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1000顆果樹,應該如何聯繫消費者直接購買?

果農阿雷


一千棵果樹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如果當地種植不多,本地是可以消化掉的。關鍵是如果處在水果主產區,一旦水果種植規模盲目擴張,遲早有果賤傷農的時候的。

至於如何聯繫消費者購買,本地有個成功的案例,給大家做個介紹,您可以參考。

本地縣城附件有個村,典型的石灰岩山場,很是貧瘠,怪石林立,但植被保存的很好,而且風景也很不錯,在這些石質山地下坡,間或有一片片肥沃的黑土地,當地的村民充分利用這片土地種植黃花梨,由於土壤、氣候、小環境的原因,這種黃花梨非常酥脆香甜可口,品質不錯。但是由於該村處在相對閉鎖的山裡,信息不通,都是靠果農運到縣城銷售,黃花梨的銷售一直很困難。

後來不知哪位高人支招,由村裡組織,鎮上支持,在梨花盛開的季節舉辦梨花節,廣發“英雄帖”,邀請社會各界,特別是一些愛徒步鍛鍊的人士去參與活動,由於距離縣城也不是太遠,惹得縣城居民傾巢而出,大獲成功。

期間該村組織搞了果樹認購領養活動,認購後約定以等同於市場價格,優先供應認購者優質黃花梨多少斤,折抵認購款,如果豐產,多出部分認購者還參與分紅;如果減產,果農保證補足欠收的斤兩,維護認購者利益,外地認購者,果農包郵。一下子撬開了銷售渠道,搞得當地人有時還買不到黃花梨了。

當然這只是一種很成功的營銷模式,成功之處在於當地的黃花梨沒有無序發展,存在一定的稀缺性,任何東西,哪怕品質再好,也怕過於氾濫。正如在頭條認識的一位果樹專家,已經在焦慮沃柑的前途一樣,他就坦言,沃柑的過度發展,勢必會步廣西2015年香蕉賤賣、2016廣東菠蘿滯銷、2018廣西荔枝氾濫的後塵。任何一種水果,都不可以無序的發展,需要理性種植,希望能引起廣大果農的警惕。


基層林業


總結起來,中國水果零售的模式主要有8大類。本文梳理每個模式的適用範圍,方便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1、深圳百果園

作為行業標杆,深圳百果園的模式被競相模仿。可成功者寥寥無幾。

2016年百果園平均單店月銷售額18萬左右,合一天6000元,考慮到百果園的房租、裝修、人工等成本,每個門店實際能有多少盈利,大家完全可以自己算一下。

只不過百果園這種定位偏高端的水果店能夠滿足未來消費升級的大趨勢,而且人家能把控產地貨源,自產自銷,又有資本撐腰,自然可以高舉高打,先全國跑馬圈地搶市場,但對絕大多數中小商家來說,模仿太難。

學習百果園更多要學習人家的選品策略、佈局陳列、活動促銷、服務接待、會員管理等內部運營技巧,直接模仿其模式,幾乎必死無疑。

2、上海妙生活

如果說百果園定位偏高端,上海的妙生活就定位偏中高端。

從選址上看:妙生活在上海共有34家門店,可位於最繁華的浦東的門店僅有不到10家,其餘絕大多數都在普通上海老百姓扎堆兒的住宅區,這和百果園的選址差異很大——百果園喜歡選擇中高檔小區。

從其產品結構上來看,妙生活不僅銷售中高檔水果,還銷售蔬菜、肉蛋禽奶,酒水零食等大眾消費品,它其實就是一個升級版的生鮮店,就是滿足普通老百姓日常生鮮採購需求。這和只賣水果的百果園又有很大不同。

對於三四線城市的商家來說,其實妙生活的模式更有參考價值。

3、鄭州家輝水果;

鄭州家輝水果絕對是水果零售界的一朵奇葩。其名聲在外,連海南島的朋友都多次打聽家輝水果模式的奧秘。

家輝最讓人震撼的就是每家門店、每天都排大隊,好像水果不要錢一樣。

其實人家的生意這麼火爆,就是水果太便宜。有些水果零售價比當地其他水果店的進貨價還低。

家輝水果經營的秘訣就是定位中低端,以整車為單位的大規模採購掌控定價權,價格直接砍到正常批發價的一半,運到店裡稍加點錢就賣了。

但家輝能做到這樣也是有前提條件的,第一定位準,第二做得早,第三投資大。

家輝稱霸鄭州已經有十幾年的歷史,其營業面積均在300平以上,甚至達到500-600平。它不僅銷售水果,還銷售蔬菜、肉蛋禽奶、酒水飲料,只是裝修檔次較低,給人感覺就是個小型農貿市場,和上海妙生活的精品生鮮超市差異較大。

