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對人體有害嗎?為什麼?

陳翔六點半藝人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在我們工作及生活中,經常遇到類似問題,有時確實讓醫生很難回答。

世上本沒有對錯,看問題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任何事物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去判斷。我們思維模式都是片面的,一個角度的認識不能代替或否定另一個角度的認識。正確全面地認識現實事物,需要我們權衡利弊。

青黴素是典型的抗生素,它是從青黴菌培養液中提製的藥物,是一種能夠有效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青黴素的出現,使人類找到了一種具有強大殺菌作用的藥物,結束了感染性疾病幾乎無法治療的時代。青黴素更得到了廣泛應用,拯救了數以千萬人的生命。估計每個人都有過感染性疾病吧!也就是很多人都以使用過抗生素經歷。抗生素好處太多,所以不一一贅述了!


我們老祖宗說過一句話,也適用於抗生素,估計大家都聽說過“是藥三分毒”,抗生素也有很多副作用如過敏、肝腎功能損害、菌群失調、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耐藥性增加、二重感染,但這種出現前提就是亂用抗生素。

總而言之!抗生素不能簡單用有害這個詞語描述,任何藥物在合理及規範使用(包括抗生素、中藥),對身體都是有利。如果不使用藥物,疾病對身體危害才大,甚至波及生命。但亂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任何藥物,對身體都是有害。


耳鼻喉科高醫生


(耳趙問答190145)任何藥品的使用都應在有正確的指徵,在一個合適的劑量、劑型、時間、使用部位使用,超過安全範圍就容易出現身體的損傷,抗生素也不例外。

抗生素裡比較常見的副反應有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的過敏反應,大環內酯(紅黴素、阿奇黴素)的消化道反應,氨基糖苷類抗生素(慶大、鏈黴素)的耳毒性和腎毒性反應。

抗生素大部分不良反應和使用的劑量有關,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的耳毒性除了和使用劑量以外,還可以患者的遺傳有關,極少人的線粒體 tRNA 有遺傳性缺陷,這些人對氨基糖苷類藥物處於超敏狀態,使用一次就有致聾可能。


耳科趙醫生


抗生素的發現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福音,在我們古代不發達的醫療環境中,很多人的壽命其實是十分短的,究其原因很多是由於藥物的缺乏,很多患者就是由於簡單的感染就可能喪命。所以後來有了抗生素對於感染的控制有了很大的幫助。

但是不是抗生素就是“神藥”,一點副作用都沒有呢?其實不然,現如今我們的醫療工作中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就包括規範我們的抗生素使用。

物極必反這個詞對於我們的健康而言形容起來是十分恰當的。不管是對於飲食(暴飲暴食),飲酒,吸菸,還是藥物治療等,過量的使用對於我們的身體都是存在一定的損害的。

就比如我們的抗生素,大家應該都知道在我們的胃腸道等系統中都存在一定數量對我們身體有益的細菌,這些細菌可以在維持我們身體的平衡中起到極大的作用。但是一旦抗生素過量使用的話,很多細菌將被消滅,對於身體穩態的維持將大打折扣。

其次就是對於我們整個社會來說,在過去的醫學治療過程中某些醫療機構不太重視抗生素的管理,導致不管什麼疾病都常規把抗生素用上。慢慢的細菌就一代代被篩選,就符合我們優勝劣汰規律,這就是所謂的超級細菌,抗生素也就不再管用,就需要研製符合現在特點的抗生素,對於患者來說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們現在一定要開始規範我們的抗生素使用,在有指徵時才制定一定的計劃。

