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復旦大學網紅教授把“耄耋”讀成“maozhi”?是沒有文化的表現嗎?

筆尖寫字課堂


這確實是不能饒恕的錯誤,因為其人所處地位特殊,不是大家吹毛求疵。

某官員學位很高,把“滇”當眾念成“真”,也令人搖頭嘆息,難以相信。

過去給“文盲”掃盲,教他們識字,辦“掃盲班”。我說,這“掃盲班”所掃的是“字盲”,與“文”還有距離不能混淆。盲於字者,就會念“白字”,鬧笑話。

大學教授和高階官員(還是高學歷)假如認識漢字的總數還不及一個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確實令人不能原諒。

有人會說中國漢字有近乎六萬之多,誰能記得那麼多呢?確實,有許多漢字已接近“作古”,現在幾乎不再使用了。但對使用頻率較高的漢字生疏誤讀,與自以為是且懶惰大有關係。自以為是是態度問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沒有虛心的態度,苟且偷懶,連字典都懶得查一查,就分明陷入愚蠢了。愚蠢者不鬧笑話,很難。

現在網絡及自媒體也容易把小事擴散放大,弄成普遍社會輿論,對不順他們眼的人特意以偏概全加以鞭撻攻擊,以洩私憤。盲於字的教授可以成為網紅,也能因為盲於字而貽笑大方,授人以柄,甚至成為其“白璧微瑕”,因赫然示眾,致其難以終生洗雪。

所謂“學高為師”,“學”自然首先也包括識字要多多益善。陳果為其“毛至”付出一些代價,怨不得別人。


靠151548855


我讀初中時,學校在一座小山上,山叫蓮花山,但無蓮花,有太湖石,鬼斧神工,形態各異,感嘆自然之神奇。
我的語文老師姓張,男性,圓臉,很富態,對我寵愛有加。因我偏科,最喜寫作文,我是他老人家的驕傲,後邊的評語洋洋灑灑,極盡驕傲。由於經常吃小灶,所以對他的備課筆記很熟悉,字跡工整娟秀,宛如女性手筆,所有難字,繁雜字,一律用漢語拼音標定。每當看到張老師的備課筆記,我都肅然起敬。

這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事情。
再來看看陳果教授的事情。

如果單憑將“耄耋”唸作“耄至”,就認定為沒文化的表現,這是不科學的,也是不懷好意的,甚至是幸災樂禍的。

從小學直至博士,國家個人要拿出多少金錢精力才能培養出這樣一個人才,沒真本事是進不了“江南第一學府”的。

容易嗎?

不容易。

好,

那就別一棍子打死。

即使她是一個網紅教授。
就是說,無論是授課,還是演講,都要認真對待,就像我的初中語文老師那樣,恭恭敬敬,認認真真備課,把疑難字吃透,你才敢去教學生。

這是教訓,

也是好事,

它會促使你從沒有幾個人願意聽的心靈雞湯中抽身而出,

做你熟悉的,理性的學問。


耄耋【maodie】,高中已經學過了。耄,本義指年老,泛之八九十歲的老男人,耋【die】,本義年老。

語出【漢.曹操.對酒歌】,

“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現在用的最廣泛的詞叫【耄耋之年】,

其意自明。

其實這兩個字相當坑人,古人像是設了一個陷阱讓你跳。既然耄念mao,那理所當然根據念半邊的常例,耋念zhi。

偏不。

念die

有時想想,古人也很幽默。
我從網上看到,視頻中哲學老師陳果說到:不論你是中年少年青年,還是maozhi之年,不論你是體力勞動者……

的確是錯了。

但是,不要因為她唸錯一個字就否定她的一切。

這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健康的。

她還是我們年輕的女教授,

請讓她安安靜靜做學問。


石門紅葉滿山谷


說耄耋倆字是高中學的,我不知道是哪年開始高中課本里有這倆字。我上學時應該是沒怎麼見過這倆字。

聽說過maodie之年,但如果突然讓我寫,我百分百寫不出。突然給我這倆字,我也一定會念成maozhi, 沒啥丟人的。我又不是學中文的,我媳婦學中文的,時不時還會念錯一些字。