家輝同時還出租攤位,這也是其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但是,隨著消費升級,家輝也在升級自身業態,比如最近一兩年新開發出家輝生鮮這樣一個新品牌,裝修檔次明顯提高,整體風格跟上海妙生活接近,只是檔次略低罷了。

4、上海誠實果品

上海誠實果品可以說是國內倉儲式水果工廠店的代言人,也是國內這個模式最大的玩家,沒有之一。

這種模式就相當於把水果批發商的倉庫搬到市區,方便市區消費者購買。

截止目前,誠實果品在上海開店30家,崑山開店4家,合計34家,基本都是400-1000平米的大店,而且全部直營。自己想想這種模式的投入資金有多大,就知道門檻有多高了。

資金只是第一道門檻,還有大批量生鮮商品陳列在倉庫,如何保鮮以及如何快速的銷售,都是對運營能力的極大的考驗,不是一二十年的水果批發行業老司機,根本玩不轉。

5、安徽蚌埠的徽果優選

前面幾個模式都誕生在一二線城市,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其實可以參考的還有安徽蚌埠的徽果優選。

徽果優選被有贊CEO白鴉多次點名表揚,在蚌埠這樣一個四線小城市,該商家只有4家門店,而且堅持不打折,每月網銷60萬。他的秘訣就是打入周邊小區的業主微信群,針對那些不願意下樓的人做推廣。也就是通過實體店+微商城+社群營銷的模式打開市場。

只是要加入這麼多微信群,必須要做地推,這是個苦功夫,但效果很直接。

徽果優選定位偏中高端,如果你在三四線城市,做不了中高端市場,也可以模仿妙生活,搞全品類生鮮,只是把產品和裝修檔次降低就可以了。

6、純微商

純微商、無實體店的賣水果模式大多發跡於2013年前後,那時是微信發展的黃金期,有一些朋友圈好友比較多金的個人利用現有資源開始做進口水果零售,很多人都賺到了錢。發展四五年,或許現在生意不像原來那麼好做,但養家餬口絕對可以。

只是這種模式比較適合白富美和高富帥來做,屌絲缺少高消費的潛在顧客,很難做起來。而且現在時機也錯過了。

7、純外賣

純外賣、無實體店的水果零售模式大多發跡於2015年前後,那時美團外賣、餓了麼的補貼還很瘋狂,平臺上商家也不多,很多純外賣水果店能夠迅速起勢。

但隨著2016年以後入駐的競爭對手暴增,以及平臺補貼下降,抽成提升,商家更多需要向管理要效益,而不是靠平臺導流量。

另外,隨著鮮切、鮮榨果汁、水果沙拉等深加工產品高速發展,無門店的商家總是讓消費者難以放心。從長遠來看,純外賣、無實體店模式也將難以為繼。

8、深圳27Fruits甘草水果

長久以來,水果生鮮超市都是在拼供應鏈,或者簡單點說叫拼採購,27Fruits甘草水果這類水果店則是在拼想象力。

“零售餐飲化,餐飲零售化”是行業大勢。原先水果店都是比看誰能找到好貨源,百果園、鮮豐水果、天天果園、每日優鮮等巨頭都喜歡用一個詞“產地直採”或“自有基地”來展示實力。這雖然是實力,但也是包袱。

在“零售餐飲化”的行業大勢下,水果深加工做得好,同樣能實現彎道超車,甚至比傳統巨頭獲得更大競爭優勢。

在外賣平臺上,鮮果切、鮮榨果汁、水果沙拉、甘草水果等各種水果深加工產品已經模糊了水果和餐飲的界限,卻大幅提升了商家的銷售額和利潤率,大幅降低了損耗。

得深加工者得天下。未來誰能把水果生鮮的深加工做好,誰就能贏得未來。27Fruits甘草水果已經探索出了一個可行的模式,但還需要更多有想象力的商家把水果深加工發揚光大。


一吃香家族


水果經濟農作物種植是近年來農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國家加大扶持經果林種植開發的同時,帶來了能產不好銷的困難局面,一千棵果樹,對於農民投資者來說,投入和付出都不小,賣不出去,意味著就沒回報或者面臨虧損。那麼如何讓農民朋友種植的水果能賣而且不愁賣?如何讓客戶主動上門購買?

