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的植樹宣傳畫:種樹綠化,美化環境


時下桃紅柳綠,又是一年踏青季。戶外欣賞美麗景色的同時,有一個活動不該忘記,那就是植樹綠化。圖為50年代的植樹宣傳畫綠化祖國。

掀起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新高潮。一群青年工作者,手持鐵鍬樹苗,春暖花開之際來到戶外荒地種樹造林,美化環境。

植樹綠化是一項世界性的活動,可以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每年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不少人的環保意識。歷史上也是由來已久。

南北朝時期,一位叫做韋孝寬的官員最早提出了在路旁植樹,取代用來計算道路里程的土臺的方法。我國植樹節一開始是清明節時分,後來改為了3月12日。

圖為種花植樹美化環境。花花草草,極具欣賞價值的同時,其環保功能也是不可忽視的。

據國際上的農業專家計算,一棵50年樹齡的樹,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害氣體、增加土壤肥力、涵養水源方面也都貢獻不小。

50年代的時候,我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掀起了全民植樹造林的高潮,不少荒地荒山大變樣。圖為植樹綠化,維護生態平衡。

大家動手,植樹栽花美化環境。學生時代,基本上都有過植樹活動的經歷。現如今的植樹環保觀念,更是深入人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