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交社保近22年退休才拿六百多,現在農村一次交幾萬退休一開始就拿近2000,這是為什麼?

心124001828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



看到這個問題,使我想起了南宋時期的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的詩歌《寓嘆》,大家有興趣和【鄉村關中】一起朗誦:

窮居諳世故,了了不如昏。

萬事慵掛眼,終年思杜門。

雲閒忘出岫,葉落喜歸根。

熟計惟當醉,寧論社甕渾?

農村老人養老始終是我們的牽掛。故鄉明月在,何日彩雲歸。人老了都會想起生養的地方,那裡有許多的回憶和童年趣事。人常說:生要進忠,死要盡孝。但是農村人長期以來都是養兒防老,他們沒有養老金,只要身體沒有毛病,就天天下地,在土地裡刨取生活的需;而一旦喪失勞動能力後,只能依靠兒女養老了。但是現在農村青壯年都外出務工,家裡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老年農民的養老問題又面臨新的境況。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自2009年開始,國家在農村地區實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這就是民間所說的“新農合”,農民朋友只要按照規定繳納足額年限的養老金,達年老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也可以足額領取養老金。針對題主的問題,作為“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的【鄉村關中】認為有以下問題必須弄清楚:

第一,我國當前實施的養老保險種類的區別。

當前,我國實行職業養老保險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種制度,這是根據我國現實情況做出的合理政策。其中,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2014年“新農合”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合併後),這種養老保險繳費分檔次、按年繳費,因特殊情況可一次性補交,其繳費基數檔次低,將來享受的待遇也低。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企業為職工按月繳納的養老保險,這種保險繳費基數大,將來享受的待遇自然高。

第二,我們必須明白養老金的計算方式。

老金分兩大塊,即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基礎養老金由每年個人實際繳費基數與當年社會平均工資的基數的比值算數平均值乘以上年社平工資再乘以工齡除以100所得出,而個人賬戶養老金由退休時個人賬戶餘額除以141個月所得出。由此可知,如果退休時用於計算的社平工資高,養老金就高,個人賬戶餘額越多,養老金自然就越多。而一次性補繳的情況,其所交的金額是按照補繳時的社平工資來做繳費基數計算補繳額的。所以,他們的個人賬戶餘額都比較多(這是相對於那些只按最低基數繳費的單位來說的),由此可見,你22年繳納的社保費還沒有人家一次性補繳的一半多。所以,你領取的養老少於他人這也是很正常的。

第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養老金領少的原因。

如果你22年不是全部實繳,而是有部分視同繳費,其職工社保是從1994年~1998年開始實施社會統籌,而在實施社會統籌之前的連續工齡叫作“視同繳費年限”,即與實際繳費年限累計,但由於你沒有實際繳費,所以,造成了個人賬戶餘額比別人實際繳費的要少。這是主要原因。同時,你22年是很早之前就交的,不是一直交到退休當年。這樣會導致計算養老金時套用的社平工資會相應的向前推進若干年,你斷交了幾年就往前推幾年。而社平工資是一年比一年高的,往前推,自然就會變的低了。這個你必須清楚。

第四,養老金計算是非常合理的。

養老金的繳費,實施繳費基數越大,繳費年限越長,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領取的養老金就會越多。所以,確定你養老金多少的主要指標就取決於這兩個條件。即便是你當初借錢參保也划得來。現實中,由於考慮到方方面面的情況,特殊原因,部分農民一次性繳納幾萬元領取養老金的狀況。所以,養老金領取的多少,主要取決於你當初的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

第五,農民參保與職工參保情況不一樣。

職工養老險,即使同一單位同一崗位同樣工齡同時退休,退休工資照樣可能相差幾百,甚至是幾千,其主要原因就是繳費基數不同。所以說,一個人的退休工資多少與你在職時個人年收入有關,還有與你所在單位給你繳納的基礎養老保險有關。而農村養老保險,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有些政策傾斜,就是逐漸縮小城鄉間養老差距,而農民一次性繳納幾萬元的社保費用,在達到領取養老金年齡時,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也讓農民實現領取養老金的願望。所以說,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與農民參保各方面都不同,這也就決定了以後領取的養老金數額不同。

總之,要實現全民養老,必須實施全民參保,這樣在參保的同時,要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做出合理選擇,只有按規定繳費的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這將來就享受的待遇就越高。題主的對自己領取的養老金有疑慮,其實這是當初自己繳費時沒有想到的。這就是有其因,必有其果。我們不必看到別人的多,而自己的少,只是當初自己繳費少而已。

條友們,對這個問題有何高見?我們留言評論區恭候。


本問答權屬【鄉村關中】,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本題作答:職業農民、農技培訓師“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基哥。


