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圈一些術語,如拍鳥稱“打鳥”街拍稱“掃街”C畫幅鏡頭稱為“狗頭”你認可嗎?

哨爺侃攝影


前兩天參加了一個攝影分享會,到提問環節的時候,一群學生在下面問:什麼是毒德大學、刀銳奶化、糖水片等。我覺得挺有意思的,今天給大家講講攝影界的“行話”,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攝影器材及附件行話

①滅門:不使用原來品牌的東西並且全部給賣了,比如:不再使用佳能的任何產品,把佳能的所有產品給賣了就叫滅門。

②感動:出自佳能的廣告語“佳能感動常在”,所以佳能就被大家調侃成“感動”。

③泥坑:泥坑是指尼康,一步一步奪取攝影愛好者的金錢,這個坑陷進去就出不來了。

④油漆廠:指賓得Penta,什麼顏色的都有,就像油漆廠一樣。

⑤無敵兔:這名字來自佳能5D2的諧音,所以無敵兔就是指5D Mark II,這款自己是佳能在08年推出的全畫幅單反相機。

⑥大兔子:大兔子原來是指佳能的EOS 1Ds Mark II,但是現在已經升級為Mark III,現在不知道叫什麼了。

⑦小兔子:指的是佳能的EOS 1D Mark II。

⑧小兔妞:指的是佳能的EOS 1D MARK II N,另外,這機子也被大家親切的稱為“馬克吐溫”。

⑨牛頭:指的是專業級的高端鏡頭,這類鏡頭素質好,在畫質、色彩等方面都很出色。比如:尼康的金圈鏡頭、佳能的紅圈鏡頭。

⑩狗頭:指的是入門級的低端鏡頭,這類鏡頭素質一般,在畫質、色彩方面也一般,做工方面也不是很好。

⑪大三元:指三隻恆定光圈為f/2.8的變焦鏡頭。

⑫小三元:指三隻恆定光圈為f/4.0的變焦鏡頭。

⑬小痰盂:指佳能最便宜的標準鏡頭,是佳能 EF 50mm F/1.8鏡頭的暱稱。

⑭大炮:指鏡頭焦距大於200mm的長焦距、大光圈、大體積鏡頭。

⑮天涯鏡:指焦距覆蓋範圍很廣的鏡頭,比如:18-200mm、18-300mm、28-200mm、28-300mm 等等,拿著這些鏡頭可以一鏡走天下,所以稱為天涯鏡。

二、攝影名稱行話

①糖水片:指一些看起來很好看,但缺少思想和內涵的照片,泛指小清新照片。

②老法師:指年紀大、愛玩器材、愛攀比器材,並且沒有能拿出手的作品的攝影師。同時也指一些喜歡高談論闊,卻沒有真才實學的攝影師,靠著某某攝影協會的名頭,到處招搖撞騙。

③新銳:指一些敢於打破常規,極具創新意識的攝影師。但是後來被一些不學無術的人毀了,這些人在聖地拍私房,破壞文物拍,還敢說自己是新銳,所以新銳現在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三、拍法行話

①群毆:指集體約拍,說直白點就是一大群人出錢請了一個模特,然後一大群人拍一個模特。

②走私:只一對一的單獨約拍,和群毆剛好相反。

③打鳥:為了拍好鳥,不驚動的鳥,所以會用長焦鏡頭進行拍攝,就像打靶一樣,所以稱之為“打鳥”。

④掃街:指在街上抓拍,基本上就是拍紀實類題材。

⑤毒德大學:指照片拍得好,十分欣賞。毒表示作品之美讓人沉醉;德表示該作品好;大就是大師;學就是學習、摩拜的意思。

⑥刀銳奶化:這個是誇器材的,刀銳是指焦內如刀割般銳利、奶化指焦外如奶油般化開。這即是誇你的器材好,也是誇你對校準,水平高。

注*攝影界的八字箴言“毒德大學,刀銳奶化”,在以前的確是夸人的意思,現在嘛多帶諷刺意味。

⑦片子很日:這句話可不是罵人,而是說你的照片是日系風格。

總結: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內容,這些攝影行話大家做個瞭解就行,沒必要花時間去記。如果你還有補充的,歡迎在文末留言。


攝影初級班


打鳥、掃街、狗頭、牛頭、殘幅……這些攝影上經常出現的詞我覺得其實並無什麼不妥,我完全能接受。

這種所謂的攝影行話,是攝友對某類攝影題材、攝影行為、攝影器材的通俗化描述,愛好攝影時間比較久的朋友很多對這類詞彙都是比較熟悉的,一聽就明白說的是什麼。很多這類詞彙描述的還是很形象的。

比如拿"打鳥"來說,拍攝鳥類的攝影師通常會使用三腳架加超長焦鏡頭,講究一點的還會對自己和相機進行偽裝。當用大炮一樣的長焦鏡頭對著飛鳥拍攝的時候,使用相機的高速連拍功能發出咔咔咔的連續快門聲,就好像獵人拿槍在"打鳥"一般。"打鳥"其實還是挺形象的比喻,只不過攝影師只是拍攝記錄下鳥類的精彩瞬間,並沒有真的打鳥。

"掃街"也是一個形象的比喻。拍攝街頭攝影的時候,攝影師需要用腳步丈量街頭,因為只有用步行的方式才能發現街頭髮生的點滴瞬間,用鏡頭記錄街頭髮生的片段,就好像用眼睛與鏡頭共同掃視街頭一樣,拍攝大量照片才能從中挑出幾張不錯的。

