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十八個小時飛機去美國是什麼感覺?

梔子花的微笑


這18個小時是怎麼算的?我從紐約直飛北京13小時多點,要是算從家裡出發就在加上4小時路上和安檢等待時間。最累的一次是公司有位小爺追求機票價格便宜,給我訂了紐約到底特律轉機北京,全程從起床到終於坐到北京我妹妹家客廳裡,我帶著倆孩子在路上26個小時。在飛機上無所事事,看電影玩遊戲睡覺,脖子梗的疼。提供的盒飯各種的噁心,不是航食是航屎好嗎!那一次轉機我就夠了,後來就要求公司給我訂票時必須直飛,我老公說送我商務艙到上海轉飛北京,我都不幹,因為只要在空中就是不舒服,飛的時間越少越好。


混在紐約的北京妞


第一次從香港到洛杉磯飛行14個小時經濟艙,國泰航空有厚軟的棉襪贈送,後半段是有點難受,不時站起來走動,去取水喝,上廁所,做做體操,刷牙洗臉,其實還是可以的,有很多老人家也平安度過。到了洛杉磯是下午,稍事休息就上街遊覽去了,同行者還有比我大二十來歲的,沒啥不行的。後來直飛紐約要15個小時,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習慣了暗自放鬆,就好多了。但這次同行的一個朋友因腰椎有病就很痛苦,恨不得跳下飛機!再次去美國又是直飛紐約,還帶著兩個十歲的小孩,一路順利,開開心心。長途飛機雖然難過,但也比長途火車好多了!曾經上大學時寒暑假幾次坐綠皮火車硬座39個小時到北京,座椅底下行李架上都有人,廁所都擠滿了,沒有空調,沒水供應,不也熬過來了?(附圖是空客A380大型寬體雙通道客機的經濟艙,一排10座,阿聯酋航空,座椅空間比較寬敞,廣州至迪拜往返,去程9小時,回程7小時多。)



一二居仕


這種長途飛行,經濟艙真是遭罪,怪不得不差錢都坐商務艙、頭等艙了,那錢真不白花。

北京到洛杉磯十幾個小時的行程,還沒上飛機壓力就來了。坐著睡覺真的睡不著,要是附近再有小寶寶哭鬧和睡覺打鼾的,那簡直頭疼了。飛機餐也讓人提不起食慾,總覺得有股奇怪的味道。處在密閉空間,而且人員密集,本身就容易產生焦躁情緒,何況本來就有些怕搭飛機,心情💢簡直了,如果可以我寧願慢慢倒騰火車也不願乘飛機,希望我強大的祖國可以把高鐵通往國外。






大玲子和爸媽去旅行


太累了,就是坐商務艙頭等艙也累,來回一趟老骨頭都折騰壞了,美國,歐洲...對我已經沒有任何新鮮感和誘惑力了,我還是更喜歡宅在家裡,四肢放鬆,精神散漫,想怎麼橫就怎麼橫,不遭那個長途跋涉的累,我喜歡吃,上海吃得到各地美食,我喜歡買,上海有所有我需要的一線品牌實體店,機票住宿費用夠我買日常所需的物品了,我沒理由親自跑去美國或別的國家,風景都看過的,民俗都領略了,博物館也都逛差不多了,購物還受限制了,美國除了紐約,舊金山這些一線城市,其他地方也就是個大農村,不喜歡,美國又不給我福利,又不給我養老,又不給我免費醫療,我去幹嘛?中途轉機還不止十幾小時呢,最長坐過二十幾個小時的中轉航班,來回五十幾個小時,出了機場人都老好幾歲,不值當!


周葵4


勾起了去年初帶著老婆和兩個孩子的一路囧途,2月21號,大年初六早上五點起床,趕到濟南站,首班高鐵到北京南站,接著地鐵到北京機場,下午五點多飛機,路上一個大人帶一個孩子,還好後排還有幾個空座,讓孩子躺著睡覺,飛行14個小時到達達拉斯,還是21號下午5點,賺了14個小時。由於還要轉機,預留了4個小時的入關時間,好不容易熬到晚上10點,告知轉機飛機晚點,然後不停的變換登機口,帶著兩個孩子機場裡到處跑,最後得到通知航班取消時已經凌晨1點,改簽第二天航班已經滿員,沒有辦法初到美國,一點轍沒有,好在德州的大俠路見不平,帶我去跟AA客服理論,還是沒有4張同航班的機票,客服竟然勸我去機場租車,開車前往目的地,德州南部,也就7個小時,當時心裡真心崩潰啊,初到美國還沒見過外面啥樣,竟然讓我自駕?Are you kidding me?最後我說等待第二天航班,碰運氣看有退票的嗎,然後AA補償款120美金的餐券,在機場露宿一晚,其實時差也沒倒過來,晚上也睡不著,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還是沒有機票,客服告訴我下午5點可以先飛往休斯敦,再從休斯敦飛往目的地,只能如此,在機場裡瞎逛了一整天,下午由於時差原因,在機場的沙發上一家人睡了一個昏天黑地。5點多登機飛往休斯敦,下了飛機抓緊又倒機飛往目的地。最後到達時已經是22號深夜12點,也就是國內23號下午2點了。從21號的凌晨5點,到23號的下午2點,57個小時在路上,帶著一個4歲,一個7歲的孩子,我感覺我們是英雄。有幾點感想1.美國國內飛機基本不靠譜,想改就改,想取消就取消。2.德州人民真仗義,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後來去美國北部遊玩,更加感覺到南部人民的純樸。3.兩個孩子真的很聽話,堅強,一路很配合,在我一人扛著一家行李的情況下,沒有額外給我們增加負擔。4.國內雖然也是博士畢業,但是到了這邊基本是啞巴,要麼別人說的聽不懂,要麼自己表達的別人聽不懂。


