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激光雷達-2019版》

LiDAR for Automotiv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2019

購買該報告請聯繫:

麥姆斯諮詢

電子郵箱:wuyue#memsconsulting.com(#換成@)

激光雷達(LiDAR)市場是否正在進入合理發展軌道?

自動駕駛汽車驅動激光雷達市場快速增長

汽車激光雷達(LiDAR)故事始於一項比賽。自2004年起,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開始組織一項大型無人車挑戰賽,旨在鼓勵開發自動駕駛汽車。2005年,激光雷達及傳感器融合技術成為贏得挑戰賽的利器,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ley自動駕駛汽車車頂安裝了多個德國西克(Sick)出品的激光雷達,並將激光雷達與攝像頭數據融合,用來構建周圍環境的三維地圖,最終戰勝強勁的競爭對手(卡內基·梅隆大學)而奪冠。2007年,激光雷達進一步滲透,完成挑戰賽的六輛車中有五輛都在車頂安裝了激光雷達。從此,激光雷達成為許多公司製造自動駕駛汽車原型的標配!可見,汽車製造商已經對這項傳感技術表現極大的興趣。自動駕駛汽車發展正在加速,領導廠商也逐步顯現!


《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激光雷達-2019版》

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ley自動駕駛汽車



受到DARPA無人車挑戰賽的啟發,為了促進中國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中國一批有志之士在2009年6月4日促成了第一屆“中國版DARPA挑戰賽”——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首屆比賽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辦、西安交通大學承辦,地點在西安滻灞生態區。湖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意大利帕爾瑪大學等國內外七所大學的無人駕駛汽車同臺競技,展示了中國自動駕駛最前沿的科技魅力。

在自動駕駛產業化方面,(1)互聯網企業:Alphabet(谷歌母公司)旗下Waymo現在擁有600多輛汽車,成為自動駕駛領域不可忽視的重量級玩家。同時,隨著Waymo開始向捷豹路虎和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訂購的82000輛車陸陸續續交貨,Waymo的領先優勢將會進一步被擴大。(2)汽車製造商:自2017年以來,奧迪(Audi)已將法雷奧(Valeo)的激光雷達集成到A8車型之中,A8是全球首款量產的Level 3級自動駕駛汽車。更多該激光雷達信息,請查看《法雷奧SCALA激光掃描儀》

報告。令人高興的是,激光雷達還已擴展至其它車型,如Q8、A7和A6。


《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激光雷達-2019版》

激光雷達生態系統(2018 vs. 2021):哪些汽車集成激光雷達方案?



激光雷達的應用正在按計劃實施,其它汽車製造商已宣佈或計劃將激光雷達技術整合到未來的汽車之中。據麥姆斯諮詢報道,寶馬(BMW)與Innoviz展開合作,計劃在2021年將基於MEMS微鏡的激光雷達集成於汽車,表明固態技術將逐漸取代機械掃描技術。在互聯網企業方面,Waymo並不孤單,因為百度(Baidu)、優步(Uber)、Lyft等也加入了自動駕駛戰局。隨著上述企業的快速發展,預計到2021年,自動駕駛汽車的總量將達到44000輛。與此同時,激光雷達市場也因此受益,預計將從2018年的13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60億美元。其中,汽車應用佔據激光雷達市場的70%份額。


《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激光雷達-2019版》

2018~2024年激光雷達(LiDAR)市場預測



本報告涵蓋了從激光雷達系統到組件的市場容量和價值,還包括對激光雷達技術、參與者和供應鏈的深入分析。

大規模投資表明業界對自動駕駛的高度期望

自2016年以來,對激光雷達技術的大規模投資連綿不斷,已經超過10億美元。這表明業界對激光雷達及自動駕駛功能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按照光束操縱方式分類,MEMS激光雷達吸引了大多數投資,其次是光學相控陣(儘管2016年之後該技術獲得的投資大幅下降,但是仍然排名第二)。現在,MEMS和Flash技術似乎更受到激光雷達製造商的青睞。這兩項技術前景廣闊,應該迅速推向市場:寶馬將於2021年推出集成MEMS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汽車;大陸集團(Continental)正在推動Flash激光雷達進入汽車。

據麥姆斯諮詢介紹,大多數激光雷達製造商正在使用波長為905nm的光學元件,因為與1550nm的光學元件相比,它們的成本更加合理,所以獲得大量採用。邊緣發射激光器(EEL)和905nm雪崩光電二極管(APD)是目前開發激光雷達的典型組件。其它組件也有采用,如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單光子雪崩二極管(SPAD)和硅光電倍增管(SiPM)。然而,由於需要投入時間和資金來提升組件性能並降低成本,因此,其它組件預計將在下一代激光雷達產品中應用。如今,激光雷達製造商越來越多,其中大部分都是針對汽車行業。但並不是所有廠商都有生存空間,因此有些廠商不得不改變它們的目標領域,由汽車轉向風能、測繪、工業和安防領域。


《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激光雷達-2019版》

2018~2025年汽車激光雷達技術路線圖



本報告對激光雷達的關鍵組件進行深入分析,包括技術路線圖、成本分析和所涉及的參與者戰略分析。報告還介紹了風能、地形測繪、工業、太空、科學研究和國防軍事等激光雷達應用場景。

其它類型傳感器是否與激光雷達競爭?

