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1989年24歲的羅琳在去往倫敦的火車上,一個瘦弱、戴著圓形眼睛的黑髮小巫師在窗外對她微笑。從此以後,這個黑髮小巫師再不曾從羅琳的世界中離開。8年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橫空出世,一時之間風靡全球。

從一個平凡的單身母親,到深受喜愛的《哈利·波特》系列書籍的作者,除了帶給世人一部部優秀的作品外,羅琳的經歷也喚醒了很多平凡人們的作家夢。

執筆落字,一時的熱情總能撐起良好的開端。但是漸漸文思枯竭,無從下筆,一個個作家夢就在日漸褪去的熱情和枯竭的文思中破滅。

心懷作家夢固然寶貴,但是與吃飯喝水不同,成為作家並不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它是一項技能,需要學習、訓練並配以持之以恆。

對於已經在寫作道路上行走了一段時間的寫作者們而言,學習技能,精進技巧,是要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的必不可少的過程。正如著名美國作家厄休拉·勒古恩所說:“他們需要學習技巧、磨鍊手藝,在揚帆橫渡太平洋之前,掌握一些航海的技能。”

為了幫助寫作者們能夠離夢想更近一些,“科幻小說女王”厄休拉·勒古恩將自己及工作坊中所獲得的,小說家們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彙總在《寫小說最重要的十件事》中,幫助寫作者們避開寫作過程遇到的陷阱,掌握更多的“航海”技能。

“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圖源豆瓣

說起厄休拉·勒古恩可能有的讀者並不熟悉,但是她的奇幻作品——《地海傳說》,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地海傳說》曾被吉卜力工作室翻拍成動畫電影,在動漫界和電影界掀起一股巨浪。這部奇幻小說奠定了厄休拉·勒古恩在西方奇幻文學界的地位,與托爾金的《魔戒》和劉易斯的《納尼亞傳奇》並駕齊驅。

“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圖源豆瓣

“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圖源豆瓣

厄休拉一生著有21部小說、11部短篇小說集,以及眾多詩歌、兒童文學等書籍,在很多寫作領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多次獲得雨果獎、星雲獎、軌跡獎等獎項,被譽為“科幻小說女王”、“美國當代最偉大的科幻小說家”等殊榮。

“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厄休拉·勒古恩在《寫小說最重要的十件事》中,告訴寫作者如何通過掌握語言的音樂性來控制文章語句的節奏,寫出“動聽”的語句;用標點和語法,賦予句子生命;合適的句子長度和句法,讓文章更具連貫性和可讀性;用語言和結構的重複,讓文章的情感更加飽滿,帶領讀者在如樂曲般的重複結構中暢遊;形容詞和副詞讓形象雀躍紙上;人稱、時態、視角和口吻的正確運用,能夠讓讀者領略到宏大的圖景時,不至於暈頭轉向;把信息融入故事中,帶給讀者除了情節和行為以外的收穫;有詳有略,是讓讀者手不釋卷的法寶。

書中每個章節和知識點,厄休拉都相應地佈置了練習作業,按照作業指示去不斷聯繫,寫作者會發現,在不斷跳出舒適圈挑戰自己的時候,自己的寫作能力已經悄然獲得了提升。

“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360壁紙

一、語言的音樂性,讓文章潺潺流動

有的文章能夠吸引讀者的目光,讓讀者迫不及待地想看到結局。而有的文章,讓讀者看了幾行之後就毫不猶豫地選擇退出。

好的文章之所以能夠吸引讀者,是因為它每一句都在推動情節的發展。我們常說某個故事情節發展得很快,主要是因為每一句話,每一個片段描寫,都在指引情節不斷推進,朝結局的方向奔跑。推動的速度快,加上保持一定的韻律節奏,這樣的故事讓讀者讀起來就會感到酣暢淋漓。

厄休拉·勒古恩在《寫小說最重要的十件事中》提到,“語言如同音樂一樣,本身能夠而且確乎表達自身的喜悅”。只有用耳朵去聆聽,才能切身體會到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和韻律。