小科普:要說抗生素完全沒有壞處是不對的,當我們沒有規範使用時,抗生素的危害其實是相當大的,但是我們利用抗生素在正規的指導下應用,對於我們疾病的治療是十分有效的。


企鵝郭醫生


抗菌素能殺死或者抑制致病菌繁殖,起到消除體內感染灶的作用。正常情況下,人體內的腸道,口腔,體表皮膚,泌尿生殖道寄居著大量細菌,這些細菌是人體正常的定植菌,一般情況下不致病,各個菌群之間在數量上和活力上相互制約,形成生態平衡,最典型的是腸道菌群,一旦平衡被打破,某些種類的細菌在數量上占上峰,會大量繁殖,造成菌群失調,如長期大量使用廣譜抗菌素,會破壞腸道的益生菌,使艱難梭菌大量繁殖,引起抗生素相關的腹瀉,也叫作偽膜性腸炎。長期大量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廣譜高效的抗菌藥物,如嚴重肺部感染使用碳青黴烯類的美羅培南,糖肽類的萬古黴素等,還會篩選出真菌感染,因此,抗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選擇的抗菌藥物品種不合理或者劑量不恰當,不僅不能治療感染,還會誘發二重感染。

其次,抗菌藥物都需要經過肝臟代謝以及腎臟排洩,對肝腎功能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如氨基糖苷類藥物的腎毒性,耳毒性在臨床並非罕見,抗結核藥物的肝毒性也不少見,還有青黴素類以及頭孢菌素類引起的過敏反應也很常見,如果發生了過敏性休克搶救不及時,還會有生命危險。大環內酯類藥物如克拉黴素的心臟毒性,尤其是在於西沙比利,特非那丁等藥物聯合使用時,發生頻率會增加,喹諾酮類抗菌藥如各種沙星類引起肌腱炎的風險也不可忽視,雖然發生頻率罕見但是後果嚴重,這類藥物的中樞興奮引起的失眠,誘發驚厥等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也要高度警惕,對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因此,抗菌藥物不應該濫用,確診有細菌感染時才能使用,普通感冒,流感,等病毒感染都不是使用抗菌藥物的指證,抗菌藥物並非級別越高效果越好,要根據感染部位最可能的致病菌選擇最敏感性最好,病灶組織濃度最高,級別最低,不良反應最少的品種,還要考慮性價比,並不是抗菌藥越廣譜,級別越高越好,而是針對性越強越好。


藥師日誌


抗生素不是一個藥,沒法去講有害無害,抗菌藥不是所有都有不良反應,討論有害無害,就不應該討論一類藥,而是要具體某一種化合物。否則就毫無意義。

具體病情,臨床大夫排兵佈陣,比如肺結核應用異煙肼利福平,都有很大不良反應,但是為了治病,也要一邊查肝功,觀察神經損害,一邊繼續用藥,因為抗結核藥裡這兩個還是比其它適合作為一線用藥,如果因為不良反應不能用了,比如嚴重肝炎,那再換別的藥呀。


伊伊醫療


抗生素本身對人體無害。濫用抗生素會影響人類以後的健康,但依然對人體無害。是不是有點繞?其實不難理解,因為抗生素作用的是微生物等,它一般不會直接作用於人體,自然不會對人體有害。但如果它控制不了微生物或是因為它使得微生物更難以控制,那它對人類健康就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再提到另一個概念:超級細菌(多重耐藥性細菌),即泛指那些對多種抗生素具有耐藥性的細菌。抗生素可以殺死細菌,但對抗藥細菌同樣起到了篩選作用,即那些擁有抗藥性的細菌沒有被殺死而沒有抗藥性的細菌被殺死了。隨著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藥性細菌比例大大增加,久而久之,抗生素對細菌失去了作用。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細菌所引起的人類疾病就非常難治。抗生素是一大類物質的總稱,能殺滅大量細菌。如果這些抗生素繼續濫用,那就會催生出更多的超級細菌,然後,我們人類因這些細菌而引起的疾病就更難治癒。

這就是抗生素濫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細菌抗藥性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合理使用抗生素才不會產生那麼多超級細菌。


翦翳翎


用藥恰到好處是治病,用藥過了就是害。如今人咳嗽一聲都骨折。抱著的孩子掉地上就多處粉碎性骨折。那孩子是陶瓷的麼?幾個月的孩子骨膠質多,西醫更懂吧!

你們是科學家。抗生素也是西醫醫院醫生專家藥廠生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