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依戀關係一般持續到幾歲?

美羊羊嘛嘛


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親歷著孩子成長過程中母子依戀關係的變化,對於這個問題,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我們家孩子的經歷

我女兒從小跟我們一起生活,雖然爺爺奶奶幫忙帶到2歲多開始上幼兒園,但孩子每天還是跟媽媽相處的時間最多,我當年因為工作忙,很少陪伴孩子,女兒跟媽媽的關係一直很親密,依戀情緒很濃,即便是上了幼兒園、小學之後,母女倆依然是無話不說的狀態,每天都要抱一抱、親一親,撒撒嬌,這種狀態持續到孩子9歲左右,獨立意識開始萌芽,社交範圍擴大之後,才逐漸的弱化下來,但一直到11歲之前,孩子還總是時不時的希望媽媽能夠陪著她一起睡覺。

現在的姐姐,表現的非常獨立了,基本上不會主動摟著媽媽親親抱抱了,雖然我們有時候還會給她一個擁抱。

元寶的情況會有所不同,2歲之前,孩子同樣很粘著媽媽,但是從我接手開始帶孩子之後,小傢伙對於陪伴者的選擇變得比較均衡了,有時候會黏著媽媽不要我,有時候又會讓媽媽走開,讓爸爸陪著他玩玩具、讀繪本,現在剛兩歲半的小傢伙,已經開始跟我一起分床睡他自己的房間了,從睡前繪本閱讀、晚安、入睡等環節來看,基本上度過了吵著要媽媽陪伴的階段,由爸爸陪著就已經能夠情緒穩定的入睡了。

不過,作為2歲多的孩子,依然會對媽媽表現出較為明顯的依戀情緒,尤其是相對比較緊張的時候,有媽媽在身邊,情緒會更容易穩定一些,這種時候,作為一個天天陪著他的爸爸,基本上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母子依戀期一般持續到多大年齡?

一般來說,3歲以前的孩子,對媽媽的依戀情緒一定是很強烈的,從十月懷胎開始,到生下來之後的月子裡面,整個母乳餵養期,蹣跚學步,媽媽能夠給孩子一種天然的安全感和信賴感,在孩子的眼裡,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和心智的發展,孩子到了2歲多3歲的時候,開始形成自我意識,產生社交的需求,同時,大多數3歲左右的孩子開始上幼兒園了。這種時候,孩子會開始嘗試跟同齡的小朋友進行互動、建立友情,關注的焦點會慢慢的轉移到小夥伴的身上,不過,在孩子需要安撫的時候,媽媽仍然是最重要的。

可以看出,隨著孩子社會活動的增加、心智的成熟,對媽媽的依戀情緒會逐步弱化,但具體在什麼年齡,確實要因人而異。

此外,孩子跟父母之前的親暱動作,其實是孩子認可、接受父母的一種情感表達,這樣的情感,更值得呵護和維繫。

母親的態度很關鍵

母子之間的依戀關係,媽媽的態度往往很關鍵,在孩子開始嘗試進行社交訓練的時候,媽媽需要捨得放手,讓孩子去嘗試,鼓勵孩子獨立的面對各種情況、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媽媽對孩子看護的過緊,那麼孩子自然容易緊張,也會強化對媽媽的依戀之情,這樣的話,母子依戀關係自然會更持久一些。

我是元寶爸爸,家庭教育實踐家,多平臺獨立撰稿人,分享專業的育兒、家庭教育知識和經驗!歡迎關注我,留言討論和交流溝通。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元寶爸爸聊育兒


孩子在媽媽的肚子呆了十個月,和媽媽血脈相連。

孩子喝母乳喝了十個月甚至更久,每天看到媽媽就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孩子在三歲前都覺得媽媽是自己,自己是媽媽,媽媽和自己還是一體化的,不能接受媽媽離開自己太久。

