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畢業的醫學生,是去鄉鎮衛生院當正式工好還是去大醫院當臨時工好,大家有什麼想法?

說醫話藥道健康


說說我自己的真實經歷,2011年從二本中醫院校畢業,在學校時本身我就不優秀:不是學生會幹部、不是優秀班幹、也不是社團主力干將,面試的時候不要說學校所在地的醫院了,就連自己家鄉所屬的市級醫院人家都不收簡歷,這時我們縣城的衛生局來招聘,說可以入編,於是我回了我們縣的衛生局,確實有編,於是服從分配去鄉下衛生院,基層醫院怎麼說呢,輕醫療重公衛,缺醫少藥,呆了一年考下執業醫我就辭職去另外一個市級醫院,醫院不是很大,氛圍比在鄉下好很多,但是很快我就發現醫院都是靠拉熟人來住院,病人並不是那麼多,於是過了半年我又開始不斷找工作,這回我把目標放在省城,也就是我讀大學的城市,終於半年後我找了新東家,2014年到現在我就再沒換過單位,2016年我提拔為我們科室的負責人。也不能就說鄉鎮衛生院就不好,我其實很感謝畢業頭三年的經歷,感謝那些遇到的人,他們都給與了我很多幫助與扶持,所以才能讓我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不管在什麼地方工作,都要帶工作的熱忱去上班,千萬不要抱怨環境,不要抱怨工作沒有給你施展才華,我在鄉鎮衛生院時,成功把中醫治療打開了並且還有自己的粉絲。在這裡我真不是自吹自擂自己有多厲害,我只想說只要有人生努力的方向,一定就能到達夢想的地方!


一樹梨花美


要想有大發展,還是留大城裡好。我做了一件遺憾一輩子事,就是幫弟弟做錯了主。我弟70年代省中醫學院畢業時,徵求我的意見,說該屆畢業生中學校留3人任教,因我弟學業成績好(說特好也不為過,一名)校領導委託老師找談話,說願不願意留校。我當時是個傻兵,說回去吧,父老鄉親需要你。回到縣後,衛生局沒讓下鄉,留在衛校當教師,閒時就上縣人民醫院中醫科上班。現退休了,雖在一線小有成就,在市評為名老中醫,並是參加國家名老中醫代表大會的省團幾個代表之一,但如留校當教師,至少是省會的人,對自己的學術,對子女都要好些,要少很多磨難。幸虧兩個侄女都爭氣,都在一線城市找到了比較理想的穩定工作。對於現在的年輕人,當然應人往高處走,爭到一個好些的前程。


手機用戶5951987470


這個選擇看個人吧!簡單說幾個例子,都是我同學,真事。

A,研究生畢業來市裡三甲醫院應聘,後來還是回縣裡了,當時縣裡研究生稀缺,醫院當寶貝培養,很快業務副院長,當時在上面醫院的沒有幾個人有他發展的好,他現在去省會城市的一家市級醫院擔任科級幹部,當時如果在市裡工作,不知道怎麼樣。

B,這個是比我高几屆的師兄,畢業去基層醫院,我去年去他們醫院檢查的時候見到他,科主任不假,但是專業地位和專業能力跟他同級同學差距太大了!

C,同學能力普通,但是進的是大醫院,目前已經是知名專家,專業技術在省裡拔尖。

機遇是一方面,自己努力爭取改變命運也是一方面,不管在哪裡,只要努力做好就一定有足夠的機會。



奔跑的彼得潘


畢業三年。剛畢業時,我就碰到這種問題。本來可以回鎮衛生院上班的,甚至還有減返在校學費的政策。但我再三權衡,還是留在城市。

業務方面:回基層的話,十年八年,估計也沒什麼大的提升,但城市不一樣,三年一個臺階。最怕的是,十年二十年,和同學再見的時候,他們順利的話應該是某領域的骨幹,而我就還是那個跑公衛,弄扶貧的半醫半跑腿人員。至於高精尖技術,想都不要想。

人際方面:如果人品不那麼次,十年八年後,應該有一定的人脈,還有重要的友情和愛情也都在城市。距離,能打敗一切,包括海誓山盟,更何況友情。請問,你跟不見面多年小學同學借錢,誰理你?

