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你出生的縣或市,有沒有出過什麼歷史名人?

憑欄待月的哥


中國的抗日戰爭,打響第一槍的地區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最先以地區長官身份領導抗戰的人物是馬占山將軍。馬佔軍和他領導的江橋抗戰是黑龍江省和齊齊哈爾市引以為傲的英雄人物和歷史事件。

馬占山,吉林省懷德縣人,出身於農民家庭,早年生活艱辛,少年時便給地主放牧,練就一身過硬的騎術。後來被誣偷馬,被逼無奈之際當了土匪,躋身於綠林,後被地方政府招撫從軍。1911年投身於奉系將領吳俊升部下,依靠軍功累升連長、營長、團長。1930年,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後,被派往黑河,擔任警備司令,統轄沿江10餘縣防務,職級為旅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關東軍在不到10天的時間裡先後佔領了遼寧、吉林兩省大部分地區,兵鋒直指黑龍江省,準備一鼓作氣拿下東北三省全境。當時黑龍江省主席萬福麟在北平協助張學良管理事務,因遼、吉失陷回不了黑龍江省,張學良電令馬占山代理黑龍江省主席和軍事總指揮,應對日軍北侵。

馬占山到達齊齊哈爾後,一邊在主戰的愛國將領謝珂協助下做好應戰準備,一邊抵制主張投降的省議員們的干擾,動員全省軍民力量共同抗擊日寇侵略。

1931得11月4日,日軍在飛機、裝甲車的掩護下向黑龍江守軍發起進攻。日本關東軍原以為黑龍江守軍不能堪一擊,不曾想遭到頑強抵抗,戰役持續到11月19日,日本關東軍將駐中國東北的主力全部集中到黑龍江,加上投降的偽軍,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和先進的裝備,在付出相當代價後才逼進齊齊哈爾市。馬占山孤軍奮戰半個月,彈盡援絕,不得不撤出齊齊哈爾,轉往黑龍江省海倫縣休整,等待時機收復齊齊哈爾。

(江橋戰役中被打死的日本士兵)

江橋抗戰雖然失利,但就抗戰本身來講,意義重大:這是東北軍將士面對侵略,首次在政府領導下進行的抗戰,公然違抗了“攘外必先安內”的不抵抗政策,在國引起強烈反響;其次是打破了日本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重創日軍,延緩了日軍侵略步伐;三是拉開了東北抗戰和全國抗戰的序幕,史學界認為,江橋抗戰同進拉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

馬占山抗戰,也走過了艱難曲折的路程。日本在東北扶持的溥儀傀儡政府成立時,馬占山曾參加了儀式,並接受偽政府軍政部長、偽黑龍江省省長的任職。就任偽職期間,受盡關東軍的挾制,反省後,決心重新舉起抗戰旗幟,利用職務便利暗中準備了金錢、戰馬等物資,於1932年4月1日凌晨,以巡視部隊為名,率騎、步兵各一營,攜帶軍政兩府關防印信、重要文件,出齊齊哈爾直奔拜泉縣,很快與李杜、丁超等吉林抗戰將領取得聯繫,結成抗戰聯盟。

與此同時,他在與日軍周旋中,突破重重限制,會見了美國、瑞士記者,向國際聯盟揭露了日本扶持偽滿洲國、剿殺中國抗日力量的種種罪行,闡述抗戰經過及意義,爭取國際支持。

日軍為了消滅馬占山領導的抗日力量,動用了關東軍全部主力部隊進行圍剿。馬占山率軍在黑龍江省東部的小興安嶺一帶周旋,準備與吉林抗日力量集中,遭到日軍第十四師團和第八師團的攻擊,傷亡慘重,幾近全軍覆沒。馬占山脫險後,來到訥河縣,收集舊部,與海拉爾的蘇炳文部相策應,在齊齊哈爾周邊和富拉爾基地區發起收復黑龍江省的戰役,戰役持續一個多月,給日軍以沉重打擊。

(馬占山遇險地,少將韓家麟將軍殉難,照片來自日軍檔案館)

因黑龍江持續抗戰,日本內閣對關東軍不滿,撤掉司令本莊繁的職務,任命武藤信義為關東軍司令,調整力量,重點進攻黑龍江省。馬占山等人領導的抗戰終因力量懸殊而失敗。1932年底,馬占山與蘇炳文等人從滿洲里退入蘇聯。翌年春,馬占山和蘇炳文等人轉道歐洲回國。受到蔣介石召見後被賦閒。直到1936年10月,忽然接到蔣介石電召,受命赴內戰前線,到達西安時,時逢西安事變。馬占山建議張學良從全局考慮不要殺掉蔣介石,並在張學良、楊虎城發表的《對時局宣言》上簽名。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馬占山赴南京請命參戰。不久被任命為東北挺進軍司令,兼理東北四省招事宜。馬占山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在綏遠、大同地區重新建立起抗日隊伍,很多流落在華北地區的東北舊部,陸續歸攏到他的旗下,重新投入抗日戰爭中。在綏遠,與傅作義配合,積極參與了綏遠、陰山血戰。