德州農工博士後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有具體回答。每個人的每一次飛行體驗都會有不同。

分享兩段我和家人的飛行體驗吧。

一次,因為工作需要。在九天時間裡飛行路線如下:瀋陽-首爾-洛杉磯-拉斯維加斯-洛杉磯-休斯敦-洛杉磯-首爾-瀋陽-廣州-珀斯-廣州-瀋陽。全程經濟艙。

到底多少個飛行小時就不知道了。當時說心裡話,沒覺得很累,甚至有幾晚都沒有在幾點睡。後來到家之後的幾天也還好,只是覺得有點困。

另一次,領著老婆孩子去美國玩。飛行路線如下:瀋陽-首爾-洛杉磯-休斯敦。全程經濟艙。

北京時間第一天早晨七點半從家裡出發,北京時間第二天清晨五點左右進到休斯敦酒店的房間。接近24小時。當時女兒不到三週歲,對於她來說,沒有任何不適,畢竟小孩子在A380的經濟艙座椅上也可以找到商務艙的感覺。

我和媳婦也沒覺得很累,除了困之外其他到是還可以。

長途飛行對於我來說,感覺最明顯的就是時差。我是一個比較難入睡的人。所以通常都選相對目的地來說是夕發朝至的航班,飛機上強迫自己儘可能多的睡覺,到地方以後再堅持一白天,晚上再休息。這也算是比較適合我自己的一個倒時差的小方法。

另外就是要準備好消磨時間的相應的物件,比如mp3,書,遊戲機等等。

至於吃,則是見仁見智。現在很多航司都有預約飛機餐的服務,靈活運用效果不錯的。

就這些吧。


初九爸爸


從西安到美國波特蘭,沒有直達飛機,中途轉機,第一次從西安飛往廈門,在廈門住一晚上,然後,第二天經深圳飛往西雅圖12個小時,女兒開車5小時接我們,體會太累太累,12個小時半睡半醒,迷迷糊糊,好在旁邊一墨西哥老外,一路中了了天,還可以吧。第二次從西安飛往首爾,2個多小時,中轉3小時,首爾飛舊金山,11個小時,中轉3小時,再從舊金山飛往波特蘭,這次行程約24小時,一天,基本上也是迷糊過來,在舊金山轉機時,登機門變化,差點誤機,這兩趟下來,感覺身體被掏空,還是努力啊,坐個頭等倉吧,這經濟倉對老年人不合適。


革命尚未成功2


我是安妮巴頓 分享遊聞趣事

坐十幾個小時飛美國其實跟坐一夜的火車硬座一個趕腳。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期間有各種吃吃喝喝,只要你吃得下可以敞開肚子吃,雖然你可能對那些奶酪,冰沙拉完全無感!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飛美國的中國人越來越多,很多美國機場都有中文廣播或者中文指示牌,outlet裡也多了中文導購,瞬間覺得特別有底氣!祖國強大了就是好!最好他們都學中文,那麼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不用苦學外語了😄




安妮巴頓


坐飛機去美國也不需要18個小時吧,當然如果算上等待登機及下機等差不多,如果是再經停第三地的話,那二十多小時也有可能。沒去過美國,但坐十幾小時飛機,總體感覺是累。

那年去德國學習,晚上十點多就從酒店出發,託運及辦好登機手續,在機場就呆了二個多小時,凌晨二點多才起飛。坐的俄羅斯航班,從莫斯科轉法蘭克福。

還好我們是集體出行,有朋友在一起可以小聲聊聊天,累了可以睡會,也可以聽聽音樂。在飛機上還吃了兩歺飯,雖說味道不怎麼樣,俄羅斯的大媽級空嫂服務還行。

最大的感受還是覺得這是有生以來最長的夜晚,從北京六點多天黑到莫斯科還是天沒亮。十幾二十小時的夜晚,可惜也沒睡幾個小時。

這就是我坐十幾小時飛機的感受,畢竟飛機不像火車,可以在上面到處活動,除了上廁所外,只能呆在座位上了,脖子真的很難受。


良心老師


看你是哪種類型的人了,能否在飛機上順利的睡著決定了旅程的舒適程度。

如果是和我一樣超級能睡能吃的,恭喜你!長途旅行超級適合你的!
我每次長途旅行的時候,剛上飛機先研究研究安全指南,然後看看書,準備吃剛上飛機的這一頓飯(注意上飛機之前不要吃得太飽,要不就吃不下飛機餐了)。
接下來,我會拿出我的旅行大殺器:口罩和U型枕,準備睡覺了。如果不習慣光線的童鞋們,可能還會需要眼罩,不過對我來說,光線的影響不大。
這期間,除了到飯點了準時起來吃飯以外,或者睡地實在不太舒服醒來看看感興趣的電影或者翻翻書之外,我基本都是在睡覺。
大概就是18個小時的飛機醒著的時間也就3,4個小時吧。
所以,整個旅程就會被壓縮地很短,彷彿睡一覺,就到達目的了。
平時培養自己隨時隨地能睡著的能力真的很重要了。

當然,經濟艙的話,由於空間受限,腿無法完全展開,找到一個舒適的姿勢睡覺對保持良好的睡眠有很好的促進效果;如果有經濟能力,能買經濟艙往上的艙位,整個旅程會舒適許多。

如果很不幸的,你是那種在飛機上無法睡著的人..

那就比較慘了,不過沒關係,提前做好準備,長途旅行總會更加舒適一些的。

這時,轉移注意力非常重要,目的是讓時間在不經意間,從指間流走。比如說,可以找一些輕鬆好笑的書籍和電影來看,不用動腦子,又很容易忘記漫長而艱難的飛行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