我們會發現問兩歲多的媽媽,你叫什麼名字,他可能會回答,你叫XXX。因為他還沒有主體和客體的概念。

所以母子最親密的依戀關係一般在三歲之前。

在這之前,媽媽出門孩子一般都會想跟著出門, 媽媽回家孩子出會很開心。

而到了三歲之後,孩子就發現除了媽媽之後外面的世界也很大,他想和小夥伴一起玩,他需要發展夥伴關係,所以這時候送孩子上幼兒園了。

但是孩子還是覺得媽媽最好,最親,最喜歡媽媽,最愛的是媽媽。

而對媽媽還是會表現出非常親密的感覺。

而看到媽媽白天和小夥伴玩時遇到的委屈會在媽媽的懷抱中慢慢消失。

所以三歲後孩子和媽媽的依戀關係慢慢變淡,因為孩子有小夥伴了,但是是小夥伴那裡受的委屈還是需要媽媽的這樣依戀關係來安撫。

所以睡覺前親親抱抱也是正常的。

菁媽,混跡育兒界的醫師,藥師,營養師,心理諮詢師四棲生物,家有菁妞,各平臺原創作者,希望給焦慮的媽媽們一點支持和幫助。

菁媽育兒


兒子到了七八歲,就有想獨立的傾向,引導好他就會是有獨立人格的男子漢,引導不好,很可能變成寶媽男。

昨天我們科室的富婆去三亞了,走之前聊天,說起她八歲的兒子,一個從來沒有離開過媽媽的孩子,在她說可能去不了,讓他和姥爺姥姥一起去,她兒子說想試試。

我兒子在七歲的時候就不追父母了,一次和表妹吃完飯後,表妹逗他,讓他到表妹家過夜,兒子問我們,我們以為這麼小肯定不敢獨自到陌生的環境裡過夜,就說去也可以,結果高高興興的跟著表妹走了,我和媳婦反倒一晚上沒睡好。

我媳婦是醫生,有夜班,夜班時候兒子一般都是跟奶奶睡,一次奶奶回老家,媳婦夜班,兒子非要跟我睡,我和他說我不想跟他睡,讓他自己一個屋,早上起來他和我說,自己睡真好。

對於陌生的事,所有人都有牴觸,小男孩還是別抱得太緊了。


正常人j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覺得不要刻意去怎樣,給孩子足夠的愛,也給他足夠的空間就可以了。兒子7歲半,我覺得他既很黏我又很獨立,記得他三歲第一次去上幼兒園,我只在學校待了半個小時,之後他就不哭不鬧的去上學了。今天早上一歲半的女兒抱著我的臉親親,兒子也跟著在我額頭親了三下,每親一下就說一個願望:希望媽媽一直都開心,希望媽媽一直都美麗,希望媽媽一直都幸福(^o^)o,這小夥子竟然還有這樣的心思,哈哈,我心想這個臭小子嘴還挺甜,長大了得多會哄媳婦開心呀!現在我每天下班回到家,兒子和女兒都會接連撲過來,來一個大大的擁抱。我平時不怎麼吼他兒子,家人都說他不害怕我,有次我跟兒子聊天,問他害不害怕我,他說害怕,怕不聽話我會傷心,我跟他說我不想讓他害怕我,我想和他做好朋友,有什麼問題可以一起來解決的朋友,讓孩子來害怕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用力的打一頓罵一頓他這個年齡肯定會害怕你,但是讓他和你樂意溝通能成為朋友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希望和孩子的感情能一直這麼融洽,能和他一起平和的度過每一個叛逆期,一直能有這麼親密又健康的關係。


紫結3


家有倆娃兒全職媽媽五年,專注學習育兒知識。把我的經驗分享給您。


我認為母子依戀關係,一般到三歲就慢慢開始變淡。

我的大兒子因為我懷了二胎,提前到2歲10個多月就去幼兒園了,而我的原計劃是三歲四個月去。


我的兒子上了幼兒園,慢慢步入了三歲,在幼兒園接觸的新事物也多了,也結交了一些同齡的小夥伴,有些甚至有相同的愛好,比如喜歡恐龍,喜歡樂高,喜歡汽車。。。這時候我很明顯的感覺到他不再像以前一樣依戀我了。但是如果在幼兒園有不開心的,或者和小夥伴發生了衝突,還是會跑到我的懷抱裡,尋求我的安慰。不過我也發現,三歲之後,他比較黏爸爸了,開始讓爸爸陪著搭樂高,教踢足球,讀繪本,講睡前故事。。。這可能也是因為三歲前孩子更多的需要的是生理上的滿足,例如吃喝拉撒,而這些一般都是由家庭裡的媽媽來滿足。而三歲之後需要的是學習技能、獲取知識,例如學習某種球類運動,而這類需求恰好是爸爸所擅長的。


不過,就像龍應臺的《目送》裡寫的: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所以,最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在孩子需要母愛的時候,好好愛他,在他不需要的時候得體的退出。