陳果老師是哲學系的吧?她走紅也是無意被學生把視頻傳到網上。她也沒像餘丹一樣,到處做講座,人家就是把自己上的課上的生動吸引人了點而已。然後就人紅是非多,遭人妒。

以前上大課時,我同學的名字裡的靚字,時常被教授們唸錯成qian。 那又怎麼樣呢?教授就是教授,在自己領域合格就ok了。教授們上課時念錯非生僻字的名字,也是常有的事。當年上大學時,魯豫到學校,講東西時還唸了個白字。

陳果老師唸錯倆字,讓自媒體創作者們一下高潮了起來,他們終於指點江山一番,可以寫一點有人看,被人罵的東西了,終於能積攢點熱度了。

馬雲高考數學一分,如果沒有現在的成功,按照這些自媒體人的尿性,高考數學考一分,不可原諒,這尼瑪就是個廢人啊。。


皮皮猴豆豆


讀錯了,知道了,改過了,感恩了,就可以了。在教育界做個名人難,做個人見人愛的女性名人就更難。這是為什麼啊?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何必那麼吹毛求疵呢?我很喜歡陳果老師的講課方式方法,我看其他同學也一樣,只要是她的課都是座無虛席,這就夠了,說明她講課的內容大家聽得懂而且都聽進去了。老師講課靠的是質量(同學們才來聽的)不是因為她長得好看才來看的(這也太無聊了)。我聽到有些人在說,陳果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尊重同學,一個手老是放在褲袋裡走來走去的(意思是不正規的)應站在講臺前講課才對等等。我覺得這些人太閒的無事。我覺得做一個好老師應是在講課時毫不保留的將知識全都教給同學們聽懂,聽好,出成績出成果,她教的學生沒有一個到外面去補課的。那才稱得上就是個好老師,我們應該鼓勵才對...請大家多些理解少些指責和嘲諷。


蘭雨46


不能怪陳老師,只能怪她的老師誤導了她,我讀小學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老師領著我們讀報紙把柬埔寨讀成東鋪寨,我們是小學生嗎,剛開始學習那也跟著讀成東鋪寨了,有一次父親領著我去生產隊開會好多人,生產隊會計拿了一個張報紙讓我給大家讀一讀,那個時候西合努克親王可是我們的老朋友,新聞裡幾乎經常提到柬埔寨這幾個字,所以看到柬埔寨三個字順口就讀成東鋪寨了,下面的大人一陣呵呵大笑,弄的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知道是讀錯了弄的我很尷尬。


朱永興702


如何看待復旦大學網紅教授把“耄耋”“maozhi”?是沒有文化的表現嗎?

最近這段大學老師把耄耋之年的耄耋(mao die)讀成(冒至)視頻流行在網上,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講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讀錯了”沒有什麼的,但是這件事發生在一位大學老師,而且還是一個上過央視,上過專欄節目的知性女性的代表人物,就有點覺得不是那麼回事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看待復旦大學網紅教授把“耄耋”“maozhi”?是沒有文化的表現嗎?的這個問題。


為了能夠讓大家有個清晰的認識,我先來給大家解讀一下“耄耋之年”的意思,就是形容八十歲到九十歲老人的一種形容詞語,耄耋,從字面上來看,就是毛髮已老,人生已老達到極致的意思。因為古代人長壽的較少,達到九十歲左右的高齡基本上是長壽之人了,這個詞語最早有文字記錄的出現在三國時代在曹操的《對酒歌》之中提到: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六十曰耆;耆,指也。不從力役指事使人也。 七十曰耄,頭髮白耄耄然也。 八十曰耋;耋,鐵也。皮膚變黑色如鐵也。 九十曰鮐背;背有鮐文也。

而作為現代一名知性女性的人物,在教學過程中唸錯這個詞,很大原因是因為這個耄耋之年很少出現在生活之中,很少實際應用,甚至可以歸納為生僻字當中,因為在課本之中這個詞是很少出現的,所以大學老師唸錯也是情有可原的。如果不是專業學習文學研究漢字的人,研究古漢語的人是很容易出錯的,比如接下來的幾個字你看看,不查字典的情況下你能認識多少?