首先,投資者可以試著用自媒體和水果產業相結合的模式運作。多學習三農自媒體運營方法,把果園小區當作自媒體的實踐基地,從採購果苗,育苗,果樹成長維護到掛果,成品包裝,一點一滴都用鏡頭記錄和描述,分享給廣大粉絲朋友,主動宣傳自己,推廣自己,時間久了,水果經銷商會主動上門收購。達到一定粉絲後,可以申請頭條小店,特產店,要學會把粉絲變成自己的忠實買家。

其次,邀約自媒體合夥人,為自己宣傳推廣。可以把自己果園基地免費送給自媒體人,做內容吸粉,比如在果園搞美食,燒烤,林下做土貨養殖,做抖音素才,自己不會玩自媒體就約自媒體人一起玩,推廣自己宣傳自己。

傳統產銷模式具有侷限性,要實現好的銷路,必須線上線下相結合。





農人阿洪


消費者直接購買有以下兩種情況:

一,到園裡採摘。採摘需要有觀光農業的支撐,這要看果園的區位優勢了,交通狀況、離城市距離以及當地的民俗風情和產業集群情況。首先,你在果樹花期之時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可拍一些震撼人眼球的花海景觀,優美絕侖的花朵,利用手機微信各類平臺進行推廣,融合一些當地的文化故事,再把果園位置、交通路線等融入進去,利用頭條、抖音、西瓜、火山小視頻等進行密集推廣,吸引人氣,提升知名度。然後彙集人氣之後,在園區樹杆上懸掛二維碼,可以掃二維碼識別果樹,內容可以自己策劃,只要掃二維碼就可以獲得與微信捆綁的手機號碼,獲取數據資源,為後期水果採摘和銷售收集客戶資源信息,水果成熟後,通過平臺變現。

當然提前做些果樹認籌活動會更好。

二、消費者購買指繞過水果銷售商直接購買。

1、首先果樹1000棵,規模並不大,平臺運營得好,可以消化一大部分,要和各電商平臺合作,直接通過電商平臺產生銷售。

2、和當地政府或村委會合作,結合當地產業扶貧項目,通過政府搭建的對接平臺直接展銷。

3、若精力人手充足,直接採用進社區進校區方式,在社區校區攤點進行銷售。

4、策劃科普教育和親子活動,引導家庭和學生購買。

總之,市場營銷方式很多種,需要根據自身情況採取相應的促銷策略,但首先得保障質量安全,制定合理的價格,不能欺客宰客,面對消費者購買,自己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產業新聞


大家好我是強哥說生活的強哥,很高興回答問題。

如果我有1000顆果樹的話,肯定有杏樹、梨樹、蘋果樹、櫻桃樹、桃樹。因為我們那裡就適合種這些果樹。他們都是不同季節成熟的。


1.櫻桃就成熟在5、6月份,通紅色的櫻桃掛滿枝頭。我們那裡是旅遊的地方成熟的櫻桃可以在地邊就可以賣掉。

2.杏、就成熟在6、7月份,金黃的杏子掛滿枝頭,這個時候遊玩的市民可以進行採摘杏子了。


3.梨和桃差不多就一塊成熟,我們就可以把它們運到市場進行擺攤賣給市民。



4蘋果🍎9—10月份成熟,我們就可以把採摘好的蘋果運到集市上去賣。


三農奔小康


這個你有頭條或者其他自媒體,有一定粉絲,然後你把這一千棵果樹按照無公害有機水果管理施肥。把整個管理過程和使用有機肥的拍成抖音或者直播,讓消費者看到水果從開花到結果再到成熟。水果成熟了粉絲也有了,建立消費者信任,水果成熟通過抖音就可以直接賣給消費者了。要相信網絡的力量!


滇雲峰


直接聯繫消費者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播和網絡銷售


劉琪燁


但不是計劃經濟時代,但希望政府拿大盤子種植什麼,發展什麼,時應什麼,調控面積。自發也不必過份強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