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探索宇宙奧秘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由此產生的天文學更是一門深奧難懂的學科,所以我們常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來表達一個人的博學。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天文望遠鏡

涉及天文必不可少的是對海量觀測數據的處理與計算,以及對三角形、球體、圓等幾何元素性質的研究。“勾股定理”是人們發現的最早一個關於直角三角形的性質。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如圖,在Rt△ABC中,已知其中兩邊a,b,可以求得第三邊。但是如果在Rt△ABC中,已知一個角(如,A=3°)及一條邊c(如,c=60),如何計算邊a及b的值呢?(*)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對於古人來說,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是基於航海(根據恆星位置來確定夜晚時間,需要測距)等實際需要,他們必須克服困難。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著名數學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Hipparchus

Hipparchus是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天文學家,關於他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學術成就也主要都來自Ptolemy的記錄。Hipparchus首先使用“緯度和經度”來確定地球上地點的位置,倡導古巴比倫人的將圓分成360°的劃分法,並且曾編過850個恆星的目錄,但這些都不足他下面的這個成就引人注目。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為了解決(*),Hipparchus將Rt△ABC放到圓中來研究。如圖一,易知弧BC所對圓心角∠COB是圓周角∠A的兩倍,記為∠COB=2∠A=2α。


Hipparchus使用60進制,並取直徑|AB|=120,周角為360°,結合幾何的方法將弦長|BC|表示為2α°弧BC的函數,並製作成“弦表”。


可惜此原表早已遺失,我們只能從托勒密Ptolemy的《天文學大成》(Almagest)一書中瞭解改進以後的“弦表”及其推導過程。詳情見附錄[1].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圖一(半徑|AB|=120)

《天文學大成》(Almagest)第二卷載有現存最古老的“弦值表”。如下圖,表格左邊三列為希臘文,右邊三列為譯文。Arcs指有一定角度的弧長、chords指對應的弦長,從“弦表”知,Arcs=4°時,chords=4;11.16≈4.187778. 即,4°弧長所對應的弦長值約為4.187778,我們用符號ch( 4°)≈4.187778表示。


【注】:4;11.16為60進制計數法,轉換為10進制,4;11.16=4+11/60+16/3600≈4.187778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Almagest中的“弦表”相當於給出了0-90°的每隔15′的正弦值

那這與解Rt△ABC有什麼關係呢?我們再次回到圖一,ch( 4°)≈4.187778,相當於在直徑|AB|=120的圓中,圓周角2α=4°所對弦長|BC|≈4.187778. 到這裡,估計大家也發現了,這不就是我們學習的“正弦”的變形嗎? ch(4°)與sin(2°)的關係如下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圖一(半徑|AB|=120) 右圖α=2°

有了Hipparchus的“弦表”,我們能輕鬆解決前文提出的問題:在RT△ABC中,已知A=3°,c=60,求a的值。根據“弦表”,ch(6°)=6;16.49≈6.28027778,則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解決了直角三角形問題,那如果是銳角、鈍角三角形又如何根據“弦表”求邊長呢?Hipparchus有一個漂亮的想法——通過作高線可以轉換為直角三角形,然後查表計算。如圖二,如果已知∠A及邊a、c,解邊b的步驟如下:



1. 作BG⊥AC,根據∠A計算出∠ABG,查“弦表”,並計算|AG|

2. 勾股定理計算|BG|.勾股定理得|CG|。

3. 因此b=|AG|+|CG|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圖二 銳角和鈍角三角形的情形

太漂亮了!利用“弦表”並結合“勾股定理”,Hipparchus能很順利的解三角形的邊或角,也即球面三角形中弧與弦的轉換,而這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正弦”。Hipparchus的“弦表”讓一門全新的學科——“三角學”誕生了,所以後世將Hipparchus稱為“三角學之父”。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根據上面的敘述我們知道,Almagest中的“弦表”建立在“圓”的基礎上,描述了2α°弧BC與其對應弦長|BC|的關係。到了公元5世紀,印度數學家阿耶波多(Āryabhaṭa)意識到實際應用中只需要考慮弧BC對應的半弦長|BD|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阿耶波多(Āryabhaṭa)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印度數學家,著有《阿耶波多文集》,由於他對科學的巨大貢獻,1976年,印度將其第一顆人造衛星命名為“阿耶波多人造衛星”。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在三角學上,Āryabhaṭa將圓周等分為360*60=21600等分,根據周長21600=2πR,取R≈3438(此處理方式可看成“弧度制”的雛形)。據此得到α=3°45′時,|BD|的值為225。用符號表示:jya(3°45′)=225。

因為sinα=jyaα/3438,取R≈3438,這裡的|BD|類似於中學課本中的角α的“正弦線”,從“弦長|BC|”到“半弦長|BD|”,Āryabhaṭa離現代意義下的“正弦”概念只差一步,而這一步屬於10世紀的阿拉伯數學家艾布*瓦法(Abu a1-Wafa’,940~998)。

Wafa對“正弦表”作了一個深刻的改進,在Āryabhaṭa“半弦”的基礎上,Wafa不再使用“半弦”來作表,而是使用了“半弦”與半徑的比值|BD|/|BO|,這正是α°在現代意義上的“正弦值”。除了對概念的改進以外,wafa得到的“正弦值”精度也著實厲害,以sin30′為例,wafa計算得到60進制下的值為31;24;55;54;55,轉化為十進制是0.008726536673.這與sin30′的精確值相比要直到小數點後9位才有出入。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但是,Wafa的“正弦表”依然建立在“圓”的基礎上,這裡的角度α°依舊是指α°弧。到此,“正弦函數”基本成型,但是依舊是存在於“天文學”著作中,數學家們的下一步工作是將“正弦表”變得更加精確,並讓以“正弦函數”為代表的“三角學”從“天文學”中解放出來。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13世紀,阿拉伯數學家納西爾.丁(Nasir ad-Din, 1201-1274)的兩部數學著作——《橫截線原理》和《論四邊形》,內容儘管很平常,但是它仍值得我們記住,因為它們最早把“三角學”作為獨立的學科進行論述,使“三角學”脫離了“天文學”。自此以後,三角學在韋達等著名數學家的大力推廣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其中包括大量的三角函數公式的發現與證明,以及17世紀以後的“多元發展”、20世紀的概念歸一統,這裡摘取部分重要節點。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一).16世紀以前,“正弦函數”都是在“圓”內討論的,哥白尼的得意門生——奧地利數學家雷提庫斯(Rhaeticus,1514—1574)的《三角學準則》改變了這一格局,將正弦函數的定義直接建立在“直角三角形”上,即sinα=對邊/斜邊。這是我們在中學時候學習的定義。但遺憾的是,17、18世紀的數學家並沒有關注他的定義方式,而是繼續使用“圓”內的線段來表示“正弦”.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二).18世紀,英國著名數學家威爾森將角度從銳角推廣到鈍角、辛普森(T.Simpson)開始考慮鈍角所對三角函數的正負問題.

(三).18世紀,歐拉在《無窮小分析引論》中首次用單位圓來定義“正弦函數”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四).19世紀,“正弦函數”的定義呈現多元化態勢,角度被推廣到任意角。到了20世紀,基於直角座標的

“終邊定義法”在多種定義中脫穎而出,“幾何線段”定義則被人們遺棄.也正因為如此,數學家們開始更多的關注“正弦函數”的圖像與性質.

“正弦”函數的前世今生,和我們想的一點都不一樣。


附錄【1】.《古今數學思想1》(M·克萊因).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