有所瞭解。返鄉做休閒農場後對農場周邊比較熟悉。因此,對我而言,這裡不存在有生命危險的可能。即使如此,一個人在深山生活/露營,仍然需要極大的勇氣和生存技能。

我認為,真正的露營是一種帶有冒險性質的活動。汽車營地之類的露營至多算住一晚戶外酒店。確定某個露營地點後,儘可能蒐集相關資料,就天氣、氣溫、海拔、大型動物、森林類型、溪水汛期、交通狀況、通訊條件等信息做好備案。然後打點裝備,採購物資,帶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忐忑心情,充滿期待,歡快上路。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深山的季節比平地來得晚,氣候植被隨海拔變化。初入深山,隨著海拔升高,會有移步換景的感觀。森林漸漸濃密,氣溫漸漸下降。轉過一個山頭,或一樹山花映入眼簾,或一條小溪蜿蜒而去,在南方,大山就像魔術師,不斷給你帶來驚喜。這種旅途,宛如置身電影時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此中歡愉,唯有初戀時的約會可比矣!

山中景象,自是枯藤老樹,流水繁花,怪石浮雲,飛鳥走獸,無需細說。徒步或自駕於無人聲鼎沸、汽車奔馳的山路上,心跳會加快,但心思會放下。往常那種“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遺憾之坑此刻會被種種直觀的感受一一填平。你自由呼吸,你小心行路,你驚詫美景,你憧憬登高望遠的急迫,諸如此類,百般以“我”為載體的感受如潮湧來,化著滴滴汗水,又離你而去。放空,歸零,只要你樂意,舟行海上,馬放南山。你,已經融入深山……

又或,山路崎嶇,當歷經小小挫折。凡蚊蟲叮咬,腳板起泡,朽木橫路,溪水肥大之故障,得身幻悟空,極盡百般武藝化解。化險為夷的喜悅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頭腦中會跳出一個人來大聲對你說,嗨,你配得上這座山!

山是靜的。溪水潺潺不過是用一種直白的方式告訴你“我很安靜”。這種靜,直逼人心,令你像忘記鞭子的陀螺一般停下來。於是,見山是山,你從溪水的倒影,山谷的迴音中看到聽到原本的你。

話說李白當年,朝辭白帝,千里江陵,輕舟已過萬重山。寫不好李白的詩,你至少可以像李白一般雀躍旅途。如此這般,抵達目的地。擇一陽坡,視線高遠,距溪流足夠近又足夠離山洪遠。自己動手打造你獨一無二的露營基地。待一切就緒,該拾掇柴火,燒一壺山泉,犒勞這個似曾相識的你了。第一次你發現勞動創造快樂,第一次你體會佔山為王,第一次你遠離塵世,第一次你迴歸自然……簡直就是脫胎換骨的重生。

平生不在意的天空,你眼看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隱隱作痛襲上心頭。是時候了,生一堆火。劈柴,無馬可喂,架起炊鍋,做最燦爛的晚餐。山邊的晚霞繾綣,暮歸的鳥兒歌唱,溪流叮咚,炊煙裊裊。這是“我的世界”。天,地,人,三位一體,嗚呼,天下苦我久矣!看吶,看我放飛天性……(鄭重提醒,一人露營,切忌飲酒)從未有過的豪華餐廳,風餐露宿。

你是國王,指點江山;你是精靈,沐風而舞。

徐徐夜幕悄悄降臨,群山勾勒出天空輪廓。如果是夏夜,蛙蟲開始吟唱(冬夜唯風聲而已)。此刻,眾星拱月,傾瀉清暉。篝火雄渾矯健,乎乎作響。不知不覺四周陷入孤獨。你會記起昨日周遭人身邊事心頭憂,然則,俱往矣!以火為伴,天地作房,一如赤條條,無牽無掛降落人間。今夜,你有可能接近最真實的自己,重新審視你的內心。面對孤獨,沉浸孤獨,享受孤獨。孤獨是人生的本質。學會與孤獨相處不僅是心靈脩煉,更是一項生活技能。從“日暮蒼山遠”的孤苦伶仃直抵“風雪夜歸人”溫暖歸宿。

山裡的夜,濃厚深沉,像一張密縫的大網籠罩四野。一個人置身其中,越發渺小。示弱,打內心承認自己的無能,想明白“人生一世,草木一春”的殊途同歸。這並不意味失敗,真正的英雄是在認清自己的弱點後依舊愛自己。

保持篝火徹夜燃燒吧!(斯堪的納維亞篝火)鑽進帳篷,大山入夢。有什麼不是身外之物呢?太靜了,近乎透明的夢半途而廢,夜半醒來,今夕何夕?(會有恐懼,這很正常,至於如何克服,伺機再說)

山上的清晨,恬靜,溫柔,純潔。拉開帳篷透氣孔,放第一縷陽光進來。你像襁褓中的孩子,被世界溫柔以待。露水折射光芒,清風拂面,薄霧縹緲……

又補,由於資金問題,農場暫停。一直在努力,不會放棄。


1973年的彈子球


如果我要說感覺的話,我覺得應該是痛苦的!與世隔絕的!但非常值得!