床 牁 牂 牃 牄 牅 牊

焥 焧 焨 焩 焪 焫 牉

斈 斉 斊 斍 斎 斏 斒

巵 巶 巸 巹 巺 巼 巪

是不是覺得我們的老祖宗倉頡造字的神奇?其實我們生活中有好多字用不上,但它卻是就在我們的身邊,比如我們經常在大道上看到的水泥罐車上寫著“砼工”二字,大多數人都會念錯,但也有認識的,在我們不知道的情況下,我們通常會根據偏旁部首來唸這個詞。再比如“夯土”,都是容易唸錯的,這並不是我們沒有知識的表現,而是不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在我們的家庭生活中離我們很遠而已,如果你是從事這個方面的事情,你就會了然於胸了。

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我們生活之中經常遇到的詞或字,我們也不見得都認識,比如:呋喃、吲哚、嘌呤、嘧啶、喹啉,這類詞語,我們很多時候都是通過偏旁部首去讀這個詞,其實不止這些,還有好多好多這樣的字在我們生活中出現,即使第一次記住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不經常用到我們慢慢的就忘記了。

說到認錯字說錯詞的尷尬,我今年也遇到了這個事,本身從小喜歡貓,但成家立業了,由於各種原因遠離了這個動物,但隨著新媒體資訊的發達,我在視頻上經常看到各種的貓咪,我決定也養只貓,就在買貓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暹羅貓,對就是暹羅這個詞,我一度認為是“星”羅貓,朋友來我家看到我的暹羅貓,問我貓是什麼品種,我還跟人家介紹,星羅貓,後來直到有一天有個寵物店的朋友對我說是暹羅貓,不是星羅貓。我才認識到我的錯誤,哈哈,原來這個詞正確的讀法是暹羅貓xian luo mao 而不是星羅貓。

所以讀錯詞不是不認識,也許在你上學的時候接觸過這個詞,但在以後的生活中沒有遇到,也沒有應用的可能性,所以在一次讀到這個詞的時候,你會用一種想當然的讀法讀出這個詞,雖然讀錯了,但情有可原,而且通過這次的事,這個詞會對你有至關重要的記憶節點,以後就再也不會讀錯了。

其實我覺得陳老師是沒什麼問題的,我聽過他的課程,很有感染力,並且非常受用,通過這個事讓更多不認識不知道怎麼讀耄耋二字的朋友,去主動學習了一下也是非常好的事情,這也說明,我們的新媒體發展還是以文化文學方面為主流,那些老鐵,來了老弟,六六六正在遠離我們,主流文化還是以知識貫通為主。

對於陳老師的教學質量我是非常認可的,她對於知識的理解是很好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魯迅先生不也是有通假字的時候,所以不必大驚小怪,改過來記住了就很好了,得饒人處且饒人,與人方便就是與己方便您說呢?不必過於炒作,過於憤青。


我是楊九霄,願我的愛和你的愛並不違背,願我的回答能在你心間幻化出一絲漣漪,願從你關注我的那一刻起我們此生都是最為知心的朋友。

關注之恩賽過孟嘗


楊九霄


耄耋(mào dié),泛指八九十歲的老男人。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來做個實驗,分別讓不同身份、不同學歷的人來看這兩個字,看他們是否認識,得到回答後我們的反應是怎樣的呢?我認為應該是這樣的。如:

甲(農民,小學文化):“不認識!”這個很正常。

“認識!”好厲害啊,這個都認識!

乙(工人,初中文化):“不認識!”這也很正常。

“認識!”不錯不錯,很不錯!

丙(商人,高中文化):“不認識!”忘了很正常。

“認識!”正常,畢竟學過嘛!

丁(職員,大專文化):“不認識!”你給忘記了。

“認識!”很平常,大學生嘛!

戊(教師,本科文化):“不認識!”居然不認識!

