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爾激光主營單一風險大,高增長潛力在哪裡?

金融投資報記者 林珂

在去年4月更新招股說明書,再經過一年的等待武漢帝爾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終於進入了排隊上會的程序。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主營業務為精密激光加工解決方案的設計及其配套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擬在深交所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1653.6萬股,發行後總股本為6612.51萬股。

1

業績增長潛在風險大


帝爾激光主營產品為應用於光伏、消費電子等領域的精密激光加工設備,隨著我國拉動內需政策的制定與實施,以及國際市場環境的好轉,近幾年業績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

招股書顯示,2015年-2017年帝爾激光營業收入分別為3885.81萬元、7696.37萬元、1.65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884.76萬元、3020.35萬元、6712.72萬元。

不難看出,不論是營業收入,還是淨利潤均出現持續翻番的增長。但可以看到的是,帝爾激光業績出現持續翻番增長一大因素是因為上年同期基數較低。隨著基數的加大,公司業績還能否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還有待觀察。


帝爾激光主營單一風險大,高增長潛力在哪裡?


主營業務收入構成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帝爾激光業績增長的持續性也得到了市場的關注。可以看到,公司業務主要有三類,太陽能電池激光加工設備、消費電子類激光加工設備、維修、技術服務及其他。

但從2016年開始,消費電子類激光加工設備業務收入已經歸零,維修、技術服務及其他業務收入佔比也在持續下滑。目前來看,公司產品線十分單一,幾乎完全依靠太陽能電池激光加工設備產品線。由於業務單一,所以業績波動的風險也在明顯加大。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股份、阿特斯、晶澳太陽能、東方日升等2017年全球光伏組件前10大生產企業目前均與公司開展合作。

有質疑就指出,由於產品單一及行業均被巨頭掌控,也進一步造成了公司客戶較為集中的問題。如果一旦客戶轉投其他企業,或者減少對公司的訂單,那將對公司業績是個巨大打擊。

2

毛利率異常高企


2018年以來擬上市公司過會率走低,從被否企業分析來看,發審委對擬上市公司毛利率等財務指標給予極高的關注,被否企業絕大多數存在毛利率等財務指標出現異常現象。

有質疑就指出,帝爾激光毛利率、淨資產收益率明顯高於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合理性存疑。

數據顯示,帝爾激光2015年-2017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7.26%、63.17%、65.63%,而公司列舉的四家可比上市公司中,光韻達綜合毛利率最高2015年-2017年也僅為48.29%、39.34%、45.56%。

而四家上市公司毛利率平均值則為39.57%、37.9%。36.64%。值得一提的是,帝爾激光毛利率不僅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同時在2016年多家上市公司毛利率集體下滑背景下,公司還逆勢走高。

除毛利率高企外,帝爾激光淨資產收益率同樣是遠超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公司2015年-2017年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孰低)分別為21.30%、48.87%和52.04%。大族激光2017年淨資產收益率為27.6%、光韻達為10.52%、華工科技為9.38%、金運激光則為-16.02%。

簡單對比發現,公司2017年淨資產收益率高於行業龍頭大族激光近1倍,而高出其他幾家上市公司數倍之多。

3

研發投入佔比大幅下滑


帝爾激光主要產品為精密激光加工設備,系太陽能電池生產行業等下游行業所需關鍵設備,屬於技術密集型行業,企業的技術水平與研發能力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技術優勢作為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石,帝爾激光在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重方面卻在持續下滑。

帝爾激光表示,目前公司在PERC高效太陽能電池激光加工設備領域佔據技術優勢地位,但是隨著相關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其他公司的競爭對手也將逐漸掌握相關技術,因此,公司面臨較大的技術壓力。

雖然公司已經認識到了自身技術實力存在被追趕的可能,但公司在研發投入方面也未有加碼。有分析人士指出,研發投入的高低一直是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而公司2015年-2017年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11.73%、7.45%、5.79%,研發費用佔比出現快速下滑。

如果公司技術優勢不在,將會對公司產品銷售產生巨大影響。考慮到公司主營單一,上述風險更為明顯。

目前來看,市場對帝爾激光財務、募投項目等還有不少質疑,《金融投資報》將繼續跟蹤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