所以當文章完成之後,大聲地讀出來,用耳朵去聆聽詞語譜寫出的樂曲,去掉那些妨礙情節推進的障礙物,讓文章如奔騰的溪水般,流暢而歡快地前進。

“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360壁紙

二、語言和結構的重複,那些躲在暗處揮手的精靈

文章如樂曲般充滿韻律,而樂曲總離不開重複。文章也一樣,有規則、有預謀地重複,會讓文章的韻律感更強,讀起來更加生動,同時還會撐起文章的架構,讓讀者在等待下一個重複的過程中,體會到不一樣的情感。

魯迅先生的《秋葉》,開頭是這樣描寫的:“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很多人提出疑問,為什麼魯迅先生不直接寫:我家後院有兩棵棗樹呢?我們接著看文章,就會找到答案。“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沒有見過這樣奇怪而高的天空。”

從一棵棗樹到另一棵棗樹,再根據下文內容,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作者的視線變化:從一邊移到另一邊,再從下方到上方。魯迅先生使用重複的描寫手法,帶領著讀者跟隨他的視線,去捕捉他看到的事物,並體會由此產生的感情。

語言重複的重要性就在於,它可以準確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再沒有其他的詞語可以表達相同的意思。

魯迅先生是使用語言和結構重複的高手,我們最為耳熟能詳的當屬他的《祝福》。

“我真傻,真的”,這是祥林嫂的標誌性語言,在文章中反覆出現。但是文章中人們對這句話的情感表達,卻從最初的同情到後來的厭煩,到最後的嘲諷調侃。祥林嫂從最初見人就敘說自己的不幸命運,到後來的閉口不言,每次這句話的重複,也會讓讀者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就如厄休拉·勒古恩所說:“……每一次重複,它的意味就加深一層。它的身量就越來越重。滑稽之下的黑暗一點一點地擴展,變得更加黑暗。”

《祝福》還採用了“結構性重複”的寫作手法。所謂“結構性重複”指的是,故事中出現了相似的事件。

從祥林嫂的出場到最後的離世,貫穿文章的重複性結構是:死了丈夫——離家——做工——離開。

小說中的詞語、畫面、結構重複,就像是音樂結構中的再現和發展,推動情節起伏的同時,將文章推向高潮。而讀者的情感也會隨之飽滿、膨脹,直到迎接結局的降臨。

“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360壁紙

三、講故事的口吻,不要讓視角限制你的想象

在我們大多數寫作者的認知中,講故事或者寫小說最常用的視角是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第一人稱能夠增加讀者的代入感,迅速吸引讀者注意力。第三人稱又成為“上帝視角”,它無所不知,能夠將所有的人物、情感徐徐展現給讀者。而第三人稱中多又提倡文章從頭到尾,始終以特定的某個人的視角來抒寫故事的發展,過多的視角容易給讀者造成混亂感。

然而在實際的寫作中,仍然有其他的視角和人稱,同樣可以帶給讀者清晰的視覺和閱讀效果。厄休拉·勒古恩在《寫小說最重要的十件事》中,整理了所有抒寫故事時可以採用的視角和人稱。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不同的人稱和視角各自都有什麼特點,以及在實際的寫作中如何運用。

“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五種視角

第一人稱,以“我”的視角來講述故事,通過我的所見、所感、回憶、心理活動等,將信息傳遞給讀者。

例:

我抱著文件,緊張地看著坐在會議桌旁的參會人員。他們有的湊在一起聊天,時不時傳出嬉笑的聲音,有的在悶頭玩手機,有的在皺著眉頭打電話,還有兩個人神情冷漠地望著我。這是我第一次主持會議,我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接下來需要討論的事情當中。

有限第三人稱,以特定的“他/她”的視角來講述故事,通過“他/她”的所見、所感、回憶、心理活動等,將信息傳遞給讀者。整個文章視角固定在某個“他/她”身上,不發生變化。

例:

