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體檢正常,怎麼突然就成了肺癌晚期?

南開孫藥師


體檢正常,但在幾個月後突然發現肺癌轉移,晚期了!有沒有這種情況呢?

有!

主要見於兩種原因:

1.體檢項目比較粗糙,肺部體檢沒有選擇CT。

現在大家逐漸意識到,肺癌的篩查要用螺旋CT,但很多體檢套餐依然是用胸片或者胸透,對,比較小的病灶,或者盲區的病灶難以及時發現。



像這一例縱隔型小細胞肺癌,腫瘤組織完全躲在心臟後面,胸片容易漏診。

2.某些低分化腺癌和小細胞肺癌,早期就可以發生轉移。

在我十幾年的工作經歷中,一共遇到3例,體檢正常,不到一年的時間發現肺癌轉移。其中兩例貼近胸膜的低分化腺癌,一例小細胞肺癌。

最近幾年比較重視的胸部低劑量螺旋CT,主要適用於高危肺結節的篩查,使很多肺腺癌患者早期切除,大大提高了10年生存期。

但胸部螺旋CT體檢,難以使小細胞肺癌患者獲益,因為小細胞肺癌可以在一年的時間裡,從無到有、並快速轉移,從而進入肺癌晚期。

這位老年女性,有慢阻肺病史,一年半前肺部沒有明顯病灶,上週來體檢,發現了5.3釐米的腫瘤,呈土豆狀,進展速度這麼快的,只有小細胞肺癌。

這裡是影像科豪大夫,謝謝閱讀,希望可以解惑!


影像科豪大夫


看到這個問題,我已不想通篇大論,因為剛剛在微頭條發出同樣的"感慨"!

《面對無處不在的"致癌因素",試問"走馬觀花"般的體檢又有何用?》

關注我的頭條號原創文章,也許"個體化的體檢"才是目前唯一的"拆招"🙏



摘錄一段侯醫生許久前科普文章中的一句話:......一定要做"個體化"的體檢,這便是正規醫院諮詢後根據家族史、生活環境、習性等結合"疾病譜"的規律制定出的體檢項目。而非那些隨意、千篇一律的"套餐"......這便是"年年體檢正常,為什麼還得腫瘤?"最現實的回答。

胸部CT平掃,足以發現早期無症狀的肺癌、胸腺腫瘤,而胃鏡、腸鏡體檢足以發現早期的食管、胃、結腸、直腸腫瘤......

關注"侯醫生的柳葉道仁心"頭條號,腫瘤的科普我是認真的!


侯醫生的柳葉道仁心


原因是檢查人員一下子醫療水平提出了。


琦琦炒飯


沒做cT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