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車站出入口如何施工?實例項目解析,一文輕鬆掌握

一、工程概況

案例工程為青島地鐵2號線芝泉路站,車站主體為暗挖單拱雙層結構,全包防水,車站中心裡程處拱頂覆土約16m,車站中心裡程為YSK28+688.221,車站起訖里程為YSK28+ 543.171~YSK28+778.971,全長235.8m,標準段開挖跨度為21.62m。車站設3個地面出入口、1個預留出入口,1個消防專用出入口、1部無障礙電梯和3組風亭。


地鐵車站出入口如何施工?實例項目解析,一文輕鬆掌握


A號出入口出地面段位於海信商務樓門前,出入口開挖邊線距離海信商務樓約5.7m。開挖長度為83.79m,其中明挖段17.67m,暗挖段66.12m。芝泉路站A號出入口開挖跨度:標準段8.3m,人防段9.3m,開挖高度:標準段8.3m,人防段7.7m;埋深7.9m~19.2m,拱頂位於微風化帶,採用“CD”法施工。

二、施工重難點

1、鄰近建(構)築物、地下管線及相應措施海信商務樓距離A號出入口開挖邊線約5.7m,與車站垂直距離約10.5m,海信商務樓為13層框剪結構(地上12層,地下1層),基礎形式為獨立柱基,基礎埋深約5.3m;A號出入口暗挖段局部下穿賽維家電樓房,該樓房結構形式為4層預製框架,水平侵入A號出入口結構約2.3m,侵入長度約6.2m,垂直距離約19.6m;A號出入口側穿明基眼科,其結構形式為2層磚混結構,距出入口開挖邊線水平距離約0.6m,垂直距離約15.8m。根據施工圖階段管線資料,A號出入口暗挖段下穿一條雨水管(DN300陶瓷)與一條汙水管(DN300陶瓷),兩條管道距離出入口拱頂約19m。


地鐵車站出入口如何施工?實例項目解析,一文輕鬆掌握


相應措施:

(1)佈置沉降觀測點。地表兩側及上部和周圍建築物的底部及上部牆體,也要佈置沉降、位移及傾斜觀測點,定期進行觀測,如發現變形量超標,及時採取補救措施。確保施工安全和地表建築物的安全。

(2)配備一隻專業的監控測量隊伍,儀器精度符合要求。監控量測管理基準值根據有關規範、規程、計算資料及類似工程經驗制定。建立及時的信息管理系統,監測數據及時反映給設計代表、監理、施工總工等,及時分析,確保施工安全。

(3)在施工前對現況管線、管溝等構築物進行詳細的調查,搞清現況管溝及管道的建成年代、類型、走向、新舊程度、有無滲漏、埋深、產權單位等信息,根據瞭解的準確信息和地質探測報告制定安全穩妥的施工技術措施,確保施工安全。

(4)立足信息化施工,嚴格控制作業程序,合理安排施工步序,嚴格遵守設計原則,加大監控量測力度,合理安排施工進度。與構築物和管線產權單位提前進行溝通,加強對管線的監測。

2、出入口明暗挖交界處鑽孔樁

出入口明暗挖交界處鑽孔樁處為結構受力轉換點,及時做好加固是保證進洞安全的重要措施。

應對措施:

出入口明暗挖交界處鑽孔樁破除施工前,在暗挖出入口拱部進行注漿加固,注漿管採用φ42×3.5小導管,管長6m,環向間距0.3m,縱向間距1.5m佈置,注漿漿液採用水泥漿,用注漿機壓注。注漿壓力保持在0.5~1.5Mpa之間。

3、爆破作業

圍護樁施工及基坑開挖時爆破振速不大於1.0cm/s,其中明基眼科的爆破振動速度不超過0.5cm/s。

相應措施:

嚴格控制爆破振動速率,採用控制爆破技術,依據《爆破安全規程》爆破安全允許距離公式計算出不同位置的單段最大裝藥量,確保不同位置的爆破振速控制在設計範圍之內,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A號出入口明挖段及新風井的近接施工

A號出入口明挖段與1號風井共用1號風井的牆壁,新風井與A號出入口暗挖段共用暗挖段的牆壁。A號出入口明挖斷及新風井在進行爆破開挖時,易對既有結構造成破壞。

相應措施:

採用鬆動爆破,與既有結構接觸部位採用人工或機械鑿除。嚴格控制爆破振動速率,採用控制爆破技術,依據《爆破安全規程》爆破安全允許距離公式計算出不同位置的單段最大裝藥量,確保不同位置的爆破振速控制在設計範圍之內,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三、施工方法