1938年8月,從重慶述職歸來的馬占山在途中意外受傷,在臨近的延安地區得到醫治。其間,馬占山受到毛澤東的接見與關照。傷好後,延安各界為馬占山舉行了盛大歡迎晚會,會上,毛澤東盛讚馬占山的抗日精神,馬占山也表達了與共產黨聯合抗戰的心願。

馬占山晚年雖然擔任東北行營政委員會委員一職,但一直在北平養病。平津佔役時,馬占山響應共產黨號召,積極參與和平解放北平的活動,與鄧寶珊一起作傅作義的工作。北平和平解放,馬占山發揮了重要作用。

1950年6月,中國共產黨邀請馬占山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一屆二次會議,馬占山因患肺癌,不能行動,未能出席。同年11月29日,馬占山在北京寓所病逝,終年65歲。被安葬在北京西郊萬安分墓。

如今,在齊齊哈爾市泰來縣江橋鎮建有江橋抗戰紀念館,齊齊哈爾市內建有和平紀念廣場。江橋抗戰已經成為齊齊哈爾奮鬥精神和文化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


梅園布衣


筆者出生在廣東省中山市, 因地多神仙花卉古稱“香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華僑之鄉、廣東“四小虎”之一,毗鄰港澳、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歷史文化名人有孫中山、鄭觀應、楊仙逸、唐紹儀、楊殷、蕭友梅、鄭君裡、阮玲玉,對中國近現代史產生重要影響。

一、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化名中山樵,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倡導者。1911年10月10日晚,領導發動辛亥革命推翻了數千年封建統治,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其建國方略、三民主義等民主思想和治國理念具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他是影響人類歷史的一百位偉人之一。

二、鄭觀應。字正翔,號陶齋,祖籍廣東香山縣三鄉鎮雍陌村人。他是中國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維新思想體系的理論家,啟蒙思想家,也是實業家、教育家、文學家、慈善家和熱忱的愛國者。 曾到上海學商,先後在英商寶順洋行、太古輪船公司任買辦,歷任上海電報局總辦,輪船招商局幫辦、總辦。中法戰爭時往暹羅、西貢、新加坡等地調查瞭解敵情並逐一繪圖解說。其名著《盛世危言》貫穿著“富強救國”的主題,對袁世凱、孫中山和毛澤東都產生了影響。

三、楊仙逸。字學華,號鐵庵,原籍廣東香山縣北臺鄉,出生於美國夏威夷。1910年,加入同盟會,隨後考入哈佛機械系,學習機械及兵器製造技術,是中國近代航空事業的先驅,其被譽為“中國革命空軍之父”。 楊仙逸領導製造了中國第一架飛機“樂士文”號。 1923年9月20日,為攻打軍閥陳炯明,檢查水雷時不慎爆炸,壯烈犧牲,年僅32歲。

四、唐紹儀。字少川,出生於廣東香山縣,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動家、外交家、清政府總理總辦、山東大學第一任校長,中華民國首任內閣總理 ,曾任北洋大學(現天津大學)校長。自幼到上海讀書,併成為第三批赴美留學幼童,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歸國後曾任駐朝鮮總領事、清末南北議和北方代表、民國第一任內閣總理等,為中國主權、外交權益及推進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貢獻。盛傳日敵擬利用唐紹儀等組織華中偽政府,蔣介石下令戴笠派特務將其殺害於家中。

五、楊殷。名典樂、夔禮,字孟揆,化名呂雲峰,廣東香山縣翠亨村人。省港大罷工的重要領導者之一,1927年廣州起義的組織發動者之一。 早年加入同盟會,曾擔任孫中山衛隊副官兼大元帥府參軍處參謀。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組織工人運動、粵漢鐵路工人大罷工。張太雷陣亡擔任廣州蘇維埃政府代理主席。1928年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1929年被捕被蔣介石下令槍決。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六、蕭友梅。字雪朋,號思鶴,原籍廣東香山,童年隨父親寓居澳門。曾赴日本、德國留學,參加過同盟會,掩護過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動,是學貫中西的音樂家,中國近現代音樂教育的開拓者。1927年在上海創辦了國立音樂院,是中國第一所專業音樂院,著有風琴、鋼琴、小提琴教科書和大批音樂理論學術論著,曾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音樂科和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組織了我國第一上管絃樂隊,自任指揮。創作了《問》、《五四紀念愛國歌》、《國恥》、《從軍歌》等抗日和愛國歌曲。

七、鄭君裡。曾用名鄭重、千里,出生於上海市,祖籍廣東省香山縣三鄉鎮平嵐田堡村,中國內地演員、導演、編劇,曾參演話劇《莎樂美》,主演電影《火山情血》、《新女性》;翻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體系理論《演員自我修養》第一、二章;拍攝抗戰長紀錄片《民族萬歲》;自編自導劇情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1949年參加電影劇本《烏鴉與麻雀》的集體創作並單獨執導,獲中國文化部優秀影片一等獎和個人一等獎。1969年4月23日遭江青反革命集團迫害含冤逝世,終年58歲。

