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要拍好人像其實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專業也要修養。你怎麼看?

柳侍墨


人像攝影應該是在攝影門類當中最難的一種攝影方式。一個好的攝影師,要經過十幾年、幾十年的磨練,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稱職的人像攝影師。人像攝影師,看似簡單的瞬間的抓拍,實際上是多年磨練、多年鍛鍊、多年苦練的結果。在拍攝人像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人像拍攝。首先,如果是你請來的模特,這個時候就可以根據模特的特點和你自己的想法,結合跟模特的溝通進行拍攝,拍攝出一組比較理想的照片。但是有的時候並不是這樣,很多時候都是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你看到了一個非常好的人像攝影作品畫面出現,這個時候就需要攝影師迅速做出反應,及時調整相機各種參數,在極短的時間抓拍到最美的瞬間。這是體現人像攝影師硬功夫的大考。下面圖片在北京一座公園內抓拍。



飛豬遊俠天地行


攝影本身就是一門藝術,如果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攝影師,還真的需要下一番功夫!只不過,在社會快速發展的當下,攝影貌似入門門檻很低,人人拿起相機就能拍攝,加上目前單反相機有“傻瓜”模式,所以,稍微瞭解一下相機功能,就能上手。但是,如果要想成為專業級別的攝影師,就要用心了,也確實需要系統化學習。如何系統化?下面本人的一點經驗,分享給大家!

1、美術功底

現在的大學攝影專業,美術是必考科目,比如素描,就是考查利用線條與明暗調子準確地塑造人物形象與光線的能力,再如速寫,主要考查觀察生活與記錄生活的能力,特別要對對象特徵畫面構圖的能力。這些能力,都是為以後攝影打下基礎。




2、藝術修養功底

當然,美術也屬於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但藝術領域極其寬廣,比如:音樂、建築、舞蹈、文學等等,這些知識,都會為攝影作品帶來靈感,懂中國書法,就很容易攝影的“留白”原理,懂音樂,攝影作品就會有韻律,懂文學,攝影作品就會具有故事或詩情畫意。

3、關於攝影的一些專業理論知識

關於攝影方面的知識,攝影史、相機的原理、透視學等等,(以單反為例)比如:光圈、快門、感光度、白平衡等等!這些知識都要有所掌握。

4、色彩理論知識

攝影是光的藝術,大自然色彩斑瀾,用攝影的語言來記錄生活,表達情感,是一種很好的手段。而對色彩的知識要有所瞭解,比如什麼是暖色、什麼是冷色,黑白灰對比、色彩的明度、色相等等,這些知識一樣要一一掌握。



以上,從四個方面來簡易分享,總之如果想成為專業級別的攝影師,要了解很多,也要學習很多!(圖片來源於網絡)


場大人創始人彭志穩


人像攝影是以被拍對象的形象、容貌、精神狀態來表現具有藝術效果的影像。所以說,要拍好人像的確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系統工程。

首先,攝影師要根據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對象、不同的目的需求,用自己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去判斷去分辨,按人像攝影的劃分原則,用記錄類人像、藝術類人像和商業類人像的不同的拍攝方法和不同的技術手段,立足於各類作品相應的評價標準和表現手法來進行拍攝。在這個系統工程裡面,攝影師除了要有以上專業知識以外,還應具備很強的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以及臨場的抓拍能力,用平時積攢的藝術修養、語言表達能力和圖片語言表達能力去有效的調動或抓取被攝對象。所以說,真正的人像攝影師是必須要具備專業知識和藝術修養以及個人魅力的。例如:記錄類人像:以表現樸實無華、純真自然。一切利用現場環境,不施用任何攝影技巧和手段,忠實於原貌的把拍攝對象的形態、表情和現場環境加以記錄;商業類人像:一切以客戶要求為前提,採用專業的構圖、用光、影調、色彩等一系列的攝影技法,把照片拍的很美,讓人賞心悅目;藝術類人像:通過影像中人物和畫面中的各項元素構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形象來詮釋攝影師的思想觀念和內心情感……

所以說,在我看來要拍好人像的確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求人像攝影師不但要有好的專業知識水平,更要有較好的藝術修養。


李姐的影像


攝影就像一條登山路,不是攝影的問題,也不是路的問題,而是此時此刻,你沒有心情拍確錯過了人生最美的風景!


半路出虢


人像其實是一種緣分。講求的是攝影師和模特之間的那種眼緣關係。

一個修養不好的模特可能反而會出片,而一個修養好的攝影師不一定就能夠出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