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鑑別正宗的西湖龍井茶?

蘇白衣


龍井茶得名來自它的起源地龍井泉,即為老龍井,位於杭州獅峰山下胡公廟內,自唐代以前,杭州生產的貢茶為密龍團,到宋代出現散茶,蘇東坡曾以詩稱讚,南宋後杭州西湖遊客不絕,僧人以茶待之,明初龍井茶初具規模,清代,成為宮廷消費的主要貢茶之一。

市場上一旦出現火爆的產品,投機倒把以次充好的趨利商人也應運而生,如何辨別真假西湖龍井?

其一 外形:扁平、緊實、高品質茶大多一芽二葉,帶魚葉,外形不太整齊是為正宗;

其二 色澤:幹茶顏色黃綠、高檔獅峰龍井糙米色;梅塢龍井略偏綠,總體偏黃帶綠,湯色蜜黃明亮為正宗;

其三 香氣:清香型、豆香型;

其四 滋味:龍井最大的特點就是鮮爽且回甘明顯,兩者缺一不可;

以上四點可以作為辨別正宗龍井的特徵。


茶醉小妖


去過西湖茶區的人應該都能看到,各個街角,馬路兩邊,到處都有人兜售所謂的“獅峰龍井”,這些茶葉的價格竟只有專賣店的一半,甚至五分之一而已。慕名而來的外地遊客,往往擋不住這樣的誘惑。其實,懂行的人都知道,在產區買到的也未必是正宗的西湖龍井。

獅峰龍井也有一顆愛美的心,但它的原料和工藝註定了它與“顏值”無緣。那麼問題來了,以獅峰龍井為代表的西湖龍井,怎麼辨別呢?

<strong>

1、獅峰龍井外形稍偏大,特級要2.5cm-3.2cm左右,茶條更大,也更容易斷碎;

<strong>

2、獅峰龍井多選擇一芽兩葉的鮮葉,加工時手工成分高些,較多折皺、重實;

<strong>

3、最後起鍋時又會提一下溫,乾燥度更高,更易碎裂。這也就形成了獅峰茶的特色,幹香撲鼻。

▲手工輝鍋

我們根據權威解釋,來做一下適當的延展:

第一、色澤方面,獅峰龍井並不是翠綠色,而是有天然的糙米色,呈嫩黃色。上面提到的兩位冤大頭,他們之所以上當受騙,最大的原因就是認為“色澤翠綠為上佳”,童靴們一定要記住,最正宗的獅峰龍井榦茶色澤為“

糙米色”,“糙米色”,“糙米色”

▲獅峰龍井正宗“糙米色”

▲貴州龍井榦茶

第二,從外形來講,獅峰龍井的外型要比其他龍井的要更大一些,獅峰龍井龍井的葉片採摘一般都選擇2.5cm到3.2cm,條索挺直,扁平光滑,無茸毛,茶葉的手感滑而重,大小、長短都均勻光潔。而其他地區的龍井多會選擇1.5cm至2cm。

第三,從香氣方面來說,正宗獅峰龍井茶沖泡後散發出豆花或板栗香,口感鮮嫩高爽,湯色嫩綠明亮,泡過兩泡後,茶香雖淡仍在。這是因為獅峰龍井殺青的程度和炒制的手法與其他有所不同。獅峰龍井一般不會是我們常說的豆香。

▲獅峰龍井

第四,滋味方面,獅峰龍井的滋味鮮醇柔和,嫩鮮,回甘較好,細細啜之,馥郁若蘭,滿口生津,甘鮮之味許久不散;而其他龍井屬醇爽。 兩者的差異雖不是很大,但是,仔細看來,還是不難分辨的。有些假冒的獅峰龍井茶滋味濃略澀或青澀,有足火味。

▲四川龍井

其實,大家只要堅持一點就不會上當,那就是,真正的獅峰龍井葉片偏大,更容易碎裂,所以普遍顏值較低。

當然,小懂介紹了這麼多鑑別獅峰龍井的方法,但這並不意味著除了獅峰龍井就沒有好龍井了。可以說很多地區的龍井,原料很好,工藝也非常不錯,經過精工細作的龍井完全可同西湖龍井媲美。本文主要是通過故事,提醒大家買茶時要多加小心,多品多看,花了“獅峰龍井”的價,就要喝到“獅峰龍井”的茶。


懂茶帝


我家有正宗的西湖龍井茶園——群體種,老茶樹。

正宗的西湖龍井茶不多啦。

一來看產區。

西湖龍井茶向以“獅(峰)、龍(井)、雲(棲)、虎(跑)、梅(家塢)”排列品第。

當時著名的茶聖陸羽,在所撰寫的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杭州天竺、靈隱二寺產茶的記載。我家的茶園在靈隱寺的茶山上。還保留著當年十八棵御樹的品種。

其他產地生產的只能叫浙江龍井。當然,以假亂真的不少。但是我看一眼就知道真假了。喝一口就更明顯了。

怎麼分呢?

目前流通的品種有:

老茶樹群體種、龍井四十三號、烏牛早。

看形狀。

這裡圖文無法一段文字一圖。只能靠腦補。

正宗的西湖龍井最高級別的是群體種。

老茶樹。葉子偏薄,細長,不是很寬。

(太晚了,明天繼續寫。大家感興趣的就先收藏著。等更新。)


refreshingq


西湖龍井茶呈淡黃色,有點像天然糙米的顏色。假的顏色偏黃或者暗綠色,還有斑點。真的茶湯黃綠明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