為什麼說是痛苦的呢?

你的行李帳篷的自己扛吧,水得自己背吧!乾糧也得自己備著吧,路又那麼長那麼遠,山又那麼都那麼曲折,路上又沒有信號,不痛苦才怪!

記得我是2012面去爬了武功山,海拔1918.3米,花了我兩天一夜的時間,那種痛苦呀,至今都記得,白天曬的頭皮發麻,晚上冷的感覺快要掛掉了!但是依舊堅持,最後終於爬到了山頂,看著伊人的風景,突然覺得所有的痛苦都是值得的!不經風雨又怎麼能遇見彩虹呢?

痛苦並快樂著,放下手機,放下世間紛爭,去沒信號的山中露營真的非常重要!





Celsius小格調


我有過這段經歷,那是在2013年,在自己事業的十字路口徘徊無助,既沒有貴人帶路也無高人指路,上升無門後退無路,每天還都要面對工作上無休止的煩心事,聽到手機鈴響都會神經緊張。後來就背上行囊和釣具,到我們武鳴縣的大明山釣魚,那裡半山腰有一座70年代建成後就荒廢的水庫,景色優美魚兒肥大,有一米多的胖頭魚,老魚精都是水庫建成後投放的魚苗,那裡唯一不好的就是沒有信號不通路,方圓十里無人煙。本來計劃兩天一夜,沒想到一住就是10天,人類絕對是進化論的產物,思維意識會在短時間內由習慣性的墨守成規忽然就變得開放而活躍,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

剛到陌生環境需要克服恐懼,第一個晚上是最難熬的,聽著不遠不近蛤蚧的叫聲,貓頭鷹的哀嚎,昆蟲的嘈雜,擔心毒蛇的不請自來,還有鬼神論的影響,會讓第一個晚上特別難熬,抽完半包煙喝幾口烈酒才勉強睡入;第二天醒來,你會發現自己煥然一新神清氣爽,就像清理完內存的手機、重裝系統的電腦,看看昨晚的擔心是那麼多餘;適應之後就想著以此為原點向周圍拓展探索,看看有什麼新發現,因為這個時候你了無牽掛也不受外界的打擾,你會非常專注眼前要去做的事,在這裡想到就能馬上做到。後來從山裡出來的時候,給自己做了總結:找到自己的癥結所在!以前就是想得太多顧慮就多,自己嚇自己,想的都是問題,只有行動才是答案。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喜歡一個人的旅行吧,就如黃小琥《沒那麼簡單》裡面唱的:感覺快樂就忙東忙西,感覺累了就放空自己。


當然,自己一個人出行,尤其去到荒野外,一定要做好安全保障,不能盲目,下面是自己行囊必備,供參考:

第一點:要提前瞭解目的地的情況,天氣如何、附近是否有水源等等。我喜歡釣魚,就順帶漁具

第二點:食物要充足,帶一些輕便。耐飢的食品,壓縮餅乾是最好的選擇,再帶一些方便麵、麵條和大米,鹽、醬油等調料。

第三點:帶一些止瀉藥、跌打創傷藥、蛇藥、硫磺、打火機、小刀、透明膠等

第四點:出發前把裝備重新整理檢查一遍,例如帳篷是否漏水。

最後還是要強調安全,如果以前沒有過這樣經歷,最好找幾個伴一起,相互有照應,擔心受影響,帳篷搭得遠一點就行了。



廣西考察二哥


我也有個在人跡罕至的地方沒有網絡的體驗。剛開始是非常的恐慌,後來慢慢的靜下來,沿著河道走,終於走到了有人家有網絡的地方。看到有人家的時候,那種心情是無言能語的。

去年8月份中旬,我們在黃水度假。有一天,大家閒來無事,提出到附近的山中走一走。剛到深山的時候,海拔是1400多米,幾個人有說有笑,邊採山中的蘑菇邊照相,歡歌笑語,那種興奮的心情是在城裡無法體驗的。大家沿著有蘑菇的地方走,越走越沒路,要邊走邊找路,手腳並用,但這種感覺也是興奮的,手已經不能採蘑菇了,要找樹支撐著才能走了,腳下也是厚厚的腐爛了的枯葉,四周是茂盛的千姿百態的樹,光線也只能透過樹枝進來。有人想拍點視頻發朋友圈曬一下,才發現沒網絡了。此時,幾個人的心一下緊了起來,說萬一遭蛇遇野動物咬了怎辦,萬一人摔了怎辦,沒人來救啊,好多怎麼辦怎麼辦把幾個人說得世界末日到了,都沒精神地癱座在地上。死一般的寂靜之後,大家決定只開一個人的手機,其他的關機,以節約能源,又邊走邊找河道,沿著河道走,終於三個小時候後,看到了一戶人家。當時的那種心情無言能語的,高興興奮都不能形容。