陌陌將文件環抱在胸前,神情緊張地看著圍坐在會議桌旁的參會人員。他們有的湊在一起聊天,還不時發出嬉笑的聲音,有的在悶頭玩手機,有的在皺著眉頭打電話,還有兩個人神情冷漠地望著她。這是陌陌第一次主持會議,她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接下來需要討論的事情當中。

介入作者,也稱全知作者,擁有上帝視角。可以瞭解每個人的所見、所感、回憶、心理活動等,通過不斷變換視角,將信息傳遞給讀者。

例:

陌陌將文件環抱在胸前,神情緊張地看著圍坐在會議桌旁的參會人員。湊在一起聊天的幾人正在討論某個綜藝節目,說起其中好笑的片段,大家忍不住笑得前俯後仰。玩手機的正沉浸在鬥地主的遊戲中,琢磨著地主手裡還有些什麼牌。老李接到了客戶投訴,這家客戶事真多,可是又不能跟客戶翻臉,只好耐著性子跟客戶解釋著。剩下的兩個人倒是安靜地坐在桌子旁,等待著會議開始。可是已經過了五分鐘,那個主持人還是縮手縮腳地一言不發,公司把這麼重要的項目交到她手裡真的沒問題嗎?實際上這是陌陌第一次主持會議,她不知道應該說些什麼,將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接下來需要討論的事情當中。

客觀作者,就像一隻趴在牆上的蒼蠅,以客觀不帶感情的視角,如實描述所見到的情景。

例:

那個叫陌陌的女孩抱著文件站在桌子前,默默地看著桌邊的人們。他們有的湊在一起聊天,不時發出嬉笑的聲音,有的低頭玩著手機,有的在皺著眉頭打電話。還有兩個人什麼也沒做,就坐在那裡面無表情地看著陌陌。而陌陌則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也沒有開口說一句話。

觀察者-敘述者,使用第一人稱來講述故事,但並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講述目睹到的情節。

例:

她看上去很緊張,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來回看著會議室裡的參會人員。他們有的在聊天嬉笑,有的在玩手機遊戲,有的在打電話,似乎是在給客戶解釋什麼。我和老劉已經坐在這裡半天了,可是那個主持人卻什麼都沒說。公司把這麼重要的項目交給她真的沒有問題嗎?我不禁懷疑。

觀察者-敘述者,使用有限第三人稱來講述故事,不是故事的主角,通過有限第三人稱視角,描述整個故事的情節。

例:

她將文件緊緊抱在懷裡,稚嫩的臉上是緊張的表情,圓溜溜的大眼睛無助地掃視著屋裡的人們。旁邊的嬉笑聲引起了老楊的注意,明明已經到了開會的時間卻還在聊天,真是太不像話了!這位主持人也是,都不知道維持會議秩序的嗎?還是太年輕了!老楊望著女孩,失望地搖了搖頭。

除了常用的第一人稱和有限第三人稱,厄休拉·勒古恩同樣鼓勵寫作者去嘗試其他的視角和口吻。只是在視角切換的連續性和頻率方面,寫作者要做到心知肚明,每一次切換都有充足的理由。並且還要有足夠的控制文字的能力,不要因為視角和口吻的轉換,給讀者帶來混亂的感覺。

“科幻小說女王”力作:寫作者都應掌握的技能

360壁紙

詹姆斯·伍德說:“小說既是奇技淫巧,又是某種真實。” “小說是關於敘事的藝術”,藝術的表達有賴於運氣和不可多得的天賦。雖然天賦無法強求,但是技巧卻可以培養。去學習,去掌握,通過提高技巧來獲取自己的天賦。

厄休拉·勒古恩在《寫小說最重要的十件事》中說:寫作是一葉颶風中的小舟,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方法技巧讓它繼續航行,免於傾覆,免於破碎,免於撞上冰山。

寫作是一條艱難的路,但既然選擇了,那就讓自己有足夠高的技能去駕馭文字,去表達確切的情感。用可以掌舵的技巧將情緒寫出,將想要表達的信息,準確地傳遞給讀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