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辨燕魚是野生的還是人工的?

愛出色訂製攝影


想要辨別燕魚很簡單。因為有很多品種都是人工雜交的。我們所說的家燕(雲石,熊貓紅背等等五顏六色的那種)是經過60多年各種野生斯卡(有的還有埃及和長吻)人工雜交出來的品種,野生是不可能的。家燕被歸類到了三大神仙中的斯卡類,就是人工斯卡。斑馬和銀燕神仙比較特別,但是也屬於人工斯卡,但由於形態顏色和野生斯卡更接近,所以造成了不少混淆,但其實還是非常好區分的。

1.棟線。野生斯卡棟線的顏色和邊界清晰,粗細均勻且沒有彎曲。眼睛和尾根各一條細的,中間兩條粗的,兩粗棟線之間可能會有隱約半條或者三角型棟線痕跡(比如秘魯)。要是棟線邊界不整齊,彎曲,粗細不均,斷棟或過多過少都是人工培育過的表現。雜交的棟線一般會多,比如說斑馬燕。人工N代的棟線一般會少或斷,或者出現彎曲,比如說銀燕。典型雜交人工培育的品種

2.噘嘴。很多埃及和野生斯卡都有噘嘴的形態,噘嘴是野生燕魚的一個重要特徵。但並不是所有的燕魚都有噘嘴的形態。如果你的燕魚有噘嘴的形態不一定就是野生的,有可能是離野生種代數不會差的太遠。

3.體色。野生斯卡背上可能會出現紅色或者棕色的斑點。野生斯卡的背部臉上經常出現反射的藍光。

4.紅眼。不少野生斯卡成熟後眼睛是紅色的。也並不是所有野生斯卡都是紅眼。

還有很多沒有介紹的野生斯卡,種類太多差別也不大,即使是野生的也會存在雜交的情況,就不要糾結是不是野生了。個人觀點是,養魚本身就是為了陶冶身心的,沒有必要一味地追求野生種類。


以上皆為個人經驗所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YEE水族世界


野生魚口感細膩,有嚼頭,烹飪時散發出來的味道及口感和養殖魚大不一樣,因為養殖魚會用一些催生劑導致魚長的快,長得快的魚並不是細胞分裂加快,而是細胞體積增大,肌肉中單位面積裡的細胞數量減少,肌纖維變粗,吃起來口感自然不同。當然,如果單從外表來看基本上是無法分辨出野生還是養殖的。


忘記三分王


野生魚腥氣會比較少,然後它的肉質特別細膩,因為沒有餵過飼料的原因,所以它的肉質細膩,像人工養殖的這種飼料喂的,她長的太快了,所以肉質就不細膩了,吃起來會特別的腥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