愛生活愛家愛他們


我兒子一直都特別黏我,每天醒來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抱著我的頭親親我的臉,他平常特別細心,我每次下班回家他都會迎上來給我接過手裡的包,然後細心的給我倒上一杯水,帶著他去逛街逛超市,他也會主動的給我提袋子,說不想讓媽媽太累,平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媽媽辛苦了!”他真的是個溫暖的小暖男。有一天我感冒了就喝了點藥躺在床上休息,我大女兒回家就大呼小叫,他馬上說姐姐你小點聲,媽媽不舒服你讓媽媽好好睡下,說完竟然還跑過來細心的給我掖被子。前幾天我過生日,那天一大早,我才剛剛睜開眼,他就馬上說“媽媽生日快樂!”然後一本正經的給我唱起了生日快樂歌,那天我收到的最好禮物就是早上兒子給我的溫馨,他今年六歲,不知道還會黏我多久!想著想著竟然有點害怕起來。寶貝!媽媽愛你!世界因你,而特別溫暖!歲月因你,而如此溫柔!



淺淺笑靜靜愛


兒子四歲多,每天晚上都要我抱著才能睡著。

連側身背對他都不可以。


每次問他,長大了娶誰做老婆,

都說要娶媽媽。


看到動畫片講守護神的事情,跟我講:媽媽,我是你的守護神,你是不是也是我的守護神?


走到婚紗店門口,看著裡面漂亮的婚紗和禮服,

小傢伙非要我買一件穿上。

我對他說:媽媽已經穿過了,可惜你沒看到。

但你長大之後,可以買一件給你愛的姑娘穿上。

(其實,說這句話的時候,我是滿滿的心酸和幸福,奇怪吧)


有時候,覺得孩子真的是長大了,

真希望這種依賴和信任的感覺一直持續下去。

但二寶在肚子裡馬上就要出生了,可能到時候,真的會照顧不到大寶。

想到這裡也是滿滿的無奈。


孩子是我一路帶大的,

看著他慢慢的不再看不到我就吵鬧,

跟別的小朋友或者是奶奶快樂的玩耍,

其實心裡還是有些失落了。

但他終歸是有自己的路要走。

母子一場,本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路程。

雖然,我想使勁的挽留他,

但他終歸要離開我,走自己的路。



所以,有很多時候,即使再不捨,我也明白他不是我的。

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一直站在理他最近的那個地方,

如果,他需要,我可以隨時為他付出一切。

但,在他不需要我的時候,我不願再打攪他的生活。

我惟願,他幸福安康。

我對他的依戀 ,只會伴隨我的一生,

直至我生命的終結;

而他對我的依戀,就由他去吧。


佛系媽媽育兒


我家寶寶因為是早產從出生就在醫院呆了兩個月,他爺奶估計被驚嚇到了所以對待寶寶真是溺愛到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只要是寶寶想要的,婆婆幾乎是有求必應。以至於在他兩歲前奶奶是他心裡最重要的存在。而我因為很多事要做,不能全心全意陪他,他做錯事我也會訓他,所以雖然我從小帶大他可他對我卻很冷淡。前年過年時婆婆的父親住院,婆婆在醫院照顧了七天,比寶寶還大兩歲的狗狗毛毛因為家裡有來訪客人沒關好大門就趁機貪玩跑出去了。老家道路口縱橫交錯十多條,出去就見不到了,一家人急得不行。那天剛好又下起大雪,我和老公就把寶寶留給爺奶照顧,老公又打電話給公公和他朋友分頭尋找。寶寶聽到毛毛不見就哭著喊著要毛毛。因為從他出生那天起,毛毛就守護他一直長大玩鬧。可能在他心裡,奶奶不見了,除奶奶最重要的毛毛也不見了,他爸爸媽媽也突然跑出去了。雖然後來公公找回了跟在他附近的毛毛。
可那次後寶寶性子也突然變得依賴親近我了,我去哪跟哪,整天膩歪著我,滿口的媽媽最好。後來再大點看到老公和我的結婚照都會生氣,說長大要和我結婚。每次看到老公和我打鬧就衝上去要保護我,有次看老公拉我的手都能氣的把老公手機都摔了。到四歲時,真是狗都嫌棄的年齡,很是反叛,除了我,對誰都是三分鐘熱度。什麼好吃的都只捨得和我分享。害他奶奶都嫉妒了,說再疼他都是他媽媽最親。後來去了幼兒園性子還是很倔,早上起床只讓我幫他準備衣服。不過也漸漸懂事了,知道有好東西會懂得全家分享,記得住的地址和我的電話號碼。能自己獨立漱口穿衣套鞋,最愛的就是乾淨。最讓我放心的是在外面從不接受別人送的禮物和零食。會給毛毛添加狗糧。生病也會自己好好吃藥不用我哄著。有次我感冒了還會幫我蓋好被子讓我睡覺,拿好吃的零食放我床頭,然後自己去客廳自覺的把他玩具收拾起來。地還打掃一番。讓我感覺意外又感動。最溫馨的是每次他和他爺奶出去買好吃的就會留起來說給媽媽的。最溫暖的是從兩歲起寶寶和我的對話。我問:寶寶你愛媽媽嗎?寶寶說:愛啊。我說:有多愛啊!每次寶寶都伸出三個指頭回答:三個愛。這三個愛讓我笑了很久,每次我都不解,為什麼會是三個愛呢?後來他上了幼兒園,寶寶回答我的是好多愛不是三個愛了。我又問:好多是多少啊!寶寶答就是全世界最多最多的愛,只有媽媽的愛。希望全世界的寶寶都能平安快樂長大,美滿一生。我想,這是每個做為母親最大的希望和幸福。