“認識!”不認識才怪呢!

己(教授,碩士文化):“不認識!”竟然不認識!

“認識!”這不奇怪!

庚(專家,博士文化):“不認識!”天哪!小丑在殿堂!

“認識!”那是應該的!

辛(乞丐,文化未知):“不認識!”這毫不為奇;

“認識!”天哪!大師在流浪啊!

這應該是我們得到回答後的直接反應吧。

我舉這個例子的原因,就是讓我們看明白,面對不同職業,不同文化層次的人,我們在得到相同的答案後,為什麼反應和態度不一樣呢?難道是文化層次高的人就應該認識這兩個字嗎?就必須認識這兩個字嗎?文化層次越高,文化基礎就應該越紮實才對嗎?

你復旦大學的網紅教師陳果,既然是個教授,還那麼出名,有才氣,你居然把“耄耋”這兩個字念成“mao zhi”,這還了得!還配稱為教授嗎!還好意思到處以宣揚你的“雞湯”理論嗎?你北京大學的堂堂校長林建華,竟然把“鴻鵠”念成了“hong hao”,天哪!你還是個教授嗎?你還配當一個名校的校長嗎!

這是網絡上的某些瘋傳,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的,那你就錯了!真真正正的大錯特錯了!

“術有專攻,業有所長。”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專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專長,不是每個人的學術領域都要求必須認全漢字的。陳果教授是學習哲學領域的,她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哲學思想;林建華教授是個校長,他主要的職責就是管理學校。

更何況,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來,已經發展至近十萬個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漢字只有三千多個。你能認全這三千多個字,讀書學習生活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而生僻字和那些也許我們一生都不會見面的“死字”,就佔了漢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有誰能認完這些字,就算文字工作者也不可能吧,而且認全了又有多大的用處呢?

認字只是學習知識的條件之一,因為不認識字我們無法完成知識的有效傳承,但認字不是文化學識的代表,不是知識分子的象徵。就像你把《新華字典》倒背如流,把上面的字全部認全了,你的知識也不代表高深,你的學術也不會因此而提高,甚至有可能你連篇文章都寫不出來,這是為什麼?因為認識字只是個基礎,綜合組織起來才會形成知識!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世間本無完美無缺之人,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缺點,這是很正常的。更何況像陳果教授和林建華校長,只不過唸錯了個字罷了,為什麼我們就覺得不可思議了呢?就非得在網絡上炮轟亂炸?非得在背後彎酸叫喚呢?為什麼其他的人認錯字我們可以理解,可以諒解,而他們就不行?

我認為,這是一種偏激行為!這是赤裸裸的“文憑綁架”!這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怨念!這是羨慕嫉妒加仇恨的衝動!有些人是抱有仇富心態的,就是見不得比自己強的人出點錯誤,一旦發現,就特意的抓住不放,鋪天蓋地的大肆攻擊,以求自己心理的平衡和快感。

這是很不可取的,我們應該理智的去看待這些問題,懷著善念笑笑就算了,何況人家也賠禮道歉了,我們為何不把它當作一個小失誤罷了呢?中央電視臺播報新聞要求的“零失誤”,還不是經常出現類似失誤的情況,為什麼會鮮有人去說,只當作笑談一笑置之。可見,大多數的人都是富有同情心和善心的。

最後說一下,我們四川人認字愛認半邊,如“樞紐”我們讀“qu niu”,“水垢”我們讀“shui hou”,“水獺”我們讀做“shui lan”。而“耄耋”既然前面的“耄”字讀“毛”,那麼“耋”字也應該讀“至”才對啊!為何要讀做“die”?這分明就是一個坑嘛!


石丘雜談


陳果這個視頻我看到了,他確實把耄耋(màodié)讀成了耄至。

之前也看過她演講的一些視頻,或者是課堂上的演講,或者是短短几分鐘的視頻。

身為復旦大學的一名教師,她個人也許有很多的理論要發表出來,但是這中國基本的漢字都說錯,說明他確實不認識這個字。

可見他的水平,可見他的知識結構多麼的可憐!