鄉村關中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老鄉的真實案例。

我一親戚(55歲),90年代初期就來到廣東打工,從2000年開始繳納社保,前兩年已經達到退休年齡並安排了退休。現在一個月在老家每月領1500不到的退休金。

另一親戚(70歲)在2013年的時候在老家一次性交了3萬塊錢,第二個月開始每月領800多。今年已經漲到1200多了。

我聽到這樣的好消息,也打算為我父母繳納,但是國家有要求、有門檻,如果沒有收地、或者戶口不是農村戶口的,還沒有申請的資格。

所以現在農村的各項福利待遇真的很好。


80後小萬


這麼湊巧,那我分享一下自己家的事,因為全程都是我經辦的

座標紹興,我家屬於被徵地農戶,村裡去年有20個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名額,我家排第24位,因為一次性補繳金額是140660,有名額的其中四戶覺得壓力有點大,就放棄了,剛好我家佔了最後一個名額,和老婆商量了一下今後的養老負擔,果斷把我媽的養老保險解決了。因為農村養老保險目前是女性50週歲便可以領取,男性得60週歲,我媽的保險辦理完第二個月便順利領到了第一次養老金,不多,就2079元,但因為每年都有增長,就算是理財投資,也比存銀行強。

給我爸也辦了普通養老保險,一次性繳了1.5萬,明年開始便可以每月領取三百多了,這樣作為獨生子的我,以後壓力會小很多。

確實非常感謝政府的政策,也感謝自己通情達理的老婆,因為所有繳納養老險的錢都是我出的。



局中人816


首先說各地政策不一樣,不過現在大部分地區已經取消了一次性買斷。

前幾年我家裡有親戚辦的,一次性交付15萬,當退休辦下來之後,沒有能領1400+,現在退休工資上漲了幾次,每月能拿1600+。

按照當時的工資水平,15萬差不多是一次性補足15年的社保,正常退休後拿1400+的工資還算正常。你說的交幾萬,可能是另一種情況,農村比較富裕的村(比如拆遷的),會組織全村到歲數的老人一起買斷社保,個人出一部分錢,村裡出一部分錢,這樣他們交的社保年限是超過15年的,所以能拿近2000。

題主說的叫22年才拿600+,可能是你交的22年是很早之前,當時工資水平低,個人繳納比例也少 ,而根據算法公式:(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x繳費年限ⅹ1%,如果你的你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很早之前的工資水平,那麼得到的養老金相應的就會減少。


管中窺世事


哪裡的能拿2000左右?

農民交了30年公糧,該不該有養老金?現在的養老金是多少?農民一年能領多少錢? 我以我老家閬中為例,我和我愛人都是80後,再未來要贍養4位老人,1位子女。獨生子女政策在我們老家相當嚴格,據父母講“超生”牽豬,抬糧,有一家多生一胎,胎兒夭折,都嚴格執行。 父母能領取多少錢呢?1,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領取養老金85元每月(最近漲了10元以前是75元)在辦理養老金的時候視情況收取2000千以上的補繳款;2,獨生子女“獎勵金”80元每月;3,土地“直補款”110元左右(每一畝地,一年一次);4,“退耕還林”這個根據耕地所有人情況不一樣每年有所補助。 能拿到父母手上的錢是2100元左右(每人)。算一下生活成本,1,城鄉醫保2018年是每人每年180元;2.自來水入戶初次安裝費2500元,水費3元每噸,3.天然氣安裝費6500元,每方從1.9元今年上漲到2.3元每方。4.電網農網改造按人頭200元一人電費0.65元一度。 那麼父母要想領取1000元左右的社保需要補繳多少錢呢?經詢問需要一次補繳11萬左右的社保費用。不知道其他地區有沒有在2010錢左右,國家有政策一次性繳納2.1萬每人(閬中地區出現了2天左右就停止了),買到了2.1萬的人,現在能領1000左右,那麼現在為什麼要11萬呢?農民辛苦的能拿11萬出來嘛?反過來想他們要10年來領取自己的11萬,要是生病怎麼辦呢?醫保能報多少呢?


電影公社1大隊


我家遼寧的,剛開始推廣農保的時候爸媽已經超60歲沒辦法參保了,直接免費領取每月50元(現在漲到80-90了)的農保養老金。後來聽說有補交社保的政策,前後大概補交了7.5萬,直到今年年初才開始發社保的退休金,到手1300多。

有一個小插曲是,最近剛收到通知,凡是後補交了社保的農民,要把之前領取的每月幾十元的農保養老金退還給農保局,如果不退還則停發社保養老金,說是省裡的政策。相當於從60歲到去年年底,沒有任何養老金。也沒處說理去,只能說農民真心不容易阿


一笑解千愁20


我交社保近22年退休才拿六百多,現在農村一次交幾萬,退休一開始就拿近2000元,這是為什麼?

如果事實確如題主所說,那確實不合理。可是事實不是如此,你說的這種情況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這個問題可能就只是你聽到的一種謠傳。

1、農村可以一次交幾萬,每個月領2000元嗎?