八、阮玲玉。原名阮鳳根,出生於上海市,祖籍廣東省香山縣南朗左步人,中國一代影后。阮玲玉出演首部電影《掛名夫妻》,主演《故都春夢》、《續故都春夢》、《國風》、《新女性》、《舞宮血淚》等電影,1935年婦女節,阮玲玉陷於同張達民和唐季珊的名譽誣陷糾紛案服安眠藥自盡。2005年,第14屆金雞百花電影節評選阮玲玉為中國百年電影史上最出色的100位電影演員之一。

此外,中山籍的名人還有“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犧牲者之第一人”陸皓東,上海“四大百貨公司”永安公司創始人”郭樂、大新公司創始人蔡昌、新新公司創始人李敏周、先施公司創建人馬應彪,“四角號碼發明者”商務印書館總經理王雲五,“著名作家、詩人、翻譯家”蘇曼殊,“中國漫畫界泰斗”方成,“冰壇天才”關穎珊,“中國體育史上第一位世界冠軍”容國團,“乒乓球世界冠軍”江嘉良等名人,不一一而足,都是以孫中山先生命名的名人故里中山市的驕傲,亦激勵著中山人力爭上游、奮發圖強。





玲瓏隨筆


我出生在湖北秭歸,這裡最出名的歷史人物就是屈原了。

秭歸是屈原的故里,屈原,公元前戰國時期楚國人,楚國大夫,忠君愛國、勤政為民,後受奸臣所害,被楚國國君流放,在秦國攻破楚國國都之時,在農曆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而死。




屈原也是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流下了《橘頌》、《天問》、《九章》等傳世之作,被稱為浪漫主義詩人的鼻祖。

現在的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節日,秭歸也有端午比年大的說法,每年會過三個端午節,仍保留了很多傳統習俗,每年也會舉行端午文化節,來歡迎國內外嘉賓。






秭歸因屈原而出名。歡迎大家來秭歸參觀遊覽。


熊二是個二貨


我家鄉是湖北荊州市。這裡出過不少歷史名人。限於篇幅,本文的地域範圍主要指今荊州區、沙市區,兼及公安等地。

歷史名人中,家鄉荊州一帶、生長於該地的有:

■楚威王:戰國中期楚國國王。他執政時,將楚國國力推進到高峰。

■蕭瑀:生長於江陵(今荊州市荊州區)。南北朝末期至唐初的重要政治人物,梁武帝蕭衍後裔、江陵後梁王朝皇室、隋煬帝蕭皇后之弟、唐初貞觀統治集團中的重要一員。為政穩重。為貞觀之治作出重要貢獻。

■岑文本:江陵(今屬荊州市)人。唐代貞觀時期的宰相之一。為貞觀之治作出重要貢獻。

■劉洎:江陵(今屬荊州市)人。唐代貞觀時期朝廷要員之一。為貞觀之治作出重要貢獻。不幸的是,因言語不慎,觸怒唐太宗,劉洎死於非命。

■張居正:生長於江陵近郊(今荊州市城區一帶)。明萬曆初期的首輔,“張居正變法”的發起者與主持者,中國古代傑出政治家。



■張同敞:張居正的曾孫。南明的著名抗清義士,與另一名抗清義士瞿式耜壯烈犧牲於桂林。

■余上沅:江陵縣沙市(今荊州市沙市區)人。中國現代戲劇領域的一代宗師。

… …

祖籍荊州一帶的名人有:

■關肅霜:現代著名京劇藝術家。

■王元化:現代著名學者、思想者。

… …

… …


曉帆輕舟


我出生于山西省臨猗縣。我們縣裡的歷史名人有不少,但我不怎麼記得太清楚。至少我知道有戰國時期的大商人猗頓,他在當時主要是經營鹽鐵生意。據傳,在戰國時期。猗頓所儲存的食鹽能夠供應全春秋戰國的人吃好幾年。他在現在的臨猗縣城的位置修建了城池,用於儲存他的鹽鐵貨物。這個城池最早叫做猗氏城。而猗頓的食鹽主要來自於運城的鹽池。這個鹽池由於瀕臨潞水,所以猗頓的鹽也被稱作潞鹽。隨著不久,潞水旁邊居住的人口越來越多,甚至於超過了當時的河東首府安邑,而運城最早的稱呼就是潞村。其他的人不是沒有。只是我一時想不起來。歡迎補充。謝謝。


風雨中的梅雲


我們縣出過的名人!一個皇帝,三個大將軍,一位醫藥大師。六位商人。一位大明星,建國以來出過二位軍長。四個師長,六個團長,在美國還有一位高科技研發推進者。他的一樣技術叫美國超前了二十年,還有一位外交官,黑龍江綏化市綏稜縣。



北胡人圈



夏有涼風61


四川江油市青蓮鎮,李白故里。


媄酈的諎


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孫叔敖 陳元光 王審知 清朝河南唯一的狀元吳其濬 打響抗日第一槍的金振中。鄭成功 施琅 陳嘉庚祖籍都是固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