芝泉路站A號出入口暗挖段開挖跨度:標準段8.3m,人防段9.3m,開挖高度:標準段8.3m,人防段7.7m;埋深7.9m~19.2m,拱頂位於微風化帶,採用“CD”法施工。

施工應根據本工程的特點,芝泉路站A號出入口出口段採用明挖施工方法。A號出入口結構施工開挖順序為:第一步從車站主體結構進洞開挖進行暗挖段施工,施工至距離明暗挖分界線30m處停止開挖;第二步進行明挖段圍護樁及結構施工,完成後進行回填;第三步明挖結構達到強度後方可由明挖段進洞進行暗挖施工;第四步進行新風井結構施工。

1、主體進暗挖段施工

(1)暗挖段支護參數表


地鐵車站出入口如何施工?實例項目解析,一文輕鬆掌握


(2)出入口暗挖段施工步驟:

①從車站主體進入出入口暗挖段施工前,打設φ42×3.5超前注漿小導管,長度為1.5m,此外插角10°左右,環向間距0.3m,開挖後連立三榀格柵鋼架。

②9-9斷面進入10-10斷面施工步驟:首先沿9-9剖面初支邊緣向10-10剖面打設φ42×3.5超前注漿小導管,長度為3.5m,此次小導管打設角度為45°,環向間距0.3m;9-9斷面剖面進入10-10斷面剖面時的開挖角度為35°,鋼架臨時架設在小導管下方,施工進入平直段3m且前方掌子面穩定後,再進行反掏施工,反掏施工在頂部設置一排42×3.5注漿小導管,長度為2.5m,環向間距0.3m,外插角10°左右,隨後加高鋼架,及時封閉圍巖;進入平直段後,打設Φ42注漿超前小導管,長度L=3.5m,此外插角10°左右,環向間距0.3m,縱向間距1.5m,隨後再進行初噴混凝土、掛網、立鋼架、施作錨杆、噴射混凝土、施作下一循環。

③10-10進入8-8斷面(人防斷面)施工步驟:打設φ42×3.5注漿超前小導管,長度為3.5m,此外插角10°左右,環向間距0.3m,採取分段破除門式鋼架,先進行主體左上導洞混凝土的破除和鋼架的切割,開挖連立三榀格柵鋼架,架設主體鋼架噴射混凝土封閉。

左上導洞開挖支護3~5米後進行左下導洞的馬頭門破除施工,然後進行右上下導洞的施工。


地鐵車站出入口如何施工?實例項目解析,一文輕鬆掌握


(2)施工方法

A號出入口暗挖段全部採用CD法開挖


地鐵車站出入口如何施工?實例項目解析,一文輕鬆掌握


地鐵車站出入口如何施工?實例項目解析,一文輕鬆掌握


(3)CD法施工步驟


地鐵車站出入口如何施工?實例項目解析,一文輕鬆掌握


2、出入口明挖段施工

(1)施工步驟

圍護結構施工前應先查明場地範圍內的地下管線,地下建、構築物情況以及地面障礙物的處理 →施工灌注樁及冠梁→開挖土方,依次架設鋼支撐→清理基底、防水層、鋪設墊層→自下而上依次澆注混凝土結構(包括施作結構外包防水層),依次拆除鋼支撐→分層碾壓回填土方→恢復場地→暗挖洞門開洞。

(2)設計情況

A號出入口明挖段主體圍護結構採用鑽孔灌注樁+內支撐支護體系,出入口主體基坑深度最大約9.5m,採用Φ800@2000鑽孔灌注樁,樁間採用100mm厚C25鋼筋網噴混凝土,沿基坑豎向布1道Φ

609mm鋼管內支撐(局部混凝土板撐),內支撐水平間距約3m。樁頂設置鋼筋混凝土冠梁,截面b×h=0.8m×0.8m,支撐撐在冠樑上。

(3)明挖段進洞

1)注漿小導管注漿施工

出入口明暗挖交界處鑽孔樁破除施工前,在暗挖出入口拱部進行注漿加固,注漿管採用φ42×3.5小導管,長度為6m,環向間距0.3m,注漿漿液採用水泥漿,用注漿機壓注。注漿壓力保持在0.5~1.5Mpa之間,注漿施工達到設計要求後進行鑽孔樁破除施工。

2)破除圍護樁

洞口範圍的共有3根圍護樁,圍護樁直徑800mm,間距2000mm,圍護樁使用風鎬人工鑿除,破樁時應採取每次破除1/3,與鋼架連接緊密後繼續破樁。直至破除完成並連立三榀鋼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