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 3DD終於換代,鷹眼 UM 3DD TI 首測!

UM 3DD-Ti,這是一個很神奇的耳塞,我第一次注意到這個東西就是它神奇的外觀,這個鈦合金打印的鳥巢一樣的東西是真的騷,表面打磨得光滑,鏤空紋理也相當凸顯檔次。


UM 3DD終於換代,鷹眼 UM 3DD TI 首測!


這條塞子我覺得最獨特之處,就是對動圈單元的使用,它低頻所使用的13mm動圈給這款耳塞帶來了聲音上最大的亮點,這個之後提到;除了這個尺寸很大的低頻單元,它還使用了一個8mm的中頻單元和一個6mm的高頻單元,這個配置還是挺科學的,而最不科學的是它將這三個動圈單元塞進一個碩大的腔體,佩戴還相當舒適。


UM 3DD終於換代,鷹眼 UM 3DD TI 首測!


除了鈦合金3D打印的面板,腔體和內部的一部分結構也是由DLP打印的,這相比之前的老3DD自然精度會有很大提升,也使其看上去相當有“黑科技”的感覺。

我覺得要談論這條塞子的聲音,應該從它的低頻談起。

歸功於一個大尺寸的低頻動圈單元,其低頻能量非常猛烈,無論是低頻下潛,還是量感,亦或是低頻的結像,都比我聽過的任何一款um耳機要強很多。


UM 3DD終於換代,鷹眼 UM 3DD TI 首測!


3DD-Ti面板上的旋鈕,是通過調整動圈前腔通氣量來調節極低頻的,這個調節雖然是非步進的,但實際上最大的最小帶來的差異其實相當小。對於這個旋鈕的使用,我個人的建議是將其調節到低頻最少的程度,一是因為這款耳塞本來低頻能量就相當充沛,實際聽感最大的最小低頻量聽起來差不多;而來是因為最大量低頻的時候前腔通氣量相當小,這個大尺寸動圈單元的低頻聲壓全部作用於耳膜上,很容易造成轟頭的感覺;而最小低頻量下,不僅低頻能量充沛,而且結像寬鬆不轟頭。


UM 3DD終於換代,鷹眼 UM 3DD TI 首測!


難得的是,3DD-Ti的低頻雖然能量飽滿,卻收放自如,富有彈性,這樣的低頻在回放流行音樂或者一些需要很大動態低頻表現的曲目時比起um現有所有耳機都有絕對的優勢。

綜合人聲的表現而言,3DD-Ti無論對於低沉的男聲還是亮麗的女聲都是演繹得不錯的,沒有特別偏向哪方面,但是相對而言對於女聲的表現會顯得更吸引人一些,具體表現在口型清晰,喘息聲也有所強調,是那種略帶毒性的女聲表現。


UM 3DD終於換代,鷹眼 UM 3DD TI 首測!


不過由於低頻的量,3DD-Ti整體調音刨開女聲都顯得會有些偏暗,所以除了女聲以外的中頻會相對靠前,這使得原本並不大的聲場顯得空間感十足。

3DD-Ti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有著不錯的高頻延伸,但有所不同由於相位的原因極高頻的結像比較遠,這樣的聲音在表現有著刻意渲染空靈質感的音樂時別有一番風味,能感受到那種縹緲的聲音在遠處輕盈得飄來的感覺,很奇妙。

在看了前面的聽感之後,聰明的你肯定會發現這個耳機的結像應該會很不同。這是確實的,3DD-Ti從各方面而言,結像都顯得有些非主流,完全不同於其他耳塞的結像,談不上正,也不能說是詭異,而是一種奇特的,有趣的,有著很高的甚至比現實中更為誇張的分離度的結像,營造出了一種不像現場也不像錄音室而更像是一種“大自然”的感覺的奇妙空間感,這種結像不真實,但是很奇妙,用文字著實難以描述,有機會可以試聽的話是值得體驗一下的。


UM 3DD終於換代,鷹眼 UM 3DD TI 首測!


如果說這款塞子有什麼短板的話,可能最為顯著的方面就是不夠“真實”吧。不論是結像,音色表現,還是三頻分佈,這些方面和“真實”二字都略有些背道而馳;3DD-Ti這款塞子個性非常強烈,從頭到腳展現出的都是一種獨特的魅力,就我所聽過的東西而言這樣的聲音不管是在um還是其他品牌的產品上都未曾有過,這很有趣。

從最初的3DD,到現在的3DD-Ti,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相對比較難推,原因也很簡單,動圈單元本身就不及動鐵單元那麼高的效率,但卻有其他方面的優勢,再加上分頻對於能量的損耗,使得這樣架構的耳機註定不會很好驅動。但好在3DD-Ti比老3DD效率上應該有所提升,在對比一些前端之後發現只要是輸出足夠強勁的便攜設備也足以將其餵飽,所以以上聽感也是基於將其動態喂得很飽的paw gold touch(這個過段時間會詳細評價一下)得到的。


UM 3DD終於換代,鷹眼 UM 3DD TI 首測!


3DD-Ti是一條個性十足的塞子,並且確實也不是那麼好駕馭,這注定了這是一款喜歡的人喜歡得不行,不喜歡的人可能黑到死的耳塞。如果你擁有一個很powerful的前端,又想要嘗試一下和以往體驗有所不同的聲音,或者說你是一個搖滾樂的愛好者並且喜歡澎湃的低頻,那麼推薦嘗試一下這款耳塞,說不定會給你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