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俄羅斯科濟列夫的分析,所有恆星內部都是空洞溫暖的,那我們太陽是不是也是如此?

星際使者宇宙導遊


不知道這個科濟列夫是誰,應該不會是俄羅斯的前外交部長科濟列夫吧。



如果太陽的中心是“空洞和溫暖”的,那麼太陽的質量就不會這麼大,而且太陽也就不會再發出光芒。

核聚變反應的條件是苛刻的,它需要極高的壓力和溫度才能克服原子核之間的庫侖力,將兩顆較輕的原子壓縮到強相互作用力能夠作用的範圍。只要進入強相互作用力的作用範圍,強力就會將兩顆較輕的原子核合成為一顆較重的原子,這個過程中會損失一部分質量,損失的這部分質量就會轉換成能量釋放出來。

圖:氫合成為氦的過程

即使佔太陽系全部質量99.86%的太陽,能夠進行核聚變反應的地方也只在其半徑的30%以內,且其99%的核聚變反應都發生在半徑的24%以內。在這裡的壓力達到了3300億個大氣壓力,溫度達到了1500萬度以上。

所以,太陽內部是“空洞和溫暖”的只是某位民科的謠言。


講科學堂


根據俄羅斯科濟列夫的分析,所有恆星內部都是空洞溫暖的,那我們太陽是不是也是如此?

繼地球空心論之後太陽也開始空心了,確實有點摸不著頭腦,這太陽空心論來自哪裡呢?有什麼理論會支持這種空心論?假如太陽真的空心的話,我們還會沐浴在陽光下嗎?

假如地球空心的話,人類可能可能影響也不大,當然磁場可能就消失了!後果其實也挺嚴重的哈!但太陽如果空心的話,這問題就嚴重了,因為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只有溫度和壓力最大的核心才能點燃氫元素的核聚變,假如這個區域成為空心消失後,太陽的熱量來源就消失了,太陽根本就不可能成為太陽!中心區域消失後外層氣殼將坍縮從新填滿整個區域!

而且太陽自轉速度足夠慢,其離心作用不能形成空心結構,而且太陽擁有太陽系中最完美的球體,兩極與赤道的直徑僅相差10KM,這對於接近140萬千米的天體來說簡直可以忽略不計!而那麼其轉速夠快,離心作用夠大呢?太陽只會扁平化而不會出現空心結構!

太陽內部動圖分層結構,而實心的內核是高溫高壓的基礎,否則太陽就不是太陽了!當然還有一個問題是俄羅斯科濟列夫是哪根蔥?外國民科嗎?也許還是不要給出這種問題比較合適,實在有些莫名其妙!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很多人其實不知道,現代物理是基於西方僅僅幾百年的理論建立起來的,漏洞很多,很多問題解釋不了,比如時間計算的產生 意識產生,甚至聊人體經絡的問題都無法解釋,,所以,,有什麼不可能呢?


岐黃學徒


少看點亂七八糟的東西!要看就看嚴肅的書籍!自己也要有一定的科學觀和基本的判斷能力!遠離那些偽科學、反科學、不科學的東西!


北風中的石頭


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個巨大的反應堆組成!人類賴以生存的太陽,就是我們星系的核反應堆,宇宙的各大星系都有像類似太陽的反應堆供給每個星系的能量!所以,地外一定是有生命存在的,只不過存在的形式和地球截然不同!相信我,我們人類想去探究太陽無疑飛蛾撲火!奔向火星月球及其他星球探究還是可行的!


手機用戶50031600335


不清楚,我只知道恆星是一種子子理則或子子子理則的中心,它創造了這個恆星系的多維度,也是多維入口。三維的恆星內部什麼樣不太清楚,行星內部一般是中空的


勇敢的心32448255


溫暖是相對於某個溫度來說的吧。也就是某種物的舒適區。如果對於鎢來說1千度它會說很溫暖,兩千度很熱,三千度燙死了。😀


創生能源


有特異功能的人看到過,太陽內部並不熱,不要被太陽表面給騙了。


壹賢健康塑身


核聚變的中心溫度和壓力極大


ErwinSchrdingersC525


核聚變的中心是溫暖的?他去過?建議俄羅斯弄個1億噸當量的氫彈試試看,核聚變中心是不是很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