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城哀悼痛別英雄 五名山東籍犧牲消防員的家屬抵達西昌

举城哀悼痛别英雄 五名山东籍牺牲消防员的家属抵达西昌

举城哀悼痛别英雄 五名山东籍牺牲消防员的家属抵达西昌

4月3日晚上7點多,仍有不少當地群眾趕往西昌殯儀館悼念送別。

雨過西昌,青山如黛。4月3日下午,在四川涼山森林火災中犧牲的5名山東籍消防員的家屬全部趕至西昌,接他們的孩子回家。3日下午,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也來到四川涼山進行採訪。

臨近清明,更添哀愁,社會各界上萬人陸續前往殯儀館致敬道別英雄。

救火犧牲時

他們6人抱在一起

4月2日晚,最後一批犧牲人員遺體運抵西昌殯儀館。“6個人,找到時他們抱在一起,分不開……”有知情者悲傷地向記者描述著當時的場景,人們不忍心去想烈火襲來時他們忍受了怎樣的痛苦。

張帥、張成朋、趙永一、徐鵬龍、康榮臻,五位山東英雄捐軀他鄉。

兩年前的張帥和徐鵬龍,同在山東交通技師學院就讀,而且學的都是汽修專業,兩個人也同樣成長於普通農家。張帥的鄰居記得,他曾說學汽修一是到了部隊能有一項技能施展,再者就是如果當不上兵可以憑手藝養家。

而趙永一的多位發小也記得,趙永一14歲時就想當兵。“《士兵突擊》他看過不下10遍。”那時的趙永一,跟他們聊天基本都是想當兵的事兒。張成朋、康榮臻也不例外,還在讀初中時就有從軍入伍的夢想。

對軍營的嚮往,讓5名青年的人生軌跡有了第一次交集。

得知戰友犧牲

退伍老兵趕回西昌

3日下午,貴陽飛往西昌航班候機處,多名神情肅穆的男乘客在人群中引人關注,記者得知他們都是曾在西昌消防大隊服役過的退伍士兵。從新聞中得知原部隊部分戰友犧牲後,他們從各地自發趕回西昌,要送別犧牲的戰友。

“捨不得換,跟這個號碼有感情了。”來自新疆的張超超,已經退役近兩年,還保留著在西昌服役時使用的手機號碼。手機屏幕裡,他挨個翻看犧牲戰友的照片,不時念叨著“這是曾帶我的老班長”“這幾位是我退役那年才分過來的”。得知戰友去世後,張超超心情十分悲痛,不願相信那些曾經一起訓練、共同出任務的戰友逝去。

從機場奔赴殯儀館途中,出租車司機、彝族小夥吉乃烏加子得知記者是從犧牲消防員的家鄉趕來的,堅持不收車費。“他們都是木裡的英雄,從那麼遠的地方來到我們這裡把生命都貢獻了,幾十塊錢的車費又算得了什麼,不能要你們的車費。”據他介紹,最近幾天他從機場接活時遇到過多位犧牲消防員的親屬,他都不收取車費。

3日傍晚7點左右,從各地陸續趕來的犧牲消防員家屬,分批乘車前往西昌殯儀館弔唁。天色已暗,張超超和戰友們也步行趕到,與不斷前來的當地群眾一起吊唁犧牲的救火英雄。人們手裡拿著花,跟隨著隊列緩慢前行。

記者看到,弔唁人群一旁,多位西昌消防大隊消防員幫忙維持秩序。消防部隊整體轉隸退出現役後,儘管換上了新制服,消防隊仍然保持著部隊的好作風。

家長帶孩子來祭拜

學習擔當和付出精神

通往殯儀館的是一條兩車道的上坡路。記者看到,距離殯儀館還有近兩公里時,路邊就停滿了車輛。周邊的多個停車場,在門口用打印紙手寫著“弔唁車輛免費停放”,盡力向弔唁群眾提供便利。

道路兩側樹木和綠植上懸掛著白花,路旁不時能看到社會各界為致敬英雄、道別英雄的黑底白字條幅。下車前行途中,送別的隊伍腳步沉重。有的以企業、學校為單位列隊前行,零散的人們也緊走兩步跟隨著加入隊列。弔唁人群中,還有曾經在西昌值守的白髮老兵,他們也趕來送別年輕的戰友。

“讓孩子來祭拜英雄,也是來接受教育,讓他懂得做人要有擔當、捨得付出。”一位大姐手持黃白相間的菊花,領著剛放學的孩子加入弔唁的人群。說起年輕的消防員犧牲在火場,她強忍著不讓淚水滴落,並表示這些年輕的生命為了木裡百姓的安危,肩負光榮的責任犧牲在了遙遠的他鄉,感謝這些消防員的父母,木里人民永遠銘記他們。

據悉,4月3日,西昌市人民政府發佈公告:為沉痛哀悼撲救木裡森林火災犧牲的英雄們,西昌市人民政府決定,2019年4月4日為哀悼日,全市範圍停止一切公共娛樂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