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內閣首輔教子無方,兒子引發滅門慘案

梁儲,廣東人,成化十四年(1478年)會試第一名,殿試二甲第一名(位於探花之下,第四名),選庶吉士。由翰林編修累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贈太師,入參機務,曾出任臺閣首輔,死後諡“文康”,可謂位極人臣。卻教子無方。今天的故事主角正是梁儲之子梁次攄。

明代內閣首輔教子無方,兒子引發滅門慘案

《鬱洲遺稿》梁儲像

梁次攄,科舉無能,花錢捐官,“輸粟為錦衣衛冠帶舍人。”正德四年(1509)兵部論廣西柳、慶平賊功次,梁次攄夤緣冒功給查出來,結果給褫職處理。但之後又冒廣東十三村之功,升為錦衣衛總旗一職,正德六年(1511)又升為錦衣衛百戶。

正德七年三月,梁次攄搞出了大事。當時有南海縣民譚觀海,因為犯罪被殺,留下田產百餘頃,陸續被當地富戶楊端藉故侵佔。譚觀海的兒子譚振痛恨家產被佔,但身為罪犯家人,也不敢強行奪回,於是決定借勢報復。他將這一百多頃地,分別投獻給大學士梁儲的兒子錦衣百戶梁次攄,原南京工部尚書戴縉的兒子戴仲朋,及當地有權勢的豪戶歐陽元、李潤成等人,甘願送於他們做產業,而且在分割田產時,楊端侵佔的土地便也在其中,為後續報復埋下了伏筆。古代大地主常常借用權勢以及可以免除賦役的特權,收納他人投獻的田產,和投獻者分紅享利。所以梁次攄、戴仲朋兩個官二代也不以為意,收下田產便租了出去。楊端吃了啞巴虧,不敢跟當權的官二代們爭,於是移怨到譚家身上。楊端,也是一方豪霸平素愛欺負人的主。於是就帶著家丁佃戶和譚氏械鬥,殺死譚振及本族四人,楊、譚兩家由此結下深仇,短時間內多次發生械鬥。因為事情越鬧越大,其他幾位受獻者害怕夜常夢多,於是私下謀劃,想將楊氏一族全部殺光,“以快其忿,且絕後患。”但眾人雖然陰毒,卻無實權,於是跑去找梁次攄出面做主。梁次攄一口攬下此事,派人半夜持械突襲楊家,將楊家滿門殺盡,“並殺其鄰居異姓男女二百餘人,” 總共殺死人口“幾三百人,”之後更“焚其室廬,擄其財畜。” 將楊家居住一帶搶掠一空。楊家一個婦人僥倖藏在池塘中,用櫟刺自蔽才得以逃過一劫,事後跑去告官,冤情得以上達,於是科道交章劾奏梁儲縱子殺人,由於兇案在社會上引起很大震動, 明廷不得不派出給事中劉禔、刑部郎中張大麟到廣東,會同巡撫都御史林廷選、巡按御史高公韶一起審理此案。

明代內閣首輔教子無方,兒子引發滅門慘案

梁儲戲劇形象

經過會審,涉案者都說計劃出於梁次攄,而梁次攄也承認了,於是官員上疏請嚴辦梁次攄、戴仲朋二人。結果京城三法司議擬,左都御史陸完、刑部尚書張子麟等人在覆奏中聲稱,“仲明、次攄所犯,雖系從而不行,但情重律輕,難以常例處之。”於是在明知梁次攄、戴仲朋是主謀的情況下,卻說他倆是“從而不行,” 是沒有行動的從犯,只判梁次攄“發邊衛立功,五年還職帶俸差操”,戴仲朋“發南寧府編管”。後還職冒功,升遷至廣東都指揮僉事(正三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