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篇·練就職業的記譜能力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點:如何練就職業級別的記譜能力?相信一提到佈局,大家最頭疼的事情,肯定就是“記不住譜”;每次聽到職業棋手講解的時候,總是會有這樣的論述:這個譜下的比較少、曾經是誰在什麼比賽下出來的飛刀、發展下去是一個激烈搏殺的變例等等的點評;這種時候我們就非常的羨慕,在崇拜佩服之餘,更想要知道的肯定是“他們是怎麼做到的”?所以我們今天微課的第一個小節就是闡述“記不住譜的原因”

關於這點困惑,我個人大概總結出了三個方面,分別是:1.棋感太弱;2.理解不夠透徹;3.缺乏鞏固 / 首先我們來分析“棋感太弱”的問題,這個我們在【殘局篇】和【中局篇】都有提到,但是之前提到的主要是關於“組殺方面”的要求,具體我們拿打麻將來舉例會比較好理解 / 之前我們【中殘局篇章】要求的棋感就像是“能夠摸牌”,也就是一張牌我們用手指輕輕掃一下,就能知道是什麼牌,那今天我們要講的棋感就是“聽牌和胡牌”的能力 / 相信我們最早打麻將肯定是要“筒”、“條”和“萬”以及“大炮”分開整理排列,才能夠比較好的理清牌路的,但是很多高手往往是隨便擺、雜亂無章也能夠清晰的知道自己“要什麼牌、打什麼牌、聽什麼牌”的,以此示之:就是我們今天要求大家的棋感

那這部分棋感怎麼獲得?比較簡明可取的辦法就是:不管我們目前棋藝水平如何,都統一去註冊一個新賬號,從天天象棋的業1開始測評一遍;要求就是“輸贏不論”、“能達到業幾也無所謂”、“具體要下多少盤也不用計較”、“更不用去做任何的覆盤拆解” / 我們要的效果是,不要下快棋、佈局如果譜比較熟可以稍微快一點(但是也不能低於10秒就落子),進入中局的時候:如果非逼招的情況,儘量都把限定的步時用完再落子,棋局結束以後就把棋譜保持下來,然後嘗試完整複述自己剛剛實戰的棋譜,再與保存的棋譜做對照 / 什麼時候能夠達到:能夠不經意就可以把40回合以內的實戰棋譜,準確無誤、而且很輕鬆就能複述出來,就達到了我們今天要求大家的“棋感”

有了基本的棋感以後,我們再對棋譜有足夠的理解,基本就能夠達到“過目不忘”的境界了 / 關於佈局的學習,我們大部分業餘棋手都是停留在招法的層面,很多自媒體分享出來的佈局視頻都是如此,很少有真正入木三分剖析佈局的課程,包括我們象棋教室自己都是偏重於招法的羅列了,其實早期還是講的比較多的,但是隨著播放量不佳、棋友的評論也是“囉嗦”、“廢話”、“聲音難聽”等,導致現在的視頻更精簡了,這樣對普通棋友的幫助就比較有限了 /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接下來也肯定會更多的去調整,這裡還是來說棋譜理解的問題,對此我們肯定得拿具體的盤面來與大家分析才直觀,首先給大家發一個“中炮過河車”的定式局面(圖一)

佈局篇·練就職業的記譜能力

(圖一)

估計大家普遍都知道,黑方走出“卒7進1”之後,紅方基本就毫不猶豫的下“車二進六”;至於其他的“兵七進一、馬八進九、炮八平六”等招法,我們就不去介紹了,因為《業3升8教案》有非常系統的闡述;這裡我們就拿“車二進四”來舉例 / 這招棋,最早出現在清朝年間的《梅花譜心法》第四局:屏風馬破當頭炮局,也被楊老、王嘉良乃至胡司令他們那幾輩棋手所採用,以下黑方就“馬2進3”,“護住中卒”以後,就準備“炮8平9”兌車了,所以紅方“兵三進一”勢在必行 / “巡河車”兌“馬前卒”也是最基本的戰術依據,所以也沒有什麼可說的,黑“卒7進1”、紅“車二平三”,此時我們再把盤面圖給大家擺出來(圖二)

佈局篇·練就職業的記譜能力

圖二

以下黑方最簡單的就是下“炮8退1”待紅方“車三平二”的時候,再“炮8平5”兌車,基本就是一個黑方“非贏即和”的情況,具體《業3升8教案》有更深入的分析,我們再以這種方式去排查不走“過河車”之外的招法,理清它們之間的脈絡,要記住就容易多了

雖然這裡我們比較“點到為止”,但是其中的意思,估計大家仔細琢磨一下,還是能夠明白的;具體我們再那一個象棋之外的例子進行說明 / 以前上學的時候,相信每個班都有一些用“筆記本抄寫公式”強行記憶的同學,往往考試成績都不是那麼的理想,而且公式也不一定記得牢靠,反而容易搞混淆了,其中的原因就出在“理解”上面了 / 佈局的棋譜也是如此,我們越是想要暴力的記住它,反而一頓“腦瓜疼之後”又迴歸原地了,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2016年某棋友給象棋教室留言的真實事例

“你講這麼多累不累,一個簡單的事情非常裝高深、亂分析一通,其實佈局就拿強軟來擺,實戰遇到對手走什麼就用軟件的招法對付它,最好整理成一個樹狀圖,記住以後、王天一來也不怕”原話估計有出入,但是意思肯定是這個,因為這個觀點不止一個棋友說過,所以印象比較深刻 / 在此希望有這種偏激觀點的棋友,能夠儘早回頭、避免走火入魔,象棋佈局絕對不是一個靠拼記憶而見長的浩瀚工程,就如同武俠小說的高手、招法往往是次要的·更多的較量還是內力方面,直觀的論述就是“張無忌挑六大門派時的內心獨白” / 更深入的分析,我們接下來會繼續給大家闡述,該小節我們還是立足於“記住譜”的層面來分析,簡而言之就是兩點:第一先做“複述棋譜”的訓練;緊接著就是要避免“死記硬背”善於梳理棋譜的脈絡

達到上述要求以後,我們肯定就可以快速的記住“某一個”佈局定式,迅速在我們的腦海中形成短期記憶,接下來就一定要做好“鞏固的工作”,避免一段時間之後又無用功了 / 具體就是一週、一個月、一個季度等有意識的去重溫一下,讓它變成我們的永久記憶,這個意思就比較簡明瞭,相信大家肯定一聽就懂 / 這裡再提醒大家要注意一點,學習佈局切忌搞“軍備競賽”貪得無厭,否則把大腦逼疲勞了反而會產生反作用,這也是許銀川老師提到的“學棋重在修心”,比如我們學“急進中兵”的定式,可以用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個季度也無妨,但是一定要紮實,而不是模稜兩可、過度的追求“速度”反而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分享一句“磨刀不誤砍柴工”的老話與大家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