o蘿莉妹妹o


根據依戀曲線的觀點,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三次依戀期,和三次叛逆期,且這六段時間是交替進行的。0-2歲第一依戀期,2-3歲第一叛逆期,3-6歲第二依戀期,6-8歲第二叛逆期,8-10歲第三依戀期,10歲-青春期結束,第三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會有相似的表現,不同的依戀期會有不同的依戀。依照題目,我們就來講講第一段依戀期,從出生到2歲結束。有這樣幾個重點需要了解。

1、0-2歲依戀的項目是生理依戀。

0-2歲這段時間,兒童認為媽媽和自己是一體的。通過使用母乳、親密接觸、親子互動,很好的滿足了兒童的生理需要與心理需要。

2、母親是這個階段的教育權威。依戀期與叛逆期相比是更好的教育時期,因為這個時候,兒童有求於家長,家長恰好將其作為教育的契機。母親在這個階段是教育的權威角色,父親則扮演教育口令的解讀者、示範者與親子關係的協調者。我們都聽說教育一致性,教育一致性說的就是這個時期,母親是唯一的口令發佈者,而父親和家庭成員可以有自己的教育觀點,但母親是孩子面前口令的唯一發布者,絕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與母親唱反調。如果我們有了教育分歧,可以在私下交流與探討。

3、通過親子互動開展早期訓練。通過親子互動可以在家庭中進行早教,母親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早教教師。0-2歲時進行感覺統合訓練、精細動作訓練、注意力訓練的關鍵期。3歲之後,訓練效果將大打折扣。(via勇赫大叔)


勇赫大叔


三歲前是寶寶和媽媽最新密的母子時光,所以這個時候也是寶寶人生中最依戀媽媽的時候,正常的母乳依戀關係在3歲前都是正常的。

有實驗證明,一歲半之前的寶寶只有從媽媽的親密關係中獲得了足夠多的安全感,才會讓孩子內在的獨立成長順利進展,所以1.5-2歲之間的,通過母乳餵養,來建立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這個時候媽媽多寶寶孩子,多親吻孩子,都不為過,孩子正是在這種親密無間的關係中感受到愛,培養出安全感。

在1.5-2歲之間,孩子會邁向獨立,這個時候,媽媽要尊重孩子內在的發展規律,要給孩子斷奶。斷奶是寶寶人生獨立的第一步,他們從與媽媽的親密無間的關係中需要獨立出來,雖然斷奶是痛苦的,但是當寶寶獨立之後,他會發現原來沒有母乳吃,自己一樣可以獨立的生活,他會很新奇這種獨立的感覺,而且會很快適應。

在孩子3歲之後,他要開始人生獨立的第二個階段,那就是要從媽媽身邊離開,獨立的去上幼兒園。孩子會非常得分不捨得媽媽,因為他懼怕遠離媽媽之外的陌生環境。如果說母乳是讓寶寶從媽媽身上下來,那麼上幼兒園就是孩子從媽媽身邊離開,孩子們要習慣每天看不到媽媽。安全感充足的孩子會很快適應。

因為他們會發現,幼兒園的小朋友會比媽媽更有意思,這個時候,孩子獨立的人格發展初步完成,母子依戀的親自關係,已經向外擴展,孩子們已經有了自己的人際關係。

所以說,3歲前是母子依戀的關係,但是三歲後孩子依舊是喜歡媽媽親親、抱抱的,畢竟媽媽是寶寶最親密的人,這種親密關係就是體現在親親、寶寶上。所以我認為孩子上小學前,只要是媽媽偶爾的親親和寶寶都是孩子的正常表現,媽媽不需要焦慮,孩子大了,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媽媽想親親抱抱已經沒有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