個人情況:由於是中醫的,家裡有一點淵源,所以在醫院,總覺得學不到什麼中醫技能,但實際上也懂得很多新的知識,但學的東西現在基本都是自學,看古書。

有志願為家鄉,為基層醫療做貢獻的同學們,也別一股腦往回衝,如果身無長物,回基層那就往填表,公衛,家庭醫生方面發展了。


仰楸子


對於剛畢業的醫學生來講,是選擇去家鄉縣區基層工作,還是自主就業,找大醫院當合同工,靠自己一步一步從頭幹起。如果選擇去縣區基層,不管是省考事業人員,還是縣區衛生主管部門直接從醫科生中招聘,一般都承諾給編制。基層醫療衛生行業大量缺少專業技術人員,每年招聘季,由人事部門組織去醫學院、人才市場招聘,即使承諾給編制給落戶補助,往往也籤不來幾個人,準備的招聘名額都招不足額,簽約後真正來報到上崗的,就更少了。

縣區衛生主管部門招聘,主要是為基層醫院,尤其是鄉鎮衛生院補充工作力量,一般都要從基層幹起。如果真正能力強,專業技術水平高,調整到縣城醫院,是最好的出路。到基層醫療單位就業,最大的好處是有編制,工作穩定,收入雖然不高,但也很穩定,工資漲幅不大,但每年都會固定上漲。

但是,如果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和專業發展出發,建議首先選擇在一二線城市大醫院,哪怕是從臨時工幹起,其專業增長、眼界、經驗,都是小地方無法比擬的。小衛生院大都是頭疼感冒,或者是新農合限定分級診療的病人,病人少,實習的機會少,如果遇到疑難雜症,想找個請教的人,或者學習的機會,都很難得。大醫院就不同了,能跟著主任醫師、主治醫師,老教授、老大夫,學習的機會多,增長見識、增加經驗、提高專業水平,學習機會難得。幹上幾年,只要不笨不懶,靠自己的技術,都會拼出一片天地。編制保障、工作穩定,都不如自己的技術來得硬。

再說了,事業單位改革,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取消編制,實行備案制、合同制管理。除非願意一輩子呆在基層衛生院,想去更好的地方發展,同樣還是要看本事,憑能力吃飯。


真寧腔調


取決於你的家庭條件怎麼樣。

1、家庭經濟情況不是特別充足,父母年老體弱。

那麼去鄉鎮衛生院當一名正式工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一方面能夠為父母承擔一定的壓力,畢竟培養一名大學生傾盡農村父母的畢生心血,而且另一方面也不會影響你職業的成長,等自己慢慢穩定下來,如果有大的抱負,通過不斷學習,照樣會一步步一個腳印走向光明,但是有個壞處就是小地方會讓一個人的思想懈怠,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大的鬥志,如果沒有自制力的話,很快就會被磨滅,所以要能夠守住寂寞,不忘專業知識的學習。

2、家庭經濟寬裕,能夠繼續支持讀書學習

那麼在大醫院當臨時工完全沒有問題的,大醫院不會墮落一個人,大的環境會讓一個人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雖然非常幸苦,但是是個優秀醫生成長的必由之路,而且只要沒有經濟的後顧之憂,你會考研、考博,不斷充實自己的職業含金量,按部就班,步步為營,終究有一天走向人生巔峰。

選擇了醫師這個行業,就是一輩子不斷學習的節奏,稍不注意就跟不上現代醫學理論的發展,所以不管是在何種地方就職,不忘初心,方是上策。



都不要去,還幹醫生就是最傻的選擇了!可以選擇去幹醫療器械或者直播,還正兒八經幹醫生就是傻瓜了。中國不需要醫生。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阿牛



皮膚科醫生鄭欣麗


應該去二級以上正規醫療機構,有利於學習、進步和技能提高。


仁術度人


說真的,我就是一個基層醫生,剛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挺自豪的,經常可以處理一些疑難雜症,隨著一次次醫改,現在,基本處於養老狀態,想看病,沒有藥可以用,我個人認為,如果不想耽誤自己,還是去大醫院,畢竟可以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