不知道,是高校的普遍現象呀,還是她一人的過錯呀。

假如是一個普通人,我說的是不是從事教育行業,他(她)的語文知識水平不好只能是影響他自己。而陳果全國最知名的高校教師,出了這樣的一個低級錯誤,可想而知他給別人帶來的影響是極壞的。

就是去年吧,好像是北大的校長,把鴻鵠之志,念成了鴻浩,後來據說這個校長被辭職。

各大專院校的老師教授們,你們要好好充實自己的知識,別再讓別人見笑了。你們的出錯是在誤人子弟呀!

難道“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這句話不對嗎?

看看最近火爆的沈巍大師,他苦讀書,滿腹經綸,和這些徒有其表,冠冕堂皇,還到處演講的什麼亂七八糟的理論的大學的老師相比,沈大師比他們不知道強多少倍!

都說現在人們的知識水平下降。

找到原因了,原來出在高校裡,處在了基礎學識!

把基礎知識學好吧!你才能夠發表你自己應有的理論!


歸正xinyang


個人以為,把耄耋(die)之年讀成髦zhi之年,不值得上綱上線、更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人本身不是電腦,人的記憶本身就具有隨機性,在調閱記憶時還會受到情緒、場景、判斷等諸多因素影響,有時一個很熟悉的人你會突然叫不出名字,就是這個道理。

再說,復旦大學教授知識無論如何淵博,她首先還是人,人本身就具有很多侷限性。她所研究、掌握的知識再全面,她畢竟不是一部字典,偶爾一兩個生僻字讀錯音,再正常不過了,不能因此就去懷疑她的學識。

比如最近很火的沈巍,他就是百科全書?他就不會認錯字?各位不妨去問他,他絕對不敢說他不會犯類似的錯。只不過他的卑微身份讓大家放大了他的優點,而原諒或者故意漠視了他的弱點而已。

都在把他稱之為“大師”,如果零星的說出幾句有知識的話就算“大師”,那麼大師早就爛大街了。“大師”重在體系化的知識儲備和思想覺悟,沈巍混成那個樣子,至少是不具備大師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覺悟的。因為你可以簡陋、落魄,但不能骯髒邋遢。

其實復旦教授讀錯一個字被無限放大,本身就跟沈巍的大師誇耀成了反比,因為大家必須要“大師在流浪,小丑在殿堂“這樣一個心理設定,但是陳果教授確實很優秀,講課的颱風確實很有特點和吸引力,要貶低她抬高沈巍確實很難找到一個合理的切入點,於是,吹毛求疵,拿起顯微鏡去檢視終於找到了這麼一個小小的瑕疵。

那些眼紅這些教授們過的太好了的人集體狂歡了.......


明德山人6998


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疵!

人非聖賢,孰能無錯!

何必這麼洗垢索瘢,吹毛求疵呢?

其實陳果老師沒有任何的不是,因為任何揶揄諷笑、冷嘲熱誚的人,沒有誰敢拍拍胸脯、摸摸腦殼、撫撫良心、撅撅屁股,自信滿滿的說:我認識所有的漢字,不但熟諳其音,而且深解其意!

誰敢這樣說?估計沒有一個人敢這樣講。

既然自己做不到完滿,幹嘛要對別人求全責備呢?

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

平生只會說人短,何不回頭把己量!

很少人有用衡量別人的天平來衡量自己!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仰之彌高,鑽之彌堅!以陳果老師這麼博學的人都出現普通尋常的錯誤,並且在網絡中引起濤興浪湧般的反響,這是大好的、難得的提醒和鑑戒:希望提高自己文化造詣和文字功底的人,希望把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博攬於胸,並將其發揚光大的人,還得像獅子撲兔、小鳥築巢、螞蟻爬樹、老牛耕田、蜜蜂採花那樣全力以赴、埋頭苦幹,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最後想說:有窗戶的屋亮堂,有修養的人穩當!

文化無疑是一種修養!

如果以學習文化為樂,擁有文化為榮,就理應穩穩當當的,求全責備於己不合拍,於別人更不合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