至於對攝影器材的一些比喻用語,也是有幾分道理的。其實並不能說半畫幅的鏡頭都是狗頭,半畫幅鏡頭中同樣有牛頭。舉個簡單的例子,佳能17-55mm f2.8,能說這支頭是一支狗頭嗎?我覺得所謂的狗頭,應該是泛指定位低階入門,做工較為低廉,價格比較便宜的鏡頭,而並不區分是不是半畫幅鏡頭。全畫幅中也有狗頭,也並非都是牛頭。

因此,我個人對攝影中的一些"行話"、"隱喻"的用語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只是覺得有些詞彙需要相對準確地描述,不亂用就好。


卷太郎攝影坊


打鳥,有一定的歧視性和戲稱,給人的印象是,只拍鳥,是鳥就拍,我的眼裡只有鳥,點射鳥。而這些人,一般人揹著長長的鏡頭,甚至覆蓋迷彩偽裝布,好比伏擊,但,作品千篇一律,難以有新意。

掃街,同樣有看到什麼就拍什麼的意思,但掃街應該沒有歧視性,畢竟街拍的真諦就是拍到就是血賺,不掃,何以提高概率?

至於狗頭,如果對別人說,那真是帶著歧視性了,如果自己說自己的鏡頭,反而帶著是自謙,甚至有一點沾沾自喜,你看,我用半畫幅鏡頭,也拍出這樣的好照片。

攝影圈是一個江湖,什麼人都有,習性難改。唯作品論,點贊只看作品,好作品情不自禁的轉發,應該是好習慣。



鄭在別處


@老馬視圖@回答你。

先糾正一下。題主問題中的“C畫幅”通常被一些人稱為“殘畫幅”。

第一,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專屬語言。

由於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各個行業術業有專攻。其中流行於本行業的與專用語言也很多。

第二,專用語言應該言簡意賅,不帶有歧視性。

打鳥、掃街以及爬樓,是對攝影圈中拍攝飛鳥、搶拍街景以及登高俯拍城市樓群為攝影題材的簡稱。這樣的簡稱通俗風趣,很受人們歡迎。但是。如果這種簡稱帶有歧視或者歧義,就應該禁止或者少用。

第三,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一些新名詞還會不斷湧現。

這一點不容置疑。比如現在人們通常簡稱的“老頭”,就是n年前攝影者手中正常的鏡頭。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數碼相機的普及,他們已經變成了古董。可以想象,再過若干年,又會誕生多少新名詞。

以上的回答,全部為原創,如果能對你有些許啟發、點滴收穫,請不要忘了點贊或加關注。謝謝!






老馬視圖312


我覺得攝影圈裡有些非專業術語像“打鳥”“掃街”“狗頭”“牛頭”等很正常,哪個行業、哪個圈子沒有自己的一點習用語或行話呢,我就專門收集過攝影“黑(行)話”。

有器材方面的如“小白兔”等,有攝影類別的如“老法師”等,有論壇評價用的“德毒大學”等,有興趣的可以去翻翻看。



一個人除了法定的正式名字,還有乳名,綽號,字號,別名,暱稱等等各種稱謂,更何況一個圈子呢。攝影圈有一些圈內的術語和行話太正常了。本來玩攝影的人大多數都是因為興趣,本來就是以玩為主,有趣好玩,有些黑話術語挺好玩的!

每行都有自己的習慣用語、行話什麼的,娛樂圈還有潛規則呢,我們攝影圈有些攝友們相同交流與常用的行話是正常的!以前跑江湖的人士不是也有像切口等暗語,攝影也是一個江湖,所以混攝影江湖的瞭解一下也可以。

當然,這些攝影術語並非專業術語,只是攝影朋友們對於攝影的習慣用語、行話而已,也無需介懷,懂不懂圈內的行話不要緊,最重要的是攝影技能,會拍比能說強!作品才是檢驗攝影作品的根本,實力才是王道。


阿愷紀實


拍鳥為什麼會叫“打鳥”?說實話,我還真沒打鳥,我也是看別人拍鳥,估計是因為設備都是以長焦居多,好像長槍一樣,拍鳥稱之為“打鳥”也不為過!

街拍稱之為“掃街”這也很正常,畢竟現在壓個馬路都是掃街嘛,更加別談拿著相機認真在馬路上走,尋找可以抓拍的好照片了!我也喜歡掃街!

說實話,C畫幅鏡頭雖然都是各種大範圍變焦鏡頭,光圈都是浮動光圈,可以說是狗頭,但是也是有牛頭的存在,基本上佳能這輩子是沒這個命了。像尼康就有半幅牛頭17-55mmF2.8,還有各種副廠鏡頭牛頭哦,適馬ART系列都是很不錯的鏡頭!不能以一概全!


婚禮攝影師Tanke






睡太郎


也不能稱為術語,應該是圈內約定俗成的稱呼吧,叫做暱稱更準確,帶有風趣、幽默、調侃的意味,沒必要把什麼事情都搞得那麼嚴肅,一本正經,輕鬆點不好嗎?

其實,這樣的暱稱在攝影圈內太多了。僅佳能影友稱呼器材就有無敵兔、愛死小白、愛死小小白、大白、小痰盂……等等,大家叫著挺親切。

至於題中說C幅鏡頭都是狗頭,懂行的影友並不認同。狗頭應該是指價格低廉而成像效果一般的鏡頭,廠家常用於與C畫幅機身配套出售,或是價格便宜的大變焦比鏡頭(比如18-200),方便不怎麼講究畫質的旅遊者一鏡走天下。其實,C畫幅鏡頭中也是有牛頭的,像佳能的EF-S17-55 f/2.8 is,尼康的AF-S17-55 f/2.8G DX就是。

此外,富士全系列都是C畫幅(除了中畫幅),還有奧巴、松下,比C幅還小的M4/3系統,你能說他們的鏡頭是狗頭嗎?


蜀人好攝


認可,比叫渣頭好一些.


謙哥


只要大家都認可,沒什麼不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