自動駕駛汽車使用多個激光雷達來映射車輛周圍環境。採用激光雷達似乎是提高汽車安全系統可靠性和冗餘度的必要條件,也是實現更高等級自動駕駛的先決條件。因此,汽車製造商正致力於將“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這三種傳感器集成到SAE L3級及以上的汽車中。但是,這種集成需要時間,並且極具挑戰性。激光雷達和其它類型傳感器產生大量數據,對計算單元的處理分析能力是一大挑戰。


《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激光雷達-2019版》

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的自動駕駛等級及汽車傳感技術



與此同時,其它類型傳感器也在改進。車載攝像頭的分辨率及相關圖像處理技術正在提升;毫米波雷達也發展到4D雷達,可以實現高清點雲成像功能;基於微測輻射熱計的紅外熱像儀也可滿足汽車安全系統的冗餘需求。與激光雷達相比,這些傳感器的成本並不高,並且價格在迅速下降中,因此為替代激光雷達提供了機會。

汽車製造商可能認為在高度自動駕駛時才會使用激光雷達,而在SAE L3級以下應用只需採用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的組合。因此,激光雷達將主要被高端ADAS和自動駕駛汽車採用,並且自動駕駛汽車是改變激光雷達產業的重要力量。自動駕駛技術對提高交通效率、節省資源、減少汙染、降低事故發生率、改善交通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激光雷達-2019版》

不同SAE等級汽車及自動駕駛汽車的市場滲透率情況



本報告闡述了激光雷達產業發展情況,並分析了激光雷達與汽車應用中的其它傳感器競爭狀況。

本報告涉及的部分公司:Aeye, Argo AI, ASCar, Ball Aerospace, Beijing Surestar Technology, Benewake, Blackmore Sensors and Analytics, Blickfeld, Bosch, Cepton Technologies, Continental, Daimler, Denso, Espros Photonics, Excelitas Technologies, Hamamatsu Photonics, Hesai Photonics Technologies, Ibeo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ifm electronic, Innoluce BV, Innoviz Technologies, LeddarTech, Leica Geosystems, LeiShen Intelligent System, Leosphere, Lockheed Martin, Lumentum, Luminar Technologies, Micro Photon Devices, Neptec Technologies, Ocular Robotics, Omron, Opsys Tech, Oryx Vision, Ouster, Phantom Intelligence, Philips Photonics, pmdtechnologies AG, Princeton Optronics, Quanergy Systems, Riegl, RoboSense, SensL Technologies, SG Micro (SGMICRO), Sick AG, Spectrolab, STMicroelectronics, Strobe, Teledyne Optech, TetraVue, Thorlabs, Topcon, TriLumina, Trimble, Valeo, Velodyne LiDAR, Waymo, XenomatiX, ZF Friedrichshafen…

報告目錄:

Glossary and definitions

Report objectives

Scope of the report

Report methodology

About the authors

Companies cited

What we got right, what we got wrong

Executive summary

Context

Market forecasts

> LiDAR shipment and market forecast

> Automotive LiDAR market

> Robotic vehicle market trend

> Robotic vehicle LiDAR shipment and market forecast

> Laser shipment and market forecast

> Photodetector shipment and market forecast

> Current drivers of automotive and industrial LiDAR

> Topography, industrial and wind LiDAR shipment and market forecast

Market trends

> Convergences leading to the robotics revolution

> Wavelength by application

> Range by application

> Lasers by application

> Image formation by application

>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 Wind LiDAR

> Topography applications

> Space, scientifc and military applications

Market shares and supply chain

> Players and market shares

> M&A and investments

> Partnerships and supply chain

> Chinese landscape

Technology trends

> Lasers

> Image formation

> Photodetectors

> Critical components in LiDAR

> Concurrent technologies

> Products

> Technology roadmap

Prospects

> LiDAR market forecast by application

> Present and future applications of LiDAR

> General conclusions

若需要購買《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激光雷達-2019版》報告,請發E-mail:wuyue#memsconsulting.com(#換成@)。

原文鏈接:http://www.mems.me/mems/mems_sensor_201904/7915.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