先算一筆賬,一個月領2000,一年就是24000元。假設一次性繳納的金額為10萬元,那麼也就是說不到五年的時間那麼就可以領回本了。面對這麼划算的事情,那估計每個人都想變成農村戶口,誰還單位參保呢?即便是借錢去參保也可以,借不到我貸款去參保都願意。只要你活到65歲,那麼肯定是有賺不賠的。

這個消息一看都不是真的,確實是有農民可以一次性繳納幾萬領取養老金的,但是那個是徵地農轉非養老保險,需要被政府徵地或者自己轉為城鎮戶口退出在基地的才可能一次性補繳。繳納之後每個月最多可能幾百塊,沒有2000元這麼多的。

2、22年的繳費年限,為什麼只有600多的養老金?

在重慶如果繳費年限為最低的十五年,最低的繳費指數那麼在退休之後,按照現在的水平也不止600元。你22年的繳費年限,退休金至少都在1200左右。600元的水平是不可能這麼低的,或者你可以到社保局核算一下,自己為什麼這麼低,可能是算錯了。

或者是你自己可能領取的是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


嘮嗑職場


這種說法是謠言吧。

目前我國有兩種政策,一種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每年按時繳費,或者一次性補交。這種待遇低,增長前途比較渺茫。

他的待遇計算是這樣的。

即使我們到達退休年齡時一次性補齊13.9萬元。每月也只能領取1000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以及100多元的基礎養老金。

目前上海待遇最高,基礎養老金達到850元。也就是說我們一次性補交13.9萬元,可以在上海領取1850元每月的待遇。

不存在你說的那種補幾萬元,拿近2000元的情況。一次性交3萬元,待遇也就三四百元。

第二種保險叫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他是我們在崗時,企業為我們職工按月繳納的養老保險。他的退休待遇是這麼算的。

基本上來說,交納22年的養老保險,最起碼可以拿到18%左右的社會平均工資,然後是兩三百元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還有一部分是地方性的幾十元各種補貼補助。

社平工資在4000左右的話,退休待遇也得達到1000元左右。幾乎不存在600元的情況。

所以,由此可見這個問題反應的事實不存在的。


暖心人社


有一年,貴陽一知名飯店的廚師繳了十五年社保,退休金才六百多,比低保少,他想不通,找了電視臺的“幫忙記者”到社保幫忙查詢,結果也是按規定辦理的,沒錯。具體什麼規定,為什麼比社保低,現在記不得了,當年是做了節目上了電視的。

貴陽前幾年吧,要被徵收才有的,“失地農民”一次性繳納四萬多吧,55歲後每月領取800元生活費,當然每年會增加一些。這也是政府為解決農民養老問題作的努力吧。


玉竹65570429


作為一個娛樂號主,本來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但發現很多回答都有誤導他人之嫌,而本人正職是社保工作者,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首先,按照國家規定,領取養老保險的條件有兩個:1、社保繳納15年以上;2、超過退休年齡,女50週歲,男60週歲。

本人座標浙江寧波,一切以本地政策為準,但我認為各地政策應該都是差不多的,不會有太多偏差。

在寧波,職工社保繳納15年,退休之後目前可以拿到2100左右的養老金。繳納社保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但差個幾年是看不出,一般都是五年分出一個檔,養老金會有明顯的差異。

而農村農民一次性繳納一筆錢,退休馬上可以領取養老金,說的應該是農村被徵地養老保險轉基本養老保險,就是說你首先得有被徵地人員的身份。

何為被徵地人員,就是農村分的地被徵收,農民沒有田地,才會被列入被徵地農民行列。各地對於被徵收多少比例的田地才算失土的定義會有差異,但不管怎麼說,除了完全被城市化的城鄉結合部,一般鄉鎮被徵地農民不會很多,這類人屬於少數人群。

農民先花一部分錢辦理被徵地養老保險,這個保險拿的錢不多,所以後來又有政策出來,可以讓農民再出一筆錢,轉成普通職工繳滿15年的基本養老保險,這就是傳說中的“被轉基”,目前來看也就是2100元左右。

所以說,你要說一個繳納了20幾年的人,一個被徵地轉基本的人,兩年同時退休,前者的養老金少於後者,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那在什麼情況下,“被轉基”農民的養老金會超過繳納了基本養老的城鎮人員呢?只有一種情況,兩人的退休時間不同!

目前我國的養老政策還是比較好的,退休人員每年養老金的增長幅度比較大,今年差一點,就一百左右,前幾年都是兩百一年在漲。

以我某位鄰居為例,當年“被轉基”政策剛出來的時候他就已經買了,當初是7萬塊錢,由於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他付完錢馬上可以領取,第一年領的是1000左右一個月,經過六七年的增長,他現在已經有2500一個月了,比繳納15年基本養老保險、剛退休的人多了四百。

你說這不公平,其實我覺得這沒什麼。養老保險不就是用年輕人繳納的社保基金來保障老人生活的,人家比你早退休,自然會比你拿得多,你也比以後退休的人拿得多,而你隨著年齡增長,也會到他這個金額的,所以這個對比是沒有意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