田田的天狗6699669933


總之,哪種感覺,很複雜,矛盾。

迷糊中盼著天亮,提心吊膽中還有激動小興奮。

無所事事想做點什麼又什麼也不想做,發呆,閒逛。說無聊吧,還可以去欣賞風景拍照;說心情平靜吧,還期盼著有人聲。

應該有三四年了,五一黃金週,負重穿越太行山,翻越王莽嶺的時候,趕上中午就是暴雨,哪個狼狽就不說了。

野外本來就沒路,和領隊分開找宿營地順便探路,老天爺不給力,天黑的早,迷路了。

只有在一塊還算可以的斜坡上搭帳篷。

一個晚上,在和帳篷的鬥爭中迷糊過去的。

帳篷自己就往下出溜,除了密密的樹林就是溝壑懸崖峭壁的,實在找不到更合適的地方。

哪個時候,你是真的好盼望有個人出現,哪怕從天而降。能說句話心裡也是安慰。

沒信號,聯繫不到人,著急都沒用。對講機還沒電了,甭提了。

第二天,矇矇亮就趕緊尋找小夥伴去了,再不想待了。

人還真是群居動物,一個人在深山老林,也不知道在終南山修行的人,都是怎麼過的。

真不建議到沒有網絡人跡罕至的地方探險、宿營。

我是酷妹兒,一個業餘旅遊愛好者,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請動動手指點贊、關注:酷妹兒圈。

酷妹兒會持續為您提供更多的信息分享……

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謝謝! 如果有旅行方面的小問題,我們一起探討~~





酷妹兒圈


當城市喧囂掩蓋內心的顫動,小萱也總會幻想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生活;也曾不停的走,不停的找,在不同的地方安營紮寨,只為尋找內心深處那個熟悉的棲息地,是故鄉?還是遠方?我不知道。



有一種美好只存在於兒時抵達不了的風景裡。

小萱老家村莊後面不遠就是山,那座山是小萱兒時最好的夥伴。小萱高興的時候會跑到山上,興奮的像只鳥兒一樣跳來跳去的;傷心的時候也會跑到山上,找個隱蔽的地方大哭一場。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小萱的玩伴,最愛聽的就是林間風吹鳥鳴。小萱甚至會把自己設想成為成群螞蟻中的一員,每天都在綠叢林中生活,草叢也變成參天大樹,一個小水坑也會是一片大湖,瞬間覺得特別有意義,經常玩得忘乎所以。




《夜鶯》中的一位老人和都市小女孩在山中迷路,成就了一次難忘的心靈自由之旅。無論是老爺爺還是小女孩,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都將會是最美好的禮物。


當你厭煩了城市的快節奏,生活也因重複變得索然無味,不如放慢步伐,沉澱自我,褪去所有的浮躁,親近自然,與鳥語花香為伴,享受陽光透過叢林照射在皮膚上的感覺,找回兒時單純的心性。(當然前提要確保安全)

能否覓得一方淨土,來安放脆弱的靈魂??


小萱視角


我是過來湊熱鬧的。

首先,我沒有過露營的體驗,其次也沒有痴迷於網絡的感受(好象那是年青人的專利,哈哈)。

我想說的是,網絡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優勢與日俱增。

網絡興起時,參與其中的只是青年人,尤其是網絡遊戲讓某些少年的痴迷,影響學業,年青人手機不離手,影響了正常生活等,老年人看不慣。

後來的發展讓我們這些老年人也未曾預料。

當我們這些老年人習慣了網絡購物、習慣了網絡聊天、習慣了網絡學習、習慣了網絡……後,一發不可收拾,也是機不離身,忙的不亦樂乎。

問題來啦,看多了手機,眼晴更花了,手臂更酸了,坐的時間太長,腰也不聽使喚了。

真應了那句話:有其利就有其弊。

怎麼辦?

想說放棄,已經不可能了,只好自己管好自己吧,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

真想到寂靜的山林中去過上一段時間,沒有網絡,只有潺潺的溪流、沒有嘈雜的人聲,只有鳥語花香。



詩佩細語


說實話,我一直都在找這樣的機會,去一個沒有網絡、沒有信號、人煙稀少,又非常安靜的地方呆上幾天,靜靜的發幾天呆,不受任何事物的打擾。。每天睡到自然醒,睜開眼睛就可以看見遠山、藍天白雲,聞著散發著樹葉芳香的森林。。。聽著流水、蟲鳥的嘀鳴。。。支開一張小桌,擺放好茶具喝著香茗,看看書,畫些畫,散散步,發發呆,放空一切思想。。那是多麼愜意的生活啊😊😊😊🍀🍀🍀。這樣呆上幾天,再返回現實中你將滿血復活,又以飽滿的鬥志全身投入工作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