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化到底好不好?

好美麗的天空


我們知道,隨著工業化的進程,大氣汙染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已經構成影響公共健康的重大問題。呼吸系統疾病不僅發病率高,許多疾病起病隱襲,肺功能逐漸損害,致殘率也高,給社會和國民經濟帶來沉重負擔。

霧化吸入療法是利用氣體射流原理,將水滴撞擊的微小霧滴懸浮於氣體中,形成氣霧劑而輸入呼吸道,進行呼吸道溼化或藥物吸入的治療方法,作為全身治療的輔助和補充。與口服、肌肉注射和靜脈給藥等方式相比,霧化吸入療法因藥物直接作用於靶器官,具有起效迅速、療效佳、全身不良反應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等優勢,被國內外廣泛應用。

由於肺組織本身的特性,吸入療法尤其適合呼吸疾病的治療,肺部有巨大的肺泡表面積、豐富的毛細血管網、狹小的氣血通路、低酶活性、肺泡細胞膜較薄、肺深處較慢的清除速率,非常適合藥物在肺部發揮作用。因此吸入療法可使藥物直接作用於靶器官,具備起效迅速,療效佳,全身不良反應少的優點。而在常見吸入療法中,霧化吸入具有諸多優勢,霧化吸入療效確切,適應證廣泛,潮式呼吸既可有效,無需患者刻意配合,使用簡便,無需特別學習,可使用高劑量藥物,可同時輔助供氧,可實現聯合藥物治療。

霧化吸入療法覆蓋十大呼吸系統疾病領域,為醫務人員開展規範的霧化吸入治療工作提供了參考,具體可用於以下呼吸系統疾病:


常用的霧化藥物主要有四大類, 一、 吸入性糖皮質激素:為最強的氣道局部抗炎藥物(ICS),國內已上市霧化劑型吸入性糖皮質激素包括布地奈德(BUD)、二丙酸倍氯米松(BDP)和丙酸氟替卡松。二、支氣管舒張劑:短效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SABA),包括特布他林和沙丁胺醇,短效膽鹼受體拮抗劑(SAMA),包括異丙託溴銨。三、抗菌藥物:我國目前尚無專供霧化吸入的抗菌藥物製劑,不推薦以靜脈製劑代替霧化製劑使用。四、祛痰藥:包括N-乙酰半胱胺酸和鹽酸氨溴索,但鹽酸氨溴索霧化劑型國內尚未上市。

總之,霧化吸入療法是治療呼吸系統相關疾病較為理想的常用給藥方法,適應人群廣泛(包括嬰幼兒、重症患者等)。另外通常稱為“呼三聯”的三大藥物(地塞米松、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不適合霧化用,需加以注意。

參考文獻:

霧化吸入療法在呼吸疾病中的應用專家共識(2016 )

兒童常見呼吸道疾病霧化吸入治療專家共識(2012)


南開孫藥師


霧化治療是利用氣體射流遠離,將水滴撞擊成為微小霧滴懸浮於氣體中,形成氣霧劑而被吸入呼吸道,以進行呼吸道溼化或藥物吸入的治療方法。

霧化治療這種方式可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的疾病,霧化這種治療方式現在應用比較廣泛,這是因為這種治療方式較其他常規的治療方式有其獨特的優點。霧化治療具有見效快、藥物副作用少、縮短病程、操作方便等優點,與其他擇口服或注射藥物相比,霧化吸入可迅速將藥物成分送入肺部或呼吸道,這樣患者的病情不但能迅速得到控制,患者的症狀可迅速得到緩解。這種給藥方式操作起來簡單,患者也不會感到痛苦,因為患者不會嚐到藥物的苦味或者是注射的疼痛,患者更易接受。

與其他治療方式比較,霧化治療手段原理簡單,藥物直達患處、用藥方便,只要能夠做到對症下藥、堅持治療的情況,一般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所以現在臨床上應用是比較廣泛的。


肺氣腫慢阻肺科普學堂


霧化治療是將藥液霧化成微小的水滴作用於局部治療的一種方式。霧化吸入是很常見的一種治療方法是沒有那麼大危害的,是藥三分毒,那肯定是有副作用的,但是沒有人說的那麼嚴重。與靜脈輸液相比,霧化多用於呼吸道疾病,兒科也常用。這種治療作用於局部,比如咽部、呼吸道,比起靜脈輸液對全身的副作用更小,也更安全。


偷猹的瓜搞笑娛樂


霧化,可以,見效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